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心肾不交...
- 格式:docx
- 大小:15.44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如何调理心肾不交心肾不交是中医常见的病理概念,意指心脏和肾脏之间相互调养失调的情况。
根据中医理论,心脏主宰心血脉络的激活与运行,肾脏则主宰生殖、生长发育、水液代谢等功能。
心肾之间的调理十分重要,对于身体健康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如何调理心肾不交的相关方法。
一、中医辨证论治心肾不交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心肾不交也不例外。
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质特点,中医师可以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心肾不交病症包括心悸、失眠、健忘、腰酸等,中医师可以针对这些症状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心悸而脾肾亏虚的病症,可以应用补益心脾、固摄心神的中药治疗,如当归、党参等。
二、中医药调理心肾不交中医药是中医调理心肾不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药物可以通过补益脏腑、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整体调理的目的。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中药可以对心肾不交进行调理:1. 黄芪:黄芪具有补益中气、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心脾肾亏虚引发的心悸、乏力等症状。
2.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养阴补虚、滋养肾阴的作用,对于肾阴亏虚引发的健忘、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天麻:天麻具有宁心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心肾两虚引发的头晕、耳鸣等症状。
除了中药调理,饮食也是调理心肾不交的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心肾不交的人宜选择养心养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龙眼肉等,可以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
三、中医养生调理心肾不交中医养生非常重视调理心肾不交。
中医认为,心肾之间的调理需要长期的养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调理心肾不交的方法:1. 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 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肾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如散步、太极拳等。
3. 调理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等方法调节情绪。
4. 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辨别阴虚阳虚男人过40岁,女人过35岁肾气开始衰退。
一、肾阳虚和肾阴虚的分类(一)肾阳虚:1、肥胖,肌肉不坚硬。
2、肥胖油大,是在阳虚的基础上有痰,是痰湿体质。
3、肚子胖,下肢胖,属于阳虚中的水湿偏重者。
4、上面胖(肚子、胸、胳膊),腿特别细,这样的人往往排便不顺畅,属于阳明症。
一般这样的的人有严重的便秘。
(二)肾阴虚:1、细瘦细瘦的人,属于胆胃上逆症。
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有阴和阳,所有男人判断为阳虚,所有女人判断为阴虚是错误的。
所谓的肾阴虚和肾阳虚其实就是一种病,肾阴虚是肾阳虚的一种辨证。
如果有肾阴虚,年龄还很小,说明先天肾阳不足,导致后天湿气过重。
大多数肾阳虚的人,身体会有疼痛,比如腰疼,腿疼,怕冷,小便不利,男人前列腺炎,有时干咳,有浮肿,失眠,腰下肢冷痛。
二、肾阳虚的治疗1、症状:后腰冷。
治疗:附子汤。
2、症状:前列腺炎,尿频,总起夜。
治疗:乌头桂枝汤。
3、症状:女子不孕,肥胖,月经不调。
如果寒特别大的,服用乌头桂枝汤。
4、症状:男性勃起容易遗精,女性容易梦交。
治疗: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如果打嗝,加半夏15克。
如果嘴里有酸味,加五味子6克。
5、症状:男性阳虚者容易造成阳痿。
1)单纯性阳痿服用金匮肾气丸。
2)如果阳痿比较重,肾精严重不足,没精打采,浑身无力量,可以服用右归丸。
3)如果肾阳虚影响到心脏,就会造成心阳不足,在服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上参附强心丸。
4)如果影响到心阳不足,这个人脾不好,造血不足,金匮肾气丸加上天王补心丹。
5)如果影响到肝,有可能有脂肪肝,服用乌梅丸。
阴虚之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一、肺阴虚1、咳嗽无痰或者少痰,有时痰中有血。
2、鼻子中呼出的气很热,发烫,鼻孔发干。
3、声音嘶哑多日不愈,呼吸喘急、咽干。
二、肝阴虚1、毛发脱落;2、眼花、远视眼、视力下降;3、月经天数少、月经错后、闭结;4、脸上皮肤发痒而脱皮;5、指甲发软、月牙消失;6、容易伤筋断筋、力量变小;7、手脚容易颤抖;8、流产、剖腹产和正常产后,一般都有肝阴虚的症状;9、血瘀,身体容易青紫;10、足跟痛(脚心不发热)三、肾阴虚1、梦交、梦遗、失精;2、足心发热;3、耳鸣耳聋(颧骨发红,脚心热,咽干)4、牙齿摇动;5、骨蒸内热(一般怕热,浴池热水池不敢进,汗蒸也怕热)6、勃起容易,但早泄;阳虚的全身细节1、头部:早上起床后头痛(浊阴阻碍清阳),头顶上容易冰凉不戴帽子就头痛、脸上容易红;2、面部:脸色发青,脸色惨白、面红或者发热;3、眼睛:眼窝黑、视疲劳、目光暗淡、桃花眼、无论睁眼闭眼都能感觉眼睛中有亮光;4、耳朵:耳鸣之后听力下降,一般中年以后居多;5、鼻子:过敏性鼻炎、鼻子出血;6、嘴:喜欢吐唾液、或者说话不自觉飞唾沫、口渴还不愿意喝水、痰多而且往往清稀;7、舌头:舌头胖大、侧有齿痕、舌苔白而其上有水;8、牙齿:牙齿松动,容易磨损断裂;9、咽喉:容易咽喉肿痛,常常是扁桃体经常发作;10、脖子:脖子后面冰凉,容易犯颈椎病、脖子变粗;11、后脑:后脑易出汗,常常无热而汗出;12、头发:头发易断、毛糙、头发粘腻油大、头发发痒;13、肋部:肋骨容易胀满而痛胀不舒服;14、腹部:容易胀肚、肚脐部位受寒易痛易腹泻、疝气、侧腹肌容易痉挛;15、后背:后背怕冷,后背汗毛易断;16、腰部:腰肌容易劳损、不耐久劳而腰痛;17、阴部:阴部发凉容易潮湿,男性容易滑精、精冷不育、阳痿早泄、女性宫寒不孕;18、小便:小便清白、憋不住小便、尿频、喝一瓶水尿一瓶水;19、大便:大便溏稀粘腻、腹泻频频、便秘(前段硬后段溏);20、手脚:手脚冰凉、容易有脚气、膝盖酸乏无力;21、体表:体表不耐风吹,容易受寒感冒,稍累容易出汗,有时身上怕冷而脸发热;22、皮肤:皮肤容易起鸡皮疙瘩、上臂外侧和大腿前面容易起小红疙瘩;23、精神:白天容易困乏,精神头不足、气不够用;24、睡眠:喜欢蜷曲着睡觉,睡姿不雅、白天心情烦躁,晚间略安静;25、喜好:喜欢热而怕凉、喜欢吃热食物而厌恶寒凉食物;26、肌肉:肌肉常跳动;27、筋膜:手抖、舌头抖;28、饮食:饭量下降、饮食无欲、吃寒凉食物腹泻、出门水土不服;29、房事:兴趣寡淡、男性阳痿而无力、女性无欲无求、房事后疲乏欲死或者第二天腹泻、困倦哈欠;。
