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江西省高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8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数学(新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2 B .15C .12或15D .9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4.如图,△ABO 关于x 轴对称,点A 的坐标为(1,﹣2),则点B 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D .(﹣2,1)5.如图,在△ABE 中,∠BAE=105°,AE 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BE 于点C ,且AB=CE ,则∠B 的度数是( )A .45°B .60°C .50°D .55°6.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作法如下:如图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作法的道理是( ) A .HL B .SSS C .SASD .ASA7.如图,AB ∥DE ,AF=DC ,若要证明△ABC ≌△DEF ,还需补充的条件是( ) A .AC=DFB .AB=DEC .∠A=∠DD .BC=EF8.如图,△ABC 中,已知∠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经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点E ,若BD+CE=9,则线段DE 的长为( ) A .9 B .8 C .7D .6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 a·a 3= .(b 3)4= . (2ab)3= .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_____.11. 如图,已知△ABC 的三边AB 、AC 、BC 的长分别为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S △AOB :S △AOC :S △BOC = .12.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要写一个条件).13. 计算:10031002)161()16(-⨯-= 14.如图,△ABC 中,∠BAC=100°,DF 、EG 分别是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则∠DAE 等于 度.15. 点E(a ,-5)与点F(-2,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16. 如图,在△ABC 中,∠C=90°,∠B=15°,AB 的垂直平分 线交AB 于E ,交BC 于D ,BD=8,则AC=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17.计算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16分)(1)(ab 2)2·(-a 3b)3÷(-5ab) (2)3a (2a 2-9a+3)-4a (2a-1)(3)﹣4(b ﹣a )3•(a ﹣b )6•(b ﹣a )2÷(a ﹣b )(4)(5x+2y)(3x-2y)18.(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5),B(-1,0),C(-4,3). (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2)写出点111A B C ,,的坐标19. (8分) 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 (1)∠ABE=15°,∠BAD=35°,求∠BED 的度数; (2)作出△BED 的BD 边上的高;(3)若△ABC 的面积为60,BD=5,则点E 到BC 边的距离为多少?20.(8分)如图,∠BAC=90°,AB=AC ,D 点在AC 上,E 点在BA 的延长线上,BD=CE ,BD 的延长线交CE 于F.DCABE证明:(1)AD=AE (2) BF⊥CE.21. (6分)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并在这条垂线上取一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测得ED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理由。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锁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亚运会会徽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小芳有两根长度为5cm和11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的木条.A.5cm B.3cm C.17cm D.12cm3.(3分)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4倍,则n等于()A.7B.8C.10D.94.(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6,另一边长等于4,则它的周长等于()A.15B.16C.14D.14或165.(3分)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A.∠A B.∠B C.∠C D.∠B或∠C6.(3分)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等于()A.18°B.36°C.54°D.64°7.(3分)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A.35°B.95°C.85°D.75°8.(3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在边AC上,将△ABC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 处,若∠B=75°,则∠BDF等于()A.30°B.50°C.60°D.37.5°9.(3分)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40米B.150米C.160米D.240米10.(3分)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C.BC=DC,∠A=∠D D.AC=DC,∠A=∠D11.(3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的度数为何?()A.24°B.30°C.32°D.36°12.(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6B.7C.8D.913.(3分)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2.5cm,PN=3cm,MN =4cm,则线段QR的长为()A.4.5cm B.5.5cm C.6.5cm D.7cm14.(3分)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四个结论①点P在∠A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5.(3分)点P(﹣3,5)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6.(3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S=7,DE△ABC =2,AB=4,则AC长是.17.(3分)如图,△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18.(3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19.(3分)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 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4,则△A6B6A7的边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计63分)20.(6分)用尺规作图,在△ABC中作一点P,使点P到AB,AC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21.(7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在x轴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8分)如图,在△ABC中,∠B=40°,AE是∠BAC的平分线,∠ACD=106°,求∠AEC的度数.23.(8分)如图,在△ABC和△DCB中,∠A=∠D=90°,OA=OD,AC与BD相交于点O.(1)求证:AB=CD;(2)请判断△O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4.(10分)如图,已知港口A东偏南10°方向有一处小岛B,一艘货轮从港口A沿南偏东40°航线出发,行驶80海里到达C处,此时观测小岛B在北偏东60°方向.(1)求此时货轮到小岛B的距离.