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线路施工放紧线标准作业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80.21 KB
- 文档页数:7
大庄供电所10kV 及以下
架空线路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号:2011-YN-18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沂南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部提出。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汇编起草单位:大庄供电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起草人:邵明华、李守红、李学才、屈长进初审:祖洪忠
会审:高更树
批准:刘庆涛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于2011 年10 月15 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委托乡镇电管部负责解释。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大庄供电所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杆塔基础、立杆、放线、紧线等施工(其他项目施工可参照执行)。
二、引用标准:
GB- 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 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Q/CSG11105.4-2008《国家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编写《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三、施工流程控制:
1.准备阶段
工作任务
施工作业现场简图:
施工地段
施工准备
注:施工负责人在开工前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四措”、安全技术交底以及施工方案等进行学习。
人员分工情况
工器具
1.6个人防护用品
2.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作业风险评估
3•
作业阶段 作业前工作
作业内容
4 •结束阶段
质量检验
竣工验收。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一章总那么第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平安运行,制定本标准。
第条本标准适用于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配电线路的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第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明。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前方可使用。
第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应制订不低于标准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第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查第条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三、对原试验结果有疑心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三、钢绞线、镀锌铁线外表镀锌良好,无锈蚀;四、绝缘线外表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湍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2.0.2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条由用黑色金属制造的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第条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符合规定。
第条金属附件及镙栓外表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架设作业规程一、架空线路的立杆工程1 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与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2 挖坑:按灰线位臵及深度要求挖坑。
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
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大于20mm。
3 底盘就位:用大绳拴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
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
采用现浇底盘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坑内,再找平,拍实。
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
4 立杆人力立杆:1.人工立杆必须统一指挥,设总指挥一人,用手旗配合口哨传达指挥信号,指挥人员活动在牵引绳方向,负责指挥两侧控制绳或拉或松。
2。
设副指挥一人,活动在电杆一侧,负责指挥牵引绳和后控制绳或拉或松。
3、牵引绳上若干人,两侧及后控制绳各3-5人,必要时应打上控制绳锚钎,观察杆根一人,控制抱杆脱落绳一人。
4、起立抱杆时,两侧控制绳上人员负责抬起抱杆,看杆根和控制抱杆脱落绳共两人,别控制抱杆根部,以防蹬脱。
5、按照上述分工,分别绑好吊点绳、牵引绳、控制绳,绑好吊点绳脱落绳、控制绳脱落绳、抱杆脱落绳,将抱杆摆放在适当位臵并与牵引绳连接。
6、如采用地面组装,宜将铁件、拉线、针式绝缘子安装在电杆上。
(1)、抱杆起立前,两人各执铁铲扎地抵住抱杆下端,若干人抬起抱杆上端,此时,总指挥下令拉动牵引绳,使抱杆徐徐立起。
(2)、总指挥负责将电杆及电杆上的吊点、抱杆顶端和牵引绳方向调整在一条线上,起立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三点呈一线。
(1)、电杆起立前,总指挥宣布倒杆距离以内不得有人停留。
(2)、宣布各部位人员注意,掌握控制绳,以手旗配合口哨发布牵引命令,牵引绳应徐徐进行牵引,不得猛拉猛松。
(3)、当电杆杆梢距地面约80cm时,应叫停牵引,检查杆根是否在理想位臵,检查抱杆、绳索等受力情况是否良好,确认无异常时方可继续牵引。
当抱杆脱落时,应叫停牵引,将抱杆搬离现场后继续牵引。
一、紧线施工流程图。
紧线施工的方法一般有单线紧线法、双线紧法、三线紧线法,在送电线路上采用比较广泛的是单线紧线法。
这种方法所需的设备少,牵引力小,施工人员也较少。
紧线的次序无特殊情况时先紧挂线,后紧挂中相导线,再紧线两边相导线。
调整验收、复测说明:1、所有工作均由附件安装队完成。
其中驰度观测很重要。
2、验收、复测由技术、质安两部门负责,附件安装队配合。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一)紧线施工准备:1、紧线牵引场地布置:a、临时拉线设置:紧线前应在耐张杆塔受力的反方向布置临时拉线,以增强杆塔不平衡张力及过牵引力的承受力。