补脾胃肾气虚的中成药补脾胃肾气虚是指由于先天气虚、营养不良、长期损伤以及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脾胃和肾脏功能虚弱、阳气不足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软、乏力等。
针对这种情况,中成药是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中成药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成药,由人参、白术、茯苓、党参组成,主要作用是补脾气、健脾胃、益气血。
可以每日泡服2次,每次10g,如果配合其他药材使用,也可以按照中医医生的建议进行调配。
2、大补阴丸大补阴丸是一种具有很好的补肾效果的中成药,由党参、山药、杜仲、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组成,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建议每日服用2次,每次10g,可以和四君子汤一起服用,补效更佳。
3、人参四物汤人参四物汤也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成药,由人参、当归、熟地黄、白芍组成,主要作用是滋补气血,调理月经不调和脾胃虚弱等。
每日泡服2次,每次10g,多喝温水有助于增强药性分解吸收。
二、食谱或偏方除了中成药外,在日常的饮食中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脾胃肾气虚的食品,通过食疗来进行调理。
1、五谷杂粮饭五谷杂粮饭是非常养生的一种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选择大米、小米、玉米、糯米、红豆等混合煮熟,每日可以适量吃几勺,每一次大概50g左右。
2、花胶炖鸡汤花胶炖鸡汤也是补脾胃肾气虚的一种好食品,适合女性朋友食用。
可以选择白木耳、枸杞子、花胶、鸡腿肉等食材炖煮,每周可以食用1次,注意避免鸡汤口味过咸。
三、注意事项1、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忧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
2、不要过度食用刺激性及辛辣食物,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和熬夜等不良习惯。
3、每天合理运动,多参与户外活动,适当锻炼身体。
4、注意保暖,并且避免气温的骤降,以及人体之间的温度变化。
四、养生建议在平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早睡早起,不熬夜,尽量减少工作压力,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消耗身体能量,吸烟和过度饮酒也应尽量避免。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分辨及调理肾阴虚和阳虚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阴虚: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阳虚: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如果确实是肾虚:一句话,手脚热的、出汗的,就是阴虚,手脚冷的,就是阳虚。
虚证从中医来讲,认为是脏腑功能的不足,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脏指的是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和脏互为表里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五脏六腑的功能好不好,像西医去查一些指标正常不正常,而中医师通过气血表现出来,比如说你心气足不足,肾气强不强,都是通过气血表现出来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脾,这个跟现代医学的脾完全是两回事,脾能够接受物质以后,它运输消化,最后化成气血,而升成气血以后,就能营养全身各个部位,当脾虚的时候,气血生成不足了,俗话说就是能量不足了,就感觉到特别疲劳。
根据中医的不同类型来说,虚证还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各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气虚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大家伙众所周知,就是人参、黄芪,这都可以补气。
脾气虚因为脾从中医来说它是主运化,运化就和消化联系的比较紧密一些,那么在我们中药里头,可以用一些补脾的山药、莲子、饴糖、苡仁米,来补脾气。
血虚血要养心,这种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这种情况,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觉不好,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就会指甲容易断裂。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不好那么您可以选择:当归、阿胶、红枣、龙眼、当归羊肉汤阳虚答:阳虚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因为我们中医讲,阳虚可能是气虚之慎,因为中讲气是属阳的,他们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可能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
肾阳虚在阳虚的基础上肯定都是怕冷,要是肾阳虚会有腰怕凉,还有可以伴随一些阳萎、早泄的表现,如果脾阳虚就可以出现肚子特别怕凉,并且稍微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疲乏、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张仲景唯一补肾方】展开全文肾阴虚的“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肾阳虚的“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腹泻,便秘,水肿”肾阴阳两虚常以“耳鸣耳聋,发焦脱落,齿摇稀松,遗精阳痿早泄,月经失调崩漏,或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盗汗,或畏寒肢冷,面色?白,夜尿频数”等症为常见特征,舌脉上常以“舌红或淡,少苔,脉双尺沉细”为辨脉要点。
那么,肾阴阳两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或者久病不愈,或者房室劳伤,或者年老体衰,或者过度劳累等,导致肾的阴精、阳气两虚,不能濡养、温煦经络脏腑。
但在临床上,也时常会先由肾阴亏虚日久阴损及阳,也或者先由肾阳不足日久阳损及阴。
调理肾阴虚,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或者左归饮;调理肾阳虚,可以使用肾气丸或者右归饮;调理肾阴阳两虚,龟鹿二仙胶、八味肾气丸。
龟鹿二仙胶出自明代医学家王三才的《医便》,全方由“鹿茸、龟板、人参、枸杞”四味药组成,方中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有阳刚之性,有“逐鹿中原”之势,温肾壮阳为君药;龟板为血肉有情之品,有阴柔之性,有“益寿延年”之意,滋阴填精,为臣药;人参大补元气,补气中之怯,灵活灵动,为佐药;枸杞子乃多情之子,补肾益精、调和阴阳,为使药。