(2)在小岛周围36海里范围内是暗礁区,此时轮船向正东方向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5.(12分)如图,△ABC和△EBD中,∠ABC=∠DBE=90°,AB=CB,BE=BD,连接AE,CD,AE 与CD交于点M,AE与BC交于点N.(1)求证:AE=CD;(2)求证:AE⊥CD;(3)连接BM,有以下两个结论:①BM平分∠CBE;②MB平分∠AMD.其中正确的有(请写序号,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6.(12分)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2)试求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锁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亚运会会徽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3分)小芳有两根长度为5cm和11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的木条.A.5cm B.3cm C.17cm D.12cm【分析】设木条的长度为xcm,再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木条的长度为xcm,则11﹣5<x<11+5,即6<x<1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分)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4倍,则n等于()A.7B.8C.10D.9【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根据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4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根据题意得:180°•(n﹣2)=360°×4,解得n=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外角的特征.求多边形的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4.(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6,另一边长等于4,则它的周长等于()A.15B.16C.14D.14或16【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腰不能确定,故应分4为底边与6为底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4为底边时,腰长为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4+6+6=16;当6为底边时,腰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4+4+6=1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是解题关键.5.(3分)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A.∠A B.∠B C.∠C D.∠B或∠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知,相等的两个角∠B与∠C不能是10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答】解:在△ABC中,∵∠B=∠C,∴∠B、∠C不能等于100°,∴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的100°的角的对应角是∠A.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根据∠A=∠C判断出这两个角都不能是100°是解题的关键.6.(3分)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等于()A.18°B.36°C.54°D.64°【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已知可求得∠A的度数,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AB=AC,∠ABC=72°,∴∠ABC=∠ACB=72°,∴∠A=36°,∵BD⊥AC,∴∠ABD=90°﹣36°=5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答题,此题难度一般.7.(3分)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A.35°B.95°C.85°D.75°【分析】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即可.【解答】解:∵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E=60°,∴∠ACD=2∠ACE=120°,∵∠ACD=∠B+∠A,∴∠A=∠ACD﹣∠B=120°﹣35°=8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8.(3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在边AC上,将△ABC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 处,若∠B=75°,则∠BDF等于()A.30°B.50°C.60°D.37.5°【分析】由题意可得AD=BD=DF,即可求∠B=∠DFB=7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DF的度数.【解答】解:∵点D是AB的中点∴AD=BD∵折叠∴AD=DF∴BD=AD=DF∴∠B=∠DFB=75°∴∠BDF=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运用折叠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9.(3分)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40米B.150米C.160米D.240米【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每一个外角都为24°,依此可求边数,再求多边形的周长.【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每一个外角为24°,∴多边形的边数为360°÷24°=15,∴小华一共走了:15×10=150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关键是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及每一个外角都为24°求边数.10.(3分)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C.BC=DC,∠A=∠D D.AC=DC,∠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B=DE,∴当BC=EC,∠B=∠E时,满足SAS,可证明△ABC≌△DEC,故A可以;当BC=EC,AC=DC时,满足SSS,可证明△ABC≌△DEC,故B可以;当BC=DC,∠A=∠D时,在△ABC中是ASS,在△DEC中是SAS,故不能证明△ABC≌△DEC,故C不可以;当AC=DC,∠A=∠D时,满足SAS,可证明△ABC≌△DEC,故D可以;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1.(3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的度数为何?()A.24°B.30°C.32°D.36°【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P=∠CBP,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BP=CP,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BP=∠BCP,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ABP=∠CBP.∵直线L为BC的中垂线,∴BP=CP,∴∠CBP=∠BCP,∴∠ABP=∠CBP=∠BCP,在△ABC中,3∠ABP+∠A+∠ACP=180°,即3∠ABP+60°+24°=180°,解得∠ABP=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列出关于∠ABP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6B.7C.8D.9【分析】分AB是腰长时,根据网格结构,找出一个小正方形与A、B顶点相对的顶点,连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AB是底边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AB垂直平分线上的格点都可以作为点C,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网格结构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分AB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13.