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导热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8
“稳态导热”例题例题1:某加热炉炉墙由厚460mm 的硅砖、厚230mm 的轻质粘土砖和厚5mm 的钢板组成,炉墙内表面温度为1600℃,外表面温度为80℃,三层材料的导系数分别为 1.85 W/(m ∙K)、0.45 W/(m ∙K)和40 W/(m ∙K)。
已知轻质粘土砖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求该炉墙散热的热流密度?并确定轻质粘土砖是否安全?解: (1) 332211413141λδλδλδλδ++-=-=Φ=∑=w w i i iw w t t t t Aq 2W/m 200040/05.045.0/23.085.1/46.0801600=++-=(2) 1121λδw w t t q -=1300110285.146.0200016001112<=⨯-=-=⇒λδqt t w w ℃因此,轻质粘土砖是安全的。
例题2:某炉壁由厚度=1δ250mm 的耐火粘土制品层和厚度=2δ500mm 的红砖层组成。
内壁温度=w1t 1000℃,外壁温度=w3t 50℃。
已知耐火粘土制品的导热系数可表示为t000233.028.01+=λ,红砖的导热系数近似为7.02=λW/(m ∙K)。
试求稳定运行时,该炉壁单位面积上的散热损失和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
解:由于接触界面温度w2t 未知,因此无法计算耐火粘土制品层的平均温度,进而无法求得该层的导热系数。
现用工程计算中广泛应用的试算法求解。
假设接触界面温度600w2=t ℃,则耐火粘土制品层的导热系数为)K W/(m 466.0 ]2/)6001000[(000233.028.0 ]2/)[(000233.028.0000233.028.0w2w11∙=+⨯+=++=+=t t t λ两层炉壁单位面积的散热损失为2332211w3w1 W/m 760 7.010500466.010250501000=⨯+⨯-=+-=--λδλδt t q校核所假设接触界面的温度w2t ,得11w2w1/λδt t q '-=℃ 593 466.0102507601000311w1w2=⨯⨯-=-='-λδq t t593w2='t ℃与假设600w2=t℃相差不大,可认为上述计算有效,即炉壁单位面积上的散热损失=q 760 W/m 2;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w2t 593℃。
第2章 稳态热传导课堂讲解【2-5】对于无限大平板内的一维导热问题,试说明在三类边界条件中,两侧边界条件的哪些组合可以使平板中的温度场获得确定的解?【解】两侧面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一侧面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一侧面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和另一侧面的第三类边界条件;一侧面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和另一侧面的第三类边界条件。
【2-12】在某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厚为1.0mm 的基板上紧贴了一层透明的薄膜,其厚度为0.2mm 。
薄膜表面上有一股冷却气流流过,其温度为20℃,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40 W/(m 2•K)。
同时,有一股辐射能透过薄膜投射到薄膜与基板的结合面上,如附图所示。
基板的另一面维持在温度t 1=30℃。
生成工艺要求薄膜与基板结合面的温度t 0应为60℃,试确定辐射热流密度q 应为多大?薄膜的导热系数λf =0.02W /(m∙K),基板的导热系数λf =0.06W /(m∙K)。
投射到结合面上的辐射热流全部为结合面所吸收。
薄膜对60℃的热辐射是不透明的。
【解】由薄膜与基板结合面向基板另一面的稳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211m W 0081001.0306006.0Δ=-⨯==t q δλ 由于薄膜对60℃的热辐射是不透明的,则从薄膜与基板的结合面通过薄膜向冷却气流传热,无辐射换热23222m W 1142.8640102.0102.020601Δ=+⨯-=+=-h t q λδ辐射热流密度q 应为221m W 2942.8686.11421800=+=+=q q q课后作业【2-4】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 及B 组成,且δA =2δB (见附图)。
已知λA =0.1W /(m∙K),λB =0.06W /(m∙K),烘箱内空气温度t f1=400℃,内壁面的总表面传热系数h 1=50W/(m 2•K)。
为安全起见,希望烘箱炉门的外表面温度不得高于50℃。