全方仅仅四味药,药味少于地黄丸、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但却能填补精髓、益气壮阳、延年益寿,对于肾阴阳两虚大有裨益。
张仲景个调理肾虚的方子--八味肾气丸。
这个方子补阴又补阳,所以无论你是阴虚还是阳虚,还是阴阳两虚都可以调理,何况现在的人多是阴阳两虚呢,所以这个方子更适用了。
桂枝,走的是大循环系统,从中焦脾胃走到全身的肌肉,补一身之阳,重在强大我们的心阳。
附子,补阳圣药,凡是寒症阴症寒湿症非用它不可,回阳救逆的效果比人参还厉害,同样可以强大一身的阳气,重在强壮我们的肾阳。
桂附地黄丸,去掉了八味肾气丸中的桂枝,改用肉桂,引火归元,重在强壮肾阳。
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疗案例篇一:中诊案例1.韩某,男,56岁。
腰痛浮肿两年,初为面肿,后下肢亦肿,近三个月来,水肿向全身发展,并感到少气懒言,食少腹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无发热,小便少,大便溏烂,五更泄泻,舌质淡白,苔黑腻而滑,脉沉细无力。
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阴水—脾肾阳虚,水湿不化。
分析:脾之运化需靠肾阳的推动。
肾阳不足,命火衰微,则如釜底无薪,脾运失健。
少气懒言,食少腹胀,大便溏烂为脾运失运化之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为肾失温煦之征。
水为阴邪,其本在肾,水唯畏土,春制在脾,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泛滥肌肤,故为尿少水肿,肾阳不振,胃关不固,故为五更泄泻。
脉沉细无力为虚寒之象,苔黑为寒极似水,而舌淡苔滑腻,可判为寒湿而非实热。
2.仇某,女,34岁。
患者于近两周内,自觉右侧胸痛,五日来咳嗽,吐白泡沫痰,并伴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胸闷气短,故来诊。
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右侧胸胁痞闷作痛,咳时加剧,纳谷欠馨,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且有滑象。
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饮证(外感风邪,饮停胸胁)分析:患者病已两周,初起右侧胸痛,为饮停胸胁,气机阻滞。
五日来,恶寒发热,汗出头痛,系外感风邪之表证。
肺主皮毛,风邪犯表,肺气不宣,又兼饮停胸胁,故见胸闷气短,胸胁痞闷作痛。
邪犯脾胃,故纳谷不馨。
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滑,为水饮内停之象。
3.张某,男,19岁,学生。
前几天因气候突变,出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症。
昨日起体温上升至39.5℃,咳嗽加剧。
就诊时见高热,咳喘胸闷,气粗,痰多色淡黄而黏,不易咯出,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写出证名,证侯分析。
辨证:痰热蕴肺证分析:因外感风寒,肺卫失宣而出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风寒犯肺证的表现。
现寒从热化,邪热炽盛,故见高热;热邪迫肺,炼津为痰,肺失宣降,则咳喘胸闷,气粗,痰多色淡黄而黏,不易咯出;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思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
肝肾阳虚会导致我们出现没有精神、容易疲劳、怕冷这几个症状。
患有肝肾阳虚的朋友平时要多吃一些具有补肾效果的食物,同时多注意休息,晚上不要熬夜,尽量减少交际应酬。
经常有朋友分不清楚肝肾阳虚和阴虚,下面是搜罗的一些关于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让我们去看看吧。
肝肾阴虚证是由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或肝阴不足引起肾阴亏损而成,临床上具有肝肾两脏阴虚之表现。
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所致。
肝肾阴虚证因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肾阳虚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侯。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
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
肝肾阴虚证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或先天票赋不足,肾阴亏虚而及肝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
本证多发于形体赢瘦,或先天不足者。
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
中医治疗肝肾阴虚证以滋补肝肾。
通过上面的资料,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不管是肝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这对我们的身体都是有极大危害的。
患有肝肾阳虚的的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剧烈运动,少吃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咖啡和浓茶也不能喝,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疾病才不容易找上我们。
《中医虚证•阴虚证篇》----《肾阴虚证》肾阴虚证:肾为诸脏之根,阴阳之本,主任督二脉。
肾阴虚,虚热沿督脉上浮,则脊背热。
肾阴虚,因任脉达于咽喉,故咽干咽痛咽哑失音。
)肾阴虚,心肾不交则失眠。
.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耳痒。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虚,虚火上扰则牙痛。
肾主骨,生髓。
肾阴虚,精髓不足则脑空健忘,牙齿浮动,脚跟痛。
足少阴肾经通于足底,肾阴虚则脚底板易于酸胀。
肾主纳气,肾阴虚元阳浮,则动则气喘。
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可致腰酸。
阴虚则热。
肾阴虚可致潮热。
热迫津液,可致盗汗。
肾阴虚•咽痛张琪医案:邓某,男,36岁,干部,1985年9月3日初诊。
咽痛数年不愈,经五官科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用抗炎药治疗无效。
咽痛伴干涩,局部经常充血有水肿,倦怠乏力,精力不振,腰酸痛,性生活后诸证均加重,六脉浮,重按无力,舌淡红。
此属肾阴亏耗,虚火上炎之证.宜滋肾阴降虚火之剂。
熟地30克、山萸15克、山药20克、丹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5克、麦冬15克、五味15克、玄参20克、杞子20克。
服20剂,咽痛完全消除,干涩感大减,腰已不痛,脉象转沉有力。
继服10剂,咽未痛,局部红肿俱退,稍有干涩,腰已无酸痛,精力转佳,食欲增,体重增3.5公斤,脉沉有力。
继以上方增减,熟地30克、山萸15克、山药20克、丹皮15克、寸冬15克、菟丝子15克、沙参15克、花粉15克、五味15克、女贞子15克、玄参15克、杞子15克、甘草10克。
服药20剂,诸证悉除,一如常人,脉沉而稍滑,嘱停药观察。
肾阴虚•咽痛张琪医案:程某,男,47岁,干部,1984年8月19日初诊。
