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设计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1.36 MB
- 文档页数:78
谈现代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提纲:1. 口袋公园的定义和意义2. 现代城市中的口袋公园设计3. 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和特点4. 口袋公园的功能和利用5. 口袋公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 口袋公园的定义和意义口袋公园是指面积较小的公园,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社区内部,为城市中的行人和居民提供休息、娱乐、交流和社交的空间。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的增值和流动性都随之加强,城市中出现了更多的“口袋”式空地。
而这些面积较小、分散分布的空地,可以利用起来打造出口袋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2. 现代城市中的口袋公园设计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口袋”式空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或社区内部,这给口袋公园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空间狭小,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场地的利用率和空间的多功能性,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
另外,由于现代城市中的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口袋公园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环保、低碳等方面的因素,为城市提供一个绿色的空间。
3. 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和特点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在保证美观和功能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特点:3.1 最大化利用空间由于空间有限,口袋公园的设计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使得每一块空地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可以考虑采用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来增加使用面积。
3.2 设计多样性口袋公园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景观元素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
例如配备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等,方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使用。
3.3 环保和低碳口袋公园的设计需要考虑环保和低碳等因素。
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和节能设施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口袋公园的功能和利用口袋公园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和实用,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和利用。
4.1 休闲和娱乐场所口袋公园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例如可以设置游乐设施、棋牌桌、健身器材等。
4.2 社交和交流平台口袋公园可以为居民提供社交和交流的平台。
口袋公园布局与设计探究——以柳州市“ 方糖口袋社区公园” 景观设计为例摘要:本文从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为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针对城市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也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思路。
最后将本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从而对本文的成果进行初阶的实践。
关键词: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方法1.口袋公园景观要素研究城市口袋公园最主要是为附近的市民和使用者提供一个开放、舒适的空间。
其空间场所的营造与城市大型公园的空间场所的基本设计原则相同,首先要明确一个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同时空间的形式和尺度要和功能相协调适应,不同的景观空间功能尺度会不同。
城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场所设计也有它自身独特的方面。
例如口袋公园入口空间需要突出,使附近市民和使用者方便进入的功能;与街道、建筑等不同元素的边缘处的空间处理等。
1.1入口空间城市口袋公园主要是提供给附近居民和行人等的一个小型公园,出入口空间是人们进入到该空间的一个关口,出入口空间位置和数量的设计需要与主要交通枢纽、建筑群主要出口、商业出入口等相对应。
主要的出入口一般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设置,通常应该设计为一个小型广场连接着口袋公园的内部空间,因为这里连接了公园内部与城市交通的系统,是一个衔接点。
次出入口无需一个大的空间的衔接,可通过通道性的小路连接公园内部空间。
口袋公园由于尺度小,人们路过此处口袋公园时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显眼的出入口设计来强调公园的存在感。
1.2边缘空间口袋公园的边缘空间一般主要是园内的空间与其附近的建筑或者街道相衔接的空间。
在建筑边缘空间应尽量避免设置相关停留设施,可以通过植物的绿化形式进行美化建筑边缘空间,选用透光性较好的观赏性较高的灌木或者竹类植物,植物的高度和植物距离建筑的距离需要细心推敲,不能影响建筑的外立面景观效果。
与道路相衔接的口袋公园空间属于半开放的状态,被调查者愿意进入这类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案例详细分析口袋公园是指在城市中集聚小面积的绿地和休闲设施,以满足居民丰富休闲娱乐的需要。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24年的《城市规划师》杂志中,提出了在城市中利用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美观程度。
以下是对口袋公园案例的详细分析。
一、案例概况1.1项目背景该案例所在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历史上的疏于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导致城市中缺乏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生态氛围,政府决定通过建设口袋公园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1.2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在现有城市中找到合适的闲置地块,将其改造为小面积的公园,提供绿化休闲空间和设施,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实施过程2.1选址和规划项目团队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确定了城市中适合打造口袋公园的闲置地块。
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规划中考虑到了公园的面积、绿化比例、设施布局和室外艺术装饰等因素,力求打造出美观舒适的公共空间。