(3分)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2.5cm,PN=3cm,MN=4cm,则线段QR的长为()A.4.5cm B.5.5cm C.6.5cm D.7cm【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M=MQ,PN=NR,进而利用MN=4cm,得出NQ的长,即可得出QR的长.【解答】解:∵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PM=MQ,PN=NR,∵PM=2.5cm,PN=3cm,MN=4cm,∴RN=3cm,MQ=2.5cm,即NQ=MN﹣MQ=4﹣2.5=1.5(cm),则线段QR的长为:RN+NQ=3+1.5=4.5(cm).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M=MQ,PN=NR是解题关键.14.(3分)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四个结论①点P在∠A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可推出Rt△ARP≌Rt△ASP,则AR=AS,故(2)正确,∠BAP=∠CAP,所以AP是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故(1)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知,AP也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即点P是BC的中点,因为AQ=PQ,所以点Q是AC的中点,所以PQ是边AB对的中位线,有PQ∥AB,故(3)正确,又可推出△BRP≌△QSP,故(4)正确.【解答】解:∵PR⊥AB于R,PS⊥AC于S∴∠ARP=∠ASP=90°∵PR=PS,AP=AP∴Rt△ARP≌Rt△ASP∴AR=AS,故(2)正确,∠BAP=∠CAP∴AP是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故(1)正确∴AP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即点P是BC的中点∵AQ=PQ∴点Q是AC的中点∴PQ是边AB对的中位线∴PQ∥AB,故(3)正确∵∠B=∠C=60°,∠BRP=∠CSP=90°,BP=CP∴△BRP≌△QSP,故(4)正确∴全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中位线的性质求解.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5.(3分)点P(﹣3,5)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5).【分析】利用平面内两点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行求解.【解答】解:P(﹣3,5)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6.(3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S=7,DE△ABC =2,AB=4,则AC长是3.【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F⊥AC,∴DE=DF,∴S=×4×2+AC•2=7,△ABC解得A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3分)如图,△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13.【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则△BCE的周长=BC+EC+EB=BC+EC+EA=BC+AC=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3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A=∠C或∠ADO=∠CBO.【分析】本题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中已经具备一边和一角,所以只要再添加一组对应角或边相等即可.【解答】解:添加条件可以是:∠A=∠C或∠ADC=∠ABC.∵添加∠A=∠C根据AAS判定△AOD≌△COB,添加∠ADC=∠ABC根据ASA判定△AOD≌△COB,故填空答案:∠A=∠C或∠ADC=∠AB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3分)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 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4,则△A6B6A7的边长为128.【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16,A4B4=8B1A2=32,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4,∴A2B1=4,∵△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16=24,A4B4=8B1A2=32=25,A5B5=16B1A2=64=26,以此类推:△A n B n A n+1的边长为2n+1,∴△A6B6A7的边长为:26+1=128.故答案为:12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计63分)20.(6分)用尺规作图,在△ABC中作一点P,使点P到AB,AC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分析】分别作∠BAC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中垂线,它们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解答】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正确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21.(7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在x轴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1)写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对应点A′、B′、C′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2)作A点关于x轴的对应点A″,连接A″C交x轴于点P,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PA+PC 最小.【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2)如图,点P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一般的方法是:由已知点出发向所给直线作垂线,并确定垂足;直线的另一侧,以垂足为一端点,作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得到线段的另一端点,即为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2.(8分)如图,在△ABC中,∠B=40°,AE是∠BAC的平分线,∠ACD=106°,求∠AEC的度数.【分析】先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BAE的度数,然后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即可求∠AEC的度数.【解答】解:∵∠ACD是△ABC的外角,∴∠ACD=∠B+∠BAC,∵∠B=40°,∠ACD=106°,∴∠BAC=66°,∵AE平分∠BAC,∴∠BAE=∠BAC=33°,∵∠AEC是△ABE的外角,∴∠AEC=∠B+∠BAE=73°.【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23.(8分)如图,在△ABC和△DCB中,∠A=∠D=90°,OA=OD,AC与BD相交于点O.(1)求证:AB=CD;(2)请判断△O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用HL公理证:Rt△ABC≌Rt△DCB,从而得证;(2)利用Rt△ABC≌Rt△DCB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证明△OBC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1)在Rt△ABC与Rt△DCB中,∠A=∠D=90°,,∴Rt△ABC≌Rt△DCB(HL),∴AB=CD;(2)△O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C≌△DCB,则∠ACB=∠DBC,在△OBC中,即∠OCB=∠OBC∴△OBC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4.(10分)如图,已知港口A东偏南10°方向有一处小岛B,一艘货轮从港口A沿南偏东40°航线出发,行驶80海里到达C处,此时观测小岛B在北偏东60°方向.(1)求此时货轮到小岛B的距离.(2)在小岛周围36海里范围内是暗礁区,此时轮船向正东方向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CAB=∠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CA=80,得到答案;(2)作BD⊥CD于点D,求出∠BC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CAB=90°﹣40°﹣10°=40°,∠ACB=40°+60°=100°,∴∠B=180°﹣100°﹣40°=40°,∴∠CAB=∠B,∴CB=CA=80(海里),答:此时货轮到小岛B的距离为80海里;(2)轮船向正东方向航行没有触礁危险.