咽痛1年余,咽峡部有溃疡灶,旧愈新生,不断出现,经年不愈,吞咽及发音皆痛,历经咽喉专科治疗及服中药清咽解毒之剂,皆未收效,来门诊求治。
诊其脉浮软无力,两尺尤弱,咽峡部赤烂,舌淡红,口和多涎,身倦下肢乏力,脉证合参,当属肾元不足,龙火上燔,格阳喉痹征。
宜补肾引火归元法。
熟地40克、山萸20克、山药2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肉桂7克、附子7克、牛膝15克、甘草10克,水煎冷服6剂,咽痛减轻,咽部溃疡灶周围似见收敛,继服药10剂,溃疡面愈合,未见有新的溃疡灶出现,自述为1年来罕见之现象,脉象浮而有缓象,口涎减少,继用上方加枸杞子20克,服药20剂,咽未痛,未见有溃疡灶出现,全身有力,脉象左右弦缓,此肾元复,龙火敛之兆,继服10剂诸症皆愈,遂停药。
肾阳虚阴虚区别判断标准
肾阳虚和阴虚是中医诊断中常见的病症,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
下面介绍一些肾阳虚和阴虚的判断标准,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1. 肾阳虚的判断标准:
肾阳虚是由于肾阳不足导致的一种病症,其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1)腰膝酸软:肾阳虚的患者常常感到腰膝酸软、无力,甚至
不能久站。
(2)寒凉感:由于肾阳不足,患者容易感觉寒凉,尤其是手脚
冰凉。
(3)小便频繁:肾阳虚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小便频繁、夜尿增多
的情况。
(4)性功能减退:肾阳虚的男性患者峰值难以维持,而女性患
者则可能会出现不孕不育等问题。
2. 阴虚的判断标准:
阴虚是由于肝肾阴虚导致的一种病症,其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1)口干舌燥:阴虚的患者常常感到口干舌燥、喉咙干涩等症状。
(2)失眠多梦:阴虚的患者容易失眠多梦、精神不振。
(3)手脚心热:由于阴虚导致阴阳失衡,患者常常会出现手脚
心热、面红耳赤等现象。
(4)月经不调:阴虚的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经血量少、经期过
短等现象。
总之,肾阳虚和阴虚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通过以上几点判断标准,可以更准确地对肾阳虚和阴虚进行诊断和治疗。
辩证论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绝技妙法】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50岁前后,因肾气衰退,天癸渐竭,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疾病。
从更年期不同临床表现来看,可分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等证型,但临床往往几型并存。
纵观综合征的舌脉症表现,高景丽医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虚,可兼见脾虚肝郁、肝阴不足、心气阴不足等。
治以补肾健脾为主,兼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现将其辨证论治体会探讨如下:(1)肝肾阴虚型: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之一,阴虚为基本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天癸是形之物质,属阴,来源于肾。
肾阴虚不能涵养肝木,则肝阴亦不足,肝肾阴虚,阳亢于上,可出现头晕,耳鸣,烦躁易怒,烘热汗出;冲任脉虚,则月经紊乱量少,淋漓不断,腰膝酸软;阴精不足,失之濡养,出现健忘,眼干涩,五心烦热,口干,便结,尿短赤。
其根本病机在于肝肾阴虚。
(2)心肾不交型:其根本在于肾阴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心阳独亢,即出现心悸耳鸣,彻夜不眠,多梦,头面阵发性潮红,汗出,心烦躁急,兼见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舌红苔少,脉细数。
(3)脾肾阳虚型: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即出现脾肾阳虚。
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可出现恶寒,纳呆便溏,面浮足肿,倦怠无力;冲任虚寒,则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期后延,带下清稀如水;肾虚失固,则夜尿多,脾肾阳虚,则舌淡而胖嫩,苔白润,脉沉缓无力。
(4)肝郁气滞型:临床常表现为兼证型,其根本在于肝。
更年期综合征与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
肝主谋虑疏泄,《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更年期之妇女肾气虚衰,肝阴不足,稍加谋虑或情志抑郁,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其主症为胸胁少腹疼痛,抑郁太息,暖气呃逆或头痛眩晕,口苦躁怒,或经血夹紫块,脉弦或弦数,往往兼风肝肾阴虚之症。
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治则为补肾健脾,兼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一、单项选择题1.壮热,烦躁谵语,面赤气粗,便秘尿黄,苔黄腻,脉滑数,为()A.心火亢盛证B.痰火扰神证C.胆郁痰扰证D.痰蒙心神证E.热极生风证2.表情淡漠,神识痴呆,精神抑郁,苔白腻,脉滑,为()A.心火亢盛证B.痰火扰神证C.胆郁痰扰证D.痰蒙心神证E.肝阳化风症3.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延沫,喉有痰声,手足抽搐,为()A.心火亢盛证B.痰火扰神证C.胆郁痰扰证D.痰蒙心神证E.肝阳化风证4.遗精早泄,腰酸耳鸣,心烦失眠,脉细数:为()A.肾阳虚B.肾精亏虚C.肾气不固D.肾阴虚E.心肾不交5.滑精早泄,神疲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脉弱,为()A.肾阳虚B.肾精亏虚C.肾气不固D.肾阴虚E.心肾不交6.阳痿早泄,面白神疲,形寒肢冷,腰酸耳鸣,为()A.肾阳虚B.肾精亏虚C.肾气不固D.肾阴虚E.心肾不交7.下列哪项对诊断燥邪犯肺证最无意义?()A.咳痰带血B.痰粘难咯C.两颧潮红D.唇咽干燥E.恶寒发热8.肺气上逆的病因病机,下述哪项不对?()B.痰饮停肺C.肾不纳气D.肺失肃降E.肺失宣发9.恶风发热,口干咽燥,咳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最宜诊断为()A.风热犯肺证B.肺阴虚证C.肺热炽盛证D.燥邪犯肺证E.风热犯表证10.下列哪项不能形成肺阴虚证?()A.痨虫伤肺B.久咳不愈C.燥热伤肺D.痰浊壅肺E.热病之后11.壮热渴饮,面赤烦躁,咳喘气粗,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宜诊为()A.痰热蕴肺证B.风热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里热炽盛证E.燥邪犯肺证12.咳痰少而粘,难咯,口干咽燥,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宜诊为()A.肺阴虚B.肺肾阴虚C.燥邪犯肺D.肝火犯肺E.肺热炽盛13.咳嗽,咯痰清稀,伴见喉痒,微有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宜诊为()A.风寒犯肺B.风寒表证C.