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D. 价值决定价格【答案】D2.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是()A.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B.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商品交换的普遍性【答案】A3. 下列属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A. 特别行政区B. 自治区C. 直辖市D. 省份【答案】B4. 下列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是()A. 国有经济B. 集体经济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所有制经济【答案】D5. 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 所有制经济【答案】D6. 下列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是()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所有法律规范【答案】D7. 下列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是()A. 国务院B. 人民法院C. 人民检察院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下列属于我国的政治制度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下列属于我国的行政制度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地方自治制度C. 分权制度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下列属于我国的科举制度的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D. 价值决定价格E.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ABCE2.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是()A.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B.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商品交换的普遍性E.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BE3. 下列属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A. 特别行政区B. 自治区C. 直辖市D. 省份E. 自治州、自治县【答案】BE4. 下列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是()A. 国有经济B. 集体经济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所有制经济E. 私有经济【答案】ABCD5. 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E. 受教育权【答案】ABCDE6. 下列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是()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行政法E. 所有法律规范【答案】ABCDE7. 下列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是()A. 国务院B. 人民法院C. 人民检察院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E.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BCDE8. 下列属于我国的政治制度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E. 所有选项都是9. 下列属于我国的行政制度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地方自治制度C. 分权制度D. 所有选项都是E. 公务员制度【答案】ACDE10. 下列属于我国的科举制度的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所有选项都是E. 童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以上皆是答案:D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A. 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B. 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C. 非法剥夺公民的通信自由- D. 公民自愿参加社区服务答案:D二、判断题1.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错)- 答案:对2.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对/错)- 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请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答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劳动、教育、文化、科学等权利。
同时,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义务。
四、论述题1.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加强法治建设,可以规范公民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法治建设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增强国家软实力。
结束语: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2024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无论做什么决策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体现了原理。
A.内外因辩证关系B.质量互变关系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D.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答案】Bo【解析】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1)注重量的积累;⑵不失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3)坚持适度原则。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适度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
2.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含酸的有:A.白醋8.汽水C.面粉D.柠檬【答案】ABD0【解析】A项正确,白醋含有醋酸;B项正确,汽水是一种碳酸饮料,含有碳酸;C项错误,面粉主要含有糖类;D项正确,柠檬含有果酸。
故本题答案为ABD。
3.以下哪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A.化妆品B.手机C.电脑D.食盐【答案】D o【解析】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通常,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化妆品、手机、电脑属于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食盐属于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
故本题答案为D。
4.“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将进入:A.新发展阶段8.新时代C.新征程D.新方位【答案】A o【解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2020年11月2日,我国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
故本题答案为A。
5.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
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纸上谈兵一一廉颇B.卧薪尝胆一一项羽C.破釜沉舟一一勾践D.退避三舍一一晋文公【答案】D o【解析】A选项错误,“纸上谈兵”是指战国时期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得:A. 侮辱他人B. 诽谤他人C. 侵犯他人隐私D. 所有选项答案:D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计划经济体制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混合经济体制答案:A4.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优先C. 民族歧视D. 民族隔离答案:A5.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国防建设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答案:√7. 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8.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破坏民族团结。
()答案:√9. 我国实行的是两院制。
()答案:×(我国实行的是一院制)10.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3.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案: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社会秩序、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14.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答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正确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答案:正确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正确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答案:正确5.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答案:正确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答案:正确7.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答案:正确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首先实行的改革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正确9.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流动和配置的国际化。
()答案:正确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答案:正确1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案:正确1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答案:正确1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正确1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1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16.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答案:正确17.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C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哪个国家?A. 加拿大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答案:D4. 哪个国家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A. 苏联B. 朝鲜C. 蒙古D. 越南答案:A5. 以下哪个是世界文化遗产?A. 长城B. 大堡礁C. 埃菲尔铁塔D. 自由女神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A, C, D7.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A. 卢浮宫B. 大英博物馆C. 梵蒂冈博物馆D.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A. 埃及金字塔B. 巴比伦空中花园C. 亚历山大灯塔D. 罗马斗兽场答案:A, B, C三、判断题9.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答案:错误10. 国际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保存,加速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探索提供了方向,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贸易。
火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12. 请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长期保护,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 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C.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D.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参考答案: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判断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
参考答案:正确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参考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
一、文化常识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
2. 京剧的主要剧目有哪些?
