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有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6.24 KB
- 文档页数:2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读后
感
在其他国家,人们都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一位中国学生对此
有着深厚的体会。
有一次他的房东找他谈话:“如果你晚上回家,你会不管你
的妈妈和爸爸睡没睡觉,就会快速进房,把东西扔在桌子上、大
声咳嗽吗?学生后来改掉了这个毛病。
几天后,房东说:你是在
家里上厕所,马桶盖都不掀起来吗?这学生不同意了,他认为这
是一件小事情,需要这样惊讶的呢?所以他认为房东太过斤斤计较,专找别人的缺点,于是他搬走了。
他走了三五家房子,房东早就各家各户说开了,说这臭小子
上厕所不掀马桶盖垫,使这学生们感到很羞愧。
读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篇文章我感触很多啊,我想生活当中我们是否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自习课自个会不会大声喧哗,我会不会打扰到别人了,这修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啊。
Believe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 can rely on in this worl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修养读后感_修养读书心得五篇修养读后感(一)修养,指人的行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为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
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经受锻炼,得以提高,保持某一境界,就是修养。
谈修养是人们对修养的释读,带有很大程度道德文化的传承性和充分的个人意志的成分,这种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为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修养的概念很宽泛,在任何领域任何角度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在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品格中孜孜不倦的探究。
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从不同角度给我们阐释了青年一代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内在修为。
作为刚刚从学校走出来步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染缸中,如何做到处事不惊,不腐化堕落,迷茫沉沦,很是重要。
作为青年一代,往往容易重复“追求”“彷徨”“堕落”这个过程,大家都似蒙在鼓里过日子,闭着眼睛醉生梦死,放弃自己的理想。
作为刚工作的大学生,我们必然要彻底地觉悟,拿出坚毅的意志力,脚踏实地,互助仁爱,为自己的理想打拼,为祖国的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修养读后感(二)《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本书是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先驱新渡户稻造的经典作品,影响百年来日本人的修养之书。
作者主张,个人修养比功名利禄更重要。
较之教人如何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也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引用作者的话,“自省而果断,即使贫穷内心也会满足,即使受到诽谤也会自得其乐,即使身陷逆境也会感到幸福,怀着感激之情度过每一天。
一个人的修养人生感悟第1篇:一个人的修养人生感悟今年4月因为工作调动原因,我从长沙搬家到南昌。
东西很多,一边整理一边打包。
带不走的东西就扔到了小区里面的垃圾箱。
当我忙得昏天暗地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在外面敲门。
开门一看,原来是小区的保洁阿姨。
她约摸着50岁样子,一身潮湿,逃出发夹的几根头发和脸上的水贴在一起,鞋子也湿了,地板砖上面留下一串鞋子的水印,胸前的物业公司logo特别醒目。
她嗫嚅着说:“先生,您的*忘在垃圾中被扔掉了。
我到物业公司查了下,是您家里的。
”我拿过来一看,说:“没事,已经过期啦!谢谢你,你进来坐,喝杯茶。
”她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说:“不不,不坐啦。
我知道过期了,但是*还是保管好,就怕落到坏人手上哟!”她说完转身就下了楼,留下我一个人在门口满满感动。
外面下着大雨,她冒着雨去物业公司查询,然后再冒雨折回来送到业主家里,就是怕*落到不法分子手中,而她的职责仅仅是打扫卫生而已,她知道自己身上潮湿怕把别人家里弄脏不肯进屋。
我想,一个人好的修养,莫过于此吧!*现代剧作家夏衍,临终的时候,对家人说:“我很难受,快请大夫!”家人说:“好,我们马上去叫大夫!”夏衍说:“不是叫大夫,是请大夫。
”说完这句话,他就断气了。
大师临终前还能保持自身的修养,着实让人佩服。
要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我觉得首先要看他怎么对待达官贵人和弱势群体。
以前单位有一个“知心大姐”,对待同事和领导都是笑眯眯的,做事积极主动,一副“马大姐”心肠,同事们都觉得她人很nice。
直到有一次在开水房发生一件事情,我对她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她在用开水烫完杯子后,隔了很远把开水倒入垃圾桶。
刚好一个清洁阿姨过来打扫卫生,结果导致开水全部泼到阿姨脚上。
“知心大姐”面目狰狞,大叫:“你干嘛啊?在这挡住我了!”当她发现我也在洗杯子后,又笑眯眯示意打招呼。
原来,她会这样变脸。
清洁阿姨连忙狼福说正准备清洗水槽等等。
后来“知心大姐”踩着高跟鞋咯咯得走开,脸上一副倒霉透了的表情?/p>阿姨蹲在角落,卷起裤脚,看自己的脚踝,红肿了一大片。
《修养》观后感作文心情越来越轻松了,无好也无坏。
喜欢认识的新朋友,喜欢聊天的感觉,喜欢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喜欢帮助所有的朋友,熟悉的半熟悉的,或者陌生的。
开始好好看书了,所以对游戏就没多大的欲望了。
上星期朋友推荐一本书《请给我结果》,书店居然没有存货了,郁闷!买了一本叫《修养》的书,日本人写的,感觉还好。
觉得这日本人觉悟还很高,书里引用了好多《论语》、《菜根谭》的语句,突然感叹我国古代的智慧,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可惜,已经很少人喜欢看那种书了,好多喜欢看书的也只是为了消遣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其他追求。