寒痰阻肺D.寒饮停肺E.卫分证14、下列哪项不是心病的常见症?()A.心悸、怔忡、心痛B.头痛、头晕、耳鸣C.失眠、多梦、心烦D.健忘、神昏、神乱E.脉结、代或促15.心悸伴口干咽燥,失眠烦热,舌红少苔等,宜诊为()A.心火炽盛证C.心肾不交证D.心阴虚证E.痰火扰神证16.心脉痹阻证中,以刺痛为特点的是()A.热郁心脉B.寒凝心脉C.气滞心脉D.瘀阻心脉E.痰阻心脉17.诊断心阳虚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脉结代B.心胸灼痛C.面唇青紫D.舌质淡胖E.心悸气短18.产生心脉痹阻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常见?()A.痰阻B.寒凝C.热郁D.瘀阻E.气滞19.小便赤涩、灼痛、兼见面赤口渴,心烦不寐,便干,舌红脉数,宜诊为()A.心火亢盛B.膀胱湿热C.心火下移D.阴虚火旺E.下焦湿热20.烦燥不宁,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宜诊为()A.肝阳上亢B.痰迷心窍C.心血瘀阻D.痰火扰神E.肝气横逆21.下列哪项不是心病的常见症?()A.神识错乱B.失眠多梦C.心悸怔忡D.急躁易怒E.神昏健忘22.下列哪项对鉴别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最有意义?()A.有无心悸怔忡B.有无面白神疲C.有无形寒肢冷D.是否舌淡脉弱E.有无自汗无力23.下列哪项对诊断寒湿困脾证最无意义?()A.黄色鲜明B.腹胀便溏C.泛恶欲吐D.肢体困重E.脉濡缓24.腹泻日久,脱肛,面黄形瘦,食少,神疲乏力,舌淡脉弱,宜诊为()A.肾气不固证B.脾阳虚衰证C.脾肾阳虚证D.中气下陷证E.心脾两虚证25.月经量多,质稀色淡红,伴面白无华,身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细,最宜诊断为()A.肝血虚证B.肾气不固证C.气血亏虚证D.脾气下陷证E.脾不统血证26.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舌淡嫩,脉沉迟,宜诊为()A.胃阳虚证B.脾阳虚证C.寒湿中阻证D.寒滞胃肠证E.脾虚肝郁证27.呕吐清水,挟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形寒肢冷,宜诊为()A.胃气虚证B.寒滞胃肠证C.饮停胃肠证D.胃阳虚证E.食滞胃肠证28.便溏,纳呆,呕恶,脘腹胀闷,头重如裹,苔白腻,宜诊为()A.湿热蕴脾B.风湿犯表C.脾阳虚D.寒湿困脾E.肝脾不和29.齿龈出血,红肿疼痛,渴饮,舌红,脉数,宜诊为()A.肺热炽盛B.肝火炽盛C.阴虚火旺D.心火亢盛E.胃火炽盛30.诊断食滞胃脘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苔腻脉滑B.嗳腐吞酸C.胃脘胀痛D.泻下不爽E.恶心呕吐31.下列哪项不是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A.腹胀B.便溏C.嗳气D.出血E.内脏下垂32.下列哪项不见于湿热蕴脾证?()A.泛恶欲呕B.脘腹痞胀C.肢体困重D.黄色晦暗E.身热不扬33.下列哪项对诊断胃阴不足证最无意义?()A.潮热盗汗B.胃脘隐痛C.干呕呃逆D.口燥咽干E.舌红少苔34.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宜诊为()A.脾气虚证B.寒湿困脾证C.脾气下陷证D.脾阳虚证E.肝郁脾虚证35.纳呆脘痞,呕恶身重,身热起伏,尿黄便溏,苔黄腻,宜诊为()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中焦湿热D.膀胱湿热E.邪伏少阳36.下列哪项对诊断脾不统血最无意义?()A.皮肤见紫斑B.面白或萎黄C.头晕目眩D.口苦齿衄E.疲乏气短37.产生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A.劳倦内伤C.暴饮暴食D.过食生冷E.思虑过度38.下列哪项对诊断肝胆湿热最无意义?()A.身目发黄B.厌食腹胀C.寒热往来D.阴部肿胀E.胁肋胀痛39.厌食油腻厚味,胁肋胀痛,苔黄腻者多为()A.饮食停滞B.脾胃湿热C.肝胆湿热D.痰湿内蕴E.肝胃不和40.下列哪项是胆郁痰扰证最常见的病因?()A.过食肥甘B.寒邪侵袭C.情志不遂D.感受湿邪E.劳累太过41.吐血色红,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易怒,便秘尿黄,应诊为()A.胃火炽盛证B.热伤营血证C.湿热伤胃证’D.肝火炽盛证E.血热证42、肝病最常见的特征性症状是哪项?()A.烦热颧红,手足蠕动B.头晕目眩,胁肋疼痛C.潮热盗汗,口咽干燥D.月经衍期,量多色红E.舌红少苔,脉细数43.头晕目眩,烦燥不宁,惊悸失眠,口苦呕恶,苔腻脉弦,宜诊为()A.肝火上炎证B.肝阳上亢证C.胆郁痰扰证D.肝胆湿热证E.痰火扰心证44.热极生风证的临床特点是()A.手足震颤B.肢体麻木C.手足蠕动E.肌肉颤动45.面白无华,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宜诊为()A.心血虚B.肝阴虚C.气血两虚D.心肝血虚E.肝血虚46.下列哪项对诊断肝血虚证最无意义?()A.头晕目眩B.手足蠕动C.月经停闭D.视物模糊E.舌淡脉细47.下列哪项对诊断胆郁痰扰证最无意义?()A.抑郁易怒B.头晕目眩C.惊悸不寐D.胸胁胀闷E.烦躁不宁48.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生风证的临床特点?()A.手足震颤B.四肢抽搐C.眩晕耳鸣D.舌淡脉细E.头摇头痛49.下列哪项对诊断肝阳化风最有意义?()A.眩晕欲仆B.神志昏迷C.高热烦渴D.语言謇涩E.喉中痰鸣50.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恶梦纷纭,舌红苔黄脉弦数,宜诊为()A.肝阳上亢B.肝阴虚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E.胆郁痰扰51.腹痛暴急,大便秘结,肢冷面青,脉弦紧,宜诊为()A.胃肠气滞证B.脾阳虚证C.寒积肠道证D.虫积肠道证E.寒湿困脾证52.下列哪项对诊断肠热腑实证最无意义?()A.腹满硬痛B.身热不扬C.热结旁流D.神昏谵语E.大便秘结53.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者为()A.大肠湿热B.食滞肠胃C.肾阳虚衰D.脾胃虚弱E.脾虚寒湿54.下列哪项对诊断膀胱湿热证最无意义?()A.腹痛B.尿急C.遗尿D.尿道灼热E.血尿55.失眠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肾不交证最有意义?()A.心烦多梦,颧红盗汗B.心悸怔忡,肢肿尿少C.心烦而悸,舌红少苔D.心烦健忘,脉细数E.心烦遗精,腰酸潮热56.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脾两虚的病理改变?()A.脾失健运,营气不足B.心阳气虚,血行不畅C.生化不足,血液亏少D.脾气亏虚,不能统血E.血虚心神失养57.心悸怔忡与下列哪项同时并见,对心肾阳虚证最有意义?()A.心胸憋闷,舌紫暗B.食少腹胀,面白肢肿C.畏寒肢冷,舌淡D.面浮肢冷,形寒脉结E.冷汗淋漓,脉微欲绝58.泄泻半年余,伴见面白无华,形寒肢冷,腰膝及下腹冷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应诊为()A.肾阳虚B.寒湿困脾C.肾气不固D.脾肾阳虚E.脾阳虚59.月经量少,色淡质清三个月,伴见面色不华,乏力身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舌淡,宜诊为()A.气不摄血B.心脾两虚C.心血虚D.脾不统血E.肝血虚60.下列何项与心胆气虚失眠无关?()A.时易惊醒B.潮热盗汗C.胆怯心悸D.舌淡苔白E.脉沉细61.诊断心肾阳虚,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心悸怔忡,肢肿形寒B.心中动悸,面白神疲C.