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84.29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 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横式32 ÷ 5 = 6 (2)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竖式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位顺序 右 5 4 3 2 1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位 读数法则 1.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2.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 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比较大小 1.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3.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写数法则 1.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2.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 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0;第五单元 加与减 估算时,找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 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3.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 第八单元 调查与统计 调查方法:举手、投票; 统计方法:画“正”字;①最多最大的数 ②最少最小的数 ③一样多 ④求和+ ⑤求差-┇ ┇ ┇ ┇ ┇ 被除数除号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除数和商的积┅余数商┅除数┅除号÷ 等号=↗↙第二单元 方向与位置方向板地图上东西南北 教室里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第四单元 测量长度单位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 km m dm cm mm长度单位换算1.顺加0、逆减02.几个0大约有多长较远距离用千米 1米:张开双臂;1分米:做√ 的手势; 1厘米:食指的宽度; 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第七单元 时、分、秒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大格里有5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1时=60分 1分=60秒 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8∶0810 10 1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的认识和使用:了解数的读法和数的大小比较,学会读写个位数和两位数,初步
了解百位数和千位数。
2. 数的加法和减法: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学会用算盘进行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和
减法的口诀和交换律。
3. 位数与数位:了解个、十、百位数的位数,认识不同数位上的数代表的数值大小。
4. 数量比较和排序: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些数量比较的关系词,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
5. 连续数数和推理问题:通过数梯子、数鞍座、数图形等形式的问题来进行数的推理
和数数。
6. 重量和容量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和不同容器的容量进行数量的比较,
初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7. 时钟的读写:学习读时钟和写时间的方法,认识到时、分两个指针的作用和关系。
8. 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图形的划分和复制。
9. 定向和方位:学习指北针的使用、简单的左右前后定向,并能够根据简单方位指示
进行移动。
10. 简单的数的应用和推理问题:通过一些简单的情景问题进行数的应用和推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归纳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知识点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
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
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
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
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字的认识和比较:数字0-100的识别、认读和写法;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用<、>、=等符号表示。
2. 数的顺序和位置:数的顺序排列,包括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数的位置,包括前后、左右、上下等。
3. 加法和减法运算: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含义;0-20之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4. 整数的认识:整数的概念;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认识和比较。
5. 乘法的认识和计算:乘法的符号和含义;0-20之间数的乘法计算。
6. 除法的认识和计算:除法的符号和含义;0-20之间数的除法计算。
7.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
认识和特征。
8.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认识和比较:长度的认识和比较,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单位有千克、克等;容量的认识和比较,单位有升、毫升等。
9.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等;时
间的表示,包括数字和指针读法。
10. 钱币的认识和比较:认识常见的货币单位,包括元、角、分等;比较不同单位的货币大小。
这些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数学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 数字的认识与写法2. 加法3. 减法4. 量词5. 长度的测量6. 容量的测量7. 时间的认识8. 金钱的认识9. 分数概念10. 化简分数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内容是承接了上册的基础,主要向孩子们介绍了基础的数学操作和概念。
孩子们需要逐渐掌握数字的认识和写法,学会加减法,掌握量词和长度、容量、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测量知识,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化简方法。
在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方面,孩子们需要掌握数字的名称、大小和读法,并学会根据数码规律填写空格。
在加法和减法方面,孩子们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了解相反数和数轴的概念。
量词的测量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了长度的测量、容量的测量和时间的认识。
孩子们需要学会用标准单位来测量物体和时间,如米、升和秒等。
除了以上内容,孩子们还需要了解金钱的认识和使用,包括了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简单的货币交换运算方法。
另外,孩子们还需要学习分数的概念,包括了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和化简分数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了数字的认识和写法、加减法、量词测量、金钱的认识、时间的认识和分数概念等多方面的知识。
孩子们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逐渐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 数字的认识与写法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认识数字的名称和大小,并学会数字的写法。
例如,学生需要认识到数字“5”和数字“8”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他们的写法。
老师可以通过数字排列游戏、计算器练习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认识和写法。
2. 加法在加法的部分,学生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数学加法运算,例如“2+3=5”、“4+1=5”等。
老师可以通过数字游戏、加法例子的讲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知识。
3. 减法减法的学习是在加法基础上逐步引入的。
例如,学生需要学会“6-2=4”、“5-1=4”等计算减法的例子。
老师可以通过减法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1.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题目中。
2.数的读写:从0到10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3.数字的大小比较: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数字的序数:学习数字的序数形式,如第一、第二等。
5.数量的概念:理解数字表示的数量概念,如1个苹果、2个鸟等。
6.数的合并和拆分:学习将数字合并或拆分成不同的组合,如将5个苹果分成1个和4个。
7.数字的进位和退位:学生需要理解十进制的概念,包括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8.图形和图形的变化:认识各种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方形、三角形等,并能理解它们的变化。
9.折纸图形:学习通过折纸制作图形,并了解相应的几何形状。
10.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和解决排列和组合问题,如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排列3个人。
11.长度的比较和测量:学习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以及如何使用标准单位(如厘米)进行测量。
12.时间的理解和测量: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并通过钟表测量时间的长短。
13.重量的比较和测量:学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并用标准单位(如克)进行测量。
14.金钱的理解和计算:学生能够认识并计算各种面额的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15.分数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和表示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
16.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学习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并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分数的简单运算:学生能够进行有限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1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并通过制作表格和图表来整理数据。
19.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7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4、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重点)。