2.2设计和建设在规划完成后,项目团队开始进行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他们聘请了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和居民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如花坛、健身区、儿童游乐设施等,以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
2.3绿化和维护项目团队还特别注重公园的绿化工作。
他们在公园内种植了各类树木、花草和灌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同时,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维护队伍,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园的整洁和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项目效果评估3.1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建设口袋公园,城市的绿地面积得以扩大,大量的植被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和防护屏障,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3.2丰富居民休闲方式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绿地休闲场所,使得居民可以快速地抽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武汉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空间的缺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口袋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地形式,能够在城市中有效利用零碎空间,提供给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探讨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
二、环境行为学与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探讨人的行为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对于优化公园的空间布局、提高公园的使用率、满足市民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武汉市口袋公园的现状与挑战武汉市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城市绿地空间缺乏问题。
口袋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地形式,已经在武汉市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然而,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高公园的使用率,成为了口袋公园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四、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策略1. 空间布局设计: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
在口袋公园中,应合理划分空间,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区域,如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
同时,要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可达性,方便市民使用。
2. 植被配置:植被是口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视觉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在植被配置上,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季相变化,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
3. 设施配置:设施配置是口袋公园功能实现的关键。
在设施配置上,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如设置足够的座椅、垃圾桶、照明设施等。
同时,要注重设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提高公园的整体品质。
4. 文化元素融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口袋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中,应将武汉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地方特色建筑、历史故事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口袋公园。
五、武汉市某口袋公园的实例分析以武汉市某口袋公园为例,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对该公园的空间布局、植被配置、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园林与景观设计])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初探吴志远(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绿化成为现阶段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态性、社会性、景观性、心理性、填补性等功能,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本文主要对城市口袋公园设计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口袋公园;公园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0-0079-0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及城市人□都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袋公园在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和身心放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袋公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城市内部的特殊性公园,它能有效缓解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想要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
1城市口袋公园的概念所谓□袋公园,又被称作迷你公园和袖珍公园,它主要是指—种在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和斑块状分布的小规模、绿色开放的空间。
在□袋公园最初的建设中,主要是为了满足高密度的城市居民对休闲和休憩空间的需求;为商务区和商业区内工作人员及购物者提供一个休息、放松的外部空间,它在人群较为密集的老城区及居住区具有很好的效果叫2城市口袋公园的主要功能2.1生态性功能在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分布着很多数量的□袋公园,它们在城市地表的空间内,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廊道。
当□袋公园的绿化率超过50%,它就能够实现小型生态环境的构建,促进微气候的调节及空气质量的改善,还能够发挥降噪、除尘等环保作用。
2.2社会性功能尽管□袋公园的面积比较小,但它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十分贴近的,是城市居民主要的户外活动场地,让人与人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让人与自然更加亲近、融洽。