腰膝冷痛,畏寒肢冷D.心胸憋痛,舌暗淡E.心悸失眠,腰酸盗汗62.下列何项属于脾肾阳虚证?()A.泻下黄糜B.完谷不化C.泻下腐臭D.肛门灼热E.里急后重63.下列哪项不是肝肾阴虚证的特征?()A.胁肋隐痛B.眩晕健忘C.遗精盗汗D.腰膝疲软E.渴饮苔黄64.失眠,心烦而悸,梦遗,头晕,舌红无苔,最有意义的诊断是()A.心火亢盛B.心阴虚C.肾阴虚D.心肾不交E.肾精不足65.下列动风的病机中,哪一项兼有心中瞻瞻大动?()A.心营热盛,引动肝风B.血热炽盛,引动肝风C.阳明热盛,引动肝风D.肝肾阴虚,虚风内动E.肝血不足,虚风内动66.诊断脾肺气虚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咳喘短气,食少便溏B.咯痰清稀,面白神疲C.讷少腹胀,身倦乏力D.肢体浮肿,舌淡脉弱E.气短而喘,声低懒言67.心悸,面白无华,手足震颤,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宜诊为()A.心血虚B.心脾两虚C.气血亏虚D.心肝血虚E.心阴虚68.诊断心肝血虚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心悸健忘,面白舌淡B.头晕目眩,月经停闭C.失眠多梦,肢麻脉细D.手足震颤,头晕目眩E.视物模糊,爪甲不荣二、多项选择题1.心脉痹阻症的临床表现有()A.胸闷憋痛B.心悸怔忡C.头晕失眠D.舌质青紫E.脉象细涩2.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状为()A.心悸B.心烦C.多梦D.失眠E.盗汗3.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A.自汗气短B.畏寒肢冷C.失眠健忘D.心悸怔忡E.舌质紫暗4.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有()A.狂暴妄动B.发热气粗C.精神抑郁D.喉间痰鸣E.手足抽搐5.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有()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咳嗽气喘D.痰白清稀E.苔白滑,脉濡缓6.痰热蕴肺证的临床表现()A.咯痰黄稠B.气喘鼻煽C.咳吐浓血腥臭痰D.恶风发热E.舌红苔黄脉滑数7.下列肺病证候中,具有卫表症状的是()A.风水相搏B.寒痰阻肺C.风热犯肺D.燥邪犯肺E.风寒犯肺8.肠道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有()A.便下脓血,里急后重B.便下黄糜,泻而不爽C.泻势如注,舌红苔腻D.肛门灼热,尿少而黄E.身热口渴,舌红苔黄9.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有()A.咳喘鼻煽B.发热微恶风寒C.咯痰多而黄稠D.口微渴,咽痛E.苔薄黄,脉数10.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有()A.腹痛里急B.脘腹重坠,食入更甚C.暴泻黄色稀水便D.身热口渴E.舌红苔黄腻11.肺阴虚证与爆邪犯肺证的共有症有()A.干咳痰少B.痰中带血C.发热恶风D.颧红盗汗E.口干咽燥12.脾虚气陷证的别称有()A.脾气下陷证B.中气下陷证C.脾胃气陷证D.胃气下陷证E.宗气下陷证13.胃阳虚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A.胃脘隐痛,喜温喜按B.畏寒肢冷,口淡不渴C.大便稀薄,或如溏状D.得食痛缓,食少脘痞E.舌淡胖,脉沉无力14.脾气下陷证与脾阳虚证鉴别依据有()A.有无食少便溏B.是否形寒肢冷C.有无脘腹重坠D.有无尿浊如米泔E.有无子宫下垂15.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可有哪些称谓?()A.中焦虚寒B.湿困脾阳C.寒湿困脾D.寒湿中阳E.太阴病证16.中气下陷证的临床表现有()A.小便浑浊如米泔B.脘腹重坠,食入更甚C.便意频数,肛门重坠D.带下清稀,胎动易滑E.滑精早泄,尿后余沥17.下列哪些是寒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A.脘腹冷痛,喜温B.痛引少腹、阴器C.恶心,泛吐清水D.腹泻,或为便秘E.苔白润,脉弦紧18.导致肾虚证的原因有()A.先天禀赋不足B.脾虚运化失司C.房事不节D.年老精气亏虚E.他病累及19.下列哪些是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A.心悸气短B.咳喘痰鸣C.下肢肿甚D.舌质淡胖E.腰膝酸冷20.肾阳虚证与肾气不固证的鉴别有哪些?()A.是否夜尿频多B.是否阳痿早泄C.是否胎动易滑D.有无形寒肢冷E.有无五更泻泄21.下列哪些对诊断心脾两虚证有意义?()A.烦热盗汗B.皮下紫斑C.心悸怔忪D.舌红少苔E.食少乏力22.脾胃、肝胆、膀胱、大肠湿热证的共有症是()A.下痢赤白B.渴不多饮C.脘痞呕恶D.外阴瘙痒E.舌红苔黄腻23.兼阴虚证的脏腑有()A.心肾B.肝肾C.肺肾D.心脾E.脾肾24.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共有症为()A.失眠多梦B.头晕耳鸣C.腰膝酸软D.头痛易怒E.面红目赤25.肝气郁结证进一步发展,就本脏而言可形成哪些证?()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C.肝胆湿热证D.肝风内动证E.肝阴虚证26.热极生风证的临床表现有()A.口眼歪斜B.手足抽搐C.眩晕欲仆D.舌红少苔E.高热神昏27.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A.口干口臭B.干呕呃逆C.饥不欲食D.脘痞不舒E.胃脘隐隐灼痛28.饮留胃肠证与胃阳虚证的共有症是()A.胃肠有振水声B.胃脘绵绵作痛C.泛吐清水D.口淡不渴E.舌淡苔白29.胃肠气滞证与食滞胃肠证的共有症是()A.脘腹胀痛B.腹痛欲泻C.泻下不爽D.大便秘结E.便臭如败卵30.脾气虚证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哪些证?()A.湿热蕴脾证B.脾不统血证C.脾气下陷证D.脾阳虚证E.寒湿困脾证31.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的鉴别点是()A.有无身目发黄B.有无恶心呕吐C.有无肢体浮肿D.属虚证、实证E.有无食少腹胀便溏32.下列哪些证可见心悸怔忪?()A.心肾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肾不交证D.心肝血虚证E.肾水凛心证33.下列哪些属肾气不固证所致?()A.小便失禁B.余沥不尽C.睡后遗尿34.临床常见的血虚证有()A.心血亏虚B.脾血亏虚C.心脾两虚D.肝血亏虚E.心肝血虚35.下列哪些证可以导致泄泻?()A.脾胃气虚证B.脾肾阳虚证C.食滞胃肠证D.大肠湿热证E.肝脾不调证三、填空题1.心血虚证以______,______和______并见为辨证要点。
五脏六腑阴阳失调的症状与药物治疗中成药:养阴清肺丸,贝母二冬膏2.肺气虚的症状:面色剐白,精神萎靡,咳喘无力,声音低微。
自汗多汗,气短懒言,甚则息微,呼吸短浅,凉汗淋漓,舌苔淡薄,脉象虚软。
