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527.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常用伴奏处理手法(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带旋律、不带旋律的伴奏处理方法2、掌握多声部伴奏的处理方法3、掌握几种长音的处理方法4、学习几种钢琴演奏技法在钢琴伴奏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掌握带旋律、不带旋律的伴奏处理方法和学会几种钢琴演奏技法在钢琴伴奏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几种钢琴演奏技法在钢琴伴奏中的运用[教学手段]:讲述、示范弹奏。
[教学过程]:第一节、带旋律的伴奏处理方法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根据歌曲体裁、结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伴奏织体,在带旋律的伴奏织体中,旋律弹奏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单音式旋律单音式旋律即是用单音的方式按照歌曲的曲谱弹奏旋律,是即兴伴奏中最为方便的旋律表现手法,可分为弹奏完整旋律和保留骨干音的旋律。
1、弹奏完整的旋律这种处理方法能清晰勾勒出旋律的线条,音响效果较为纯净。
在实际弹奏中也可以转换音区获得更丰富的表现层次。
谱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2、保留骨干音的旋律即是省略掉旋律中时值较短的旋律音,将旋律的骨干音清晰地弹奏出来。
在节奏复杂、音型较为密集的旋律中使用此方法,可以降低旋律弹奏的难度。
二、双音式旋律双音式旋律即是用双音的方式按歌曲的曲谱弹奏旋律。
可分为附加和弦音式和八度弹奏旋律。
附加和弦音式是在旋律下方附加上与为其配置和声相一致的和弦音,以构成旋律的双音的方式。
主要应用在右手,音响效果要比单音式旋律表现手法丰满,多用于抒情,活泼类歌曲中。
八度弹奏旋律只是对原有的旋律音的一种加强,不具有和声意义。
三、和弦式旋律和弦式旋律是在旋律音的下方附加上与其配置的和声相一致的和弦,以构成和弦的方式。
这种音响效果较丰满,强势,可以用在进行曲类型的歌曲以及抒情歌曲的高潮段落中。
四、加花变奏加花变奏即是用加装饰音、和弦音、和弦外音(经过音、辅助音)等变奏手法弹奏旋律,使伴奏织体中的旋律声部更加灵动、活泼,使歌曲更为生动。
常常用在儿童歌曲的伴奏当中。
谱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五、左手弹奏旋律在要为歌曲制造某种效果时可以用左手弹奏旋律声部,但不宜用在歌曲开头,而且所占篇幅不宜过长,可以弹奏几个乐句或一个乐段。
幼儿歌曲即兴伴奏一、导入师单手弹奏《小星星》片段。
提问:有什么办法让它听起来内容更丰富而不那么单调呢?生:加入伴奏师示范分别用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琶音等伴奏音型弹奏《小星星》总结:完成对旋律进行伴奏,首先我们要先为旋律编配和弦。
二、新课教学1、听记和弦①分组聆听用和弦标记记录《小星星》左手伴奏②教师右手旋律、左手用琶音慢弹《小星星》全曲③弹完后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上前填写④师指出不足之处,再弹奏让学生确定2、和弦编配中的小规律①提问:谱例1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和弦?学生共同回答师总结:(幻灯片)“一般情况下,只用Ⅰ、Ⅳ、Ⅴ级和弦就可以为旋律配置伴奏。
”提问:为什么可以只用Ⅰ、Ⅳ、Ⅴ级3个和弦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②提问:谱例中所编配的和弦跟相应的旋律音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个别回答。
师归纳(幻灯片2)“旋律中的音包含在哪个和弦中,就可以尝试选配该和弦。
”3、常用和弦的连接方式①提问:这几种和弦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看谱例分析:第一种Ⅰ进行到Ⅳ,Ⅳ又回到Ⅰ,第二种Ⅰ进行到Ⅴ,Ⅴ又回到Ⅰ(幻灯片)②还有一种出示谱例2师慢弹学生听记,教师填写从Ⅰ级到Ⅳ级到Ⅴ级最后又回到Ⅰ级。
Ⅴ到Ⅳ级被称为反功能进行,是很少使用的(幻灯片3)4、常用的伴奏音型①柱式和弦式伴奏音型第一类是柱式和弦式伴奏音型。
(幻灯片)师范奏《义勇军进行曲》片段师提问:“柱式和弦适合用在什么歌曲中?”生答:进行曲或庄重的场合②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师:“我们把柱式和弦拆开来以后就出现这样的音型。
(幻灯片)师范奏《七子之歌》片段)生答:很优美、很抒情、很柔和等。
③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师:介于这两种之间的音型(幻灯片)是半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
师范奏《小叮当》片段生回答,师总结5、拓展练习⑴配弹《雪绒花》要求:①根据教师所给的提示步骤进行编配②编配好和弦后分3组分别用柱式、分解、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配弹《雪绒花》⑵请学生填写答案⑶师讲解和弦外音与终止处的和弦的处理⑷学生分组展示⑸师总结: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类型的伴奏音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伴奏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与风格三、布置作业编配伴奏并弹奏:《雪绒花》(要求:用多种伴奏音型)。