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如:“?”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3、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4数据整理与收集第一单元字记录数据正” 1学会用“ 5 ”字代表数量“正”,知道一个正2会数“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例:气象小组把1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1 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2 1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每份数总数*份数6人,每人分多少本?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列式: )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2 =份数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能分给多少人?本练习本,每人4本,例:24 列式: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读作以,“ =”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商除数=被除数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6是();这个算式读作(7=6 42例:42-是(被除数),7是(5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例:用“ 6= 4 X 24 * 6= B、A、4= 24 * 3= D、、24 *=被除数、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6 X商图形的运动第三单元沿一条直线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轴对称图形:1 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 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 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 杀,美,春, 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 、平移: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2 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2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3、旋转: (一)填空现象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2、长方形有现象 3 米,是( )3 、小明向前走了图形,这条直(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 线就是 (二)判断( )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 、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 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 、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三)选择( )现象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平移 B 旋转 A ( )的运动是平移2、下面、拨算珠B、电风扇扇叶A、旋转的呼啦圈表内除法二第四单元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的乘法口诀求商8、91、用7、,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被除数”除数X()=求商方法:想“ 8 4 8*28*例直接口算: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里有);还表示(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9=5 例填空:45* );( )个( 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 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X,X *,X X*, ** 3例:28 -23+6+18 97 -3424+38 -32+11-8 533 9 * 2X 3 X 8 81 * 4 8X 8* 42、非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除法,再算加、 减法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X - + X ,7—5X 6 +14 3 X 3 9X 3 + 5 X 9 45—8 8—45*9+14 64*8 40 *7 64— 13 + 56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3 (—), X + X ( ), * )*,(— + ( ) 算式里有 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9 )X 24—187 + 26 X () (8* 18 )()* 7 82 — 14+35 (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 4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 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 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 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15=277=42 42 —例: 6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括号不能忘) 15+9=24 24 * 3=8 4=9 12+9=213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在解答什么) 支后,还剩多少 支?支,送给妹妹捆铅笔,每捆例:妈妈买回 3812 4 ________ 先算 再算个年级, 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剩下的分给其它 355 例:学校买 80 本科技书, 分给六年级 本? (重点) 第 4 题6 练习十三 有余数的除法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最小的余、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 于除数 121 数是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写除号“厂( 1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 的左侧( 2 )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3 )把商与除数的乘 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4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 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5、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商:即试 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 那么商就是几, 写在被除数的个 1( 位 的上面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 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 数小(解决问题)余数比除数小(1 ))或者余数最大是(()43 * 7=()余数可能是(例:+1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 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例: 有 27 箱菠萝, 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 )最多问题(去尾法) (3 3 元一个的面包, 最多能买几个?元钱, 买例:小丽有 10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46 例页例:第 68 5 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第 11 第 8题 ( 5)练习十五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七单元 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 “一、十、百、 千、万 1、个个一百是一千,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10 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的进率是 1010 一千是一万个百 十 万 千X + , X -,* + *, + , * 一,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 例: 16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数位顺序表里:2 第五位是万位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2、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都不读”,末尾不管有几个0“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个例:)读作(7438 )读作(3604 )读作(4900 )5002 读作()1050 读作(: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万以内数的写法3 占位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 0”+ ()2647= ()+数的组成:4、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例:))+((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5 、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1899940()例: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23651350 ()例: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65230 5940 ()例9,6、最大的一位数:1 最小的一位数:,最大的两位数:9910 最小的两位数: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最大的三位数:999100 最小的三位数: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最大的四位数:99991000最小的四位数: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最大的五位数:9999910000最小的五位数: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都是个位、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7 出现就是近似数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大概”大约” “可能”““ 的数估算(四舍五入))能判断那样的数是近似数?哪样的是准备数?( 1 )能找准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8200+300= 3000+6000= 1)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600 -400= 9000 -5000= 1400-400= 2600 -2000=2)进位、退位加减法(70+50 = 800+900=140-70= 1100 -200=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9 13(估大)例96 页题(估小)19 第8 练习克、千克第八单元71 、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千克”作单位“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1千克、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31g=1000g .千克=1000克14、1000 .进率是延伸:克、斤、1斤=500=11千克公斤、1公斤=2克两、1两=501斤=10”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5千克900克O 13千克O3000克千克1000克O 16千克O 5999克•千克、克)6填合适的质量单位简单的计算7 +38克=+35千克千克=0克608= 克X 56千克* 7= 6= 千克70千克-42-2552克克=解决简单的问题86块这样的橡皮重多少克?1块橡皮重5克,(1)千克,小华比小方重多少千克?小方比小华轻多少千克?26千克,小方体重232 ()小华体重-推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简单推理:1就是)两种:不是(18例: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就是不是(2)三种:确定1109页例2稍复杂推理(阅读推理))抓住确定信息,进行推理方法:(1用表格法去排除(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