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8.98 KB
- 文档页数: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学校班级姓名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一、填空题:(18分)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2.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
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
3.利用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利用镜来取得的。
4.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工具。
它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6.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二、判断题:(20分)1.用多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上,这一点的温度不会变化。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
( )3.我国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南方。
()4.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5.在阳光下,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6.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由滚动改为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7.我们绝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
()8.生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生物的灭绝其他生物均会受到影响。
()9.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内外涂成银色吸热的效果最好。
()10.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
()三、选择题:(30分)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B、阴暗明亮C、干燥明亮2.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这是为了。
A、美观B、有利于光的反射C、有利于光的直射3.嘉兴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B、盆地C、平原4.自行车上采用的减小摩擦力的措施有。
A、用橡皮刹车片B、轮胎上做花纹C采用滚珠轴承5.白色、黑色、蓝色三个大小、形状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升得最快的是。
A、白色纸筒B、黑色纸筒C、蓝色纸筒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填空:(30分,每小题3分)1、种子发芽实验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影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4、光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__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大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_______分钟。
5、由于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6、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摩擦力的大小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
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___________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_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用字母_____表示。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及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10分)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出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一、填空题。
(共16分)1.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 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 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3.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发现, 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5.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6.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_。
7、如果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 如果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水草,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 如果倒掉生态瓶内一半的水,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
8、相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同一种液体中, 它的浮沉与_______有关。
_______的物体容易沉;_______的物体容易浮。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测得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65次, 但我需要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可以()。
A. 加长摆线B. 缩短摆线C. 加大摆幅2.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A. 能否改变力的大小B. 能否改变用力的方向C. 能否省力3.下面材料中, 不适宜制造船的是()。
A. 石头B. 木头C. 钢铁4.下列电路中, 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B. C.5.人们搬运物体时, 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 是为了()。
A. 避免货物损坏B. 减小摩擦力C. 增大摩擦力6.当太阳高度较小时, 太阳光是斜射的, 地球上被照热的()。
A.面积小, 温度高B.面积大, 温度低C.面积大, 温度高7、晚上, 风总是从()。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木头C. 水蒸气D. 铁块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猫C. 鱼D. 蜘蛛3. 下列哪种植物通过种子繁殖?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藻类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回声C. 镜子成像D. 磁铁吸引铁5.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氧气B. 水C. 铅D. 酒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5.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表面约__%被水覆盖。
2. 植物的根主要吸收土壤中的__和__。
3. 光年是用来衡量__的单位。
4.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
5.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__极和__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3.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4. 列举三种不同的能源类型。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千克,受到一个10牛的力作用,计算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酒精和盐,请描述如何分离它们。
3.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4. 如果要使一个电路中的灯泡变亮,应该如何连接电池和灯泡?5. 解释为什么在冬天呼出的气体会形成白雾。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低。
2.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传播的。
2.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
4.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
5. 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
6.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7.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2.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3. 所有的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4.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6. 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7. 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8.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9.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10.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镜子C. 点燃的蜡烛。
2. 种子发芽不需要的条件是()。
A. 阳光B. 水分C. 适宜的温度。
3.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有()被海洋覆盖。
A. 71%B. 29%C. 50%4. 下列哪种现象是热传导()。
A. 晒太阳感到暖和B. 用暖水袋暖手C. 篝火旁烤火。
5. 影子的长短与()有关。
A. 物体的大小B. 光的强度C. 光源与物体的距离。
6. 土壤中的腐殖质主要是由()变成的。
A. 动植物残体B. 矿物质C. 空气。
7. 下列哪种植物是用茎繁殖的()。
A. 红薯B. 月季C. 大豆。
8. 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A. 固体B. 液体C. 气体。
9.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
A. 使接触面光滑B. 减小压力C. 增加压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的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海洋生物圈B. 森林生物圈C. 草原生物圈D. 城市生物圈5.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唯一会飞行的脊椎动物。
()2.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
()3.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
()4. 水在0℃时会结冰。
()5. 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中。
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其中蒸发是指水从______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3.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请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个公转轨道是______的。
5. 磁铁具有两个磁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5.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对应的温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突然加快,会发生什么现象?2. 如果森林被大量砍伐,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3. 如果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突然减少,会对生物产生什么影响?4. 如果地球不再绕太阳公转,会发生什么现象?5. 如果地球上的水资源被污染,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花2. 人体的哪个器官负责呼吸?A. 心脏B. 肺C. 胃D. 肾3. 下列哪个是动物的冬眠现象?A. 松鼠储存食物B. 蛇在冬天不活动C. 鸟迁徙D. 蚂蚁建造巢穴4. 地球围绕哪个天体转?A. 火星B. 月球C. 金星D. 太阳5.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A. 水B. 土壤C. 阳光D. 空气6. 植物的哪个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A. 根B. 茎C. 叶D. 花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8. 下列哪个是化石燃料?A. 煤炭B. 太阳能C. 风能D. 水能9. 植物的哪个部位可以进行繁殖?A. 根B. 茎C. 叶D. 种子10.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征?A. 六条腿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 有翅膀D. 有脊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
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______。
13. 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植物和______。
14.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______和海王星。
15. 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__、氧气和废物。
16.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
