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水稳质量控制水稳,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结构形式。
它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能够有效地承受车辆荷载,并将其均匀地分布到路基上。
然而,要确保水稳基层的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水泥作为水稳的胶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稳的强度和稳定性。
应选择质量稳定、标号符合要求的水泥,并且要注意水泥的储存条件,防止受潮结块。
碎石是水稳的主要骨料,其级配、强度和含泥量等指标都需要严格控制。
级配良好的碎石能够使水稳具有更好的密实度和强度,而含泥量过高则会降低水稳的质量。
在选择碎石料场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试验,确保碎石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面,要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水泥用量和碎石级配。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保证水稳在施工时能够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配合比设计不仅要考虑强度要求,还要兼顾施工的和易性和经济性。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是重中之重。
施工前,要对下承层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杂物。
在摊铺水稳混合料时,要控制好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采用合适的摊铺机和摊铺工艺,保证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
同时,要注意摊铺的速度和连续性,避免出现停顿和离析现象。
压实是水稳施工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和压实工艺,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压实。
压实的遍数要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确保水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碾压的顺序和重叠宽度,避免漏压和重压。
施工中的含水量控制也至关重要。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水稳在碾压时出现“弹簧”现象,影响压实效果;含水量过低则会使混合料难以压实,降低强度。
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混合料的运输距离,合理调整含水量,使其在施工时处于最佳状态。
养护是保证水稳质量的重要措施。
水稳在铺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避免水分散失过快导致开裂。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路面水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一、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现场混合料配比的控制在已摊铺而尚未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随机抽样检测混合料的配比,水泥与集料的含量以及集料中的级配(尤其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将混合料内的水泥洗去,再检测集料的级配,既费工,又欠精确。
我们则采用的室内标准配比的水泥碎石混合料烘干所做的筛分试验结果,作为施工现场检查混合料配比与集料级配的依据,以方便检查。
(二)减少裂缝的产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有两类:一类是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与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关。
只要搞好结构设计和加强质量管理,这类裂缝是可以清除的。
另一类是收缩裂缝,因为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快凝的胶凝材料,和其它胶凝材料一样也有收缩的性质,主要是干缩和冷缩。
当发生收缩时,如受到底层或者其它因素限制,就有出现收缩裂缝的可能。
故解决此裂缝问题要先了解影响收缩的原因。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是由水分的散失引起的,失水越多,收缩愈大。
这是因为混合料水分蒸发时毛细孔内水面下降,弯月面的曲率变大,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的内部压力比外部压力小,随着毛细孔水的不断蒸发,毛细孔中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使混合料收缩。
干缩另一个原因是水化物层间水的脱出,水化硅酸钙的层间水分子具有吸水膨胀和脱水收缩的特征。
(三)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沿线各施工单位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其重型击实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量值差别较大(6.5%~8.5%,个别还在9%以上),即使混合料配比完全相同,情况也是如此。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低标号水泥,不能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因为水泥初凝时间是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控制时间的重要依据。
(二)级配碎石粗集料的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结构层性能决定的碎石压碎值和颗粒组成,确定出碎石的强度和级配。
水稳层质量控制要点完整版水稳层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用于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水稳层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下面是水稳层质量控制的要点完整版。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1.碎石和砂石应选择坚硬耐磨的岩石骨料,含泥量低,粒级合理,并经过筛分等试验检验。
2.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泥,并进行水泥初凝时间、抗折强度、泌水率等试验。
3.其他添加剂和填料应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并进行质量检验,如掺合料和化学药剂等。
二、配合比的确定:1.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合理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及其比例。
2.根据试验室砂浆试块和试验段的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1.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无用杂物,确保施工质量不受阻碍。
2.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定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3.摊铺时要采取机械压实的方式,保证摊铺速度、摊铺均匀性和压实效果。
4.水稳层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层施工,每层施工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按层压实。
