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转动光谱
- 格式:pdf
- 大小:349.90 KB
- 文档页数:15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定性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定性试验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光谱是四大谱学之一,红外光谱和核磁、质谱、紫外光谱一样,是确定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有力工具。
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a analysis)是利用红外光谱对物质分子进行的分析和鉴定。
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分子振动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对运动,多原子分子可组成多种振动图形。
当分子中各原子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时,这种振动方式称简正振动(例如伸缩振动和变角振动)。
分子振动的能量与红外射线的光量子能量正好对应,因此当分子的振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发射红外光谱,也可以因红外辐射激发分子而振动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量不是连续而是量子化的。
但由于在分子的振动跃迁过程中也常常伴随转动跃迁,使振动光谱呈带状。
所以分子的红外光谱属带状光谱。
分子越大,红外谱带也越多。
红外光谱仪的种类有: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
属于色散型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
它是非色散型的,其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
当仪器中的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
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运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
这种仪器的优点: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
②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
③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
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
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
⑥扫描速度快。
对试样的要求[2]:①试样应为“纯物质”(>98%),通常分析前,需纯化;②试样不含水(水可产生红外吸收且可侵蚀盐窗。
什么是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
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并称物质结构分析“四大谱”,是仪器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
通过与标准谱图比较,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对于未知样品,通过官能团、顺反异构、取代基位置、氢键结合以及络合物的形成等结构信息可以推测结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红外光谱产生的原理
产生红外光谱的原因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分子运动服从量子力学规律。
分子运动的能量由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和电子能四部分组成。
分子运动的能量E 可以表示为:
E = E平+E转+E振+E电
分子的平移运动可以连续变化,不是量子化的,没有能级变化,不产生光谱。
分子的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都是量子化的,转动和振动出现红外光谱,电子跃迁出现发射光谱。
分子的转动光谱主要是指气体的转动光谱。
由于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可以自由转动,吸收光辐射后,能观察到气体分子转动光谱的精细结构。
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很短,分子之间的碰撞使分子的转动能级受到微绕,因此观察不到液体分子转动光谱的精细结构。
固体样品也观察不到转动光谱。
因此我们看到的中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的振动产生的。
产生红外光谱的原因:1)光的振动频率与分子的振动频率相匹配;2)分子在发生振动时产生了偶极矩的变化。
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光谱2010-05-10 16:35双原子分子通常同时具有振动和转动,振动能态改变时总伴随着转动能态的改变,产生的光谱称为振动-转动光谱,其波长范围一般位于红外区。
双原子分子的纯振动作为初步近似,可以先忽略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只考虑分子的振动。
实际分子的原子核振动不是严格的简谐振动。
采用非简谐振子模型,把质量为M1和M2的原子核相对振动视为具有折合质量的单一质点在平衡位置re附近作非简谐振动,这个质点处于分子的原子核的有效势能场(分子中电子能量与原子核库仑排斥势能之和)中。
势能函数包含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量的二次幂项和更高次幂项。
这时,分子的振动能级的能量值为相应的光谱项为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с为真空中光速,υ为振动量子数,为分子的经典振动频率,Ke为振动力常数。
式(2)中等号右边第一项是简谐振子的振动光谱项;其后各项是非简谐振动的修正项,wexe和weye为非简谐性常数。
通常可以忽略更小的高次项,但当光谱仪器分辨率很高时以及在激光光谱学研究中应予考虑。
分子的最低振动态(υ=0)的能量值E0不为零,称为零点能。
图1为双原子分子在电子基态下的振动能级示意图。
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可以用经验公式表示,莫尔斯势能函数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
如图1中实曲线所示。
式中De称为分子离解能,β是与电子态有关的参数。
取r=re处的势能U=0;当r→∞时,势能曲线趋于水平渐近线,这时分子被离解。
从势阱底部算起的离解能是De,从υ=0能级算起的离解能是D0(见分子的离解能)。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转动同时考虑分子的振动和转动时,转动能量可以看成是振动能量的微扰。
按照转动振子模型,对给定非简谐振子势能曲线的确定电子态,振动-转动能级的能量值可用下式表示相应的光谱项为式中Bv、Dv是振动态υ的转动常数。
转动振子光谱项表示为非简谐振子振动光谱项G(υ)与转动光谱项Fv(J)之和,其中转动谱项不仅与转动量子数J有关,而且由于分子的振动-转动相互作用,还与振动量子数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