理由如下:如图,作BD⊥CD于点D,∵∠BCD=90°﹣60°=30°,∴BD=BC=40,∵40>36,∴轮船向正东方向航行没有触礁危险.【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方向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5.(12分)如图,△ABC和△EBD中,∠ABC=∠DBE=90°,AB=CB,BE=BD,连接AE,CD,AE 与CD交于点M,AE与BC交于点N.(1)求证:AE=CD;(2)求证:AE⊥CD;(3)连接BM,有以下两个结论:①BM平分∠CBE;②MB平分∠AMD.其中正确的有②(请写序号,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分析】(1)欲证明AE=CD,只要证明△ABE≌△CBD;(2)由△ABE≌△CBD,推出BAE=∠BCD,由∠NMC=180°﹣∠BCD﹣∠CNM,∠ABC=180°﹣∠BAE ﹣∠ANB,又∠CNM=∠ABC,∠ABC=90°,可得∠NMC=90°;(3)结论:②;作BK⊥AE于K,BJ⊥CD于J.理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解答】(1)证明:∵∠ABC=∠DBE,∴∠ABC+∠CBE=∠DBE+∠CBE,即∠ABE=∠CBD,在△ABE和△CBD中,,∴△ABE≌△CBD,∴AE=CD.(2)∵△ABE≌△CBD,∴∠BAE=∠BCD,∵∠NMC=180°﹣∠BCD﹣∠CNM,∠ABC=180°﹣∠BAE﹣∠ANB,又∠CNM=∠ABC,∵∠ABC=90°,∴∠NMC=90°,∴AE⊥CD.(3)结论:②理由:作BK ⊥AE 于K ,BJ ⊥CD 于J .∵△ABE ≌△CBD ,∴AE =CD ,S △ABE =S △CDB ,∴•AE •BK =•CD •BJ ,∴BK =BJ ,∵作BK ⊥AE 于K ,BJ ⊥CD 于J ,∴BM 平分∠AMD .不妨设①成立,则△ABM ≌△DBM ,则AB =BD ,显然可不能,故①错误.故答案为②.【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解决问题.26.(12分)如图1,点P 、Q 分别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ABC 边AB 、BC 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 ,点Q 从顶点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 /s .(1)连接AQ 、CP 交于点M ,则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2)试求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若点P 、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 、BC 上运动,直线AQ 、CP 交点为M ,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APC ≌△BQA ,则可求得∠BAQ =∠ACP ,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得∠CMQ =60°;(2)可用t分别表示出BP和BQ,分∠BPQ=90°和∠BPQ=90°两种情况,分别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则可求得t的值;(3)同(1)可证得△PBC≌△QCA,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得∠CMQ=120°.【解答】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PAC=60°,∵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AP=BQ,在△APC和△BQA中,∴△APC≌△BQA(SAS),∴∠BAQ=∠ACP,∴∠CMQ=∠CAQ+∠ACP=∠BAQ+∠CAQ=∠BAC=60°,∴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不变,∠CMQ=60°;(2)∵运动时间为ts,则AP=BQ=t,∴PB=4﹣t,当∠PQB=90°时,∵∠B=60°,∴PB=2BQ,∴4﹣t=2t,解得t=,当∠BPQ=90°时,∵∠B=60°,∴BQ=2PB,∴t=2(4﹣t),解得t=,∴当t为s或s时,△PBQ为直角三角形;(3)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BC,∠ABC=∠BCA=60°,∴∠PBC=∠QCA=120°,且BP=CQ,在△PBC和△QCA中,∴△PBC≌△QCA(SAS),∴∠BPC=∠MQC,又∵∠PCB=∠MCQ,∴∠CMQ=∠PBC=120°,∴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的大小不变,∠CMQ=120°.【点评】本题为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满分30分)1.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 +=(m+n)(m−n)B. −a=a(a−1)C. (x+2)(x−2)=−4D. +2x−1=(x−1)22.多项式−m与多项式−2x+1的公因式是( )A. x−1B. x+1C. −1D. (x−1)23.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 )A. 扩大为原来的4倍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不变D. 缩小为原来的124.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因式分解的是( )A. x+xB. +8x+16C. +4D. −15.把代数式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A. B. C. D.6.边长为a,b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 b+ab的值为( )A. 35B. 70C. 140D. 2807.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A. 80分B. 82分C. 84分D. 86分8.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A. B. C. D.9.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7名学生成绩的()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10.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 当x=2时,的值为零B. 当x≠3时,有意义C. 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D. 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1.如果分式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________。
12.若多项式x−mx−21可以分解为(x+3)(x−7),则m=________。
13.当a=2时,分式的值是________。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将答案填在表格内。
1.在下列各电视台的台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 B.3cm,3cm,6cm C.5cm,8cm,2cm D.4cm,5cm,6cm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AS D.ASA4.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D∥BC,且AD=BC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6.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AEF=110°,则∠1=( )A.30°B.35°C.40°D.50°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顶角的度数为( )A.30°B.30°或150°C.60°或150°D.60°或120°8.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9.正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n的值为( )A.7 B.8 C.9 D.1010.如图,∠A=15°,AB=BC=CD=DE=EF,则∠DEF等于( )A.90°B.75°C.70°D.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2,则其周长为__________.12.点A(2,﹣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3.