治疗原则:益气固脱,收敛肺气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川贝母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1.脾胃阴虚的症状:口干舌噪,齿噪津少,脘腹涨满,或见热痛,心中嘈杂,饥不欲食,干呕欲吐,反胃呃逆,舌质红赤,苔黄而干或光无苔,脉象细数治疗原则:养阴扶脾,清热益胃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玉竹,白扁豆,梗米,糯米,知母,元参,莲米常用中成药:玉泉丸2.脾胃气虚的症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倦怠无力,四肢发软,不思饮食,腹胀,唇淡不荣,大便糖泻,内脏下垂,舌质胖大,脉象虚弱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党参,黄芪,大枣,淮山药,炙甘草常用中草药: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1.心阴血虚症状:形体消瘦,心慌气短,心烦易惊,头昏眼花,健忘失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淡少津,脉象细弱治疗原则:养阴清热,宁心安神常用药物:当归,川穹,白芍,地黄,麦冬,玉竹,丹参,枣仁,夜交藤,合欢皮中成药:香砂安神丸,归脾丸,天王补心丹2.心阳气虚症状: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心胸憋闷,胸弊背冷,畏寒喜稳,自汗多汗,甚则面色惨白,神识恍惚,冷汗淋漓,呼吸短浅,四肢厥冷,舌质淡而胖,舌苔白润,脉象细弱,甚至脉结代,脉律不整治疗原则:益气扶阳,补心安神常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五味子,茯神,附子,1.肝阴血虚症状:两肋疼痛,性急易燥,视物不清,眼干涩,肌肉跳动,爪甲枯薄,关节酸软,肢体麻木,舌红而瘦,苔黄少津,脉象玄细治疗原则:滋阴养血,补肝调肝常用药物:沙参,麦冬,当归,地黄,枸杞,五味子,白芍,酸枣仁,木瓜,川茧子,猪肝,鸡肝,羊肝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主之官"。
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肺系病证六肺痨三脑系病证三、脾胃系病证一感冒1肺阴亏损证一头痛一胃痛1.风寒束表证2虚火浊肺证1风寒头痛1寒邪客胃证2.风热犯表证3气阴耗伤证2风热头痛2饮食伤胃证3.暑湿伤表证4阴阳虚损证 3.风湿头痛3肝气犯胃证4.气虚风寒七肺胀 4.肝阳头痛4湿热中阻证5.阴虚风寒1痰浊壅肺证 5.血虚头痛5瘀血停胃证二咳嗽2痰热郁肺证6肾虚头痛6胃阴亏耗证1.风寒袭肺证3痰蒙神窍证7瘀血头痛7脾胃虚寒证2. 风热犯肺证4阳虚水泛证8痰浊头痛二痞满3. 风燥伤肺证5肺肾气虚证二眩晕1饮食内停证4. 痰湿蕴肺证八肺痿 1.肝阳上亢2痰湿中阻证5. 痰热郁肺证1、虚热证 2. 气血亏虚3湿热阻胃证6. 肝火犯肺证2、虚寒证 3. 肾精不足4肝胃不和证7. 肺阴亏耗证 4. 痰湿中阻5脾胃虚弱证三哮病二、心系病证 5. 痰郁化火6胃阴不足证1. 发作期一心悸 6. 瘀血阻窍三呕吐1冷哮证1心虚胆怯证三中风1、实证2热哮证2心血不足证 1. 中经络1外邪犯胃证3 寒包热哮证3阴虚火旺证1风痰入络2食滞内停证4 风痰哮证4心阳不振证2风阳上扰3痰饮内阻证5 虚哮证5水饮凌心证 3 阴虚风动4肝气犯胃证2. 缓解期6瘀阻心脉证 4 痰热腑实2、虚证1肺脾气虚证二胸痹 5 痰火瘀闭1脾胃气虚证2肺肾两虚证1、心血瘀阻证 6 痰浊瘀闭2脾胃阳虚证四喘证2、气滞心胸证7 脱证3胃阴不足证1.实喘3、痰浊闭阻证 2. 恢复期四噎膈1风寒壅肺证4、寒凝心脉证1风痰瘀阻1痰气交阻证2表寒肺热证5、气阴两虚证2气虚络瘀2瘀血内结证3痰热郁肺证6、心肾阴虚证 3 肝肾亏虚3津亏热结证4痰浊阻肺证7、心肾阳虚证四癫狂4气虚阳微证1癫—痰气郁5肺气郁痹证三真心痛五呃逆结2癫—心脾两1胃中寒冷2.虚喘1.气虚血瘀虚3狂—痰火扰1肺气虚耗证1寒凝心脉2胃火上逆神4狂—痰热瘀3气机郁滞2肾虚不纳证2正虚阳脱结5狂—火盛阴3正虚喘脱证四不寐4脾胃阳虚伤五肺痈1、肝火扰心五痫病5胃阴不足1. 初期2、痰热扰心1风痰闭阻六腹痛2. 成痈期3、心脾两虚2痰火扰神1寒邪内阻证3. 溃脓期4、心肾不交3瘀阻脑络2湿热壅滞证4. 恢复期5、心胆气虚4心脾两虚3饮食积滞证5心肾亏虚4肝郁气滞证2脾肾两虚六痴呆5瘀血内停证4瘀血内阻3痰浊蒙窍1髓海不足6中虚脏寒证4、浊痰阻塞1邪犯胸肺六泄泻三积聚证5、脾气不升2饮停胸胁1、暴泻1、聚证证6、肾阳衰惫1寒湿内盛证1肝气郁结证3络气不和证2湿热伤中证2食滞痰阻证七、气血津液4阴虚内热3食滞肠胃证2、积证一郁证三溢饮表寒里饮2、久泻3气滞血阻证1肝气郁结证四支饮1脾胃虚弱证4瘀血内结证2气郁化火证1寒饮伏肺2肾阳虚衰证5正气瘀结证3痰气郁结证2脾肾阳虚3肝气乘脾证四鼓胀4心神失养证一消渴七痢疾1、气滞湿阻证5心脾两虚证1上消肺热津伤1湿热痢2、水湿困脾证6心肾阴虚证2中消胃热炽盛2疫毒痢3、水热蕴结证二鼻衄3中消气阴亏虚3寒湿痢4、瘀结水留证1、热邪犯肺4下消肾阴亏虚4阴虚痢5、阳虚水盛证1胃热炽盛5下消阴阳两虚5虚寒痢6、阴虚水停证2肝火上炎一自汗、盗汗6休息痢五疟疾3气血亏虚1肺卫不固八便秘1、正疟三齿衄2心血不足1气秘2、温疟1、胃火炽盛3阴虚火旺2冷秘3、寒疟1阴虚火旺4邪热郁蒸3气虚秘4、瘴疟:热瘴四咳血一内伤发热4阴虚秘5、瘴疟:冷瘴1燥热伤肺1、阴虚发热5阳虚秘6、劳疟2肝火犯肺2、血虚发热五、肾系病证3阴虚肺热3、气虚发热四、肝胆病证一水肿五吐血4、阳虚发热一胁痛1、阳水1胃热壅盛5、气郁发热1、肝郁气滞证1风水相搏证2肝火犯胃6、痰湿郁热2、肝胆湿热证2湿毒浸淫证3气虚血溢7、血瘀发热3、瘀血阻络证3水湿浸渍证六尿血一气虚4、肝络失养证4湿热壅盛证1下焦湿热1、心气虚二黄疸2、阴水2肾虚火旺2、脾气虚1、阳黄1脾阳虚衰证3脾不统血3、肾气虚1热重于湿证2肾阳衰微证4肾气不固一血虚2湿重于热证3瘀水互结证六便血1、心血虚3胆腑郁热证二淋证1肠道湿热2、肝血虚4疫毒炽盛证1、热淋2气虚不摄一阴虚2、阴黄2、石淋3脾胃虚寒1、肺阴虚1寒湿阻遏证3、血淋七紫斑2、心阴虚2脾虚湿滞证4、气淋1血热妄行3、脾胃3、黄疸消退后5、膏淋2阴虚火旺4、肝阴调治1湿热留恋证6、劳淋3气不摄血5、肾阴虚2肝脾不调证三癃闭一痰饮一阳虚3气滞血瘀证1、膀胱湿热证1脾阳虚弱1、心阳虚2、肺热壅盛证2饮留胃肠2、脾阳虚3、肝郁气滞证二悬饮3、肾阳虚。
阴虚和阳虚会引发哪些疾病在中医理论中,阴虚和阳虚是两种常见的身体失衡状态。
它们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阴虚和阳虚分别会引发哪些疾病。
首先,我们来谈谈阴虚。
阴虚主要是指体内阴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身体,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阴虚有肾阴虚、肺阴虚、心阴虚、肝阴虚等。
肾阴虚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阴虚类型。
肾阴虚可能会引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等症状。
长期的肾阴虚还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等。
此外,肾阴虚还容易引起足跟疼痛、牙齿松动等问题。
肺阴虚则常常表现为干咳无痰,或者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至痰中带血。
患者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等症状。
肺阴虚若不及时调理,可能会引发慢性咳嗽、肺结核等疾病。
心阴虚的人往往会有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等表现。
心阴虚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肝阴虚的症状主要有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痛、手足蠕动、面部烘热等。
长期的肝阴虚可能会引发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阳虚。
阳虚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虚寒的症状。
常见的阳虚有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
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此外,肾阳虚还可能导致水肿、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泌尿系统问题。
