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国学论语教案

五年级国学论语教案

五年级国学论语教案
五年级国学论语教案

第11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0课,说说第10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故事导入第11课的学习:

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正是因为唐太宗以仁爱治国,示范官吏,所以深得民心,这无疑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又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仁”、“礼”、“乐”的意思(正字)。

“仁”是礼、乐的思想基础;没有仁心、仁德(真诚、敬意,道德自觉,等等),礼乐的作用就不能发挥。“而”,如果。“如……何”,“对……怎么办”。《说文》:“禮(礼),履也。”《说文》:“儀(仪),度也。”(用以实践的行为准则。)礼、仪原本都有“法度”、“准则”的含义,后来在运用中才逐渐偏重于形式。“仁”是礼、乐的思想基础;先要有仁德,才能推行礼、乐。

(板书:仁--礼---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看到第11页,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老师指导:

这一则论述了“仁”对待礼乐的。“仁”是礼乐的本质,只有仁者实行礼乐,才能赋予礼以仁的德性光辉,才能展现出礼乐文明的精神真谛;礼乐作为仁德的外在展现形态,礼乐的威仪秩序、制度文章都蕴含着“仁”的精神,它的礼节、礼器都有待于人赋予它活的、富有人性的仪式意义。若没有仁德的指引和规范,所谓的礼乐活动,也只是单纯的器物或动作而已,空有其表,不具备礼乐的精神实质。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自读故事《残暴的商纣王》,思考:

(1)商纣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仁义之君吗?

(2)商纣王的残暴表现在哪里?

(3)昏庸残暴的统治最后是怎样的结果?

2.讨论:有人说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孔子认为,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了其“仁爱”的思想,在“亲亲”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爱物”思想。孟子认为人天性中都带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以仁爱要推己及人,即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古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百姓,亦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仁爱思想。比如以仁爱治理国家闻名的君王有汉代的文王、三国时的刘备、宋朝的太祖、清朝的康熙帝等。他们施行的仁爱不仅使自身赢得了百姓的敬重,而且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乐”起和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礼”起区别〔尊卑、贵贱〕的作用;和同使人互相亲近,区别使人互相敬重;“乐”强调得过分,会使人们过于随便而不懂敬重;“礼”强调得过分,就造成人与人分离疏远而不相亲近。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而仪表庄重,就是礼、乐的功用。用仁来爱护百姓,用义来端正百姓,民众就能治理好。

四、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

3.对课文中关于“礼”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礼”的精神,树立忠诚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对课文中关于“礼”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礼”的精神,树立忠诚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1课,说说第11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2课的学习:

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关爱。,老师教授我们文化和科学知识。但是终有一天,我们要走出家庭,来到社会,从事自己的工作。在封建君主制的社会,国家被视为君主的私产。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旧时候读书、习武的人,“精忠报国”为国家效力,实际上就是报效“皇帝一个人”。“君”就是“皇帝”,“臣”就是所有的国民。这就是所谓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王土之宾,莫非王臣。”在现在社会有“老板”和“员工”之分,这两者的人际关系,好像是“君臣”。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礼”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定公问①:“君使臣②,臣事君,如之何③?”孔子对曰④:“君使臣以礼⑤,臣事君以

【注释】①定公:鲁国的君主,姓姬,名宗,名宋?襄公之子,哀公之父。“定”是其谥号。②使:使用。③如之何:即“如何之”,该怎么办?④对曰:答道。⑤以:介词,用,按照。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老师指导: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如何使用臣子,臣子如何为君主做事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耿耿地为君主做事。鲁定公治国时,朝政混乱,所以向孔子问政。孔子认为,作为君主,不怕下属不忠,怕的是自己不能礼贤下士,只要以礼相待,大多数人都能忠于职守。作为臣子,不怕君主无礼,怕的是没有足够的忠诚,只要能精忠报国,总有用武之地。孔子重视人和,也重视政和,共融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需要。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自读故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思考:

(1)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2)魏征给唐太宗怎样的建议?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只听自己说,只相信自己,就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是自负;只听别人说,就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所以要在听别人说与听自己说之间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也就是做到“兼听”,否则过犹不及。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在现代民主社会,君主制度已经终结,所谓君臣之分早已不存在,我们可以转化为国家与公民关系,或老板与雇员关系的思考。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护公民的权利,那么公民就没有义务效忠这个国家。我们效忠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价值认同,这就是最高层次的宪政爱国主义。而在老板雇员关系中,老板把雇员当个人来尊重,雇员则尽力做好老板的事情。在这里,义务关系都是相互的和有条件的,而不是单边的和无条件的。

四、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3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并背诵。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2课,说说第12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3课的学习:

先生说:“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钱穆《论语新解》。富兰克林云:“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狂者李敖云:“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令它自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里:居住或相处的意思,作动词用。(2)处(chǔ):居住,停留。(3)焉:怎么,哪能。知:同“智”。

老师指导:

“仁”有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一种德性之称,仁义礼智信并称是也;一是指人之为人的定义性概念,可以理解为德性之全称,这是孔子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和对于人的全新理解之所在;再就是对于人的德行评判,所谓仁者、贤者、圣者是也。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看到第13页,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老师指导:孔子说:居住的地方很有讲究,不能不选择一下。如果周围的邻居都有志于仁义,在家中则父子相亲,兄弟相爱,在邻里之间则相互关照,相互体谅,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没有残忍刻薄的人,这样的处所才是世间最美好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居住,不但见到周围的仁人就会心生喜悦,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德。也有利于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保证家庭的健康发展。凡是有见识的人,必然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如果不能选择这样的处所,就是不知到善恶美丑,不明是非黑白,其心一定是不明就里,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以此推广开,居所不择仁都不称为明智,何况内心还有不仁的念头,做事还有不仁的行为呢?这种危害就太大了,不只是不明智这么简单了。

南公说如果我们都去找仁者,而不去做仁者,那世界上还有多少仁者可以找到?那我们不是明智的人了。南公的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

其实这两种解释殊途同归,都归结到用心上。张公等讲择邻的例子,与孟母三迁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择邻进一步引申到修心,择邻尚且要求别人要仁,自己如何不先做到呢?南公直接将里仁解释到内心,一步到位,讲的还是修心。《论语》的这一篇讲的是仁,而仁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他的源头就是本性内心。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自读故事《千金买邻》,思考:为什么房东卖房子卖那么贵?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孔子的学说关于人有两大要点:一曰人之本性无大分别,二曰人之认知、智力水平则有别(所谓上智、下愚等之分别),进而导出孔子对于社会性生活当中的人的理解,社会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命定的必然而是自我型塑的过程。因此,孔子有一个基本预设:作为社会生活的人,道德伦理判断是基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生活的准则有着命圣人的“天”

之背景(所谓惟圣人能作),但是规制、规范、法度不是前定的原则,所谓“非道弘人”,而是人类生活的成果即“人能弘道”,因此在现世的生活中,道德、价值判断本身就是自我首先要确定的基点,然后方有选择的标准、可能。

所谓“天命之谓性”者,即所谓人之性(生存本能),原无好坏、善恶之别,而本章孔子原意人性之具有可塑性,所谓熏染也。语云:“白沙在淤,与泥具黑。”可知夫子之知识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孟母三迁,千古美谈,其善择者欤!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所谓“仁”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已及人,然后才能正已化人。人活在世上,除了为自己想想外,还要考虑他人的感觉与利益。只顾自己,无意或者有意的伤害到他人,就不能算“仁”了。一个有仁德的人,他的一切思想、语言与行为,可以达成人已两利的双赢。

四、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4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道”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道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取之有道,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君子宁愿守贫,也是不会要的,不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换,都不会改变君子心中的美德。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3课,说说第13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4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老师指导:

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想要的,不凭借那些正确的事理得到它,君子不会置身于这样的富贵之中;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确的事理得到改变它的方法,君子不会离开贫贱的环境。君子离开仁德,怎么成全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时间内违背仁德,紧急慌忙的时候,自己的行为也一定在仁德规定的范围内,窘迫困顿时,自己的行为也一定在仁德规定的范围内。