四、养护的控制:1.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加强保养管理,防止水稳层的干裂和龟裂。
2.养护期间应根据养护要求进行浇水和湿润处理,保持水稳层的养护湿度和温度,防止干燥和开裂。
3.对已养护完成的水稳层进行验收,定期进行质量抽检,确保水稳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五、质量检验的要点:1.对原材料进行化验和试验检验,如骨料的筛分试验、稠度试验等。
2.对摊铺和压实过程进行现场控制和检验,如摊铺速度、压实程度的检测等。
3.对已完成的水稳层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密实度、厚度、抗折强度、稠度等试验。
4.根据检测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改。
六、质量记录与报验:1.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养护过程和质量检验等进行相关记录和报验。
2.要建立质量档案,保存相关材料和记录,供后期追溯和参考。
总结起来,水稳层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配合比的确定、施工工艺的控制、养护的控制、质量检验的要点、质量记录与报验等方面。
水稳基层常用问题及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地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具备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好特点,对于保证都市道路使用功能,具备很重要作用。
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原材料为收缩性材料,若原材料控制不合格、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及施工工艺不规范就不能发挥其长处,甚至影响沥青面层使用寿命和高速公路此后运营状况。
简要谈谈常用质量问题和施工注意要点。
核心词:水稳基层常用问题质量控制一、水泥稳定基层常用质量问题成因水泥稳定基层易浮现四个质量问题:1、平整度差;2、厚度不够;3、压实度不够;4、强度不够;5、裂缝。
如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要弄清它们形成因素。
1、平整度差:水稳基层平整度控制非常重要,由于其是沥青面层下承层,如果平整度控制不好,一方面会影响面层平整度,另一方面会导致面层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增长工程成本。
产生水稳基层平整度差因素有如下几种方面。
一也许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级配发生变化;二是下承层或路基平整度差,水稳基层铺装后会反射至基层表面。
摊铺办法不能保证质量;第三就是摊铺机履带轮下有垫物或者是碾压办法有问题,没有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碾压。
找平次数少,或找平质量差。
摊铺过程中不能保证持续均匀摊铺。
第四也许是养护不到位,使基层表面浮现松散、坑槽现象。
最后一种也许是未能控制施工车辆通行,而浮现基层表面跑飞现象。
以上几种因素均有也许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度系数不一致。
因而应保持混合料各种指标一致性,同步也要提高碾压工艺水平。
应为压路机操作水平高低,也可影响基层平整度。
2、厚度(或高程)不够:一种因素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
含水量和级配变化,使压实系数相应变化,测量人员不也许不断变化压实系数。
最后致使基层厚(薄)不均,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另一种因素是下承层高程偏高,测量不精确。
3、压实度不够:许多人以为重要是碾压问题,据我通过长期检测发现,导致基层压实不够,混合料含水量、级配也是一种重要因素。
水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材料质量控制1.1 水泥稳定性控制为确保水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的品质。
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同时,应定期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骨料是水稳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不应大于31.5mm。
细骨料应采用天然砂,其含泥量应不大于3%。
此外,应定期对骨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1.3 添加剂的质量控制为提高水稳基层的性能,可添加适量的添加剂。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具有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特点。
在使用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配比和搅拌,确保其与混合料充分融合。
二、混合比设计与控制2.1 水泥剂量控制水泥剂量是影响水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
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合理确定水泥剂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2 含水量控制含水量对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应根据天气、气温等因素,合理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
2.3 搅拌均匀性控制为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应采用强制搅拌设备进行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合料充分混合均匀。
同时,应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基层处理工艺控制在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浮土等。
对于存在裂缝的基层,应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应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确保其表面无积水。
3.2 铺筑工艺控制在铺筑过程中,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摊铺机应保持匀速行驶,确保混合料摊铺均匀。
对于局部不平整的区域,应及时进行人工修整。
在铺筑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合料离析现象的发生。
3.3 碾压工艺控制碾压是水稳基层施工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和碾压次数。
底基层、基层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控制原材料要选用业主准入厂家生产的产品,不得随意更换原材料。
1、水泥宜采用标号32.5的缓凝水泥,旋窑生产,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
品种可采用普通硅酸盐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的频率自检和抽检,水泥需做细度、初凝和终凝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等试验。
2、水一般引用水都可使用,不得使用浑浊水和污水。
3、石料碎石的单粒石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按规定的频率进行石料筛分、压碎值、含泥量、砂当量等试验。
石料要经过水洗和二次筛分后才能应用于施工当中。