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稀、肢体浮肿、白带清稀量多等。
脾阳虚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引发慢性肠胃炎、营养不良等疾病。
心阳虚的症状有心悸气短、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等。
心阳虚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总之,阴虚和阳虚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调理和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这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的各种症状、脉象、舌象等因素。
说,从中医度给你分析属于: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肾不交。
经常手淫,过频,则耗精伤肾,先肾阴虚,肾阴虚,在中医五行中,肾为肝之母,肾阴虚,不能控肝阳,导致肝阳上亢,因此你容易发脾气,有点火大,易怒。
肾乘心,肾阴虚,导致心阳旺盛,心主神,所以你晚上躺下半天睡不着,舌尖红。
舌边黄是由于肝火旺盛引起的,除此之外你还会有同时兼有五心烦热,夜晚睡做梦盗汗,口干。
总想喝水;肾阴虚日久,由于阴阳互根,所以最终导致肾阴阳两虚,肾阳不能暖脾阳,所以脾阳也会虚,而脾主四肢,脾阳虚,所以不能暖四肢,所以脚有时会凉。
肾为肺之子,肾病日久,子病及母,肺气虚,而肺主皮毛,肺气虚,则你的免疫力低下,易病。
治疗方法:补气血、暖脾肾、去肝火、。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防风、莬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杜仲、续断、桑寄生、酸枣仁、远志、合欢皮、茵陈、龙胆草、川楝子各10克。
这为一剂药的内服药量,你可以据方去药店购买,这会为你节约大半的开支,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烧开后,小火煎20分钟,倒出;再加入冷水,烧开20分钟,两次煎液加在一起,分两份,早晚各一份温服。
其间禁凉和辣。
注意不要用铝锅与铁锅煎。
最好用砂锅或搪瓷锅,先服5付药,会有明显好转,等各种症状消失后最好再加服三付药,以巩固疗效。
建议:改正手淫的习惯,转移注意力,将心思多用在学习或工作上,适当补充营养,作息要规律,晚上10点半到早晨6点要保证休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影响当天的工作或学习为标准。
保证充足的睡眠。
树立信心,相信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心肝脾肺肾阴虚与阳虚怎么区别阴虚与阳虚怎么区别提要: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阳虚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
阳气不足的同时精血或津液亏损,临床就会出现阴虚和阳虚可以同时存在,就叫“阴阳俱虚”,也是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
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
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
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一、阳虚:1、中医名词解释: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2、阳虚病证: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损伤肾阳。
常见症为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清便溏或下利清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或小便不利,阳痿早泄,脉弱无力等。
治宜温补阳气。
3、阳虚病理: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阳虚证的临床表现经常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可有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并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证候。
阳虚多由病程日久,或久居寒凉之处,阳热之气逐渐耗伤,或因气虚而进一步发展,或因年高而命门之火不足,或因过服苦寒清凉之品等,以致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而寒从内生,于是形成畏冷肢凉等症。
二、阴虚:1、中医名词解释: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阴虚、阳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心肾不交...
阴虚、阳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心肾不交,肾虚的这5种类型,你真能分得清吗?中医:对症治疗才有用。
1、肾阳虚——【舌脉】: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弱。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怕冷畏寒、手脚冰凉、腹泻、四肢浮肿、功能障碍、头晕头痛等。
对症调理以养肾助阳为主:(选用淫羊藿、锁阳、枸杞、鹿茸、海马、冬虫夏草、肉苁蓉等加减。
)
2、肾阴虚——【舌脉】——舌质泛红、少苔或五苔,脉沉细数。
主要症状表现为:容易感觉到烦躁、五心烦热、手脚心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功能障碍、头晕头痛、耳鸣、健忘等。
对症调理以滋补肾阴为主:(选用龟板、黄精、百合、北沙参、南沙参、天冬、石斛、玉竹、女贞子等加减。
)
3、肝肾阴虚——【舌脉】——舌质泛红、舌苔泛黄、少苔,脉弦细数。
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睛发干发涩、功能障碍、看不清东西、牙齿松动、失眠多梦、盗汗、头晕头痛等症状。
对症调理以补肝益肾养阴为主:(选用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盐车前子等加减。
)
4、脾肾亏虚——【舌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无力。
主要症状表现为:男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经常头疼、注意力不集中、腹胀腹痛、腹泻等。
对症调理以脾肾同补为主:(选用人参、炙甘草、白术、生龙骨、首乌、川芎、淫羊藿、杜仲等加减。
)
5、心肾不交——【舌脉】——舌质泛红、舌苔粘腻发黄,脉象弦滑。
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悸、失眠、胸闷、烦躁、口苦口干、盗汗、腰腿酸痛、功能障碍、小便清长、没精神等。
对症调理以清心火、滋肾阴为主:(选用黄连、黄芪、生地、阿胶、莲子心、玄参、女贞子、玉竹等加减。
)
中医建议:以上方组并不适合所有人服用,所以不确定自己到底为何种肾虚,切勿自行用药。
如若分辨不清,可以拍个舌苔。
#健康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