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邯郸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
A.悄无声息qiǎo;B.抛头露.面(lù);C.偌.大(ruò)椎心泣血chuí2.D。
A.额手称庆;B.候车,走投无路;C.掉以轻心;(注:般配和班配现通用)3.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
A.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B。
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
C.成分残缺,“除了”前面应该加“中国民众”,因为前面一句话的主语是“中国民众的神经”,与后面不同,后面的主语不可省略。
D.关联词位置错误,把“一旦”放在“中国”前面。
5.A。
B最后的两个问句是连续问,所以应该吧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C句号应改放在引号的外面。
D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
6.C。
觉民那里表述错误,应该是觉新。
觉新一开始不同意觉慧出走,但后来还是决定暗中帮助弟弟觉慧,帮他筹集了路费。
7.D。
无中生有,原文讲的是“多元文明的繁荣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8.C。
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主语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B项时间范围错误“一直”应该改为“一段时间内”,原文在第二段第三行“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D项“可能”错误,原文是肯定语气,在第五段说“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
邯郸市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2012.1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唐宋两代都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但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宋代的复古兼及于诗;唐代的复古是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复古是复唐代之古。
无论唐代的复三代两汉之古或宋代的复唐代之古,在当时都是一面大的旗帜。
在这旗帜下进行的,不止是复古运动,更重要的还有革新运动:唐代的革新运动是在针对着魏晋以迄唐代的骈文,宋代的革新斗争是在针对着晚唐以迄宋初的时文。
他们一面复古,一面革新,再加上时代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是唐代的文章并不全同于三代两汉而完成了唐代独特的风格,宋代的诗文也不全同于唐代而完成了宋代独特的风格。
唐代的复古运动成于韩愈,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则所复之古当然是三代两汉。
他反对骈文,倡作古文是人所共知的,但找不到反对律诗的言论;所作虽以“古诗”为多,但“律诗”也有八十首。
他推崇李杜,李主张复古,杜兼取古律。
和韩愈同时的元稹指出杜诗的特长是:“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少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9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工整书写、规范答题、考出好成绩!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清新、美丽。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籍就能解决。
对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追求,一些人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方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过一段时间就搬弄一些西式装备,不是“现代性”、就是“全球化”,好像有了这些进口武器,文学批评的思想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听到对今天的批评家的最多议论,就是缺乏思想。
其实岂止于缺乏思想,而是缺乏艺术修养。
在一些人眼里,文学批评似乎越尖锐越好,而对尖锐的理解也是流于表象,变成了文字上的尖酸刻薄,毫无艺术性可言。
其实文学批评的创新并不是这样的。
周作人曾经将文学批评形容为“自己的园地”,意思是说文学批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批评家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也应该含有批评家自我批评的成分。
2011-2012学年度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与……一样”错误,后句判断是苏轼的特点2.B是苏轼的个性和思想,不属于“意义”3.D无中生有,没涉及王安石破坏性问题。
4.C (确实)5.B (①说高柔跟随袁绍,与“处法允当”无关②说是高柔“处法允当”有些勉强,更主要的不是“直接表现”,是县吏的做法,⑥是明帝的做法)6.C(明帝不是“因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的至孝之人”才要杀他)7.(1)这说明重刑不是制止士卒逃亡的办法,却反而是增加士卒逃跑数量的办法了(判断句式、“所以”、“益”、“走”各1分,文意1分,共5分)(2)明帝不听从高柔意见,最后派人送金屑给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让他们饮下(身亡)。
(补出“听”的宾语1分,“遣”1分,“饮”译出使动1分,“妻子”1分,文意1分,共5分)译文高柔字文惠,是陈留郡圉县人。
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在黄河以北召唤高柔。
高柔率领全族的人跟随他。
曹操平定袁绍后,任命高柔为管县县长。
县里人平素听说过他的名声,一些奸邪的县吏,全都自动地引退离去。
高柔发布教令说:“过去邴吉当政时,县吏曾经有过错,还能够宽容他们,何况这些县吏,对于我没有过失呢!还是召回他们复职吧!”(那些离去的县吏)全都回来,勉励自己,全都成了好县吏。
高柔自从归附太祖,处理法律事情平允适当,魏国刚建立时,授予官职丞相理曹掾。
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
按照旧法,军队出征时,士卒逃亡,要把他的妻子儿女拷打致死。
太祖担心(这样)士卒还是逃亡不止,(想要)再加重刑罚。
宋金有母亲、妻子和两个弟弟都在官府中服役,主管这件事的人上奏将他们全部杀掉。