△ABC中,∠A=100°,BI、CI分别平分∠ABC,∠ACB,则∠BIC=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B=AD,∠BAE=∠DAC,要使△ABC≌△ADE,只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只需添加一个你认为适合的)15.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多边形是__________.16.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中点,如果AB=10厘米,AC=12厘米,则△ABD和△ACD的周长之差为__________,面积之差为__________.17.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cm,AB=10cm,则△EBC的周长为__________.18.在△ABC中,∠A=34°,∠B=72°,则与∠C相邻的外角为__________.19.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5条对角线,这是一个__________边形.20.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4,△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在-1,0,四个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B. 0 C. 2 D. -12.下列各组数,属于勾股数的是( )A. 4,5,6B. 5,10,13C. 3,4,5D. 8,39,403.下列函数:①y= x,②y=2x-1,③ ,④y=-x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下列点在x轴上的是( )A. (0,1)B. (1,1)C. (1,-1)D. (-1,0)5.己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斜边上的高是( )A. 2B. 2.4C. 4D. 4.86.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 4B. 8C. 16D. 64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64cm2,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A. 4cmB. cmC. cmD. 6cm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为实数,则点(2,a2+1)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如图,小明试着在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D,过点D作CD⊥x轴,CD=3.若以原点为圆心,到点C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一点,则该点在( )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二、填空题11.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9的平方根是________,﹣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12.化简:=________·13.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________。
”14.比较大小(填上“>”或“<”):________ ,________15.己知点P(-3,1),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点的坐标为________.16.周长为10cm的长方形的一边长为a(cm).其面积S(cm²)与a(cm)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17.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形盒中,一只蚂蚁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B,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18.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把下列各数写入相应的集合中:- ,,0.1,,,,0,0.1212212221...(相邻两个1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⑴正数集合{ };⑵负数集合{ );⑶有理数集合{ );⑷无理数集合{ }.20.计算(1)(2)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线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1)在图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2)写出点的坐标.四、解答题22.在∆ABC中,AB=AC=5cm,BC=6cm,求.23.如图,广州到长沙700km,现有一列高铁从长沙出发,以250km/h的速度向武汉行驶.设x(h)表示高铁行驶的时间,y(km)表示高铁与广州的距离;(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2)当y=1050时,求x的值.24.如图,BC=3cm,AB=4cm,AF=12cm,且∠B=∠FAC=90°,求正方形CDEF的面积.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0,m),B(-5,0),C(n,0),且(n-3)²+=0.一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B0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1)求A,C两点的坐标;(2)连接PA,若∆PAB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当点P在线段B0上运动时间t= ▲s时,使△AOP≌△AOC?(请直接写出t的值,不需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A选项:是一个无理数;B选项:0是一个有理数;C选项:2是一个有理数;D选项:-1是一个有理数。
2018-2019学年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a 2·a=a 3B .(ab )2=a 2b 2C .(a 2)3=a 5D .-a+2a=a2.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A.430°B.4320°C. 4334°D.4360°4.如图,已知MB=ND,∠MBA=∠NDC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 .∠M=∠NB . AM ∥CNC .AB = CD D . AM=CN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和4,则它的周长是( ▲ )A .10B .8C .8或10D .无法确定6. 如图,点D 为△ABC 边AB 的中点,将△ABC 沿经过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刚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若∠B=48°,则∠BDF 的度数为( ▲ )A .88°B .86°C .84°D .82°7.如图,∠MON 内有一点P ,P 点关于OM 的轴对称点是G ,P 点关于ON 的轴对称点是H ,GH分别交OM 、ON 于A 、B 点,若GH 的长为10cm ,求△PAB 的周长为( ▲ )A .5cmB . 10cmC . 20cmD . 15cm8.如图,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CE≌△BCDB.△BGC≌△AFC C .△ADB≌△CEAD.△DCG≌△ECF9.如图,在△ABC 中,AB =AC ,∠ABC 、∠ACB 的平分线BD ,CE 相交于O 点,且BD 交AC 于点D ,CE 交AB 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 A B D C M N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③④10.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使点C落在点C´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 △ADCB. △BDC’C. △ADC´D. 不存在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实数4的平方根是.12.点A(-5,-6)与点B(5,-6)关于__________对称。
AD第8题图 第1题图第9题图 2018--2019(上)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考试用时:100分钟 ; 满分: 12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题目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7 D. 9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A. 50°B. 80°C. 50°或80°D. 20°或80°5. 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2) B.(-3,-2) C. (3,-2) D. (2,-3)6. 如图,∠B=∠D=90°,CB=CD ,∠1=30°,则∠2=( )。