孔子是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道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取之有道,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君子宁愿守贫,也是不会要的,不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换,都不会改变君子心中的美德。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悬鹅示众》,思考:周新为什么要叫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5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道”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激励学生做一个乐观的人,明白学海无涯苦作舟,引导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4课关于“道”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4课。

2.导入关于本课“道”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狱中学习》,思考:黄霸为什么在狱中还要学习?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老师指导:

孔子说:学会了知识,就是死了也心情愉快。黄霸虽然被关进狱中,但是他仍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努力学习。今天的我们,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想要自己不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淘汰,就得学会终身学习,让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6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义”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明白仁义和宽恕之道。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5课,说说第15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6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义”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五莫也,义与之比。”

老师指导: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都只是按照义来办。这“义”是什么呢?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损人利己》,思考:为什么陆象先不用酷刑?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什么是真正的仁义和宽恕之道?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谈谈自己对仁义和宽恕的理解。

第17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遵守法令制度的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6课关于“义”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6课。

2.导入关于本课“君子”和“小人”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你从文中理解到“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差别?

4.讨论: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可算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赵奢说平原君》,思考:赵奢杀了九个人,为什么还被升官?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总结故事:

孔子说:君子是有道德的人,他们遵守法令制度,而小人却贪图私利。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道德、遵守法令制度的人,而不能损人利己、贪图私利。

4.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8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进一步了解孔子关于“道义”的思想,培养学生不贪图私利、懂得君子道义的思想

感情。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7课,说说第17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8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道义”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老师指导:

孔子说:小人只从自己私利的角度行事,结果招来很多怨恨,而君子懂得的是道义。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楚怀王贪利误国》,思考:为什么楚国发兵攻打秦国,最后却被打败了?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谈谈自己对道义的理解。

第19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注意“自省”的正确读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理解什么是“德贤”,鼓励学生做一个见贤思齐的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8课关于“道义”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8课。

2.导入关于本课“见贤思齐”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你从文中理解到什么样的人是“德贤”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见贤思齐”?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见贤思齐》,思考:孙潜和孙放见贤思齐,他们是怎么做的?

2.讨论:你从这两兄弟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

3.总结故事:

孔子说:遇到德才兼备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向他们学习,靠近他们。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见贤思齐呢?

4.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见贤思齐。

第20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了解“孝道”思想,培养学生做一个懂得孝道、尊敬爱戴父母、长辈的人,在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少几分埋怨,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9课,说说第19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20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孝道”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老师指导:

孔子说:对待父母,哪怕是他们的过错,我们也应该委婉地劝告,即使意见簿被他们接受,我们也要孝敬父母,不冒犯他们,不埋怨他们。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蔡顺拾葚供母》,思考:哪些地方表现出蔡顺特别孝敬母亲?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孝敬父母?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

2.写写你心中的孝道。

五年级国学教案

五年级国学教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五年级国学教案? 第一周:《四书?孟子?重仁轻礼》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泛爱众,而亲仁,重礼义、轻功利。正心育德,明其理,导其行。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所学内容,借助译文和注释,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导入本学期国学内容: 二、导入新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孟子》,了解颇受崇拜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学说。 板书:《孟子?重仁轻礼》 1、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2、读文,感悟文意: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国;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①读译文,与原文对照,理解内容。