说到这里我很惭愧,大学没有好好多看点书,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没有继承,是一种耻辱。
总想找个思想境界高的人来指导下我的思想和路线,可是,很难,也许只有寺院里能有吧?这世界迷惑的东西太多了,能保持崇高的品质的人真的很少了。
现在的人写的书,真的是不堪入目,面目全非,逼得我只想看古人写的东西了,只可惜我的专业不是文学,古文只了解毛皮,看古文非常吃力。
现在的人也是很让人失望,稍微懂得一点,有点名声,自己就飞上天的,毫无一点谦虚,即使是好多名人也是——看他们的书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我相信会好起来的,现在推崇国学,真希望有一天国学真的发扬起来了,学人也真能领悟到文化的精髓。
上面是自己思想的一点感悟。
至于我此时的状况,貌似有点危险。
虽然有时很寂寞,老闹着要找女朋友,可是我还是觉得一个人好,不————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希望失去这样的生活。
害怕恋爱,害怕被人喜欢,害怕喜欢人。
是的,我害怕受伤害,更害怕伤害人。
我觉得自己除了做朋友好一点,其他也没什么值得人赞美的了。
我还是一个人,静静的,感受静静的心境。
像以前同学嘲笑的那样——任世界人来人往,我只听见风的声音。
有时遇见投机的人,陌生的也好,认识的也好,话语就那么滔滔不绝,有什么就说什么,好无保留。
不留一点秘密,像透明的似的,我觉得这不好,因为人们都有好奇心,喜欢神秘一点的东西,喜欢惊喜。
修养读后感(共9篇)第1篇:《修养》读后感《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百余年来,再版148次,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大作!作者新渡户稻造和福泽谕吉、夏目漱石并称为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武士道》的作者,《武士道》与《菊与刀》被并列为研究日本的必读书。
新渡户稻造的《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励志书。
但是和一般的励志书不同,它更注重人格上的修养和成功,有“日本的《曾国藩家书》”之美誉。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面对金钱至上,道德混乱,尤其青年人失去精神寄托的现状,日本近代思想之父新渡户稻造倡导日本人进行精神修养,试图以此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成为了影响几代日本人精神的经典名作。
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似乎也是如此——拜金主义盛行,功利性蔓延整个社会,我们的物质获得了极大的丰盈,可是,我们的精神呢?林少华教授感叹,“国人所缺少的未必是锦衣玉食、香车宝马,也未必是职称学位和天赋才华,而恐怕更是人格修养、心性修养。
”进了书店,遍地都是成功励志书,或者说可以复制成功,或者告诉你怎么做总裁。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从这个层面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反励志”——虽然它多半摆在励志类的书架上。
它心心念念要传达的是——怎么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
物质成功了,精神却陨落了。
值不值得,只有自己能回答。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是无法填充精神上的虚空。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一书能成为百年经典,是自有其原由的,它有三大特点:第一,这本书的两大支柱是中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基督文化,同时融入作者本人的阅历和对青年人心理的体察。
林少华教授曾赞誉此书为“东西切换自如,古今一气贯通”,是中西今“三位一体”的修养读本。
新渡户在经典与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经典走向大众、亲近大众、服务大众,以此改造国民的思想、熔铸国民的气质、提升国民的人格。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修养,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重身份。
”这是一位哲人曾经讲过的。
当你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时候;当你做事随心所欲,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时候;当你自私自利,不关心别人甚至侵犯到别人的时候,当你……你可曾想过别人此时的感受?可曾考虑过你在别人眼中你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别人又会怎么想你怎么看待你呢?其实,你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损害最大的是你自己,你的修养里藏着你的运气。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
在自我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给了我们很多警告,提醒我们要耐心,不要固执;自由而不放纵;冷静而不是冷漠;热情而不是雄心勃勃;大胆而不鲁莽;含蓄而不怀疑,互相帮助而不依赖;端正不僵硬,谨慎不怕;;坚持而不是保守,等等。
我们可能都知道这一点,但恐怕我们不记得什么时候我们真的面临问题了。
蔡先生已经指出了我们这样做的方法和程度。
与其走得太远,不如走得太远,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在做人方面,蔡元培主要提出了年少时要养成忍耐的习惯,即使是愤怒,不能忍耐的时候,也应该先平心静气地去观察,这样就可以远离愤怒了。
若是别人的才能比自己强,那我应该喜欢她,尊重她,并且观察我不如她的地方。
也只有这样做,我们每一个人才能有所进步。
再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的普世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有着不约而同的思想契合。
我们在提升职业自我修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受教,受教就吸收别人有益的东西,然后把它消化成为自己的思想。
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受教,而且还要学会“受气”,即善于从逆境中汲取经验、激发动力,视其为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吃得菜根者,百事可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有感》作文读《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有感
读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篇文章,我真是感触颇多啊!