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报告一、绪言口袋公园是指规模较小、功能单一、覆盖面积不大的公园,通常被布置在城市繁忙的商业区或社区中,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观赏的场所。
口袋公园的设计注重创意和灵感,旨在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到极致,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设计理念和技巧,提高设计能力和素养。
二、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内容口袋公园设计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口袋公园设计理念:学习口袋公园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包括空间利用、材料选择、植物配置等方面。
2.口袋公园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口袋公园设计的成功案例,学习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创意,并从中汲取灵感。
3.口袋公园设计规划:学习口袋公园设计的规划方法和步骤,包括场地勘测、方案设计、效果图制作等环节。
4.口袋公园设计实践:通过实地勘测、模型制作、构思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实际操作口袋公园设计项目,提升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5.口袋公园设计成果展示:通过口袋公园设计成果展示和交流,学习他人的设计思路和经验,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三、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过程1.口袋公园设计案例分析在口袋公园设计课程的第一阶段,我们对多个口袋公园设计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包括横店公园、青岛栈桥公园、上海磁悬浮公园等。
通过分析这些成功案例的设计理念和构思,我们了解到口袋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如空间利用、景观设计、功能配置等,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口袋公园设计规划在口袋公园设计课程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口袋公园设计的规划工作。
首先,我们对口袋公园的场地进行了勘测和分析,了解了场地的环境特点和状况。
然后,我们开始进行方案设计,根据场地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多个设计方案,并通过讨论和评审,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最后,我们制作了口袋公园设计的效果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展现了口袋公园设计的整体效果和概念。
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受限,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空间的绿色绿色公共休闲场所,成为了城市居民们休闲娱乐的新宠。
随着上海市闵行区城市建设的持续深化,口袋公园的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就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的设计研究做以详细探讨。
一、上海市闵行区的口袋公园概述上海市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上海市的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也是上海市的城市发展重点区域之一。
闵行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是上海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闵行区的城市建设也日益完善,口袋公园的建设也成为了当地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是指“袖珍型”的城市公园,通常位于城市的闲置空间、废弃场地或者是一些狭小的城市角落,是城市中的一些“袖珍绿地”,规模较小,但却能够有效地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闵行区的口袋公园建设以提供城市居民一个闲暇休憩的空间,改善城市环境的绿化景观,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为目标,致力于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绿色环保的生活空间。
二、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的理念口袋公园建设的理念在于利用城市狭小的空间,创造出一个城市绿色公共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小而精”的特点为主,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空间,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创造出一个宜人的休闲娱乐空间。
口袋公园设计也注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将公园与周边的建筑景观、街道环境相互搭配,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体系。
在设计上更注重节约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绿洲。
三、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的要素1. 绿化要素绿化是口袋公园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设计口袋公园时,要充分利用城市的闲置空间,进行精心的绿化设计,植被的种植要丰富多样,既有大树、小树,也有各种花草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
初探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与研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的快速建设,公共空间逐渐压缩。
在此背景下,城市中因而出现了小型绿地空间,通常称作为“口袋公园”它是建筑的附属小外空間,它的布局形式可以多样,选址灵活、面积小、呈离散性分布,如街头绿地,零售空间绿地住宅附属绿地空间等微小空间。
而这些零碎空间,恰恰是都市设计里不可或缺的魅力!标签: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设计策略“口袋公园”不仅是城市公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动空间。
现阶段口袋公园现状为其面积小、分布范围广泛、用地环境复杂、后期管理与维护不当、这些诟病逐渐显露从而成为城市中的消极空间。
因而,针对以上状况笔者进行口袋公园的状况以及改善维护进行分析总结,这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口袋公园的改善不仅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更是改善了城市环境系统,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身心愉悦感。
1 口袋公园的概念及特征1.1 概念“口袋公园”一词是由美国设计师罗伯特·宰恩提出。
其概念原型是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分布的一系列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也称为口袋公园系统。
1967年佩利公园的正式开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公园的诞生。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口袋公园有着很高的利用比。