为防止石料在上料过程中的离析,上料时应注意:a、上料时,装载机应在料堆的全部高度和各个方向上进行采掘,以免料堆坍落而引起离析。
b、装载机取样时应垂直面向料堆材料流动方向,使用大臂使铲斗向上滚卷,而不要将铲斗插入很深使铲斗穿入料堆向上翻转,以免对料堆产生很大的扰动。
c、装载机应避免从料堆最底部取样,此处大都粗料较多,而且含水量较大。
d、装载机要及时向料仓加料,使其保持相对满仓的状态,但上料时要注意对准料仓,防止发生混仓。
二、配合比控制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原材料对配合比进行微调:每隔4h做一次原材料筛分和摊铺机后取样筛分及水泥剂量滴定,确保生产配合比变异小,设专人监控配合比。
在摊铺机后取样最具有代表性,是最后的定型级配,方法是将取样托盘放在摊铺机前,做好托盘的位置标记,待摊铺机通过后混合料均匀摊铺到托盘里,将托盘取出对托盘里的混合料进行筛分和水泥剂量滴定。
取出托盘后在原位留下的空白区,用摊铺机斗里的混合料人工补上即可。
三、拌和质量控制要点由于混合料的级配范围较窄,生产中配合比控制较难,应注意以下几点:1、配料必须准确,合成级配保证满足目标要求。
a、要对水泥、水的计量装置进行标定,认真调整好上料皮带轮的转速,确保配料准确,配合比变异小。
水泥剂量按照高于目标配合比0.5%来控制。
b、进场的石料必须是业主准入厂家生产,不允许随意更换。
水稳质量控制关键信息项1、水稳材料的规格和技术要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料的粒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拌合设备和工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摊铺设备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实设备和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质量检测项目和标准无侧限抗压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实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不合格材料的处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缺陷的修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质量责任的划分供应方的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方的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本协议旨在明确水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各方责任,确保水稳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具体工程名称水稳施工项目。
112 定义1121 水稳: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材料。
1122 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21 水稳材料的规格和技术要求211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具体等级。
212 集料应洁净、坚硬、无风化,其粒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具体粒径。
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 水稳材料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确保满足设计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水稳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水稳施工是指通过添加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配合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一定流动性和韧性的混凝土,然后将其浇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中,用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水稳施工质量的控制与验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控制:在水稳施工中,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与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建立原材料登记册,做好原材料的进出库管理工作,杜绝使用劣质原材料。
2. 配合比控制:水稳施工中,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制定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及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配合比的变动。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与浇注,杜绝人为因素对配合比的影响。
3. 搅拌与浇注过程控制:水稳施工过程中的搅拌与浇注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控制水胶比,确保搅拌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与均匀性;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施工速度的稳定,避免出现冷浆、断缝等质量问题。
4. 养护过程控制:水稳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混凝土的充分水化,并及时进行保养,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水稳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是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制定的。
一般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密实性、平整度等指标的要求。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一般要求坍落度在5-8cm之间;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确定,可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密实性和平整度一般采用人工观察和专业检测仪器进行评估。
2. 施工质量验收方法:水稳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式。
如何进行水稳施工的质量控制水稳施工作为常见的道路基层施工方式之一,它通过将水泥、矿粉、砂和石料等原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加水搅拌均匀后进行压实,以保证道路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水稳施工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稳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旨在提高水稳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水稳施工之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1. 材料的检查和试验在施工前,需要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和试验。
比如水泥、矿粉、砂和石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试验验证。
只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才能保证施工后的水稳层质量。
