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转录水平调控转录激活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10
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基因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基本单位,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维持生物体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
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其作用是控制基因的转录速率和转录起始位置。
本文将介绍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一、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类可以结合到DNA序列上,调控基因转录和表达的蛋白质。
它可以促进或阻碍RNA聚合酶的结合,使其精确地定位在基因和启动子区域上,从而调控基因转录速率和表达水平。
转录因子主要通过DNA结合结构域来识别DNA序列上的特定结构,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抑制子等,在这些区域上结合,并调控RNA聚合酶大量复制基因所需的mRNA。
转录因子的种类很多,通常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分类。
受到化学信号、生理状态、细胞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会受到变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转录因子通过特定的调控机制来表达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其中,主要调控机制包括下面几种。
1、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构和修饰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机制。
染色质修饰可以影响DNA核苷酸链的可访问性和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位点,而后者则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
染色质修饰包括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和结构修饰(如DNA超螺旋化、组蛋白重塑等)。
染色质的结构重构和修饰可以增强或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方式。
2、RNA降解RNA降解是维持细胞内RNA动态平衡的过程,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机制。
一些小RNA如siRN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信道标识符,可以与mRNA序列互补配对,从而激活RNA酶或RNA内切酶,使目标mRNA分解。
此外,还有microRNA(miRNA)和piwiRNA等小RNA分子可作为启动子的具体调节因子,可以作为调节剂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转录,从而影响基因表达。
3、调节蛋白和其他调控分子的修饰重要的分子后修饰,不仅会影响蛋白质在空间和时间轴上的位置和稳定性,还会影响蛋白质组装或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HEREDITAS (Beijing) 2011年ISSN 0253-9772 精子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转录水平的调控∗张秀军1, 2,刘美玲1,贾孟春11.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2. 河北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山 063000摘要: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于睾丸的生精小管,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包括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雄性不育。
因此,揭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理,对发现新的男性避孕方法及治疗不育症有重要意义。
文章重点综述了近年有关雄激素及其受体、雌激素及其受体、转录因子和染色质相关因子在精子发生转录水平调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精子发生;转录调控;转录因子;染色质相关因子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during spermatogenesis at transcription levelZHANG Xiu-Jun1,2, LIU Mei-Ling1, JIA Meng-Chun11.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Family Planning, Beijing 100081, China;2.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Mammalian spermatogenesis is a highly complex cell divi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ccurring in the seminiferous tubules of the testis. This processes are regulated at both 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s, any mistake in this process can lead to infertility. Unveil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permatogenes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xploring novel contraceptive approach and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This review addresses recent progres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ion of androgen, estrogen and their receptors,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chromatin-associated factors for spermatogenesis at transcriptional level.Keywords: spermatogenesis;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chromatin-associated factor收稿日期:2011-01-20;修回日期:2011-03-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2093)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项目(编号:2009GJSSJKB03) 资助作者简介:张秀军,博士后,专业方向:细胞生物学。
mrna lncrna基因表达调控原理mRNA和lncRNA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角色。
下面是它们各自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1. mRNA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mRNA是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产物。
mRNA的表达调控主要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两个层次。
- 转录调控:转录调控主要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来控制基因转录活性。
转录因子是能够结合到DNA上启动子区域的蛋白质,它们能够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
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环境因素等。
- 转录后调控:转录后调控指的是mRNA在转录过程后的调控过程,包括可变剪接、核糖体选择性和mRNA降解等。
可变剪接使得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转录本,从而扩展了基因的功能。
核糖体选择性是指选择性地翻译某些mRNA分子,使之产生蛋白质。
mRNA降解是指通过降低mRNA的稳定性来调控基因表达水平。
2. lncRNA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lncRNA是长链非编码RNA,它们不被翻译成蛋白质,而是通过与DNA、R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
- 转录调控:lncRNA可以作为转录因子来调控某些基因的转录活性。
它们可以与DNA相互作用并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 转录后调控:lncRNA还可以通过与mRNA相互作用来调控转录后过程,包括可变剪接调控、mRNA稳定性调控和翻译调控等。
例如,某些lncRNA可以与mRNA形成RNA-RNA 复合物,从而影响可变剪接的进行。
此外,lncRNA还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例如某些lncRNA可以与转录因子或翻译因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总之,mRNA和lncRNA通过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多种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
它们的作用可以是促进基因表达,也可以是抑制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生物体中基因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维持细胞的功能和稳态。
基因表达调控涉及多个层次,包括转录水平、转译水平和后转录水平等。
下面将对这些层次的基因表达调控进行详细介绍。
一、转录水平调控转录水平调控指的是通过调节基因的转录过程来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
主要的调控方式包括转录激活和转录抑制。
转录激活因子可以与DNA结合,促进转录因子的结合,从而增强转录过程,而转录抑制因子则能够与DNA或转录因子结合,阻碍转录的进行。