A .30° B. 40° C. 50° D. 60°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 ,6cm ,8cm ,10cm .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8. 如图,△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 ≌△ACD ; (2)AD ⊥BC ;(3)∠B=∠C ;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 如图,△ABC 中,AC =AD =BD ,∠DAC =80º, 则∠B 的度数是( ) A .40º B .35º C .25º D .20º10.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 ) A .30º B .36º C .60º D .72º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 )去.B C D第16题图第12题图第17题图第15题图 第14题图 12.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2n +1 B. 3n +2 C. 4n +2 D. 4n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相应题目后的横线上) 13. 若A (x ,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2,y ),则x =____ ,y =______ , 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有4cm和6cm的两根小棒,请你再找一根小棒,并以这三根小棒为边围成一个三角形,下列长度的小棒可选的是()A.1cm B.2cm C.7cm D.10cm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则它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 B.AM∥CN C.AB=CD D.AM=CN5.已知:如图,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A与∠D互为余角B.∠A=∠2C.△ABC≌△CED D.∠1=∠26.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0,AB=8,则△ABC的周长为()A.8B.10C.18D.20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8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cm B.16cm C.16cm或20cm D.20cm8.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DE=DF B.BD=CD C.AE=AF D.∠ADE=∠ADF9.如图,△ABC≌△DEC,点B的对应点E在线段AB上,若AB∥CD,∠DCA=40°,则∠B的度数是()A.60°B.65°C.70°D.75°10.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BC=76°,点P是△ABC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射线CP交AB的延长线于点D,下列四个结论:①∠ACB=76°,②∠APB=38°,③∠D=24°,④AB+BC >AP+PC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若点A(﹣4,2)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12.如图,AB=DC,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CB.(填其中一种即可)13.如图,∠1=.14.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5.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A于点D,PC=4,则PD=.16.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B=8,AC=10,则△AMN的周长是.三、解答题(共86分)17.(10分)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DC∥AB.18.(10分)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DF.求证:AB=DE,AC=DF.19.(10分)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B是等腰三角形.20.(10分)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尺规作图)21.(10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22.(12分)如图,AD∥BC,∠A=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1)求证:△ADE≌△BEC;(2)若AD=6,AB=14,求△CDE的面积.23.(12分)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1,﹣1),B(4,﹣1),C (3,1).(1)画出△ABC及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点C的对应点C1的坐标是;(3)请直接写出以AB为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不与C重合)的坐标.24.(12分)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1)如图1,求证:DB=EC;(2)现将图1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如图2,连接DB、EC.①结论DB=EC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延长BD交EC于点P(请自己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表明字母),若∠ACB=70°,请求出∠BPC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有4cm和6cm的两根小棒,请你再找一根小棒,并以这三根小棒为边围成一个三角形,下列长度的小棒可选的是()A.1cm B.2cm C.7cm D.10cm【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6﹣4<第三根小棒的长度<6+4,再解不等式可得答案.【解答】解:设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为xcm,由题意得:6﹣4<x<6+4,解得:2<x<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则它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分析】利用邻补角先由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得到每一个外角都等于72°,然后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可计算出边数.【解答】解:∵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180°﹣108°=72°,∴多边形的边数==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 (n≥3)且n为整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 B.AM∥CN C.AB=CD D.AM=CN【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AAS、SSS、ASA、SAS四种.逐条验证即可.【解答】解:A、∠M=∠N,符合ASA,能判定△ABM≌△CDN,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M∥CN,得出∠MAB=∠NCD,符合AAS,能判定△ABM≌△CDN,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C、AB=CD,符合SAS,能判定△ABM≌△CDN,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条件AM=CN,MB=ND,∠MBA=∠NDC,不能判定△ABM≌△CDN,故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5.已知:如图,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A与∠D互为余角B.∠A=∠2C.△ABC≌△CED D.