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复习 理解词语及句子
- 格式:pptx
- 大小:318.83 KB
- 文档页数:24
高中语文备考—理解散文重要句子含意【考情简述】理解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的含意。
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句。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些语句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语句:含蓄句(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行文思路句(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照应句等)、结构复杂句、技巧句(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句子)、主旨情感句(或揭示主旨,或彰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观点)。
【设问方式】(1)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题干中往往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有“分析”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北京的“大”与“深”》)(2)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汴京的星河》)(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我们的裁缝店》)【解题思路】1.审题定向“赏析”“解释”等作答动词和“含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
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
一般来说,语句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
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看句子的位置。
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4 ——字词、句义理解+例题分析【知识梳理】“词义、句意理解题型”可分为两种考法:(一)理解词语含义,(二)理解句子含意。
从高考命题的情况看,这类题主要考查对意义的挖掘。
解答此类题,应善于挖掘其修辞义、主旨义等深层含意,不能浮于表象,浅尝辄止。
题型1 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一)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高考考查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二)理解词语含义的整体思路1.关注语境。
理解词语必须关注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等。
2.关注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关注写作意图。
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对于理解词语的含义具有重要作用。
4.关注表达技巧。
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
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题型2 深入全面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一)理解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的含意。
高考考查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二)理解散文句子含意的四个角度1.抓住关键,由词及意。
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句子含意,就是对句中关键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的理解。
把它们的含义解释透了,句子含意就清楚了。
2.观察位置,把握联系。
结构句要根据其位置分析其含意。
(具体见“高考考查重要句子的四种类型及理解方法”)3.关注特色,由表及里。
把握句子的表达特色,是理解某些表达含蓄委婉的重要语句的关键。
4.抓住主旨,联系背景。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理解得准透。
有些句子还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特定背景,才能挖掘其深层含义。
【真题分析】【2017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专练:散文理解文中词语、句子含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一日的春光冰心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去了。
②天下事都是如此——③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④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院里的桃花开了,可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淡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⑤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⑥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⑦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⑧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⑨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散文专题训练------理解词语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张晓风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支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
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
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
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让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
“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个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
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些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
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
散文阅读辅导之——理解词、句子含义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选文绝大部分是散文作品,抒情、说理(哲理)、叙事性的散文都有。
这就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散文作品的特点及阅读规律和技巧的掌握,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更有效率地提高成绩。
散文的特点是虚实结合。
所谓虚,是指散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看法、认识、情感等;所谓实,是指散文借以表达情感的人、事、景、物等。
情感的表达一般来说并不是凭空的,而是借助于对一定的人、事、景、物的认识和理解而产生的。
抓住了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行文中比较准确地找到与主旨有关的语句,从而准确地概括出文章主旨。
高考对现代文的考点要求是:1 理解:词语句子2 分析综合: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层次归纳中心3 鉴赏评价: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本次我们将就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进行辅导。
主要有三项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总结解题规律。
一、词语理解考点解说重要词语含义深邃、丰富,通常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深层次的含义,分析时应该结合重要词语的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主要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指代义、隐含义、修辞义等。
坚持“词不离句”是最基本原则。
规律总结:1、对于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2、对隐含义要注意结合词语本身的特点和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进行理解。
3、对修辞义要结合语境进行还原。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解答的时候要符合词语的词性特点,名词要答成名词性的,动词要答成动词性的。
例题分析1: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
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高考散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意题的方法一、掌握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上下文分析把握文章作者的意图和用心,整体感知文中词语的含义。
对于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词语。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即通常所说的“词语”;“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基本方法有:1.明确词语的基本义,这是理解语境义的基础。
2.把握语境,细读文本,咬文嚼字。
理解词语含义,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段甚至篇)”的原则,着眼全文,在具体的大小语境中去深入理解。
对其中的代词,要指出指代的内容。
词语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语感。
词语的丰富性,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品味出来。
如2010年浙江卷《静流》考查父亲“喝令”弟弟收下退休工资卡,“喝令”一词表面上是父亲的强硬,但结合孙儿自闭症,他拿出退休工资卡弟弟不要,则其中又含有父亲疼爱弟弟的心理。
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定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
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
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
……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
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
高考“散文阅读”讲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附答案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题型1理解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①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词语。
③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可以说没有读懂文章。
命题角度题干示例(1)(2017·全国卷Ⅱ)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窗子以外》)(2)(2014·湖南卷)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粮食》)审题定向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作答性动词和“含义”“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3步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第一步:审视词语特点一看其自身特点,关注词性、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表达特点(有无使用修辞等);二看其外部语境,关注句中的搭配成分,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二步:扣住语境理解其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在文中的语境义,就是该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它有两类: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另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第三步:把握理解思路——由实到虚从读“实”出发,探究“实”象背后的虚指意义。
(此步骤有时可省略)答题套路: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