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目录1.自然资源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资源,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备的两个条件:①存在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②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是非可再生资源。
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
利用方式:珍惜和节约使用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5.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1.我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底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读土地资源类型图,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林地,D. 草地。
(2)A、B 两类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填干湿区),两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是秦岭—淮河,该界线与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1 月份0°C 等温线大体一致。
(3)图中 C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的山区,而西北和北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分布。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
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
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
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⑴主要油田⑵主要煤矿⑶主要铁矿⑷有色金属分布
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东和河南之间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
黑龙江省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内蒙古鞍山、本溪开滦阜新大同、阳泉、西山淮北、淮南平顶山六盘水攀枝花霍林河
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海南省
鞍山、本溪迁安白云鄂博大冶马鞍山攀枝花石碌
注: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三个省的铁矿最大。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湖南锡矿山锑
甘肃金昌镍湖南水口山铅、锌
山东招远金贵州铜仁汞
江西德兴铜广西苹果铝
江西大余钨云南个旧锡
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为中国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条件。
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农业、旅游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
此外,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人类活动也是自然界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地缘政治、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我国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的特征
1,地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人口: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
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中国的地理特征
1,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2,地貌: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3,自然资源: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
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能量。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生物资源。
3、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①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③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④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
⑤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4、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5、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53位;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稀土、钨、锡、钼、锑等,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位或第2位;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矿产有煤、汞等;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探明储量相对不足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铁等;短缺的矿产有铬、铂、金刚石等。
中国除已探明的储量外,还有大量未发现的资源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新增储量潜力巨大。
6、中国的煤矿7、中国的铁矿8、中国的油田9、中国的有色金属矿10、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是: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11、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市;该工程三次穿越黄河,一次穿越长江,工程量十分艰巨。
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其重要意义:西部可以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可以使天然气运输到东部市场;可以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天然气是清洁的能源,对改善东部环境十分有益;可以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生存最基础(本)的自然资源。
2、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3、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草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但耕地(27%)、林地(13.33%)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广(30.26%),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能量的来源,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北方多而南方少,。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2)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下面的一组数字,既值得我们自豪,也提醒我们对“地大物博”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
我国资源总量大,品种齐全,是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善,使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因此资源紧张的问题已不容忽视。
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总量丰富的一面,又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从而科学地、合理地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
板书设计:
类型总量世界排位人均占有量
陆地面积第三1/3
矿产资源第三3/5 中国自然资源耕地第四1/3
河流年径流量第六1/5
森林面积第六1/9 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破坏严重
学习效果评估
1、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基本国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人口多,水资源利用率高
C.淮河流域最缺水
D.80%的地表径流量集中在南方
2、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是()
A.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B.可再生资源被开采利用
C.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增加
D.可再生资源遭破坏或污染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森林水稻煤
B.耕地淡水铁矿石
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
D.野生动物草地噪声
4.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A.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B.寻找新的代替品
C.保护和促进更新
D.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5.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能
B.核能
C.磷虾
D.针叶林
6.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
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
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D.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
7.我国下列资源中居世界第六位的是()
A.领土面积
B.耕地面积
C.森林总面积
D.矿产资源储量总值
8.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
A.1/2
B.1/3
C.1/4
D.1/5
9.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面积扩大,居世界第二位
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C.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D.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三位
10.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太慢
D.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加
11.我国领土面积和耕地总面积分别居世界()
A.第三位、第二位
B.第二位、第三位
C.第三位、第四位
D.第四位、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