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作用考试题

地质作用考试题

地质作用考试题
地质作用考试题

地质作用测试题

————————————————————————————————作者:————————————————————————————————日期:

沧州市二中高二文科班地理限时训练卷 2016、5、27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2.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3.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

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其成因是( )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挪威的峡湾——海浪侵蚀 B.芬兰的众多湖泊——地壳下沉

C.江南丘陵的红漠化——流水侵蚀 D.科罗拉多大峡谷——板块张裂

某地煤炭资源

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

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

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B处地貌为 ( )

A.断块山 B.火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6.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下图中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40°为纬度),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关于图中的地理各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半球,乙地沿海受寒流的影响 B.地处南半球,湖泊为甲河流的注入地

C.乙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夏季湖水猛涨,甲河流进入防洪期

8.据图分析,岩石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A.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岩浆岩Ⅱ

D.岩浆岩Ⅰ、沉积岩Ⅰ、沉积岩Ⅱ、岩浆岩Ⅱ

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

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

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

直距离,单位:米)。完成9~10题。

9.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

10.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D.背斜山

1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

的谷地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

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12.读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右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3~

15题。

13.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

A.①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4.关于图中岩层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

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据

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

B.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

17.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外力共同作用 B.流水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19.下图中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20~21题。

20.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21.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②乙处先沉积,

甲处后沉积③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④

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3.由于火山喷发,意大利许多城市的昼夜温差明显减小,其中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夜晚对地面气温保温作用增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

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

回答24~25题:

24. 图中有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A.④B.②C.⑤D.①

25.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A.①B.②C.④D.⑥

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26-27题。

26.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下游

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 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27.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28-29题。

28. 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 812 米

B. 813 米

C. 814 米

D.815 米

29. 图示地貌形成原因是()

A.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 D.岩浆喷发冷却

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

微地貌类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列30-31题。

20.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

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砂粒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31.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地理限时测答案:

1BDACD 6BADBA 11BCDBC 16AAADD 21CDCCD 26BBDAC 31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