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四版)模拟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8
(完整版)统计学模拟考试附参考答案统计学模拟考试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1分,计20分)1、在关于工业企业的调查中,有一个调查项目为“经济类型”,企业经济类型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则变量“经济类型”是()A 、定量变量B 、数值变量C 、分类变量D 、顺序变量2、调查人员欲以统计图形展示企业产品的品种构成,则适用的统计图为() A 、饼图 B 、直方图 C 、箱线图 D 、茎叶图3、从100000个家庭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0个家庭做样本,设i X 为第i 个家庭的人数,μ表示总体平均数、x 表示样本的数学期望,则)(x E 与μ的关系是()A 、一定相等B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等C 、偶尔相等D 、一定不相等4、依据多样本箱线图判断比较中位数的大小(此原题需要画箱线图,电脑上没有适当数据,不便画,谨列出考点,请大家理解)5、下面说明数据水平的统计量中使用面最广的是()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分位数6、在下列数据中,可以计算中位数的是()A 、居民的家庭住址B 、企业所属行业C 、产品类别D 、产品质量等级7、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2000元,方差为1600元,某职工工资为2048元,则该职工工资的标准分为() A 、0.03 B 、0.8 C 、1.2 D 、-1.28、从所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大样本,则样本均值近似服从()A 、正态分布B 、卡方分布C 、T 分布D 、F 分布9、为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在北京市城镇居民中随机抽取800户进行调查,计算得到其户月均收入为4180元,请问户均收入属于()A 、参数B 、统计量C 、估计值D 、样本容量1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假设检验,确定拒绝域的依据是() A 、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B 、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C 、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总体的概率分布 D 、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总体的概率分布11、要求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这一标准被称为() A 、一致性 B 、无偏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12、如果θ)是某总体参数θ的一致估计量,则随着样本容量n 的增大,有()A 、θ)的数值接近总体参数θ B 、θ)的期望等于总体参数θC 、θ)的方差接近总体参数θD 、θ)的方差接近总体参数2σ13、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A 、原假设为真,不拒绝原假设B 、原假设为真,拒绝原假设C 、原假设为假,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假,不拒绝原假设14、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A 、x 变化引起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y 变化引起x 的线性变化部分C 、x 与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D 、除x 与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15、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估计标准误差为0,则意味着()A 、回归系数为0B 、回归系数绝对值为1C 、判定系数为1D 、相关系数为016、方差分析对数据有三个基本假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三个假定的是() A 、正态性 B 、方差齐性 C 、独立性 D 、无偏性17、时间序列中,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固定周期的周期性波动称之为()A 、短期趋势B 、循环波动C 、季节波动D 、随机波动18、将最近K 期的每个观测值都给予相同权数进行预测的时间序列预测法称之为() A 、回归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最小平方法19、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是()A 、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大B 、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小C 、类间差异大,类内差异小D 、类内差异与类间差异均大20、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是()A 、分析数据的平均水平B 、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C 、对数据标准化D 、对数据降维二、多选题(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1、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数据水平且比较稳健的有()A 、均值B 、分位数C 、中位数D 、标准差E 、众数2、以下关于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描述中正确的是()A 、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B 、标准误差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C 、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是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距的一种尺度D 、标准误差是根据一个样本统计量计算出来的E 、标准误差是根据理论上的所有可能样本统计量计算出来的3、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包括有()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循环变动D 、不规则波动E 、时间R的说法中,正确的有()4、关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2R是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比值A、2R=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B、2R=1,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C、2R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越高D、2R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越低E、25、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的结论时,表示()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显著性水平α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H为真的假设下可能发生了小概率事件E、在三、简答题(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为确定新年度球员薪水水平,球员工会与老板进行谈判。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了解城乡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2、对于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统计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统计指标3、统计工作各环节中处于基础环节的工作阶段是()。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4、标准差指标的表现形式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5、对统计分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6、某公司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计划比上年同期提高6.5%,实际执行结果:超额完成计划3.3%,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上年同期增长()。
① 10% ② 6.5% ③ 3.2% ④ 3.0%7、通过调查几个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生产情况,就可以判断全国汽车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普查8、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起根本作用的是()。
①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水平的高低②权数的绝对量大小③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④总体单位数多少9、若按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组,其中第一组是200以下,第二组是200—400,第三组是400—600,第四组是600以上,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200在第一组② 400在第二组③ 600在第四组④ 600可以在第三组,也可以在第四组10、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二次曲线方程③指数曲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1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12、统计误差中的登记性误差()。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了解城乡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2、对于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统计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统计指标3、统计工作各环节中处于基础环节的工作阶段是()。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4、标准差指标的表现形式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5、对统计分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6、某公司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计划比上年同期提高6.5%,实际执行结果:超额完成计划3.3%,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上年同期增长()。
① 10% ② 6.5% ③ 3.2% ④ 3.0%7、通过调查几个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生产情况,就可以判断全国汽车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普查8、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起根本作用的是()。
①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水平的高低②权数的绝对量大小③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④总体单位数多少9、若按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组,其中第一组是200以下,第二组是200—400,第三组是400—600,第四组是600以上,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200在第一组② 400在第二组③ 600在第四组④ 600可以在第三组,也可以在第四组10、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二次曲线方程③指数曲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1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12、统计误差中的登记性误差()。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④3、②4、①5、③6、①7、②8、③9、③ 10、③ 11、① 12、③ 13、④ 14、② 15、③ 16、④ 17、①18、④ 19、③ 20、②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⑤2、①②③④⑤3、①③4、①③④⑤5、②③6、①③④⑤7、④⑤8、②③④⑤9、①②③④⑤ 10、①②③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那些?答: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等。
