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太阳是我们地球最重要的o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传播的。
3.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入水中,光会发生____________ 现象。
4.白天我们能看到美丽的风景,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6.制作潜望镜时,需要两面,且镜子的反射面是的。
7.词语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词语反映了光的反射,词语反映了光的折射。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将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会看到铅笔“折断”的现象。
()2.“蓝眼泪”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它是海洋里的荧光生物所发出的蓝色光芒,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蓝眼泪”。
发出蓝色光芒的荧光生物是光源。
()3.光和声都不能在月球上传播。
()4.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在黑暗的房间待一段时间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就能看到苹果。
()6.站横队“向右看齐”时,如果左边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右边一位同学的侧脸,说明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太阳光能全部穿过人的手向前传播。
()8 .光经过镜子反射后,不再沿直线传播。
( ) 9 .太阳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 ) 10 .只有镜子能反射光,其他物体如黑板不能反射光。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 .月亮2 .光在水中的传播形式是(A.直线B.曲线 3 .手电筒发出的光不能穿过(A.玻璃B.一张薄纸4 .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得到()0 A.黑色B.白色C.紫色 5 .照明灯上安装灯罩的主要作用是()。
A.改变灯光的颜色 B.反射灯光 C.扩大照射范围6 .2023年,全球范围内观测到的日食有两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8分)1.(本题3分)二胡、古筝等乐器是靠_________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在松紧程度和长短相同时,我们拨动粗的,发出的声音_________。
烧好的开水倒入热水瓶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_。
2.(本题2分)在我们学过的成语中,有些是描述声音的。
如“人声鼎沸”,这种环境下的声音属于_________,“轻言细语”,说明说话人声音的_____(选填“音高”或“音量”)很小。
3.(本题3分)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声音的________。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
4.(本题2分)人的耳朵由外耳、( )和( )三部分组成。
5.(本题1分)由于月球上没有______,也就是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所以即使两个距离很近的人也没有办法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6.(本题2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_振动产生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7.(本题2分)小强在远处朝着小明喊“喂”,“喂”是由喉咙里的( )振动发出的。
小明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8.(本题3分)甲、乙两同学在交谈,甲同学依靠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他发出的声音以波形式通过_________传播给乙同学,乙同学依靠________接受甲同学发出的声音并产生振动,通过体内一系列的传递后产生听觉。
二、选择题(共20分)9.(本题2分)下列做法,哪一项能让物体产生声音?()A.通电B.弯曲C.振动10.(本题2分)拨动钢尺实验中,同一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它振动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根本原因是()。
A.振动的幅度不同B.振动的快慢不同C.拨动的力度不同11.(本题2分)我们能够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2.皮影戏利用了光沿传播的原理。
科学家利用光的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3.在水槽中放人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
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
4.光由空气射人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现象。
5.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
6.从鱼缸的(填“正面”“侧面”或“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这是因为。
7.制作潜望镜时,我们使用的两面镜子都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2.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3.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但不能穿过一本比较厚的书。
()4.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5.三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6.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8.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9.发生日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10.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们来说都是有益的。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点燃的火柴、太阳2.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这个苹果。
A.不能看到B.适应后能看到C.能看到3.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不变4.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分为和。
2.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
3.光能透过一些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透过的物体,比如书本。
4.潜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5.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二、判断题6.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7.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反光能力强,使教室更加明亮。
()8.利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脑后的头发,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9.水中䈐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0.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也能部分透过较薄的物体。
()11.万花筒和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
()13.“皓月当空”、“群星璀璨”这两个成语说明夜晚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出明亮的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1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所以光年是时间单位。
()15.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16.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7.没有光源我们凭肉眼也能看到物体。
三、单选题18.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19.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20.“猴子捞月”故事讲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想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发生了镜面反射C.这种现象和凿壁偷光原理一样21.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单元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萤火虫B.闪电C.电灯2.潜望镜运用了()原理制成的。
A.光的折线传播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3.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彩虹B.发光鱼、萤火虫C.点燃的蜡烛、汽车后视镜4.谁也没有我跑的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动火箭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A.直射B.折射C.反射6.彩虹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7.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B.绿光C.红光8.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A.相同B.左右相反C.上下相反二、填空题9.阳光不是一种单色的光,它是由________色光组成的,分别是________。
10.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________,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11.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______)并(______)的物体叫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等。
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1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________)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4.光污染在日常中比较常见的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的直射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1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________,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
16.日常生活中,汽车上安装的反光镜是一种________镜。
三、实验题17.实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准备一个水槽,在水槽中点燃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一支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看到光线____________。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1、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_____。
5、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二、判断题: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三、选择题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五、实验题。
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1、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5、食物链往往是从植物开始的。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7、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9、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0、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①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②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③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①温度;②水;③光。
3、在下列环境中,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①没有水;②有水;③与有水没水无关。
4、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是()。
①阴暗潮湿;②阳光充足;③高温干燥。
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①生物影响环境;②生物改变环境;③生物依赖环境。
6、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①微生物;②植物;③土壤。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①相互利用的关系;②吃与被吃的关系;③相互竞争的关系。
8、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①植物;②动物;③植物和动物。
9、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
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向了()。
①潮湿的一端;②干燥的一端;③没有爬动。
10、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①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中国神农架;③东非大裂谷。
三、连线:(12分)把植物与之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香蕉针叶山地仙人掌阔叶沙漠松树叶刺雨林四、分析题:(8分)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有几条写几条) 枯叶 小草 蚜虫 蝗虫 瓢虫 小鸟 蛇 兔子 老鹰 蚯蚓五、动手做:(12分)请做一个生态瓶。
(1)我的建造方案: (2)我的生态瓶设计图:六、实验与研究:(16分)1、下面是501班同学在研究绿豆种子是否需要温度获得的资料:(4分)绿豆种子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实验记录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
(15分)七、阅读与分析:(9分)沙尘暴天气成因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
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从上面的科普短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3条)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1、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温度、等。
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3、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老虎、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二、判断题:(20分)1、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2、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3、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6、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7、草丛、森林、湖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群落。
()8、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
()9、绿豆种子发芽和绿豆芽的生长都可以不需要阳光,。
()10、在养鱼池里种些水草,能为草鱼提供食物,还能给鱼提供氧气。
()三、选择题:(20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6、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高粱蝗虫青蛙蛇B、蝗虫高粱青蛙蛇C、高粱蝗虫青蛙蛇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8、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B、自然因素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9、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一个同一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种子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冰箱里。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温度B、光C、水10、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高温干燥C、阴暗潮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据图回答。
(10分)狐狸老鹰兔子鼠草(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五、科学分析(15分)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
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
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①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②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③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方法是:。
六、设计题(15分)凤仙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请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我的猜想(2分):要控制的条件(2分)实验的方法(7分):我的结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