它可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休憩、游玩空间。
我国对于口袋公园的建设着手比较晚,多为绿地形式展现,缺乏一些功能性的附属功能。
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研宄性较强的实践项目,如2010年上海推出的“社区花园”计划、香港大学园境建筑学部的“间隙香港”项目等,但还是有大量的城市口袋公园没有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公共空间中的消极场所。
1.2 特点口袋公园通常并不是特定产生或有意设计的,它处于一种随机状态,相互并无关联,呈离散形分布,斑块状散落在城市的各处角落。
城市中的任何一处小型开放空间都可以称为口袋公园,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规模小。
“口袋公园”又被译作“袖珍公园”、“迷你公园”,主要是为了弥补城市中休憩空间和基础设施的缺失,为城市中繁忙人群提供临时庇护所,使用功能局限性较大,可容纳的活动类型有限。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年n月第21期昆山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初探以昆山高新区柏庐路口袋公园为例n泓",魏亮亮1显,吴液i,2(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7;2.昆山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昆山215300)摘要:指出了“美丽昆山”行动下的昆山口袋公园建设,是对"美丽中国”及“城市双修”的积极响应,对提升昆山城市绿地品质和人民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基于此,探讨了昆山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策略,并结合昆山高新区柏庐路口袋公园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力求为昆山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昆山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1-0029-031引言伴随“美丽中国”及“城市双修”的概念提出,昆山市提出建设“美丽昆山”,并制定“美丽昆山”建设3年(2018-2020年)提升实施方案。
明确要求对闲置地块、门前屋后、背街小巷零星地块等公共区域进行绿地美化整治。
口袋公园便是此次“美丽昆山”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昆山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笔者从项目实践出发,对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2口袋公园的概念及特征美国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宰恩于1963年5月提出“口袋公园”这一概念。
他将口袋公园定义为斑块状分布在城市高楼间的小型公园切。
广义上认为城市中可以为人提供户外互动功能的小型公共开放空间便是口袋公园⑵。
口袋公园是在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的小规模的城市开放空间,通常由“遗忘空间”发展而来⑷。
由于面积小且使用强度高,口袋公园的生态功能受到限制,但依旧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绿色斑块,可以为城市提供透水的界面,为生物提供廊道⑷。
3昆山口袋公园现况昆山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县级市之一,城市发展迅速,建设用地紧张,处于城市功能优化持续期,对提升城市品质,实现集约发展有着迫切的需要。
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的绿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闵行区开始提出口袋公园的概念。
口袋公园是一种便于建设且能够利用城市内闲置空间的小型公园,它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的设计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一、口袋公园的设计原则口袋公园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节约空间、合理布局、注重绿化、兼顾功能。
口袋公园的设计要考虑到城市内闲置空间的利用,节约空间是其首要原则。
合理布局是口袋公园设计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公园内部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以及人流线。
注重绿化是口袋公园设计的核心,要充分利用植物、草坪等绿化元素来提升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性。
兼顾功能是口袋公园设计的基本要求,公园应该能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需求。
三、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案例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设计案例分析,以xx口袋公园为例,该公园占地面积xx平方米,公园内设有跑步道、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功能设施,同时绿植覆盖率较高,景观和绿化设计较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直好评。
xx口袋公园还利用地势优势,设置了观景平台,让人们可以俯瞰周边的风景,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
在口袋公园的设计建议上,应充分考虑到公园的整体规划和空间利用率。
要充分考虑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绿化设计和景观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
要充分考虑到公园的周边环境,充分融入周边的城市风貌,提升公园的城市品位。
要充分考虑到公园的管理和运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公园的长期运营和良好的服务。
在未来,上海市闵行区口袋公园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环保。
口袋公园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功能多元化和文化特色,建设更多的具有特色的口袋公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口袋公园的设计还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入更多的智能化设施和科技元素,提升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城市小型公园绿地——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初探发布时间:2021-04-09T05:21:59.16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3期作者:谢继雯[导读] 本文从城市公园绿地与口袋公园的概念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设计类型与意义,提出合理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中林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现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逐渐发生变化,对城市公园绿地加强重视力度,积极进行合理的创新技术,完善现有的发展理念,设计出合理的口袋公园,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从城市公园绿地与口袋公园的概念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设计类型与意义,提出合理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小型公园;公园绿地;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中心用地紧张,导致其户外空间建设难度增大,人们对城市公园等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更为迫切,以提升生活质量。