②质疑问难,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3、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师:你能明白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话吗?他想告诉梁惠王什么呢?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谈利?”——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如果人人都讲“利”而不讲仁义,那人们的欲望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反面分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师: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 ? 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 ? 4、诵读原文,加深理解。 5、练习背诵:(组内背诵——指名背诵——同桌背诵) 三、作业:诵读背诵 第二周:《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教学目标: 1、思想:道性善、讲仁政、尊王贱霸、民贵君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所学内容,借助译文和注释,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孟子?重仁轻礼》 孟子告诉梁惠王什么? (只要“王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谈利?”? 如果“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论语》的热情。 2、理解诚信的涵义,懂得诚信的意义。 3、学习经典语句,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交友需“信” 这些语句历经2500多年的淘洗,已经沉淀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一部分,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经典该怎么读?请你们大声地、悠扬地来读。在你刚才读得这些《论语》章句中,哪一句提到了交友? 板书:交友 生背: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读对了,但不够韵味悠扬!)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诚信 你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朋友间更看重诚信的品格。“失信”者必将失去朋友;“守诚”者一定能赢得真情。诚信,可以让我们打开友谊的大门。我们请大家再读。 二 .解析字理,明白“信”义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言”而有信呢?那是因为“信”和“言”和人的口有关。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里,对“信”这样解说:信,诚也。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字。 信,金文 (人) (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 (千) (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就是:许诺,发誓,自然和言有关。我们没有看到拍拍手、跺跺脚来许诺、发誓的。引申为守信、可靠等意思。所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

国学教案《论语》说课讲解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教会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 难点: 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展开话题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

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 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 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于书名的来 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 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 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 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 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 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 边记录孔子的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 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二理解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十则 ——文质彬彬,君子之道 广东肇庆中学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五年级国学教案

五年级国学教案? 第一周:《四书?孟子?重仁轻礼》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泛爱众,而亲仁,重礼义、轻功利。正心育德,明其理,导其行。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所学内容,借助译文和注释,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导入本学期国学内容: 二、导入新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孟子》,了解颇受崇拜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学说。 板书:《孟子?重仁轻礼》 1、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2、读文,感悟文意: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国;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①读译文,与原文对照,理解内容。 ②质疑问难,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3、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师:你能明白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话吗?他想告诉梁惠王什么呢?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谈利?”——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如果人人都讲“利”而不讲仁义,

那人们的欲望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反面分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师: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 ? 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 ? 4、诵读原文,加深理解。 5、练习背诵:(组内背诵——指名背诵——同桌背诵) 三、作业:诵读背诵 第二周:《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教学目标: 1、思想:道性善、讲仁政、尊王贱霸、民贵君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所学内容,借助译文和注释,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孟子?重仁轻礼》 孟子告诉梁惠王什么? (只要“王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谈利?”? 如果“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 师:孟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面:“王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谈利?” 反面:如果“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看看此文孟子在讲什么呢? 1、读文,感悟文意:

5下-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案

9、宽(一) 教学时间:2016、2、29 教案序号:1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论语》(上)相关内容,初步理解文字内容,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2、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2、在学生琅琅上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难点: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二、读文理解诗的内容 出示: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2、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3、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三、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9、宽(一)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9、宽(二) 教学时间:2016、3、7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难点:1、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 2、背诵相关段落。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相关段落。

五年级国学论语教(学)案

第11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0课,说说第10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故事导入第11课的学习: 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正是因为唐太宗以仁爱治国,示范官吏,所以深得民心,这无疑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又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1、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2、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1课《弟子规》总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 准备《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 明确: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内容,熟能成诵。 2、比较学习有关“学习”的论述,理解孔子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3、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激发养成好读书、好学习的习惯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能成诵《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 难点:理解孔子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通读《论语》,在摘抄本上整理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 一、温故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诵读《论语》,你们还记得论语开篇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生齐诵。 3 孔子在学而篇第一则中,表明了他的哪些态度? 预设:对学习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对做人的态度。 4 孔子被尊为圣人,他不但具有贤明的美德,还在于他善于学习。那么《论语》中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有哪些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快速回忆预习内容,自己稍加整理。 二、归纳整理 1 学生把预习摘抄本拿出来,整理一下自己摘抄的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 2 集体交流,归纳出以下内容: [课件出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