2.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各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2)其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3)其数值是通过经常性调查得到。
时点指标的特点:(1)各时点上的数值相加无意义;(2)其数值的大小与数值所间隔的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3)其数值是通过一次性调查得到。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在不包括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的条件下,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
其影响因素有: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总体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即总体方差)、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4.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答:(1)要在同质总体内计算平均指标;(2)用组平均指标补充说明总平均指标;(3)一般水平与特殊事例相结合;(4)与标志变异指标结合应用。
五、计算题(共40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解:甲班学生的《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标准差计算表:875.76806150===∑∑fxf x 甲(分)∑∑-=ffx x 2)(甲σ=808.9218=10.73(分)%96.13875.7673.10)(===甲甲甲x V σσ%18.187714)(===乙乙乙x V σσ答:因为13.96%小于18.18%,所以,甲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些。
《统计学》试题库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测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变量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使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测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9、连续变量的数值()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①男性是品质标志②人的年龄是变量③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④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3.某市规定2009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①.一日②一个月③一年④一年零一个月4.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①左偏分布②右偏分布③对称分布④J形分布5.假定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和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
①不能确定②两者相等③前者比后者大④前者比后者小6.当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线XY上,则变量Y与X之间的相关系数为()85=6.1+c①0 ②–1 ③1 ④±17.计算年距指标的目的是( )。
①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②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③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循环变动④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变动8.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买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为()。
①90%②90.9% ③87%④110%9.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结果应等于()。
①p ②p+q ③1-p ④p-q10.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值②二项数值③三项数值④四项数值二、多项选择题(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①工资总额②单位产品成本③出勤人数④人口密度⑤合格品率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答案附在后面有一些(在题目上若要打印先把答案去掉)每单元后面都有答案第一章导论【重点】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明确统讣学的学科性质及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统讣数据的特点及其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掌把数据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il•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
思考题1.1什么是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怎样理解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在探索事物数量规律性中的地位和作用?1.2 统汁学发展史上有哪几个主要学派?1.3 “统计学” 一词有哪几种含义?1.4 什么是统il•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汁数据的关系?1.5 统汁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6 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据()A、年龄 B.工资C、汽车产捲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描出卜而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讣疑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疑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统计学》模拟试卷 (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 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数据。
3、设总体 X 的方差为 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 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
(Z0.005=2.58)4、某地区 2005 年 1 季度完成的 GDP=50 亿元, 2005 年 3 季度完成的 GDP =55 亿元,则 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 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 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 1080、760、1080、 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7、设总体 X~N( ,2), x 为样本均值,S为样本标准差。
当未知,且为小样本时,x则s n服从自由度为 n-1的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 20 年的数据,采用 5 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3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14 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①、应用统计学②、描述统计学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 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①、扩大 2 倍②、减少到 1/3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 6 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则最大艇速的均值的无偏估计值为()①、32.5②、 33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 年三年平均为 1.03 ,2001~2002 年两年平均为 1.05 ,试确定 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①、 1.03 1.05②、51.33 1.05 2③、5 1.033 1.052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②、离散程度越大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①、 x > M e> M o②、 x < M e< M o③、 x > M o> M e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 元和 3350 元,标准差分别为 230 元和 680 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①、甲类较大②、乙类较大③、两类相同2003 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5%,则该企业2004 年单位成10、某企业2004年与本指数为()①、187.5%②、7%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总共43 题共100分全部显示 隐藏答案 导出到Word 打 印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印两国GDP 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C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产品含杂质率C.恩格尔系数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D3.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美两国国土面积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A4.某局所属3个企业某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5分)A.(1.08×1.06×1.08)1/3B.(1.08+1.06+1.08)/3C.(400+600+500)/(400/1.08+600/1.06+500/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标准答案:D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注:(mean(x)、M e 、M o 分别代表x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5分)A.mean(x)=M e =M oB.mean(x)<M e <M oC.mean(x)>M o >M eD.mean(x)<M o <M e标准答案:A6.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哪种类型的饮料,你最希望知道的是饮料的( )。