高柔启奏说:“士卒逃离军队,实在是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逃跑的士卒中也时常有后悔的,我认为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第一可使与敌人不信任他们,第二可以引诱士卒产生归还之心。
按照原来的旧法,本来已经断绝了他们归还的愿望,却再加重旧法,我恐怕从现在起正在从军的士卒,见一人逃亡,(怕)自己将被杀掉,也将要跟着逃走,(我们)就不能再杀掉他们了。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
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
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
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
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
“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
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邯郸市2011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21分,每小题3分)1.B(A 仑—轮;C 形—型;D欠—歉)2.B(A项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
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C项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D项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D(A语序不当,将“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改为“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B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
)4.A(根据词语的衔接与语意的连贯来判断。
)二、(9分,每小题3分)5.C(张冠李戴,“对过去400年的北极气温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是“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而非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6.B(A范围扩大。
“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北极永冻土的融化和海冰的融化也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C缩小范围主要受到夏季海冰和永冻土融化的冲击。
D对象错,应是米勒认为)7.D(无中生有。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也有有利的一面”以及“可怕的冰川期”在文中无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8.B项。
“寻”是“不久”的意思。
9.C项。
③是说年富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愤恨。
⑤是说年富在户部任尚书时勤敏于政事。
10.B项(地点错,“免除赋税,撤销了几个税课局”是在“大同”)。
四、(23分)11.(10分)(1)年龄刚刚超过二十,严肃稳重(或“严肃认真”)得像老年(年长)的儒生一样。
(“甫”“冠”“严重”各1分,3分)(2)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是”“重”“侧目”各1分,句意1分,4分)(3)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
皇帝抚慰并挽留年富,因而罢免了孙毓。
(“因”“乞骸骨”“黜”各1分,3分)12.(8分)(1)答案示例1:同意。
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雨,让襟袖感知微风,采用了拟人手法。
使池塘襟袖也有了生命力。
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就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
答案1.A “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的复古”错,原文是“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
2.D所引文句是沈、宋诗文特点,不是独孤及的。
3.C 原文中,“他们”不是指韩柳李杜。
4.B表示,显示5.D①说明柳庆的战略眼光。
③不是直接表明。
6.B“诽谤罪”文中没有根据。
7.(1)荆州没有险要的地势,怎么能够凭借它来巩固宏大的基业呢?(要害1分,宁1分,足以1分,固1分,鸿基1分)(2)孟氏一点没有畏惧的表情,对柳庆说:“如果把刑具加在我的身上,以后你怎么把它解下来呢?” (殊1分,若1分,桎棝1分,何以1分,脱1分)附译文:柳庆字更兴,自幼聪明机敏,有度量,博览群书。
魏孝武帝将要西迁时,柳庆以散骑侍郎的身份,乘驿站车马急行,进入函谷关。
柳庆到高平见到周文帝(时未称帝),共同商议当时政事。
周文帝就请他奉迎魏孝武帝,还命令柳庆先回去报告。
孝武帝屏退左右随从,对柳庆说:“我想去荆州,怎么样?”柳庆回答道:“关中防守坚固,是天下最强的地方。
荆州没有险要的地势,怎么能够凭借它来巩固宏大的基业呢?”孝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周文帝曾恼怒王茂,准备杀掉他,而王茂并没有犯死罪。
朝中群臣都知道这件事,但是没有人敢去劝说周文帝。
柳庆就上言争辩。
周文帝更加恼怒,说:“你如果声言他没有罪过,也必须连带治罪。
”就把柳庆绑在面前。
柳庆言辞气势毫不屈服,高声说道:“微臣私下听说,君王如果不通达就不算圣明,臣子如果不谏争者就是不忠诚。
我竭尽忠诚,确实不敢吝惜一死,只是担心您成为不圣明的人。
”周文帝才醒悟,就赦免王茂,但已经来不及了。
周文帝默不作声。
第二天,他对柳庆说:“我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于是让王茂冤枉而死。
可以赏赐王茂家钱帛,以表明我的过错。
”柳庆仪表端庄严肃,生性坦率耿直,没有什么忌讳。
周文帝也因此而特别倚重他。
不久以本官兼任雍州别驾。
广陵王元欣是魏国皇室显赫亲族。
他的外甥孟氏多次做下凶暴蛮横的坏事。
有人告发孟氏盗牛,柳庆将其逮捕(审讯),确认实情,急速下令把他监禁起来。