临时拉线一般固定在杆塔横担的中间、两端及地线支架上在横担或塔身上缠绕时应有垫衬物,以防磨断钢丝绳。
临时拉线一般取两线一锚或一线一锚,对地夹角一般30°—45°。
b、牵引地锚的布置:牵引地锚距紧线杆塔水平距离应不于挂线点高的两倍,并且应尽量顺线路方向。
导线横得不许受到过大的侧拉力。
C、机器具准备:机动绞磨、紧线器、牵引绳、白棕绳、绝缘子、金具、千斤等工器具。
2、紧线前应检查导地线,是否有未消除的绑线。
附加物及损伤未处理,或应接头尚未接续的情况,考虑到导地线架好后在一个档距内。
一根导线或避雷只允许有一个直线连接管。
直线管与补修管之间或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
直线连接管或补修管对悬垂线夹的距离要求是压接管应位于防振装置以外。
3、驰度测量档的选择:测量档应选择档距较大,并力求两侧悬挂点高差较小的档距。
对于5档以下的耐张段可选择靠中间的档距观测驰度。
对6-12档的耐张段,至少选择两档,且靠近两端的大档距观测驰度,但不宜选择在有耐张塔的档距内。
对12档以上的耐张段应在耐张塔两端及中间至少各选一较大档距观测驰度。
4、紧线前,各杆塔及交叉处跨越障碍,均应有专人监护,并携带联络工具,以便监视紧线情况,防止发生意外,要注意导地线可能有的磨损、碰伤、掉槽、卡线等情况。
5、指挥员在紧线前对施工人员要进行仔细分工,交代岗位、责任、任务、联络信号以及注意事项。
郴电国际宜章分公司2018年度农网工程(二)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工艺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何洲监理项目部(章)报告日期:2019 年02月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为杆高的1/6,有底盘时坑深等于埋深加底盘厚度,电杆埋深如下表:杆高(m)8 10 12 15 18 21埋深(m) 1.5 1.7 1.9 2.3 3 3.2 4、电杆的拉线基础与堤坝基础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埋设深度的2倍。
电杆的拉线基础与沟渠边沿距离不应小于1.0M,小于1.0M 时应有保护基础措施。
5、双杆基础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应相等;2)直线杆、跨越杆、直线耐张杆。
两杆坑基底标高应相等;3)转角耐张双杆基础坑,内角坑高于外角坑2----3cm,使转角杆向外侧有一定倾斜。
6、15M及以上的转角、耐张杆,在沼泽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杆位,应设底盘。
为防止洪水冲刷和基础冻胀,可采用高杆深埋措施。
电杆基础用底盘时,底盘圆形平面应与电杆中心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平面。
底盘的原槽直径不允许超过电杆根直径50mm。
7、电杆基础用卡盘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层夯实,安装方向、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据地面不应小于500mm,安装方向应考虑主风向。
2)卡盘弧面应与电杆吻合,卡盘螺栓应紧固可靠。
3)12m及以下电杆除在沼泽地、或地下水位较高或砂壤路径外可不用卡盘;15M及以上水泥杆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够时应使用卡盘。
编号:至作 业 时 间:工作负责人: 审 核 人:一、10KV线路作业指导卡ZY/00012210003架设 10KV支线编 写 人:3页第5页第3页第5页第页第6页第3页第11页第3页第11页第4页第11页第5页第11页第5页1.7 人员分工.............一、作业前准备1.4 主要设备材料..........三、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1.5 主要设备材料.......... 3.1 指导书执行情况自评........1.6 现场补充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3.2 管理单位评价......1.1 准备工作安排..........2.1 开工............... 1.2 作业现场示意图........ 2.2 作业程序............. 1.3 主要工器具............ 2.3 作业终结........... 项目部目 录一、作业前准备.............第二、作业阶段...............2、主要工器具工器具准备人:工器具回收人: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 __日日期: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材料准备人: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回收人:_________________3、主要设备材料4、5、6、二、作业阶段1、确定危险点及安全措施、现场补充安全措施、作业程序已进行讲解,工作班人员(签字):3、三、验收总结召开班后会,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进行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并对本次作业安全及质量进行评价。
(见班后会记录、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作业项目质量报告)附:执行情况自评附:管理单位评价。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方案Post By:2009-12-15 15:48:37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方案(转贴)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3-7610kV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35 25 16 25 16~25 16 16~25 16~25 直径3.2~4.0mm2.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 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2.1.6 螺栓: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方案(转贴)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
1。
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
2。
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
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3—7610kV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35 25 16 25 16~25 16 16~25 16~25 直径3。
2~4。
0mm2。
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
1.3。
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2。
1。
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
