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查_血液一般检查
- 格式:pdf
- 大小:96.61 KB
- 文档页数:13
临床血液学检验Ⅰ、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系统一、红细胞生成起源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男:RBC>6.0×1012/L,Hb>170g/L女:RBC>5.5×1012/L,Hb>16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⑴、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⑵、尽对增多①继发性:非造血系统疾病,要紧环节是EPO增多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组织缺氧所致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非代偿性增加:无血氧饱和度低和组织缺氧肿瘤和肾病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贫血:男<120g/L,女<110g/L贫血程度:轻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3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⑴、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老人〔骨髓造血减少〕⑵、病理性减少①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骨髓浸润:急性白血病等缘故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感染、肿瘤、肝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素合成障碍:IDA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②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球、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PNH 红细胞外在缺陷〔获得性〕:免疫性、机械性③失血急性失血慢性失血四、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这些嗜碱性物质被凝聚沉淀并着色,在胞浆中呈现蓝色细颗粒状,颗粒间又有细丝状联缀而构成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血液学一般检验高频考点汇总(必背)一、血液生理概要1、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血浆占血液的55%,血细胞占45%。
2、血液在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
血液离体后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液体称为血清。
由于血液在凝血过程中会消耗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故血清中不含这些凝血因子,这是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3、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
4、血液的主要理化性质(1)血量: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为4~5升,占体重的6%~8%。
(2)颜色:动脉血因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高而呈鲜红色,静脉血因还原血红蛋白(Hbred)含量高而呈暗红色。
严重CO中毒呈樱红色。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负电荷。
(4)黏滞性:黏度主要与HCT和血浆黏度有关。
血浆黏度主要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球蛋白有关,它们浓度越高,血黏度越高。
健康成人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的4~5倍,血浆黏度为生理盐水的1.6倍左右。
(5)比密:血液比密男性为1.055~1.063,女性为1.051~1.060;血浆比密为1.025~1.030,血细胞为1.090。
(6)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为晶体渗透压,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有关,特别是电解质。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Osm (kg·H2O)。
(7)pH: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保存与处理1、采血的方法和部位:皮肤采血一人一针,WHO推荐成人使用左手无名指内侧。
婴幼儿选用足跟;静脉采血成人选用肘部静脉(压脉带不捆绑不超过1分钟)。
真空采血法是ICSH推荐的采血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采血方法。
手工法做血常规时,采血的顺序依次为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型鉴定。
血液学一般检查血液学一般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通过采集血液样本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血液学一般检查的意义、常用的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
意义血液学一般检查可以提供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可用于评估和监测许多常见疾病的进展,如贫血、感染、炎症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医生诊断的线索,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或监测治疗效果。
常用检查项目1. 血红蛋白(Hb)测定: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测定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氧气的输送是否正常。
2. 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评估身体的供氧能力。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可以评估身体对感染的反应能力。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出血和凝血问题。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含铁量的信息,有助于诊断贫血的类型。
6. 血液沉降率(ESR):ESR可以反映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结果解读血液学一般检查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来进行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果及其可能的意义:1. 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能指示贫血,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出血、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
2. 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能与血液浓缩有关,比如脱水或某些疾病。
3. 异常白细胞计数:高白细胞计数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某些白血病。
低白细胞计数可能是由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或骨髓问题引起。
4. 异常血小板计数: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增加,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查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液体之一,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获取许多有关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查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本文将介绍临床血液学的基本概念、血液检查项目及其意义,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临床血液学概述临床血液学是研究血液有关疾病、功能障碍以及治疗等问题的学科,它主要包括对血细胞、血浆及其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对血液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研究。
临床血液学的发展使得临床医生能够通过血液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二、血液检查项目及其意义1. 血细胞计数血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查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它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通过血细胞计数可以获得患者血液细胞类型和数量的信息,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出血等问题。
2.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它携带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同时也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进行排出。
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可以评估患者贫血的程度,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碎片,起着止血和凝血的重要作用。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出血病变或凝血功能异常。
4.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获得血液中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炎症反应。
5.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常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器官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发展情况。
三、临床应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查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可以帮助判断炎症程度和感染程度;在血液肿瘤中,血液中的异常细胞计数和形态学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类型和严重程度。
检验科血液室检验项目
血液室是临床检验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负责进行各种血液
检验项目,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治疗进展和评估患者的健康
状况。
血液检验项目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成分、血
液细胞、凝血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一
些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
1. 血液成分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
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白细胞数量以及血小板数量,从而评估患者
的贫血、感染和出血风险。
2.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括骨髓涂片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等,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来评估患者的
造血功能和疾病状态,如贫血、白血病等。
3. 凝血功能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用于评
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患者的出血和凝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血液生化指标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A1c、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红蛋白代谢、铁代谢和贫血类型。
总的来说,血液室的检验项目涵盖了血液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液室在医疗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数据,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血液学检验重点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检验血液样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诊断、监测和评估疾病的状态。
血液学检验包括血细胞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检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血液学检验的一些重点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血细胞分析血细胞分析是血液学检验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形态学评估以及相关功能测试。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是评估贫血的关键指标。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可以反映炎症、感染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的指标。
二、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是通过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各种生化参数来评估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器官状态。
常见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血糖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肝炎、肾病、心肌损伤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例如,AST和ALT是常用的评估肝功能的指标,血尿素氮和肌酐则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
三、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是评估机体出血和凝血功能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出血和凝血异常的类型和原因。
例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而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增高可能与抗凝药物治疗相关。
四、其他血液学检验指标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检测,血液学检验还涉及其他一些指标的评估。
例如,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指标,血沉是评估非特异性炎症和感染的指标,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这些指标能提供更多关于疾病状态和机体功能的信息,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血液学检验涵盖了血细胞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其他相关指标的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学检验结果仅作为一个辅助诊断依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
2. 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
3. 溶血的检验。
4.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5. 造血功能、免疫系统、肝脏代谢等放置的状况。
6. 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体现人体是否处于炎症状态,如感染、疾病反应等。
7. 血液凝集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人体止血机制是否合理、血液流变学是否正常。
8. 病毒感染指标,如各种病毒的血清学指标,如HIV、乙肝病毒、C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
9. 肝功能相关检查,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了解人体肝脏的代谢功能,如肝功能是否正常、肝脏是否受损等。
这些检验可以提供关于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