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 上海东洋纱厂
工作时间: 长达12个小时 工作环境: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打死不干事,人人得而欺之
居住条件: 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充 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地方狭窄、空气污浊)
饮食条件: 两粥一饭(乡下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
劳动待遇:最初每天一角至一角五分,后来每天三角八(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 来历(身份)
恶劣的住宿条件
7—11段: 包身工的来源 、身份——包身工制度的形成
12—14段: (四点半后)早餐
恶劣的饮食条件
15—22段: 帝国主义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23—33段: (五点)上工
恶劣的劳动条件
34段: 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庞大——包身工制度的膨胀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 江杭州人,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左翼 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 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 化部副部长等。 报告文学《包身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 告文学作品。) 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林家铺子》《祝福》 等。
5. 包身工为什么会成为双重奴隶?(49自然段)
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速了 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又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总之,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
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 (1)新闻事实:用简洁的语言再现包身工的生活。 (2)背景材料:找出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