(1.5分)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标准答案:C7.根据2010-201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t=21(2010年为起点),∑y=150,∑t2=91,∑t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统计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2、D3、A4、A5、B6、C7、D8、A9、B 10、D 11、A12、C13、A14、B15、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BDC2、ABCDE3、CDE4、ABC5、AC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2、单一表;一览表3、可比性4、系统性误差;随机性误差5、点估计;区间估计6、X M M e 07、定性分析8、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国民账户体系9、服务产品 10、机构部门,资产负债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将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数列中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总和与时期的项数对比求得的,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从动态上说明某一现象在不同时期数值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对比求得的,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从静态上说明总体某个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2、平均数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有加权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两种形式。
平均指标指数称为可变构成指数,是反映两个不同的平均指标综合变动方向及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它可分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两种;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有变形关系,而平均指标指数反映平均指标的变动。
六、计算题(45分)1、解: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总产值)(12203137011201170万元=++=∑=n a a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职工人数1421214321-+++=b b b b b)(8.631.7219.67.05.621千人=⨯+++⨯=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全员劳动生产率b ac =()人元千人万元/12.17948.61220==(1)销售额变动 %1167508700011==∑=∑q p q p K pq)(1207508700011万元=-=∑-∑q p q p (2)销售量指数 %93.1107508320000010==∑∑=∑=∑q p q Kp q p q p K q )(827508320010万元=-=∑-∑q p q p(3)销售价格指数 %57.10483287000111011==∑∑=∑∑=q kp q p q p q p K p )(38832870101万元=-=∑-∑q p q p(4)指数体系绝对数 120万元=82万元+38万元 相对数 116%=110.93%×104.57%(5)文字说明:该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6%,增加120万元。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总共43 题共100分全部显示 隐藏答案 导出到Word 打 印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印两国GDP 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C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产品含杂质率C.恩格尔系数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D3.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美两国国土面积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A4.某局所属3个企业某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5分)A.(1.08×1.06×1.08)1/3B.(1.08+1.06+1.08)/3C.(400+600+500)/(400/1.08+600/1.06+500/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标准答案:D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注:(mean(x)、M e 、M o 分别代表x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5分)A.mean(x)=M e =M oB.mean(x)<M e <M oC.mean(x)>M o >M eD.mean(x)<M o <M e标准答案:A6.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哪种类型的饮料,你最希望知道的是饮料的( )。
(1.5分)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标准答案:C7.根据2010-201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t=21(2010年为起点),∑y=150,∑t2=91,∑t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答案附在后面有一些(在题目上若要打印先把答案去掉)每单元后面都有答案第一章导论【重点】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明确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统计数据的特点及其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掌把数据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
思考题1.1 什么是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怎样理解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在探索事物数量规律性中的地位和作用?1.2 统计学发展史上有哪几个主要学派?1.3 “统计学”一词有哪几种含义?1.4 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1.5 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6 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 、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 (现金、信用卡、支票)2、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 、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 200万个家庭中抽取 2000 个家庭,据此推断该 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 、 2000 个家庭C 、 2000 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4、 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5、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 、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 、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 、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 、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6、 一家研究机构从 IT 从业者中随机抽取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 5000元以上, 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 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 )B 、 200 万个家庭D 、 200 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00 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 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 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
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①、187。
统计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哪种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综合指标法B、统计推断法C、大量观察法D、统计分组法正确答案:C2、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
这个指标属于()。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正确答案:B3、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B、400%C、120%D、1 200%正确答案:B4、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关键环节B、基础环节C、最终环节D、中间环节正确答案:B5、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着()。
A、直线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6、增长1%的绝对值所用的计算公式是()。
A、本期水平×1%正确答案:7、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社会性B、同质性C、差异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B8、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A、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不完全的依存关系D、完全的随机关系正确答案:A9、对某班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则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学习成绩B、专业C、年龄D、个人爱好正确答案:B10、统计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A、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字模型B、一种纯数量的研究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答案:C11、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正确答案:D12、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合适方程为()。
A、直线趋势方程B、指数曲线方程C、直线或指数曲线方程均可D、无法判定正确答案:A1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 )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次数分配数列(ACDE)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14.标准差(CE)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8.调查单位是(BCE)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9.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30.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3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5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52.在工业普查中(BCD)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5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四、判断题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95% B. 89% C. 68% D. 99%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50,8 B. 50,1 C. 50,4 D. 8,8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为75分~85分。