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
1。
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
1。
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2.1.5。
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
1。
5。
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
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2。
1.6 螺栓:2。
1.6。
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6.配电工程配电工程的施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并要持证上岗。
6.1电力施工技术安全原则(1)在 10 及下列带电的杆塔上或带电设备附近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大于0.7m应停止作业;停电作业线路与另一带电线路相靠近或交叉,工作时可能与带电线路接触或靠近 1.0m 以内,则此带电线路应停电并予接地。
人身与带电部分安全距离为 0.7m。
实验人员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为0.35m,在交叉档内架设导、地线时,施工的线路应在带电线路下面,并以符合以上安全距离的求,还必须采用避免导、地线产生跳动或牵引而减小安全距离的方法。
(2)在发电厂、变电所出入口处,或线路某一段有两条以上线路临近施工时,应在施工线路的各杆塔处做出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停电作业,施工负责人应向停、送电的发电厂、变配电所提出停电计划申请。
(3)停电作业应执行工作票制度。
(4)新线路竣工后,在线路送电前,应向有关单位发出正式送电的告知。
(5)在相对地电压不大于 250V 的电力设备上工作时宜停电。
必须带电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②严禁同时接触带电体和接地体,以及同时接触两个带电体。
③尚未脱离设备的带电部分时,严禁与站在地面上的人员接触和互相传递料具和其它物品。
④穿干燥紧袖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干燥清洁的线手套。
登杆前应分清相、零线,选好工作位置。
断开导线时应先断相线,后断零线,接续导线时次序相反。
在带电的电度表和继电器回路上工作时,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可靠接地。
断开电流回路时,必须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的专用端子短路。
低压带电作业时,不得带负荷接续导线。
带电更换电器具时,应先做好旁路线。
在自动闭塞的低压线路上,宜在不受张力的处所接续导线,但必须设可靠的旁路线。
6.2输电线路立杆架设安装6.2.1架空线立杆测位→挖坑→底盘就位→横担组装→立杆→卡盘安装(1)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铁路电力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工法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1 前言电力架空线路是室外输电网形式的体现,铁路电力以10kV 线路为主,目前高速铁路电力10kV 线路以电缆为主,地形条件良好地区的普速铁路及外电源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
本工法以银西铁路甘宁段“四电”系统集成电力工程为依托,主要研究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工法,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特点,对施工方式、辅助材料打破常规的进行尝试,提高架空线路整体施工效率、线路安全和外观工艺,并且对安装步骤进行标准制定,使每一步施工工序有据可依。
2 工法特点2.0.1 采用GPS测量定位线路,高效准确,线路合理。
2.0.2 采用挖机开挖基坑,施工效率高,基坑质量合格率高。
2.0.3 采用预绞丝耐张线夹及绑线,工艺美观维护方便。
2.0.4 林区、农田地采用钢芯绝缘导线,线路安全性高,不破坏生态。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铁路电力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的施工。
4 工艺原理在铁路10kV配电所中必须有1 条或2条外部电源线路来供电,受电源所与铁路配电所两者间路径的不确定特点,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为主要线路组成部分,经过测量确定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后,根据地形地貌对线路的构造形式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测量计算,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的电杆位置精确测量定位,然后进行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条件对基坑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护措施,避免塌陷。
组立电杆时,电杆位置要保证对地距离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尽量避开农田、村庄、河流、山谷等地形。
电杆组立完成达到稳定状态后可以依据线路的走向制作拉线、安装金具及绝缘子。
同时测量线路弧垂并计算导线长度,根据施工完成情况再进行导线架设,架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导线完好无损伤。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铁路电力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流程图见图5.1 所示图 5.1 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审核1)依据设计图纸,确定线路的位置和路径走向,熟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之间的关联和组成。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7—D—01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表3-762.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
2.1.6 螺栓: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2.1.6.3 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
10KV线路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公司名称:设备编号: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荆州供电公司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荆州供电公司6-10kV线路架设工作。