以之‘文’也。” 7、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 学生出声朗读孔子关于学习的这些论述,边读边思:孔子是怎样学习的?他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互相启发。 三、浅释理解 (一)理解“学习”的含义。 1引导:开篇中孔子说学习应该怎样? 预设:学而时习之。 (1)引导:我们平时说“学习”,总是连在一起说,而孔子却把“学”和“习”拆开在句子前后,你能从他的话中知道什么是学?什么是习吗? 〔课件出示〕 不知不能而求知求能,谓之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谓之习。 讲解:不知道、不会的,而去探求、寻求,就是学,简单说,没有见过的、不会的、新知识是要“学”的;已经知道、已经会的,不断进行重温,是“习”。(2)学习“习”字,渗透复习习惯。 那么这个“习”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 小鸟练习飞翔图。文字: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习习”就是小鸟扇动翅膀,练习飞翔的样子。课件中的这句话是说笼中的小鸟扇动翅膀想要飞翔,举起翅膀却碰到四周的笼壁。 讲解:习,表明学了新知识、新本领以后,要像小鸟练习飞翔一样,不断进行重

三年级上学期论语国学教案打印

1、《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体会孔子对“礼”的态度。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熟悉孔子对于“礼”的态度。 3、简单了解古代射礼及其表现君子风范的裨,并能说出身边、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几种礼。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认识礼的重要性。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古代射礼》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礼》: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2、《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乐”的评价。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3、能举出生活中与乐相关的例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音乐的态度。 2、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韶》与《武》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乐》: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3、《为政以德》教学设计

国学教案《论语》精品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 (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教会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 难点: 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展开话题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二理解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三感悟内容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

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篇一: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师:嗯,有道理。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 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这就叫温故而知新。〔建议〕在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 对文字本身的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经典著作 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才能为学生所吸收,经典著作的教育价值才能 得以体现。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 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 习惯。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 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建议〕本书每篇后 都有相应短小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些浅显的 小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链接〕“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 (见《论语》第26页)“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 “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 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建议〕既然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就有和本则《论语》教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要把握好这一契机,随时引导学生 关注相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强化学生的认知。(5)如果我们能坚 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 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 3. 总结延伸(1)我们 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 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 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 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 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建议〕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 一环节中,学生能联系实际,自我提炼,说明他们已不仅仅停留在 学知识的层面,而是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到的知识能被学生 自由运用,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这样经典才能被赋予新的价 值和新的意义。六、教学随感我们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少儿读国

(完整版)论语十则教案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论语〉十则》教案 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 “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二、相关介绍: 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学生自由朗读。 指句朗读,老师指导正音。 四、1、老师交待本节课任务:疏通文意。、 2、学生自由合作疏通文意,老师指导。 【文本内容讲析(选择难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教学设计《国学课论语》

《论语》(朋友篇) ——国学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所学习过的内容。 生:背诵。 师:大家背得都不错,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国学之旅。 二、新授 1、古汉字引入: 师:(多媒体展示:古汉字“朋、友”两个字)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猜一猜。 生:“朋友” 师:“朋友”多么温暖的一个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交朋友,生活在2500多年以前的孔子也是个爱交朋友的人,不然《论语》中的第一句中也不会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那么交朋友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什么样的人是值得相交的好朋友,而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必须敬而远之的坏朋友呢?《论语》在交友方面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建议。 2、读一读: 师:(多媒体展示文本: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段话

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现在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特别要把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记牢。 生: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 3、解释句子: 师:这段话我们已经读熟了,可是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请大家根据书上的注解来说一说。先弄清字义,再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读书中释义,再说说自己的解释。 师:补充解释。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以后要选择什么样的朋友相交吗?你会拒绝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4、再读: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接下来就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注意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悟。 5、承上启下: 师:孔子定下的交友标准让我们对朋友的要求提高了,与此同时,你是否知道我们怎么做才能拥有朋友呢?《论语》也同样给了我们提示。 6、读一读: 师:(多媒体展示: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很短,选自《论语·第四章·里仁篇》,字也很简单,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读,男生读,女生读,一组一组读,齐读。

小学语文 国学教案——论语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

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 (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我说: 做一个的人!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论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了解,对君子也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希望这堂课是一个起点,是大家个人修身的起点,愿我们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成为君子努力;愿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美好,真正走向和谐,实现中国梦。 六、作业 在其他国学经典里,查阅至少五则关于“君子”话题的语句,摘抄并背诵!

五年级国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