伴奏三和弦教案教案标题:伴奏三和弦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三和弦的构成和音程关系。
2. 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和切换常见的伴奏三和弦。
3.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伴奏三和弦应用到简单的歌曲伴奏中。
教学准备:1. 乐器:吉他或钢琴等适合伴奏的乐器。
2. 教学材料:包括三和弦图表、简单的歌曲伴奏谱例等。
3.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奏,以便给予反馈和评估。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伴奏三和弦的概念,并解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 演奏一段包含伴奏三和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其和声效果。
探究(15分钟):1. 展示三和弦图表,解释其中的音程关系和指法。
2. 演示如何正确按照图表指法演奏三和弦,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强调正确的手指位置、指法和音准。
实践(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简单的歌曲伴奏谱例,要求他们使用所学的三和弦进行伴奏。
2. 学生分组,互相演奏伴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和声变化和节奏。
巩固(10分钟):1. 收集学生的演奏录音,并给予个别或小组反馈。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演奏经验。
3. 总结伴奏三和弦的重要性和应用。
拓展(10分钟):1. 提供更复杂的伴奏三和弦图表,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和声变化。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伴奏三和弦序列,并演奏出来。
3. 鼓励学生研究和学习其他音乐风格中的伴奏三和弦应用。
评估:1. 观察学生的演奏表现,评估他们对伴奏三和弦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创作,并评估其创意和技巧。
教案扩展:1. 将伴奏三和弦的概念扩展到其他乐器,如贝斯、键盘等。
2. 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复杂的和声理论,以便更丰富地运用伴奏三和弦。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他们在伴奏三和弦方面的技巧和创作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名、音程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奏和创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
第一学期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第九周全分解伴奏编配?虫儿飞?教学内容:学习分解伴奏编配,边弹边唱编配歌曲?虫儿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分解伴奏编配歌曲2.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分解伴奏编配(2)稳固根本发声技巧练习〔3〕能够运用分解和弦熟练弹唱?虫儿飞?3.情感目标(1)通过分解和弦编配的伴奏,感受与其他伴奏形式的不同,体会歌曲抒情的感觉。
(2)感受自弹自唱,自编自演中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弹唱的成就感。
课前准备:复习?上学歌?弹唱预习?虫儿飞?学生下载原唱,学会音准、节奏节拍,熟悉歌词,掌握附点节奏。
教学难重点:1.分解和弦伴奏编配2.歌唱根本发声技巧在弹唱中的运用3.运用分解和弦为儿歌?虫儿飞?编配4掌握附点节奏教学方法:比照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课时量:4课时第一课时讲解分解和弦伴奏编配第二、三课时:弹唱歌曲?虫儿飞?第四课时:学习效果检查,弹唱回课指导教学过程:一、课程教学过程1、回课教师抽查学生弹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教师回课时指出问题,学生及时改正2、音乐欣赏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屡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即6号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他的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梦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梦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欣赏:?天鹅湖?3、发声训练连音练习5 6 5 6 | 5 4 3 2 | 1 — ||u u u训练目的:收口演唱U 使气息均匀支持,声音竖起来,连惯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