省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2013.3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 卷第22题-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R,i 是虚数单位,则当iia +-1是纯虚数时,实数a 为 A.21 B. - 1 C.-21D. 12.设全集U=R ,A=:}31|{2xx y x +=,B= {x|y=lg(1+x)},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x |-3 <x <-1}B. {x |-3 <x <0}C. {x |-3 ≤x <0}D. {x |x <-3} 3. 已知函数f(x)=)12ln(a x+-,其中a 为常数.则“a =-1”是f(x)为奇函数”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B.31-C.21D.23 5.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2a 3a 6a 9a 10 =32,则14210a a 的值为A.4B. 2C. -2D. -46. 用数字1,2,3,4组成数字可以重复的四位数,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数字出现两次的四位数的个数为A, 144 B.120 C.108D.727. 算法如图,若输入m=210,n = 117,则输出的n 为 A.2 B.3 C,7D.118. 函数f (x )=)sin(ϕω+x A (其中A>0,2||πϕ<)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x =cos 2x 的图象,则只需将f(x)的图象A.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9.若抛物线C 1: y 2=2px(p >0)的焦点F 恰好是双曲线C 2:1222=-bx a x y(a>0,b >0)的右焦点,且它们的交点的连线过点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12-B.12+C.226+ D.212+10.已知点G 是ΔABC 的重心,A ∠= 1200,= -2,则的最小值是A.33B.22C.32D.4311.把一根长度为7的铁丝截成任意长的3段,则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 A.21B.43C.54D.4112.已知f(x)=⎩⎨⎧≥-<++)0)(1()0(22x x f x x x a ,且函数y=f(x)+x 恰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围是A. (∞-,l]B. (O,1]C. (∞-,O]D. (∞-,2]第II 卷(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3 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共 79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 3 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责备家需不停打扫“自己的园地” 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议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自己,但有时却比树还清爽、漂亮。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意会到文学责备的重要性。
文学责备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议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由于李健吾尖刻的责备,引来巴金的不快,即即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相互尊敬,特别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必然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责备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责备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切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由此,联想到当前对文学责备的一些议论。
忧如 1990 年起就有责备缺席这样的说法,这些尖锐的建议其实不意味着对今日的文学责备成就的通盘抹杀,而是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责备在此刻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
我认为在困扰今世文学责备的诸多要素中,责备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责备家第一就是一位专家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关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其实不是缘于灵光一闪的小聪慧,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久累积的结果。
看看他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习程度,看看他们关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好多此后的责备家都会感觉自愧不如的。
比较之下,此刻的文学责备者其实不是才学太多,而是才学严重不足。
以文学责备为例,此刻的一些责备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除此以外,忧如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
事实上,一位责备家假如不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为浓厚的赏识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议论会有正确的判断力。
文学责备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当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取,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见解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本就能解决。