此外,染色质的结构也会对基因的转录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都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状态,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二、转译水平调控转译水平调控是指调控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的转译过程。
在细胞中,mRNA需要被翻译成蛋白质才能发挥作用。
转译的调控主要包括转录后修饰和mRNA降解两个方面。
在转录后修饰中,mRNA会经历剪接、剪接调控、RNA编辑等多个步骤,来改变它的结构和功能。
而mRNA降解则通过一系列核酸酶的作用,将mRNA降解成短的片段,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
三、后转录水平调控后转录水平调控是指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生在转录和转译之后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蛋白质会经历一系列的修饰和定位过程,以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这些修饰包括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它们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稳定性、定位和相互作用等性质。
此外,许多蛋白质需要通过蛋白酶的作用进行裂解,形成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片段。
总结起来,基因表达的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层次的调控机制。
通过转录水平的调控,可以控制基因的转录过程和染色质的结构状态;通过转译水平的调控,可以调节mRNA的转译和降解过程;而后转录水平的调控,则调节了蛋白质的修饰和定位等过程。
这些调控机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了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平衡,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基因表达的调控不仅对细胞发育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还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SECTION 5转录和转录水平的调控重点:转录的反应体系,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的特点,RNA的转录过程大体可分为起始、延长、终止三个阶段。
真核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各种RNA前体的加工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原理.乳糖操纵子的结构、负性调控、正性调控、协调调节、转录衰减、SOS反应。
难点:转录模板的不对称性极其命名,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mRNA前体的剪接机制(套索的形成及剪接),第Ⅰ、Ⅱ类和第Ⅳ类内含子的剪接过程,四膜虫rRNA前体的加工,核酶的作用机理。
真核基因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以及它们在转录激活中的作用。
一.模板和酶:要点1.模板RNA的转录合成需要DNA做模板,DNA双链中只有一股链起模板作用,指导RNA合成的一股DNA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与之相对的另一股链为编码链(coding strand),不对称转录有两方面含义:一是DNA链上只有部分的区段作为转录模板(有意义链或模板链),二是模板链并非自始至终位于同一股DNA单链上.2.R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α2ββ’称为核心酶,转录延长只需核心酶即可。
α2ββ'σ称为全酶,转录起始前需要σ亚基辨认起始点,所以全酶是转录起始必需的。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RNA-pol Ⅰ、Ⅱ、Ⅲ三种,分别转录45s-rRNA; mRNA(其前体是hnRNA);以及5s-rRNA、snRNA 和tRNA。
3.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转录模板上有被RNA聚合酶辨认和结合的位点。
在转录起始之前被RNA聚合酶结合的DNA部位称为启动子.典型的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是-35区的TTGACA序列和-10区的Pribnow盒即TATAAT序列。
真核生物的转录上游调控序列统称为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TATA盒、、CG盒、上游活化序列(酵母细胞)、增强子等等。
转录因子是控制蛋白质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通过结合DNA上的特定序列来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转录因子是控制蛋白质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的机制详解转录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到DNA上特定的序列,从而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
与此同时,转录因子还可以与其他转录因子、辅激酶和组蛋白修饰酶等一系列因子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并探讨转录因子在人类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应用。
I. 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调控机制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 识别靶序列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包括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活性结构域。
其中,DNA结合结构域是其与DNA结合的功能区域,其结构相对较为保守且与其特异性识别靶序列的能力密切相关。
转录因子可以通过与DNA序列中的响应元件结合来直接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
2. 转录因子与共激活因子的相互作用转录因子与共激活因子的相互作用也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途径。
共激活因子包括: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这些共激活因子通常与转录因子与其DNA结合结构域相邻的区域结合,从而协同作用,增强基因对引子的响应。
3. 转录因子的活性受到抑制或激活转录因子的活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细胞信号调节途径进行调控。
如:通过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影响转录因子的活性;利用协转录激活实现转录因子的转移等;这些途径能够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II. 转录因子在人类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应用转录因子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素,已经在人类生物学领域和医学领域得到了众多应用。
1. 基因诊断转录因子的特异性结构和锚定位置保证其可以用于多种检测技术的基因诊断。
这些技术包括PCR、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杂交等,转录因子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疾病基因检测、染色体异常鉴定、癌症与遗传病的诊断等多个领域。
植物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上的蛋白质,通过与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
在植物中,转录因子参与着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应答和次生代谢的调控等。
本文将介绍植物转录因子的功能机制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性。
一、转录因子的功能机制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是通过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域来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植物中,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核心启动子、启动子前区域和增强子。
转录因子通过结合到启动子区域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
在植物中,转录因子可以结合到多个基因上,并且同一个转录因子也可以结合到不同的终末基因上。
转录因子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1. 激活机制激活机制是指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域后,促进RNA聚合酶的结合和基因的转录,从而激活基因的转录水平。
植物中常见的激活转录因子有ABA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ABFs)、乙烯响应因子(ERFs)、类黄酮苷酰基转移酶结构域结合转录因子(MYBs)等。
例如,当植物受到逆境刺激时,ABA可以激活ABF转录因子的表达。
ABF可以结合到基因的ABA响应元件(ABREs)上,在RNA聚合酶的协同作用下,激活基因的转录,从而增加植物对逆境的耐受性。
2. 抑制机制抑制机制是指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域后,阻碍RNA聚合酶的结合和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基因的转录水平。
植物中常见的抑制转录因子有转录因子IIIA(TFIIIA)、反式花青素结合转录因子(JAZ)等。
例如,反式花青素结合转录因子JAZ可以结合到基因上,阻碍其他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转录。
研究发现,JAZ可以与许多激活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阶段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