设可把炉门导热作为一维问题处理,试决定所需保温材料的厚度。
稳态导习题1 固体内的一维导热问题例1 具有均匀内热源强度q v 的无限大平壁处于稳态导热,其厚度为2δ,导热系数λ为常数,两侧壁温各自均布,分别为 t w1和t w2,试求该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表达式。
解: 根据题意,x 坐标的原点取平壁的中心线,描述该平壁内稳态导热现象的微分方程式为:2v2d 0d q t x λ+= (1) 边界条件: x= -δ: t=t w1x= δ: t=t w2 (2)移项后积分该微分方程式两次可得其通解v 1d d q tx C x λ=-+ 2v 122qt x C x C λ=-++ (3)代入边界条件2vw112()()2q t C C δδλ=--+-+ (4) 2v w2122qt C C δδλ=-++ (5)式(4)+式(5)2w1w2v 22δλ+=+t t q C (6) 式(4)-式(5)w2w112t t C δ-=(7)C 1和C 2代入微分方程式的通解式(3)后得到壁内的温度表达式22v w2w1w2w1(2)222δλδ-+=-++q t t t tt x x (8)例2具有均匀内热源q v 的无限大平壁处于稳态导热,其厚度为2δ,导热系数λ为常数,两侧壁温各自均布且相同,均为t w ,试求该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表达式。
解: 根据题意,导热微分方程式同上题。
由于两侧壁温相同,是一种对称情况,因此只需求解一半的求解域即可,x 坐标的原点取平壁的中心线。
描述该平壁内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为:2v2d 0d q t x λ+= (1) 边界条件:x=0:d 0d tx=x=δ: w = t t (2) 该微分方程式的通解为2v 122q t x C x C λ=-++ (3) 代入边界条件v100q C λ=-+ (4)2v w 122q t C C δδλ=-++ (5) 由式(4)10C = (6)常数C 1代入式(5)2v 2w 2q C t δλ=+(7)常数C 1和C 2代入微分方程式的通解式(3)后得到壁内的温度表达式22v w ()2q t x t δλ=-+ (8)例3一锥台如附图所示,顶面和底面温度各为均匀的t w1和t w2,侧面覆有保温材料。
2-36 q=1000W/m 2的热流沿x 方向穿过厚20mm 的平板(见附图)。
已知x=0mm 、10mm 、20mm 处的温度分别为100℃、60℃及40℃。
试据此确定材料导热系数表达式)1(0--+=t b λλ(-t 为平均温度)中的λ0及b 。
2-37 设某种材料的局部导热系数按λ=λ0(1+bt)的关系式变化,对于由该材料做成的一块厚δ的无内热源的平板,试:(1)导出利用两侧面温度t 1(x=0)、t 2(x=δ),计算导热量的公式;(2)证明下列关系式成立:δλλλλx =--212221 其中λ1、λ2为相应于温度t 1、t 2的导热系数,λ为x 处的导热系数;(3)导出平板中温度沿x 方向变化的下列两个公式:bx b x t 1)(1)(2/12122210-⎥⎦⎤⎢⎣⎡-+=λλδλλ bb qx t b x t 12)1()(021--+=λ 习题2-36附图2-38 一厚为δ的平壁,两侧面分别维持在恒定的温度t 1,t 2。
平壁的导热系数是温度的函数:)1()(20t t βλλ+=。
试对稳态导热给出热流密度的计算式。
一维有内热源的导热2-39 试建立具有内热源Φ(x)、变截面、变导热系数的一维稳态导热同题的温度场微分方程式(参考附图)。
习题2-39附图 变截面的一维导热问题2-40 试由导热微分方程式出发,导出通过有内热源的空心柱体的稳态导热热量计算式及壁中的温度分布。
Φ为常数。
2-41 确定附图所示铀棒的最大热功率。
已知:铀棒的最高温度不能高于1600C ,冷却水平均温度为110C ,表面传系数为120002W/(m K)∙,铀棒与包复它的锆锡合金层间的接触热阻为422.2210m K/W -⨯∙。
包复层的内外半径为 6.1mm 及6.5mm,铀棒和锆锡合金的导热系数分别为7.9W/(m K),14.2W/(m K)∙∙。
习题2-41附图2-42 一具有内热源Φ,外径为r 0的实心长圆柱体,向四周温度为t ∞的环境散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 。
多维稳态导热问题例题
多维稳态导热问题是指在一个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随位置和时间而变化,但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
这种传热过程称为多维稳态导热。
以下是一个例题:
假设有一个长度为 L 的直热管道,其中一端处于高温热源,另一端处于低温热源,热源温度为 T1,冷源温度为 T2。
管道内部温度均匀,不计摩擦等因素,求热管道中的温度分布。
根据热传导定律,可知热管道中某一点的导热速率为:
dT/dt = -k(T_e - T_i)
其中,dT/dt 表示某一时刻温度的变化率,k 为热导率,T_e 表示远离热源处的温度,T_i 表示靠近热源处的温度。