2013年邯郸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参考答案地理部分1-11 BACCB CDCDB B36.(1)海陆位置:沿海少,内陆多(2分)地势:大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2分)原因:沿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内陆高原气候凉爽(2分)(2)东南部地区纬度低,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较多(2分)受暖流影响大,受地形抬升,降水多(2分)西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受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2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沿岸寒流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4分)(3)紧邻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电子产品组装需求量大,靠近美国,方便大量生产资料进出口(4分);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 (4分)。
37.(1)原因有降水天气出现(2分)。
适宜收获的天气是晴天,仅为较适宜收获说明可能有阴天或强度不大的降水出现;右图指示该地区多为适宜播种,符合降水后适宜播种的条件(4分)。
(2)该地区纬度较低,10月末仍为生长期(2分)。
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夏种较晚,收获较晚(4分)。
其它地区因纬度高或海拔高,生长期较短,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收获较早(4分)。
(3)交通、市场:由于交通更加快捷,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扩大和变化(3分);科技、产品效益: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花卉、蔬菜的经济收益比种植桑树更高等(3分)。
【旅游地理】42.(1)北欧旅游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幽静的峡湾、星罗棋布的冰蚀湖;茂密的原始针叶林;冰岛的地热温泉和冰雪(答对任意2点得4分)(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增强。
(6分)【自然灾害】43.(1)夏季(6月份),受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地处谷地,两侧坡度陡,汇水快,水量大。
(每点3分二点共6分)(2) B地临湖且地势较低,A地及附近地区洪水携带泥沙淤积抬高水位,使B地发生洪涝。
2013邯郸市语文高三一模答案详解1.3分。
A“和”原文是“即”;2. 3分。
C“有些..可信或无价值”..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完全3. 3分。
B“流传下来的诗篇”错,原文是“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4.3分。
C(迎接)5.3分。
A(①③⑤表明其“节” (气节,操守) ②表明其“义”,④是敌人的行为,⑥是对邦乂节义的褒扬,不是“直接”)6.3分。
B.“第二天”有误,应该是当即行动,另“过了几天”,也与原文的“越翼日”(过了第二天)不符。
7.(1)5分。
邦乂让县里监狱中的囚犯赵明站立在院子里,(本)想要杀掉他,(却又)趁机告诉他。
(立,使动用法1分,庭 1分,之1分,因1分,谕1分,告诉,劝谕,劝告。
)(2)5分。
天子用你们守卫城池,敌人来了你们不能抵抗,反与敌人一起宴饮玩乐,还有脸见我吗? (以1分,依靠,用;若1分;捍1分;与共宴乐,省略句1分,面目1分) 附译文:杨邦乂(乂:yì,1.治理,安定;2.贤才),字晞稷,吉州吉水人。
邦乂少时在郡学,眼睛不看有违于礼义的东西,同学想毁坏他的操守,拉他出去,托言是故友家,其实是妓女馆。
邦乂开始没有怀疑,酒行了几遍,妓女出来了,邦乂陡然一惊,快步回到舍宿,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自我责斥。
博通古今,以上舍资格登进士第,遭逢时事多艰难,每每以气节忠义自许。
历任婺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改官秩知溧阳县。
恰逢叛兵周德占据府城,杀害官吏。
邦乂让县里监狱中的囚犯赵明站立在院子里,(本)想要杀掉他,(却又)趁机告诉他,说:“你熟悉乡里的豪杰,如确实能聚集你的同党替县里百姓诛杀盗贼,不但宽宥你的罪行,而且还可上报功劳赐封官爵。
”赵明马上请求行动,邦乂给他一大杯酒让他喝,接着让他自己离去。
过了第二天,就讨平了叛兵。
建炎三年(1129),金人到达长江上,高宗去浙西,留下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在建康,命令韩世忠、王燮诸将都听杜充节制。
杜充性情残酷而且无谋,军心不附。
渡冈沙河后,杜充派遣陈淬等人与金人战于马家渡。
从辰时到未时,双方多次交战,不分胜负。
王燮拥兵不去援救,陈淬被金人擒获,王燮的军队逃跑,杜充率领部下几千人投降。
金人渡过长江,击鼓前进直逼建康城。
当时李棁(zhuō)以户部尚书的身份监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驻守建康,都写好降书,在十里亭迎接金人。
金人主帅完颜宗弼已进入城内,李棁、陈邦光率领下属官员迎接跪拜,只有杨邦乂不下跪,用血在衣襟上写了几个大字:“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宗弼不能使他屈服。
第二天,宗弼派人劝说邦乂,许诺恢复他原有的官职。
邦乂用头碰柱子底下的石礅,鲜血直流,说: “世上难道有不怕死而可以用利惑动的吗?快点杀掉我。
”第二天,宗弼等人与李棁、陈邦光在厅堂上举行宴会,让邦乂站在院子里,邦乂叱骂李棁、陈邦光说:“天子用你们守卫城池,敌人来了你们不能抵抗,反与敌人一起宴饮玩乐,还有脸见我吗?”有个刘团练,用一幅纸写上“死活”二字给邦乂看,说:“你不要多说话,想死赶快写‘死’字。
”邦乂奋笔写上“死”字,金人互相看着变了脸色,但不敢加害于他。
不久宗弼又拉出邦乂,邦乂不胜愤恨,远远看着宗弼大声骂道: “你们女真图谋中原,上天岂会长久帮助你,定将把你碎尸万段,你怎么能玷污我!”宗弼大怒,杀害邦乂,剖肚取出他的心脏,时年四十四岁。
事情被朝廷听到,赠他直秘阁,赐给田地三顷(三百亩),官府为他殓尸下葬,就其葬地赐庙号褒忠,谥号“忠襄”,授予他的四个儿子官职。
8. 5分。
“忽”,迅速,快;“渐”,慢慢地。
(1分)这两个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1分)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注意题目中的“夏日”),明月可爱而“渐”起,又表现出一种心理的愉快感受,(2分)才有了三四两句中散发乘凉和开轩闲卧的闲适。
(1分)9.6分。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1分)悦耳清心清幽绝俗的境界使诗人想到音乐,要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1)分由“鸣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1分)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怀人”上来。