2引用文件
为了正确制定本作业指导书,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
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2、能源部-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施工规程》
3、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4、SDJ206-1987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作业前的准备
3.2 人员要求(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安排)
3.3 备品备件
3.4 工器具(根据工程情况组织工器具)
3.5 材料表(根据现场实际组织材料)
3.6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7 人员分工
四、架设作业流程图
五、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5.1 开工
5.2 安装内容和工艺标准
5.3 竣工
六、验收记录
七、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八、报告及记录
九、附录。
电力工程紧线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电力工程紧线施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挂设改造、线路巡视维护、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项目总投资约为500万元,总工期为6个月。
二、工程施工组织1. 施工组织结构本项目施工组织结构分为项目部、施工队、监理单位等。
项目部设总工程师、工程主管、材料主管、质检主管等,具体职责为负责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协调;施工队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电力线路挂设改造队、设备安装队、巡视维护队等,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配置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施工队按照工作内容可配备电工、架设工、吊装工、焊工等,并确保施工人员持有相应的证书和资质,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3.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部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施工准备工作1. 设备和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对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电缆、接头、绝缘子、吊装设备、焊接设备等,确保施工时能够顺利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电力线路挂设改造、设备安装调试等具体工作内容,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供施工人员参考和执行。
3. 现场布置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包括设备和材料摆放、安全标志的设置、施工区域划分等,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四、施工工艺流程1. 电力线路挂设改造1) 场地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并标明各项设施和施工区域。
2) 接地工作:对已有电力线路进行接地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3) 拆除旧设施:拆除旧的电力线路设施,并进行清理和处理。
4) 架设新设施:根据新的电力线路设计要求,进行新设施的架设和固定。
5) 接线连接:进行电力线路的接线连接工作,确保连接牢固和绝缘良好。
放线施工工艺技术标准3.1 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导线放线施工。
3.2 引用标准GB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D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第4部分:配网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DL/T5161.1~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 D1 1123.8-2009《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二部分:电气工程分册,第一篇,架空线路安装工程3.3 设计要求3.3.1.放线及牵引场地布置要考虑牵引机能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场地两侧相邻杆塔允许作紧线及过轮临锚操作。
3.3.2 牵引机顺线路出口方向与邻塔放线滑车的仰角≤15°,俯角≤5°。
3.3.3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
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3.3.4 放线滑车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其转动灵活。
轮槽尺寸及所用的材料与导线相适应, 保证导线通过时不受损伤。
其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电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
3.3.5 导线修补(1)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
(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a) 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b) 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
c)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3)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程度已经超过4%, 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总导电部分截面积的7%时,可以用缠绕补修处理,并符合下列规定a)受损伤处的线股处理平整;b)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小于2mm;c)缠绕中心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紧密,受损伤部分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小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