由于热管道中的温度均匀,因此可以将管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靠近热源的部分,另一个是远离热源的部分。
对于靠近热源的部分,由于热传导方向是从高温到低温,因此可以将导热速率式中的
-k(T_e - T_i) 简化为 k(T1 - T_i)。
对于远离热源的部分,可以将导热速率式中的 -k(T_e - T_i) 简化为 k(T2 - T_i)。
因此,可以将热管道中的温度分布求解如下:
T(x, t) = T1 + k(T2 - T1) * exp(-k*L*t)
其中,x 表示热管道的长度,t 表示时间。
上述公式描述的是热管道中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时间趋于无限大时,热管道中的温度将趋于稳定值 T1 + k(T2 - T1)。
这个稳定值即为多维稳态导热问题求解的结果。
“稳态导热”例题例题1:某加热炉炉墙由厚460mm 的硅砖、厚230mm 的轻质粘土砖和厚5mm 的钢板组成,炉墙内表面温度为1600℃,外表面温度为80℃,三层材料的导系数分别为 1.85 W/(m ∙K)、0.45 W/(m ∙K)和40 W/(m ∙K)。
已知轻质粘土砖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求该炉墙散热的热流密度?并确定轻质粘土砖是否安全?解: (1) 332211413141λδλδλδλδ++-=-=Φ=∑=w w i i iw w t t t t Aq 2W/m 200040/05.045.0/23.085.1/46.0801600=++-=(2) 1121λδw w t t q -=1300110285.146.0200016001112<=⨯-=-=⇒λδqt t w w ℃因此,轻质粘土砖是安全的。
例题2:某炉壁由厚度=1δ250mm 的耐火粘土制品层和厚度=2δ500mm 的红砖层组成。
内壁温度=w1t 1000℃,外壁温度=w3t 50℃。
已知耐火粘土制品的导热系数可表示为t000233.028.01+=λ,红砖的导热系数近似为7.02=λW/(m ∙K)。
试求稳定运行时,该炉壁单位面积上的散热损失和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
解:由于接触界面温度w2t 未知,因此无法计算耐火粘土制品层的平均温度,进而无法求得该层的导热系数。
现用工程计算中广泛应用的试算法求解。
假设接触界面温度600w2=t ℃,则耐火粘土制品层的导热系数为)K W/(m 466.0 ]2/)6001000[(000233.028.0 ]2/)[(000233.028.0000233.028.0w2w11∙=+⨯+=++=+=t t t λ两层炉壁单位面积的散热损失为2332211w3w1 W/m 760 7.010500466.010250501000=⨯+⨯-=+-=--λδλδt t q校核所假设接触界面的温度w2t ,得11w2w1/λδt t q '-=℃ 593 466.0102507601000311w1w2=⨯⨯-=-='-λδq t t593w2='t ℃与假设600w2=t℃相差不大,可认为上述计算有效,即炉壁单位面积上的散热损失=q 760 W/m 2;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w2t 593℃。
例题3:某过热器出口处管道内壁面温度为550℃,外壁面温度为557℃,管壁外径为42mm ,壁厚为5mm ,该壁面导热系数为23 W/(m ∙K),求每米长管道所传递的热量?如果管内结水垢为1mm ,其导热系数为 1.16 W/(m ∙K),若水垢内表面温度仍为550℃,单位管长的热流量还想保持不变,求此时管道的外壁面温度?并据此结果说明其危害性。
解:(1)结垢前: W/m 3718524242ln 2314.321550557ln2112121=⨯-⨯⨯-=-=Φ=d d t t Lq w w lπλ(2)结垢后:23212121ln 21ln 21d d d d t t q w wlπλπλ+-'=)ln 21ln21(23212121d d d d q t t l w wπλπλ++='⇒即590)1252425242ln 16.114.321524242ln 2314.321(3718550 1=⨯-⨯-⨯-⨯⨯+⨯-⨯⨯⨯+='wt ℃由计算可知,管内壁结垢后其温度在为升高,长期如此,易使管壁过热而爆管,影响安全运行。
例题4:一主蒸气管道,蒸气温度为540℃,管子外直径为273mm ,管外包裹厚度为δ的水泥蛭石保温层,外侧再包裹厚度为15mm 的保护层。
按规定,保护层外侧温度为48℃,管道单位长度的散热损失不超过442W 。
已知水泥蛭石保温层和保护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5 W/(m ∙K)和0.192 W/(m ∙K),试求水泥蛭石保温层的最小厚度minδ。
解:该蒸气管道单位长度的散热损失可表示为0.1923.142)]2273/()1522273ln[(105.014.32]273/)2273ln[(48405 2)ln(2)ln(2)ln(2)ln(223112w3w1223112w3w1L ⨯⨯+⨯+++⨯⨯+-=+-=+-=δδδπλπλπλπλ/d d /d d t t /r r /r r t t q采用试算法求水泥蛭石保温层的最小厚度δ。