那天我去菜市场买菜,人多得像下饺子似的。
我正站在一个摊位前挑菜呢,旁边突然来了个大妈,二话不说就伸手去抢我刚看好的一把青菜。
我就有点不乐意了,我说:“大妈,我这正挑着呢。
”大妈眼睛一瞪,说:“你这小伙子,我先来的,我就放这儿一会儿。
”可我明明没看到她先在这儿啊。
我刚想再理论几句,突然想起这修养的事儿。
我就深吸一口气,笑着说:“大妈,您可能是忘了放哪儿了,这菜您拿去吧,我再看看别的。
”大妈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小伙子,可能是我记错了,这菜你拿走吧。
”你看,这事儿本来可能会吵得不可开交,就因为我稍微控制了一下自己,结果就不一样了。
在菜市场这小天地里,大家都忙着讨生活,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起争执。
修养这东西,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在这些小摩擦里体现出来的。
它不是什么装模作样,也不是只在大场合才用得上。
就像我在菜市场,要是我也跟大妈较上劲,那场面肯定很难看,周围的人也会觉得我们没素质。
但我退一步,不仅没吃亏,还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的。
这就好比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加了点润滑剂,让一切都能顺顺利利地进行。
修养啊,真的就像我们的第二身份。
不管我们是在豪华的写字楼里,还是在这乱糟糟的菜市场中,它都悄悄地跟着我们,展示着我们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啊,在这烟火人间,咱们可不能把修养给弄丢了,得让它时刻陪着我们,这样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杆,受人尊重。
《修养》观后感作文第1篇:《修养》观后感作文心情越来越轻松了,无好也无坏。
喜欢认识的新朋友,喜欢聊天的感觉,喜欢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喜欢帮助所有的朋友,熟悉的半熟悉的,或者陌生的。
开始好好看书了,所以对游戏就没多大的欲望了。
上星期朋友推荐一本书《请给我结果》,书店居然没有存货了,郁闷!买了一本叫《修养》的书,日本人写的,感觉还好。
觉得这日本人觉悟还很高,书里引用了好多《论语》、《菜根谭》的语句,突然感叹我国古代的智慧,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可惜,已经很少人喜欢看那种书了,好多喜欢看书的也只是为了消遣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其他追求。
说到这里我很惭愧,大学没有好好多看点书,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没有继承,是一种耻辱。
总想找个思想境界高的人来指导下我的思想和路线,可是,很难,也许只有寺院里能有吧?这世界迷惑的东西太多了,能保持崇高的品质的人真的很少了。
现在的人写的书,真的是不堪入目,面目全非,逼得我只想看古人写的东西了,只可惜我的*不是文学,古文只了解毛皮,看古文非常吃力。
现在的人也是很让人失望,稍微懂得一点,有点名声,自己就飞上天的,毫无一点谦虚,即使是好多名人也是——看他们的书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我相信会好起来的,现在推崇国学,真希望有一天国学真的发扬起来了,学人也真能领悟到文化的精髓。
上面是自己思想的一点感悟。
至于我此时的状况,貌似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谈修养》读后感范文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是他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它没有服饰华丽,也不如外貌善交,它如谦谦君子,唯有与之相处方可品读。
以下是《谈修养》读后感范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今年十月,我读了朱潜光老先生的《谈修养》,收获颇多,但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书,又是在讲什么大道理,与自己可能相距甚远。
可是,当我读了第一谈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征服了。
我觉得这正是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梦想的、想有所作为的大学生,现在需要的东西。
精心整理
读《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有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的文章。
读后,让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
文中主要讲述了:张君初到英国留学,借居在一对老年夫妇家里,可张君的种种坏习惯却让他们感到非常不满。
因此,张君决定离开他们,另找一户比较“宽容”
而让我明白了: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只有多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尊重你。
替别人着想是一个人最起码修养,而不是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小事哦!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