∠1=∠2【分析】先根据角角边证明△ABC与△CE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对各选项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C⊥CD,∴∠1+∠2=90°,∵∠B=90°,∴∠1+∠A=90°,在△ABC和△CED中,,∴△ABC≌△CED(AAS),故B、C选项正确;∵∠2+∠D=90°,∴∠A+∠D=90°,故A选项正确;∵AC⊥CD,∴∠ACD=90°,∠1+∠2=90°,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先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也是难点所在.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全等的判定方法对选项逐一验证.6.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0,AB=8,则△ABC的周长为()A.8B.10C.18D.20【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BD,再根据△ADC 的周长为10可得AC+BC=10,又由条件AB=8可得△ABC的周长.【解答】解:∵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C的周长为10,∴AC+AD+CD=AC+BD+CD=AC+BC=10,∵AB=8,∴△ABC的周长为:AC+BC+AB=10+8=1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8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cm B.16cm C.16cm或20cm D.20cm【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底哪个是腰,所以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当腰长为4cm时,4+4=8cm,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腰长为8cm时,符合三边关系,其周长为8+8+4=20cm.故该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DE=DF B.BD=CD C.AE=AF D.∠ADE=∠ADF【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然后利用“HL”证明Rt△ADE和Rt△AD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AF,∠ADE=∠ADF.【解答】解: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DE=DF,在Rt△ADE和Rt△ADF中,,∴Rt△ADE≌Rt△ADF(HL),∴AE=AF,∠ADE=∠ADF,只有AB=AC时,BD=CD.综上所述,结论错误的是BD=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9.如图,△ABC≌△DEC,点B的对应点E在线段AB上,若AB∥CD,∠DCA=40°,则∠B的度数是()A.60°B.65°C.70°D.7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根据全等得出∠ACB=∠DCE,都减去∠ACE即可.【解答】解:∵△ABC≌△DEC,∴∠ACB=∠DCE,CE=CB,∴∠BCE=∠DCA=40°.∴∠B=∠CE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10.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BC=76°,点P是△ABC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射线CP交AB的延长线于点D,下列四个结论:①∠ACB=76°,②∠APB=38°,③∠D=24°,④AB+BC >AP+PC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如图,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CE=CB,连接PE.由AB=AC,推出∠ABC=∠ACB=76°,由点P是△ABC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推出∠APB=∠ACB=38°,CD平分∠ACE,推出∠BCD=∠ECD=(180°﹣76°)=52°,推出∠D=∠ECD﹣∠CAB=52°﹣28°=24°,故①②③正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证明④错误;【解答】解:如图,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CE=CB,连接PE.∵AB=AC,∴∠ABC=∠ACB=76°,∵点P是△ABC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APB=∠ACB=38°,CD平分∠BCE,∴∠BCD=∠ECD=(180°﹣76°)=52°,∴∠D=∠ECD﹣∠CAB=52°﹣28°=24°,故①②③正确,PC=PC,∠PCE=∠PCB,CE=CB,∴△PCE≌△PCB(SAS),∴PE=PB,∵AB=AC,AP=AP,∠P AC=∠P AB,∴△P AC≌△P AB(SAS),∴PC=PB=PE,∴P A+PC=P A+PE>AC+CE,∵AB=AC,BC=CE,∴P A+PC>AB+BC,故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若点A(﹣4,2)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4,2).【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A(﹣4,2)与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4,2).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12.如图,AB=DC,请补充一个条件:AC=BD使△ABC≌△DCB.(填其中一种即可)【分析】由图形可知BC为公共边,则可再加一组边相等或一组角相等,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BC=CB,∴可补充AC=BD,在△ABC和△DCB中∴△ABC≌△DCB(SSS),故答案为:AC=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3.如图,∠1=70°.【分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据此进行计算.【解答】解: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130°=∠1+60°,∴∠1=130°﹣60°=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3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利用这些关系可解此题.【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点评】此题综合考查角平分线,余角,要注意∠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特别是观察图形的能力.15.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A于点D,PC=4,则PD=2.【分析】作PE⊥O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E=P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P=∠AOB=30°,由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得PE,即可求得PD.【解答】解:作PE⊥OB于E,∵∠BOP=∠AOP,PD⊥OA,PE⊥OB,∴PE=P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BOP=∠AOP=15°,∴∠AOB=30°,∵PC∥OA,∴∠BCP=∠AOB=30°,∴在Rt△PCE中,PE=PC=×4=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PD=PE=2,故答案是: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一般,作辅助线是关键.16.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B=8,AC=10,则△AMN的周长是18.【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推出MO=MB,NO=NC.从而得到△AMN的周长,答案可得.【解答】解:∵BO平分∠ABC,∴∠ABO=∠OBC.又∵MN∥BC,∴∠MOB=∠OBC.∴∠ABO=∠MOB.∴MO=MB.同理可得:NO=NC.∴△AMN的周长=AM+MN+AN=AM+MO+ON+AN=AM+MB+NC+AN=AB+AC=8+10=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效的线段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6分)17.(10分)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DC∥AB.【分析】由条件可证△AOB≌△COD,可求得∠A=∠C,则可证得DC∥AB.