答:京剧的主要剧目包括《霸王别姬》、《长生殿》、《红楼梦》等。
3. 全球七大奇迹是哪些?
答:全球七大奇迹包括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在亚历山大港的灯塔、玛索利运河、萨摩色列纪念柱、罗得岛的巨像和古奥林匹亚神庙。
二、科学常识
1. 什么是黑洞?
答: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天体,其引力场非常巨大,连光也无法逃离,因此看上去是“黑”的。
2. 什么是DNA?
答: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是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础。
3. 地球的卫星有哪些?
答:地球的卫星包括月亮、人造卫星等。
三、历史常识
1.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是哪四个?
答: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是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3.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
答:《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魏、蜀、吴。
四、地理常识
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3. 亚洲最大的湖泊是哪个?
答:亚洲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以上便是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A.紧缩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D.积极货币政策【答案】 A2.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答案:C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旳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旳精神武器”,这个论断旳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旳世界观和措施论B.哲学旳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旳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答案:A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旳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答案:D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旳真正统一性在于它旳( )。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答案:C6.柏拉图旳“理念论”是( )旳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答案:C1.无产阶级旳科学世界观和措施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答案:C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旳主线措施(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旳着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络实际D.实事求是答案:C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旳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旳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旳辩证法答案:B4.辨别新旧事物旳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不是在新旳历史条件下出现旳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旳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旳承认答案:B5.从处理哲学基本问题旳角度看,物质旳惟一特性是( )。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答案:B6.实践是指( )。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国家机关?A. 企业B. 社团C. 事业单位D. 政府答案:D2. 下列哪个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BCD3.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国旗?A. 五星红旗B. 三色旗C. 青天白日旗D. 黄花旗答案:A4.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首都?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答案:A5.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官方语言?A. 英语B. 汉语C. 法语D. 德语答案:B6.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国庆日?A. 9月30日B. 10月1日C. 12月25日D. 1月1日答案:B7.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植树节?A. 3月12日B. 5月12日C. 6月1日D. 9月10日答案:A8.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 计划经济制度B. 市场经济制度C. 混合经济制度D. 国有经济制度答案:B9.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宪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答案:A10.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国歌?A. 《茉莉花》B. 《我的中国心》C. 《黄河大合唱》D. 《义勇军进行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什么?A. 人民币B. 美元C. 欧元D. 日元答案:A2.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邻国?A. 蒙古B. 俄罗斯C. 朝鲜D. 越南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A. 省B. 市C. 县D. 乡镇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法定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A. 民族区域自治B. 民族优惠政策C. 民族融合政策D. 民族分化政策答案:AB三、判断题1.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正确2.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全文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C.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我国的国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2.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行政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 地方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案:A3.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B.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C.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义务D.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责任答案:A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5.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原则C.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总统制的原则D.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君主制的原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独立、相互无关的C.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D.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答案:AD7.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B. 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我国宪法规定,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答案:ACD8.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B.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C.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D.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C. 我国的国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D.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10.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行政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 地方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案:A四、简答题11. 请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2.我国国歌的名称是:A.《义勇军进行曲》B.《歌唱祖国》C.《东方红》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答案:A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4.我国现行宪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B.1975年C.1978年D.1982年答案:D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所有上述权利答案:D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遵守宪法和法律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所有上述义务答案:D7.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所有上述机构8.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包括:A.国旗B.国徽C.国歌D.所有上述象征答案:D9.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维护社会稳定C.保障人民民主D.促进社会和谐答案:A10.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发展目标是: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D.所有上述目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A.人身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教育权利和义务D.劳动权利和义务答案:ABCD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包括:A.遵守宪法和法律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依法纳税答案:ABCD3.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BCD4.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包括:A.国旗B.国徽C.国歌D.首都答案:ABCD5.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包括: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D.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答案】C【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C.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A【解析】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5.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答案】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6.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说法正确的是()。
