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清单
- 格式:docx
- 大小:65.17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
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清单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要选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作面积单位来测量,即要求统一标准作比较。
3.认识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和平方米(m²)。
(2)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3)三个面积单位相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估计物品的面积,可以借助熟悉的物品面积作为“非标准”面积单位,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在数的末尾加2个0;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在数的末尾去掉2个0。
四、解决问题
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面积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同时要考虑单位是否统一。
第1页共1页。
第五单元必背的知识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8、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0
9、1 =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0。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五单元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
1.1年有12个月。
2.大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
月。
3.小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4.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5.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二季度;7、8、9月第三季度;
10、11、12月第四季度。
(第三、四季度天数相等)
平年和闰年
1.平年:2月有28天,平年有365天。
2.闰年:2月有29天,闰年有366天。
3.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24时记时法的认识
1.24时记时法的意义:在1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0到24时的记忆法,通常叫作24时记时法。
2.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1 / 9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 公顷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②进率10000: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总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
思考:怎样判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正方形能铺满(也就是密铺)所测图形,而且摆放时不受位置和方向的限制,所以国际上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拓展题:1.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吗?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后剩下的面积减少了,周长没变。
(二)面积单位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想一想,身边有哪些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电脑键盘的一个按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一枚纽扣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橡皮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3 平方厘米或4 平方厘米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dm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开关盒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粉笔盒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水杯盖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成年人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魔方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3.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m2)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方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总结:1.用重叠法无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可以用间接方法选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来测量。
2.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来测量比较准确,即测量图形的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4.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拓展练习: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棵树高4______________ 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1____________一支铅笔长15_____________ 客厅的面积约是28____________一条毛巾的面积是12____________ 操场一周长400_____________2、下面各图形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周长:____________ 周长:____________ 周长:___________面积:____________ 面积:____________ 面积:___________3、在方格纸上画出几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五单元的知识点三年级
在三年级的第五单元,我们通常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和语言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数学部分:
1. 加法和减法:复习和巩固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进位和借位的
技巧。
2. 乘法表:学习并记忆1到10的乘法表,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3. 分数的初步认识:介绍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并理解其基
本含义。
4. 时间的认识:学习如何读钟表,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表示方法。
5. 长度单位:了解并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并进行简
单的长度测量。
语文部分:
1. 汉字书写:学习新的汉字,包括笔画、笔顺和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 词汇积累:学习新的词汇,理解词义,并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3. 句子结构:学习并练习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如主谓结构、主谓宾
结构等。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提高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5. 看图写话:根据图片内容,组织语言,编写简短的故事或描述。
科学部分:
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以及它们的生
长过程。
2. 动物的分类:学习基本的动物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等,并了解
它们的特征。
3. 自然界的循环:介绍水循环、食物链等自然界的基本循环过程。
结束语: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数学和语言的基础知识点,还能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提问和探索,不断进步和成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面积的含义: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测量较小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常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图形的面积表示它所含面积单位的数量,周长是指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
注意计量周长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
知识点长方形面积=长X宽,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例: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思路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例题中已知条件长为26厘米,宽为18厘米。
因此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
26X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厘米。
总结: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直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面积单位间进率1、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2、面积单位换算方法:一看:看清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二想:想清楚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换:高级单位x率=低级单位;低级单位x率=高级单位。
数学三角形中的线段知识点(1)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2)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交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顶点至对边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它到两边距离相等。
(注: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射线,平分线的所在直线是这个角的对称轴)(4)中位线: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
小学数学常考知识点平移和旋转1、认识平移和旋转2、美丽的花边注意点:平移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
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乘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梳理
一、认识面积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
①、理解面积的含义
②、比较图形的面积(观察比较和重叠比较)
③、面积的测量:面积单位的选用及测量
④、常用面积单位
2、重难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分与选用
3、易错点:
①、常用面积单位的书写
②、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分与选用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
①、长方形公式的推导
学生通过数格子数,记录并归纳,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
②、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长宽相等的长方形即是正方形,由此推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④、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辨析与运用
2、难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
3、易错点: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辨析与运用
三、面积单位间进率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
①、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
②、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运用
3、易错点:长度单位间进率与面积单位间进率的区分
四、解决问题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应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解决问题(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2、易错点:解决实际运用问题时容易忽略单位差异。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秒的认识:(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活动(一):填一填、说一说1、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
2、在具体活动中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3、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等)。
由精品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手抄报一、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概述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手抄报的制作目的与意义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制作数学手抄报,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第五单元的知识点,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数学手抄报1.确定主题:明确手抄报的主题,如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展示知识点。
2.设计版面:合理规划手抄报的版面,可以分为标题区、知识点解析区、例题解答区、自我测试区等,使版面整洁、美观。
3.内容丰富:在手抄报上详细列出各个知识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使得同学们更容易理解。
4.图文并茂:运用图片、图表等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体、形象,提高手抄报的可读性。
5.色彩搭配:合理运用色彩,使手抄报更具视觉冲击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6.留白处理:适当留白,让手抄报看起来更加舒适、协调。
四、手抄报的实用性及建议1.实用性:手抄报可以将数学知识点集中展示,便于同学们查阅、复习。
2.建议:鼓励同学们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手抄报更具个性。
3.定期展示:学校或班级可以定期举办手抄报展示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提高整体水平。
4.融入日常生活:鼓励同学们将在手抄报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制作数学手抄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归类
整理
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
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数学知识点的复和归类整理:
1. 各种算式的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简单的分数
加减法。
3. 长度的测量和运算:厘米、分米、米的换算和计算。
4.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第二部分:练题
为了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些练题。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加深理解。
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a) 25 + 42
b) 68 - 37
c) 8 × 7
d) 36 ÷ 6
2. 按照要求比较分数的大小:
a) 3/4 和 5/8
b) 2/3 和 3/5
c) 1/2 和 4/7
3. 根据题意,完成长度的换算和计算:
a) 将8米换算成厘米。
b) 在地图上,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地图上1厘米表示10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4. 从下列二维图形中找出正方形,并用钢笔画出来:
a)
**
**
**
b)
*
***
**
第三部分:总结回顾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复了各种算式的计算、分数的概念和运算、长度的测量和运算,以及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份整理材料的研究和练,对本单元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祝愿同学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②进率10000: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第五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面积的意义教室地面的大小、课桌桌面的大小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的大小比较图2的面积比图1大观察法、重叠法、借助参照物比较的方法面积单位一块黑板的面积是6平方米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5×3=15(cm2) 4×4=16(cm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600平方分米=6平方米3000平方厘米=3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坪被一条小路平均分成两块,求草坪的面积,列式是38-2=36(m),36×13=468(m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争取做到方法最优化(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有无限多个有理点,在你的任意一个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
但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4.零点存在定理告诉我们,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
5.有限覆盖定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如果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至于那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随他去吧。
6.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乐观地面对人生吧!。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面积和面积单位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②进率100001公顷=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2020-03-16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第五单元总结
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
面积的意义教室地面的大小、课桌桌面的大小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大小
比较图2的面积比图1大
观察法、重叠法、借助参照物比
较的方法
面积单位一块黑板的面积是6平方米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
面积公式
5×3=15(cm2) 4×4=16(cm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600平方分米=6平方米
3000平方厘米=3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
关的实际问题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坪被一条小路平
均分成两块,求草坪的面积,列式是
38-2=36(m),36×13=468(m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争取做到
方法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