积极进行口袋公园设计规划,建设小型的公园绿地,将绿地转变为市民公共休闲的活动空间,构建节约型城市景观生态系统。
一、城市公园绿地与口袋公园规划概述(一)概念城市小型公园绿地是指现阶段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建设的绿化用地,自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公共性,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功能,以供人们休息,并建设部分设备与服务设施,同时兼具独特的景观、完善的生态系统、防火体系等,呈现出城市综合绿地作用,促使城市功能完善。
与此同时,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体系以及城市公用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适应时代发展,城市小型公共绿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包括绿地街道、防护部分、带状公园以及道路绿化,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具有较大的客流量。
口袋公园又被人们称为袖珍公园,主要是指较小的城市公园,通常情况下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例如常见的城市小公园、小绿地、小型运动场所等,均属于常见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面积较小,呈现出精巧性、便捷性、私密性、舒适性等,可以灵活设置在城市空间中,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1]。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要点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城市口袋公园的概念、类型、功能和设计要点。
口袋公园是一种创新的公共空间形式,具有景观、社会和生态等多重功能。
其景观构成要素包括空间、设施、绿色和人文等,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口袋公园的特色。
设计口袋公园时,需要遵循可达性、多功能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并采取有效的设计策略。
结论是,口袋公园对城市的绿色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化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口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设计要点1 口袋公园的概念及类型1.1 口袋公园的定义口袋公园(Pocket Park)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公园空间理念的一种创新和挑战,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多样化、微观化的重要表现。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像口袋一样小而精致,通常位于城市的繁忙地段,其小巧玲珑的体量,使其成为插入高密度城市空间的理想之选,而且,口袋公园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对城市空间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口袋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绿地,主要用于提供城市居民短暂的休息和娱乐。
一般而言,口袋公园的规模较小,通常在0.1至1公顷之间,其设计旨在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景观,以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口袋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旨在创造一个舒适的户外环境,供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社交和学习活动。
它不仅是一块绿色空间,更是一个有着特殊功能的社区场所,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1.2 口袋公园的类型口袋公园的类型多样化,根据其位置、功能和特色,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街头口袋公园,这种公园通常位于城市街头,为行人提供一个临时的休息场所,附加设施如座椅、桌子、水源等;二是屋顶口袋公园,这是一种利用建筑屋顶空间的公园,可以提供观景、休息等功能,同时有利于改善城市微气候,节约土地资源;三是水边口袋公园,它们一般位于城市的河流、湖泊或海滨附近,充分利用水元素,提供休闲、观景等活动;四是社区口袋公园,这种公园常常位于居民区内,可以提供户外活动、社交、娱乐等功能,增强社区凝聚力。
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报告在学校里,我们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口袋公园设计课程。
这堂课可好玩啦,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我们的口袋公园设计,是从观察我们身边的小角落开始的。
老师带我们在学校周围转呀转。
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荒地,那里只有几棵野草,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石头。
这个小荒地就像一个被遗忘的小世界。
回到教室后,我们就开始画自己心中的口袋公园啦。
我想象着把那个荒地变成一个充满欢乐的小天地。
我画了一个大大的秋千,秋千的绳子是彩色的,就像彩虹一样。
坐在上面荡起来,肯定能看到很高很高的天空。
我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有好多小金鱼在游来游去。
它们的尾巴像漂亮的小扇子,在水里一摆一摆的。
我想,要是我能在这个口袋公园里,坐在池塘边看小金鱼,那该多惬意呀。
我的同桌呢,他画的口袋公园有一个超级大的沙坑。
他说他最喜欢玩沙子了,可以在沙坑里堆城堡。
他画的城堡可高啦,还有小旗子在上面飘着。
他还画了一些小铲子和小桶在旁边,就像真的一样。
然后我们分组讨论自己的设计。
我们组有个同学讲了个故事。
他说有一次他去一个小公园,那里只有很少的游乐设施,他玩得一点都不尽兴。
所以在我们的口袋公园设计里,一定要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大家都觉得他说得很对。
我们开始动手做模型啦。
我们用小木棍做秋千的架子,用彩色的纸做秋千的座位。
做池塘的时候,我们找来了蓝色的塑料纸当作水,用小石子围在周围。
做金鱼的时候可有趣了,我们用红色的彩纸剪出金鱼的形状,再画上眼睛和尾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呢。
有一次,我们做的秋千总是倒,大家都很着急。
这时候,组里的一个小伙伴说,他看到过工人叔叔在做东西的时候会用三角形来固定,因为三角形很稳定。
我们就照着他说的做,果然,秋千就稳稳地立起来了。
当我们把口袋公园的模型做好后,看着它,心里可自豪了。
这个小小的模型,就像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小世界。
在这个口袋公园里,有我们的欢笑,有我们的梦想。
这堂口袋公园设计课程,让我知道了只要我们有想法,就能把一个普通的小地方变成一个充满乐趣的小天地。
园林绿化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5期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初探王立科(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摘要:本文从口袋公园的发展概况、设计原则、设计要点等方面对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口袋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遥关键词:风景园林;口袋公园;设计口袋公园是分布在城市中心密集区的斑状小型公园,又称袖珍公园、小型绿地。