公基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3.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包括:A.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B.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属于:A. 政治权利和自由B. 社会权利和自由C. 经济权利和自由D. 文化权利和自由答案:A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体系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6.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以下哪个机构选举产生:A.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B. 市级人民代表大会C.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D.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7.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平等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A. 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B. 国家对公民义务的尊重C. 国家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尊重D. 国家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答案:A9.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包括:A. 信仰宗教的自由B. 不信仰宗教的自由C. 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表明:A. 教育是公民的权利B. 教育是公民的义务C. 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D. 教育既不是公民的权利也不是义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依法纳税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宗教信仰自由C.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D. 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答案:ABCD3. 根据我国宪法,以下哪些属于国家机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最高国家机关: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C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中央国家机关:A. 国务院B. 中央军事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精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和答案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D.收文、发文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B.秘密文件C.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5.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党、政、军各类机关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6.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A.说明制发的意义B.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C.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D.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7.《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A.较强的时效性B.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C.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D.被动性8.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9.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10.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
A.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B.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C.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D.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B.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C.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D.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2.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A.采用白话文形式B.具有真实性、合法性C.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D.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4.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A.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B.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C.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D.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5.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6.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A.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B.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C.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D.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7.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A.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B.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C.具有较强的时效性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8.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B.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C.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D.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9.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A.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B.《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C.《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D.非常规公文10.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A.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B.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C.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D.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三、简答题1.简述公文的特点。
2.公文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简述它们各自有何作用?3.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4.公文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5.批转类通知和转发类通知的区别是什么?6.工作报告与总结报告的区别有哪些?7.简述对外发出公文的方式。
8.简述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
四、论述题论述公文处理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请回复后查看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C6.C7.C8.D9.A10.C二、多项选择题1.BC2.AD3.ABC4.BC5.ABCD6.ABC7.AC8.ABCD9.AD10.ACD三、简答题1.答:公文是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
其特点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2.答: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不可少,各自作用如下:①标题:用来区别本公文与其他公文不同的名称,概括了公文正文部分内容,有利于检索、查找与管理;②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系统表达为受文者关注及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③作者:制发公文的机关,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④日期: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⑤印章或签署:两者在公文中不可或缺,是证明公文真实、合法及有效性的象征和标志;⑥主题词:是对公文内容的进一步揭示和概括,便于归档整理和进行检索。
3.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4.答: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①合“法”,即要符合国家和党的大致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
②求实,即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③要做到公文写作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④用语要注意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5.答: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机关或部门转发。
这类通知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也可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报来的公文认为具有广泛印发的必要时,即由上级机关加上批语,以通知的形式向下转发。
这种通知反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单位有领导与指导作用。
6.答: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文种。
重点在于叙述事实,需要对工作的全局、概貌作简要的叙述,同时要点面结合,列举典型事例,典型经验,来说明工作深度。
总结报告是提炼经验的报告,在工作完成之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
它的侧重点是提炼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认识。
7.答:公文除直接传送外,多通过以下间接通道传送,主要包括:(1)普通邮寄,用于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
(2)机要通信,适用于秘密级,机密级公文。
(3)机要交通:主要为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服务。
(4)公文交换:适于平件、秘密件、机密件传递。
(5)电信:长于快捷,短于保密。
8.答:(1)公文的收受和分流,包括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
(2)办理收文活动,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注办。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包括组织传阅、催办、查办。
(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消退、暂存、销毁等。
四、论述题公文处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具有重要地位。
①公文处理是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基本手段,贯穿于机关各项职能活动的始终,为公务活动的各领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公文处理。
因此,公文处理便成为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沟通机关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沟通机关与广大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形式。
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机关行政管理乃至国家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②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
档案的重要部分来源于各机关形成的公文。
公文的内容、格式、字迹材料以及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准确,归档公文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档案事业的发展。
因此,只有加强公文处理工作,才能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