(1分)这种“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
(1分)由景到情,层递自然。
(1分)10.6分,每空1分。
(1)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2)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11.(1)5分。
C3分(小说有大量社会环境描写),B2分。
A.大庚“主动”拿出麦种,“大庚很有思想觉悟”错;D.“说明大庚是个出尔反尔的人”错;E.“插叙”错。
(2)6分。
①性格善良天生心肠软;②有良心,知足不贪得;③能为他人着想,不狭隘;④痛恨贪腐。
每点2分,答3点满分。
(3)6分。
开头,写解放军伤兵向大庚借粮并打借条承诺按年头加翻倍偿还;中间,写大庚在几十年里三次持借条兑粮,又三次放弃兑粮的故事;结尾,写大庚要用自己的棺材重新安葬媳妇,不再顾及自己身后之事。
(意思对即可)(4)8分。
①大庚不应该借粮。
大庚借出粮食后,自己的家人就会面临断粮饿死的危险,而生命是宝贵的,所以不应借粮;②大庚在借粮时应量力而行。
帮助解放军应该,可也不能饿死家人。
大庚可以折中一下,借给解放军一部分粮食,留下一部分麦种,以便来年播种养家;③大庚应该把粮食借给解放军。
在革命遇到困难,解放军伤兵断粮数日陷入绝境的时候,应该舍小家保大家。
为了革命取得成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就是牺牲自我也是值得的。
(思想积极健康,言之成理即可)12.(1)5分。
A3分,D2分,B1分。
C项,“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错;E项,“缺乏主动性”错;B项,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不仅仅是因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2)6分。
①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②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③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
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④目前仍不断有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
每点2分,答3点满分。
(3)6分。
①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
②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③参加文化保护会议和活动,亲自下乡调查文化保护情况;④作画义卖募集资金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⑤为保护面临拆迁的“好的街区或村落”积极奔走;⑥为保护民间文化做大量宣传工作。
4点以上含4点得满分,少一点扣2分,6分扣完为止。
(4)8分。
①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正确。
因为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造成人们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
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如不及时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存在断裂乃至灭绝的危险。
保护民族文化形势紧迫不容迟疑,在这种情形下,冯骥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正是肩负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正确的做法。
②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欠妥。
民族文化虽然需要保护,可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他最擅长的是写作与绘画,他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保护文化遗产,而不应该以年老之躯奔波于文化保护的第一线。
13.3分。
D(“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A“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它不能形容“伦理价值观”,使用对象错误。
B“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仅指悔恨。
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不是悔恨,望文生义。
C“应运而生”原指顺应时运而产生现多指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
一般不含贬义,不能等同于“必然出现问题”)14.3分。
B (A句义不明有歧义,“蜂蜜水解酒后头痛”因断句不同而有两种理解,后三句同。
C结构混乱,中途转换话题。
D “此”指代不明。
或不合逻辑,“不敢苟同”的不应该是一个选择性疑问句)15.3分。
A ③紧承上文解释构建物联网的目的,⑥阐述了③中“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好处。
②⑤④①从生活、工作的角度来解释物联网的应用,注意“然后”“以方便”等词所提示出的逻辑关系。
16.5分。
可以从“假期作业负担过重”“老师留作业的初衷”“教育方式”“拼爹思想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弄虚作假”“能力与过程”等方面进行评论。
只要能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7.6分。
水面的萍,当你随波逐流时,根基便浅了;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无了,地下的煤,当你燃烧自己时,奉献就显了。
18. 60分。
立意角度:1.完善——部分与整体。
部分完善还不行,要协调一致,必须整体各个部分都要吻合完善;2.和谐——包容、求同与步调一致。
平稳运行需要各环节标准化一,融洽和谐;和谐需要适应对方;3.成功——关注每个因素。
学习或者工作,任何一个要素不完美,都不易成功,如态度、方法、身体状况、意外事件等,任何缺陷都会影响成功;4.全面——全面考察,全局观的树立。
不能只顾某一局部。
仅仅认识局部就定论或投入应用,是危险的,全面考证才知道是否可用;5.适合——适应、适合教育话题。
适合的才是完美的,不适合的却硬性加给的就是不和谐和不成功的。
以上几个角度都可以写作,考察文章围绕中心写作状况以及行文各方面情况,按照高考评卷要求确定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