2. 设备的检查和调试水稳施工所使用的设备包括搅拌设备、压路机等,这些设备在施工前都需要进行检查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比如搅拌设备的搅拌刀片是否完好,压路机的振动系统是否正常等。
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水稳施工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3.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水稳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其施工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水稳施工的质量。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水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配比、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监控等方面。
1. 材料配比的控制水稳施工中各种原材料的配比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水灰比的控制、矿粉比例的确定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材料配比控制,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配比准确无误。
使用专业的配比设备和仪器,以提高配比的准确性。
2. 施工工艺的控制水稳施工的工艺包括搅拌、铺设和压实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水稳层的质量。
比如搅拌时间的控制、铺设厚度的控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以及覆土厚度等。
每个环节的操作都应按照规范执行,避免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3. 施工质量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道路施工中水稳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水稳层是道路施工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将介绍水稳层施工的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水稳层施工要点1. 施工材料选择在进行水稳层施工时,首先要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
水稳层所使用的矿粉、碎石、沥青等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指标,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确定。
2. 施工设备准备水稳层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喷洒车等。
这些设备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3. 基层处理水稳层的施工需要在基层完成后进行,因此基层处理的质量对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基层处理时,需要保证基层平整、无松散物,处理掉基层上的泥土、油污及杂物等。
4. 施工工艺控制在进行水稳层施工时,应准确把握好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施工温度、施工速度等。
同时,要注意控制施工层厚度的均匀性,防止出现厚薄不均的问题。
5. 施工环境控制水稳层的施工需要保证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气温、湿度等。
在选择施工时间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在恶劣环境下施工,影响施工质量。
二、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1. 砂石质量控制水稳层中的砂石质量对施工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砂石的质量控制。
砂石的筛分曲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以确保质量。
2. 配合比控制水稳层的配合比是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因素之一。
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避免出现配合比偏差过大的情况。
3. 压实度控制水稳层的压实度是施工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稳定性和承载力。
通过合理选择压路机的压路次数和速度,并对压实度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规范要求。
4. 养护措施水稳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措施。
主要包括对水稳层进行浇水养护和覆盖保护层,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并防止外力破坏。
5. 综合检测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估。
水稳基层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地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好的特点,对于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原材料为收缩性材料,若原材料的控制不合格、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及施工工艺不规范就不能发挥其长处,甚至影响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和高速公路今后的运营情况。
简要谈谈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施工注意要点。
关键词:水稳基层常见问题质量控制一、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问题成因水泥稳定基层易出现四个质量问题:1、平整度差;2、厚度不够;3、压实度不够;4、强度不够;5、裂缝。
如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要搞清它们的形成原因。
1、平整度差:水稳基层的平整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其是沥青面层的下承层,如果平整度控制不好,一方面会影响面层的平整度,另一方面会造成面层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增加工程成本。
产生水稳基层平整度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能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级配发生变化;二是下承层或路基的平整度差,水稳基层铺装后会反射至基层表面。
摊铺方法不能保证质量;第三就是摊铺机履带轮下有垫物或者是碾压方法有问题,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碾压。
找平次数少,或找平质量差。
摊铺过程中不能保证连续均匀摊铺。
第四可能是养护不到位,使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坑槽现象。
最后一个可能是未能控制施工车辆的通行,而出现基层表面的跑飞现象。
以上几个原因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度系数不一致。
因此应保持混合料的各种指标一致性,同时也要提高碾压工艺水平。
应为压路机的操作水平高低,也可影响基层的平整度。
2、厚度(或高程)不够:一个原因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
含水量和级配的改变,使压实系数相应改变,测量人员不可能不断改变压实系数。