其面积一般在400-10000m2,具有面积小、功能精简、尺度人性化等特征[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园林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如何更好的满足广大居民对户外游憩活动场地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更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始在我国许多城市蓬勃发展。
1口袋公园的设计原则1.1功能性原则。
口袋公园具有生态、交往、形象、缓解、填补等功能[2],在设计时,应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日常需求,合理分区布局,完善配套设施,使口袋公园本就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价值。
1.2整体性原则。
口袋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中去整体考虑,不仅要做好口袋公园内部各分区各元素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还要协调好其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使城市中呈斑块状零散分布的众多口袋公园串联形成系统,己成为许多城市绿色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1.3节约型原则。
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应采用“新建”与“改造”并重的策略,可利用“拆违”腾挪土地空间,也可以对原有场地进行改造提升,因地制宜,见缝插绿,以“微改造,低投入”为主,重新利用碎片空间,体现节约型园林的宗旨,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
1.4地方性原则。
各个城市都拥有独特的文化积淀。
口袋公园的设计应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印记,展示地域特色风貌,唤起使用者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使口袋公园能够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对于城市精神以及城市形象的展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讨口袋公园设计之“由小到大”针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高密度城区下的都市人群对于公园使用空间渴求的现状,罗伯特·宰恩公司提出了口袋公园的设计提议。
其原型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
又称袖珍公园。
本文基于“小”的特征,从功能和效益的角度探讨实现口袋公园“由小到大”转变的研究策略。
标签:口袋公园;由小到大;功能效益引言口袋公园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中,其方便可及、容易利用,受到广大市民喜爱。
在城市规划中,小场景的微空间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特色和性格色彩。
但口袋公园面积有限,服务范围小,如何在有限空间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实现最大化效益,是本文接下来将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概念解析口袋公园“小”的特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面积“小”,其选址大多是利用一些边角空间和功能效益较低的绿地或空地。
其次口袋公园前期投资较少,资金有效。
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实质是利用设计手段在面积小、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功能和效益的提升。
其转变标准是: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手段,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
2、口袋公园设计的案例分析及启示2.1多变空间一一格林埃克公园格林埃克公园在纽约市每周会有上万的游客造访。
瀑布水声、移动座椅、植物配置、多层次空间都是公园设计的亮点,而这些要素都有序地处在一个只有网球场那么大的空间中。
墙体设计与周边建筑外墙的使用材料相呼应,凹凸不平的表面在视觉上形成了垂直界面起伏多变的韵律感。
公园采用不同竖向实现空间划分。
水景设计突出了动感和悦耳的听觉感受,隔绝城市噪音,寻得一处静谧。
2.2低成本美景一一巴塞罗那口袋公园巴塞罗那口袋公园原是被废弃的城市空间,设计在经济与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以每平米40美元的预算打造出了一个成功的口袋公园。
设计尊重生态设计的原则,利用场地原有材料实现景观再造,一方面延续场地历史记忆,增强场地认同感。
口袋公园设计应用初探——以居住型口袋公园为例摘要:口袋公园因为其占地面积较小、功能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在各个城市的生活社区内广泛地存在。
口袋公园的存在一方面解决了人们对于公园空间的需求,让居民的活动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另一方面,随着争创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建设深入,大拆大建的模式已逐步被口袋公园这种追求小而美的模式所取代,在这股城市更新的热潮中,不可避免的也有些景观设计盲目更风的乱象。
本文以武汉市蔡甸区西环公园为例,分析居住型口袋公园设计要点和应具备的元素,针对目前关于口袋公园设计中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操作办法。
关键词:口袋公园、居住型、功能分区、碎片化空间1、口袋公园的概念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于 1963年5月提出。
其概念原型是城市高密度中心区一系列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也称为口袋公园系统。
1967 年佩利公园的正式开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公园的诞生。
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及《公园设计规范》里对口袋公园没有明确的划分,“口袋公园”是对英文"Vest-Pocket Park ”的直译,许多国家对于口袋公园的称呼有所不同,有称街边公园、迷你公园、绿亩公园、袖珍公园、城市小游园、贴身公园等,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其包含了部分小区游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并行于城市型综合公园及各种专类公园之外,它们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
由于产生的随机性,直接从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发展而来的口袋公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且口袋公园是一个拥有相对固定服务群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2、口袋公园规模及分类口袋公园的尺度与它所在的区位相关,随着所在区域服务对象及功能而变化,根据所在位置将口袋公园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办公型和交通型(详见表1)。
场地的尺度因其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小的可在几百平之间,大的可达1-1.5公顷。
在商业区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口袋公园以满足使用者的简单行为,如路过、游憩、等人等,面积不需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