【解答】证明:在△ODC和△OBA中∴△ODC≌△OBA(SAS);∴∠C=∠A,∴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10分)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DF.求证:AB=DE,AC=DF.【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可由ASA得出△ABC≌△DEF,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FB=EC,∴BC=EF,又∵AB∥ED,AC∥DF,∴∠B=∠E,∠ACB=∠DFE,在△ABC与△DEF中,∵∴△ABC≌△DEF(ASA),∴AB=DE,AC=D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应熟练掌握.19.(10分)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B是等腰三角形.【分析】由线的平行可得角相等,进行角的等量代换后再由两角相等确定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CE∥DA,∴∠A=∠CEB.又∵∠A=∠B,∴∠CEB=∠B.∴CE=CB.∴△CEB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进行角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10分)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尺规作图)【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答案.【解答】解:作∠mon的角平分线,作AB的垂直平分线,得,∠mon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即为所求得点.【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画出角平分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解题关键.21.(10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解答】解:∵∠AFE=90°,∴∠AEF=90°﹣∠A=90°﹣35°=55°,∴∠CED=∠AEF=55°,∴∠ACD=180°﹣∠CED﹣∠D=180°﹣55°﹣42°=83°.答:∠ACD的度数为83°.【点评】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22.(12分)如图,AD∥BC,∠A=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1)求证:△ADE≌△BEC;(2)若AD=6,AB=14,求△CDE的面积.【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到∠A=∠B=90°,DE=CE,AD=BE从而利用HL判定两三角形全等;(2)由三角形全等可得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由已知可推出∠DEC=90°,由已知我们可求得BE、A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ED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AD∥BC,∠A=90°,∠1=∠2,∴∠A=∠B=90°,DE=CE.∵AD=BE,在Rt△ADE与Rt△BEC中,∴Rt△ADE≌Rt△BEC(HL)(2)由△ADE≌△BEC得∠AED=∠BCE,AD=BE.∴∠AED+∠BEC=∠BCE+∠BEC=90°.∴∠DEC=90°.又∵AD=6,AB=14,∴BE=AD=6,AE=14﹣6=8.∵∠1=∠2,∴ED=EC=,∴△CDE的面积=.【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3.(12分)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1,﹣1),B(4,﹣1),C (3,1).(1)画出△ABC及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1,﹣1),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4,﹣1),点C 的对应点C1的坐标是(﹣3,1);(3)请直接写出以AB为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不与C重合)的坐标(0,﹣3)或(0,1)或(3,﹣3).【分析】(1)根据各点坐标画出三角形即可,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三角形即可;(2)根据△△A1B1C1各顶点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3)根据以AB为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解答】解:(1)画图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点A1的坐标是(1,﹣1),点B1的坐标是(﹣4,﹣1),点C1的坐标是(﹣3,1);(3)∵AB为公共边,∴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0,﹣3),(0,1)或(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轴对称变换进行作图以及坐标确定位置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图时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24.(12分)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1)如图1,求证:DB=EC;(2)现将图1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如图2,连接DB、EC.①结论DB=EC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延长BD交EC于点P(请自己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表明字母),若∠ACB=70°,请求出∠BPC的度数.【分析】(1)欲证明AD=AE,只要证明∠ADE=∠AED即可;(2)①结论成立.只要证明△ABD≌△ACE(SAS).②如图2﹣2中.设AC交BD于点O.利用“8字型”证明角相等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AB=AC,∴∠B=∠C,又∵DE∥BC,∴∠ADE=∠B,∠AED=∠C,∴∠ADE=∠AED,∴AD=AE,∴AB﹣AD=AC﹣AE,∴BD=CE.(2)①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1中,由已知得AB=AC,AD=AE,∠BAC=∠DAD,∴∠BAC+∠CAD=∠DAD+∠CAD,即∠BAD=∠CAE,∴△ABD≌△ACE(SAS)∴BD=CE.②如图2﹣2中.设AC交BD于点O.∵AB=AC,∴∠ABC=∠ACB=70°,∴∠BAC=180°﹣70°﹣70°=40°,∵△ADB≌△AEC,∴∠ABO=∠PCO,∵∠AOB=∠POC,∴∠BPC=∠BAO=40°.【点评】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江西省高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18 分)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在会徽的图案设计中,设计者常常利用对称性进行设计,下列四个图案是历届会徽图案上的一部份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3.若△ABC的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2,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A.7 B.6 C.5 D.8
4.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E,D两点,EC=4,△ABC的周长为23,则△ABD的周长为()
A.14 B.15 C.16 D.17
5.如图,△ABE、△ADC和△ABC分别是关于AB,AC边所在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若∠1:∠2:∠3=7:2:1,则∠α的度数为()
A.90°B.108°C.110°D.126°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于点G,交BE于点H,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ABE的面积等于△BCE的面积;②∠AFG=∠AGF;③∠FAG=2∠ACF;④BH=CH
A.①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空3 分,共18分)
M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7.点(2,3)
8.如图,BC⊥ED于点M,∠A=27°,∠D=20°,则∠ABC=______.
9.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图中AB、CD两个木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