最终致使基层厚(薄)不均,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另一个原因是下承层高程偏高,测量不准确。
3、压实度不够: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碾压的问题,据我通过长期检测发现,造成基层压实不够,混合料含水量、级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剂量摊铺机摊铺时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0.5%,以确保水稳基层的质量,但应控制不超过5%,以减少混合料的收缩性,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
水泥剂量的测定用料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并立即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
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检测,即: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
在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出料时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3.4 混合料的出料和运输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的办法,应采用带活动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运输混合料宜采用15t以上的自卸运输车,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在卸料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和混合料不产生离析。
3.5 混合料的摊铺拌和好的成品料运至现场应及时摊铺,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按控制线匀速行驶,并尽可能少收料斗。
如因故中断2h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按横向接缝处理;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要设专人铲除因离析产生的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薄层贴补;基层分两层摊铺时应在摊铺上层前,进行表面拉毛或洒水泥净浆处理。
摊铺路幅较宽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尽可能同型号)一前一后相隔约5-10米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为保证标高和平整度,纵向接合部采用移动式基准线,并一起进行碾压,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
3.6 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摊铺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及时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初压一般采用胶轮压路机或钢轮压路机静(稳)压1~2遍(压实度达到90%)→开始轻振碾压→再重振动碾压(主导压实机械是50t)→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弱振碾压2-4遍→最后用胶轮稳(静)压至无轮迹为止。
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人员管理是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首先,要在施工前进行岗位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掌握水稳层施工规范、质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其次,要进行施工人员的技术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
第三,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落实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原材料控制是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第三,要对原材料的储存、保管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原材料受潮、变质等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在施工工艺控制方面,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方案。
其次,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第三,要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第四,要适时进行检测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设备控制是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性能。
其次,要合理选择施工设备,保证设备的适用性和质量可靠性。
第三,要有专人操作施工设备,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
第四,要加强设备使用的管理,规范设备的使用和保管,防止设备的损坏和丢失。
综上所述,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管理和技术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原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做到全程监控和过程控制,才能确保水稳层施工质量的稳定可靠。
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稳基层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使用效果都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结合水稳基层中水稳层实际施工的情况,从原材料的试验,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所用工艺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水稳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一下浅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对今后的道路施工建设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温基层;质量;控制
在道路水温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方面是水稳碎石基层(下文统称水稳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另一方面是水稳砂砾基层的质量控制。
现阶段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水稳基层的建设通常都包括碎石基层建设与砂砾基层建设两方面。
本文就其中一点,也就是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一下浅要的分析,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入手,对施工中几个对质量影响巨大的关键点做一下细致的分析。
一、水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面的关键问题
1.施工现场的混合料配比控制
在已经摊铺而并未进行过碾压作业的碎石混合料中,随机的抽取出一部分作为检测使用,通过检测,了解其配合比,集料的级配,集料与水泥的含量等相关参数。