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40:,%40:10≠=ππH H B .%40:,%40:10<≥ππH H C .%40:,%40:10>≤ππH H D .%40:,%40:10≥<ππH H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著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著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著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移动平均模型 B. 指数平滑模型 C. 线性模型 D. 指数模型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010q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简述假设检验中P 值的含义。
解释指数平滑法。
(15分)甲、乙两个班参加同一学科考试,甲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分。
乙班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画出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
计算乙班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25分) 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
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假定食品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要求:确定该种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
如果规定食品重量低于100克属于不合格,确定该批食品合格率95%的置信区间。
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该批食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05.0=α,写出检验的具体步骤)。
(25分)一家产品销售公司在30个地区设有销售分公司。
为研究产品销售量(y)与该公司的销售价格(x1)、各地区的年人均收入(x2)、广告费用(x3)之间的关系,搜集到30个地区的有关数据。
利用Excel 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05.0=α):将方差分析表中的所缺数值补齐。
写出销售量与销售价格、年人均收入、广告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义。
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计算判定系数2R ,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s ,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模拟试题一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 A ;2. D ;3. C ;4. B ;5. D ;6. C ;7. B ;8. A ;9. D ;10. B 。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1)直方图虽然能很好地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的数值;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值,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2)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2. 如果原假设H 是正确的,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P 值P 值是假设检验中的另一个决策工具,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若α<P ,则拒绝原假设。
3. 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第t +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 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一次指数平滑法是适合于平稳序列的一种预测方法,其模型为tt t F Y F )1(1αα-+=+。
三、(1)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如下:(2)77302310305957859757652551==⨯+⨯+⨯+⨯+⨯==∑=nf Mx ki ii分分86.112940801305)7795(7)7785(9)7775(7)7765(2)7755(1)(2222212==-⨯-+⨯-+⨯-+⨯-+⨯-=--=∑=n f x Ms ki ii(3)甲班考试分数的离散系数为:1395.08612===x s v 甲。
乙班考试分数的离散系数为:5401.07768.11===x s v 乙。
由于乙甲v v <,所以甲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小于乙班。
四、(1)已知:50=n ,96.1205.0=z 。
样本均值为:32.1015050661===∑=nf Mx ki ii克,样本标准差为:634.14988.1301)(12==--=∑=n f x Ms ki ii克。
由于是大样本,所以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为:453.032.10150634.196.132.1012±=⨯±=±ns z x α即(100.867,101.773)。
(2)提出假设:100:0=μH ,100:1≠μH计算检验的统计量:712.550634.110032.1010=-=-=nsx z μ由于96.1712.5205.0=>=z z ,所以拒绝原假设,该批食品的重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五、(1) 方差分析表(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321。
8861.117ˆ1-=β表示:在年人均收入和广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下降117.8861个单位;6107.80ˆ2=β表示:在销售价格和广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年人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增加80.6107个单位;5012.0ˆ3=β表示:在年销售价格和人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广告费用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增加0.5012个单位。
(3)由于Significance F=8.88341E-13<05.0=α,表明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
(4)%36.897.134585861.120267742===SST SSR R ,表明在销售量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为89.36%,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
(5)67.2347.550691===--=MSE k n SSEs e 。
表明用销售价格、年人均收入和广告费用来预测销售量时,平均的预测误差为234.67。
模拟试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根据所使用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A.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B. 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C.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D. 数值型数据和试验数据 饼图的主要用途是( )A. 反映一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B. 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C. 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D. 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如果一组数据是对称分布的,则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之内的数据大约有( ) A. 68% B. 90% C. 95% D. 99%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出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x 估计总体均值μ,则x 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分别为( )A. 200,5B. 200,20C. 200,0.5D. 200,25 95%的置信水平是指( )A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B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C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95%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5%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 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 A .越显著 B .越不显著 C .越真实 D .越不真实在下面的假定中,哪一个不属于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C. 观测值是独立的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是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 ) A. 一个样本观测值之间误差的大小 B. 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大小C. 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的大小D. 各个样本方差之间误差的大小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是用来检验(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B. 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 样本线性关系的显著性D. 0:210====k H βββ下面的哪种方法不适合对平稳序列的预测( )简单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线性模型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述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回归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解释拉氏价格指数和帕氏价格指数。
(20分)一家物业公司需要购买大一批灯泡,你接受了采购灯泡的任务。
假如市场上有两种比较知名品牌的灯泡,你希望从中选择一种。
为此,你从两个供应商处各随机抽取了60个灯泡的随机样本,进行“破坏性”试验,请用直方图直观地比较这两个样本,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认为应当采用哪一种统计量来分别描述供应商甲和供应商乙灯泡寿命的一般水平?请简要说明理由。
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 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寿命更稳定?(20分)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随机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本,得样本均值为6.5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