假设m m 150=δ,代入上式得 W/m 442 W/m 421L<=q再假设m m 140=δ,代入上式得W/m5.441L =q这与规定的442W/m 相近似,因此取水泥蛭石保温层的最小厚度mm 140min=δ。
例题5:一蒸气管道外敷设两层保温材料,其厚度δ相等,第二层的平均直径是第一层平均直径的2倍,而第二层的导热系数是第一层的1/2。
若把两层保温材料互换位置,其他条件不变,试问每米管长的散热损失改变多少?解:利用多层长圆管壁热流量的简化计算式可得L d r L d r t t A r A r t t Φ222111w3w1m222m111w3w1A '∆+'∆-='∆+'∆-=πλπλλλ L d r L d r t t A r A r t t Φ212121w3w1m222m121w3w1B '∆+'∆-='∆+'∆-=πλπλλλ因此比较上面两式可得12212121BA 1d d d d ΦΦ''+''+=λλλλ根据题意,有122d d '='及2/12λλ=,代入上式得25.1)2/1(212/12B A =⨯++=ΦΦ因此,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内层有利于提高保温效果。
例题 6. 一具有内热源的无限大平壁,导热系数为50K)W/(m ∙,厚度为50mm 。
稳态下,该大平壁内一维温度场的表达式为2bx a t +=,其中系数200=a ℃,2000-=b ℃/m 2,x 的单位为m 。
试求:(1) 该平壁内热源的热量? (2) 大平壁的热流密度与内热源的关系。
例题7. 储存60-℃低温液体的球形罐直径为2m ,其外包覆有厚0.4m 、导热系数为0.04K)W/(m ∙的软木保温层,环境温度为30℃。
低温液体与内壁金属壳体间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850)K W/(m 2⋅,球形罐外表面与环境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5)K W/(m 2⋅。
由于软木保温层的密封性不好,环境中的水蒸气渗入软木层,并且在某位置处结冰。
假设软木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不受水蒸气及所形成的冰层的影响,且该球形罐壳体的厚度及其热阻均可不计,试确定软木层中冰层(达到0℃)的位置?解:(1)已知条件:m r 11=,m r 4.14.012=+=,90)60(3012=--=-=∆f f t t t ℃,04.0=λW/(m ﹒K),8501=h W/(m 2﹒K),152=h W/(m 2﹒K)。
该球形罐的传热过程热阻式为:W157.6 154.114.341850114.34104.014.344.1/11/19041414/1/12222212121=⨯⨯⨯+⨯⨯⨯+⨯⨯-=++-∆=Φh r h r r r tπππλ(2)根据串联热路特点,求球形罐内、外壁面温度:内壁面温度1t : 985.59 )60(850114.346.1574 4121121112111-=-+⨯⨯⨯=+Φ=⇒-=Φf f t h r t h r t t ππ℃ 外壁面温度2t :573.29154.114.346.157304 4122222222222=⨯⨯⨯-=Φ-=⇒-=Φh r t t h r t t f f ππ℃ (3)根据球壳一维稳态温度场表达式,求保温材料中冰层,即0℃所在位置:⇒--=--212212/1/1/1/1r r r r t t t t 2212121)11(1r r r t t t t r +---= 8086.04.11)4.111 1 (573.29985.59573.290=+----=237.1=⇒r m因此,从外层算起,冰层位置163.0237.14.12=-=-=r r δm例题8. 一厚度为7cm 的大平壁,一侧绝热,另一侧暴露于温度为30℃的流体中,其内热源热量为5103⨯W/m 3。
已知该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8K)W/(m ∙,平壁与流体间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为450)K W/(m 2⋅,试确定该平壁中的最高温度位置及其温度值?解:(1) 该题为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平壁稳态导热问题,导热微分方程式为:022=Φ+λ dxt d 边界条件为:0=x ,0=dxdt; δ=x ,∞+Φ==t t t w λ2 (根据热平衡求得:δΦ=-∞ )(t t h w ) 解方程,并代入边界条件得温度场为:∞+Φ+-Φ=t hx t δδλ )(222 (2) 该平壁中最高温度在0=x 处(即0=dxdt): 117.5 30450)107()103()107(182103225252=+⨯⨯⨯+⨯⨯⨯⨯=+Φ+Φ=--∞t h t δδ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