在检测过程中,若是利用洗去水泥再进行集料级配检测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测,在经济效益以及检测精度上都有很大的缺陷。
这样的情况下通常都会通过利用室内试验,将经过烘干、标准配比的水泥碎石的混合材料进行筛分试验,以此方法来对混合料的配比以及集料的级配进行检测,最后检测的结果将会作为施工现场的重要依据,方便后续的检查。
2.控制裂缝产生
水稳层的裂缝主要有两个种类:①因施工强度不足所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主要是与施工质量以及结构的设计有关,若是能够提高确保施工结构设计,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该裂缝是可以避免与清除的。
②收缩裂缝。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本身就是一种凝结速度快的胶凝式材料,与其他的胶凝材料一样,同样存在着收缩的性质,并且分成干缩与冷缩两种方式。
当出现收缩的情况时,若是受到了地层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因此,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
的管理与控制,首先就要了解其出现的原因。
混合材料出现干缩的现象是由材料失水造成的,水分散失的越多,那么其产生的收缩就越大。
这主要是因为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其毛细孔内的水面出现下降的现象,导致弯月面曲率增大,再加之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内部的压力小于外部的压力,随着时间的延续,水分的不断散失,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是材料收缩。
二、混合料在配合比设计方面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路面基层,底基层等施工时,其压实程度必须达到施工设计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结构层能够具有足够强度,确保路面强度以及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
因此,对水稳层进行施工之前,对于原材料的配合比试验要进行严格的监理,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其强度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试拌、试验铺筑、以及养生与取芯等相关测定,看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进而确定出其施工配合比以及生产配合比。
从根源上对水稳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对水泥的剂量实施严格的控制
水泥剂量的大小对于混合料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示剂量过高,不仅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最后用于施工中会使得经过碾压的水稳层出现易裂的现象,继而对整个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所示剂量过低,那么对于水稳层的强度又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混合料拌合时,应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进行相应的考虑,所以实际应用的水泥剂量应该较之室内试验的所测得的剂量提高0.5%左右,有效的保证水稳层强度。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其总量应该控制在不大于6%,以此降低混合材料的收缩性。
2.含水量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
含水量的多少对于混合料的压实程度、强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拌合的含水量应当高于最佳0.5%~1.0%左右,若是运输的距离比较长或者是温度比较高,那么其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1.0%~2.0%左右,这样就可以弥补在高温、或长运输情况下的水分损失。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含水量应该尽量控制在略低于最佳含水量0.5%的范围之内。
若是出现含水量过大的情况,那么就会造成粘轮、波浪以及弹簧等现象的出现,这对于混合料的密度、平整度以及强度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其干缩性,促使结构层出现干缩裂缝。
多是含水量过低,那么混合料就会变得容易松散,经碾压后也不易成型,影响材料的强度与密度。
因此,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天气情况,运输距离,原材料所具有的含水率要做到明确的了解,以便及时的对含水量的大小进行调整,确保混合材料能够达到最好的摊铺、碾压的效果。
三、水稳层的混合料摊铺
1.在进行底基层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路基所具有的压实度、宽度、横坡度以及高程与弯沉进行全面检测,看其是否达到了施工验收的标准,若是发现其中还存有不合格的方面,必须利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与补救。
与此同时,对于其表面的浮土以及杂物要进行清理,防止出现起坡与松散的现象。
在进行正式摊铺的时候,下承层的表面应该进行洒水湿润。
摊铺基层的时候,要对底基层进行相关的验收,若是出现问题同样要进行及时的解决,组后清理干净之后进行洒水湿润。
2.准确的施工放样。
在进行全线路的施工之前,对于全线的水准点、导线点实施复测检查,将水准点设置在附近桥涵之上有主有工程施工。
在进行水稳层的施工之前,应该利用石灰将紧急停车道、超车道以及行车道边线都标注出来,这样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能够确保其水稳层边直面平有效的控制路面的线性。
3.为了确保路面的横坡与纵坡,依据路面设计标高,运用双边挂线的方式,为了保证基准钢丝绳本身垂直度不会对基层的摊铺平整度造成影响,其钢立柱的纵向间距应该保持在直线20m左右,曲线10m左右,都不宜过大,并且要使用紧线绳将其拉紧。
与此同时,对于钢丝绳要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工作人员的拢动,避免出现摊铺面波动的现象。
每一段的长度最好控制在200m左右,摊铺之前同样要进行高程、横坡等各项相关参数的检查。
4.由于拌合料受到摊铺时间限制比较大,所以在进行基层的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摊铺与碾压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其状态的良好,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出现故障而造成的暂时停工,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与此同时,摊铺现场应与拌合厂保持联系,以应付突发状况。
总结:
通过文章浅要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要想保证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有一个标准的结构设计,其次是对其混合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最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凤彩.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Z1)
[2] 涂洪强,李洪亮.德玛格摊铺机的正确安装与保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3] 姚玉刚,杨履冰,井然.智能控制技术在摊铺机上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0(01)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