17.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18. 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被称为______。
19. 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______。
20.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具有______对足。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叶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2.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中,维生素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23.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呼吸空气来生存。
()24.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鸟C. 猫D. 蜘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是固体?A. 水B. 盐水C. 空气D. 铅笔4.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锻造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多一个细胞壁。
()4.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5.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海洋生物圈。
4.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5. 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2. 描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3. 解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现象。
4. 简述太阳系的基本组成。
5. 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季节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将一块冰块从冰箱中取出,放在室温下,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请问这个过程中,冰块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2. 某种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好,而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缓慢。
试解释这一现象。
3. 小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桌子上,用力击打后,乒乓球弹起。
请问这个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4.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不变的原因。
5. 某种动物在冬季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环境。
请问这种适应方式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哪里进行的?A. 根部B. 叶片C. 花朵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相同。
(×)2. 植物的根部只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水在0℃时会结冰。
(√)4.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5.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3.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______的能源。
4.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______。
5. 水在______℃时会结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
3. 请简述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请简述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的不同之处。
5. 请简述水在0℃时的状态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棵植物叶片的面积增加了,那么它的光合作用效率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快,那么一天的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3. 如果一个地区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利用风能?4. 如果一个地区的石油资源枯竭了,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能源危机?5. 如果一个地区的淡水资源非常匮乏,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2.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地核。
3. 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4.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________。
5.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 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和吸收水分、养分等作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2.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3. 所有的物体都能传热。
()4. 种子只要有土壤就能萌发。
()5. 月亮是光源。
()6. 植物的茎只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7.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8.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9.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只有危害。
()10. 光的反射现象只有在镜子上才能发生。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镜子C. 点燃的蜡烛。
2.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根B. 胚芽C. 子叶。
3.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
4.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筷子变弯。
6.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A. 根B. 茎C. 叶。
7. 下列哪种材料的导热性最好()。
A. 金属B. 塑料C. 木头。
8. 声音的高低与()有关。
A. 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B.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C. 发声物体的材料。
9. 在下列环境中,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
A. 干燥的空气中B. 潮湿的空气中C. 水中。
10. 力的单位是()。
A. 牛顿B. 千克C. 米。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6分)1.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2.我们提水, 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 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_。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 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______发生变化。
4.在宇宙中, 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 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5.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必须对物体________,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 必须对物体________。
7、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8、水在一般情况下, 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沉在水底的石头, 它受到的重力比浮力()。
A. 大B. 等于C. 小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 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D. 无法确定3.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中, 是因为它对环境中的()要求很低。
A. 水分B. 阳光C. 温度4.()会减缓土地侵蚀。
A. 坡度小, 有植物覆盖, 降雨量小。
B.坡度小, 无植物覆盖, 降雨量大。
C.坡度大, 有植物覆盖, 降雨量小。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 大小B. 轻重C. 体积6.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 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等冰融化后()A. 杯中水位会下降B. 杯中的水会上升C. 杯中水位不变D. 无法确定7、冬天, 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 主要原因是()。
A. 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B. 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C. 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8、潜望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 光的直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9、下列全是果实的一组是()。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一、填空题。
(共16分)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 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______发生变化。
2.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3.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当环境改变后, 它们会努力________环境的变化。
4.呼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过程。
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5.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 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6.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7、脑是人体的“________”,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 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 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8、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 灯泡才会亮起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云和云之间, 云与雨滴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称作()。
A. 雨雪B. 风云C. 闪电、打雷2.乒乓球掉到地面上滚一会儿就会静止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A. 重力B. 摩擦力C. 弹力3.将一根木桩由水面打入河底。
在木桩进入河中时, 浮力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4.电动猩猩的动力装置是()。
A. 连动杆B. 齿轮C. 电机5.同样材料的物体, 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 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水平放置 B. 竖直放置C. 对着太阳光稍倾斜D.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6.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 飞行无规律, 这是因为()。
A. 气球太轻B. 没有外力作用C. 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7、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 阳光B. 流水C. 森林8、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 利用了光的 ( )。
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五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五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B、明亮、低温C、黑暗、潮湿2、鱼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环境。
A、影响B、改变C、依赖3、在“小麦-老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老鹰B、青蛙C、水稻4、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地方,同时加适量的水,其中一组种子受光照,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这个实验设计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
A、直射B、折射C、反射6、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A、直射B、折射C、反射7、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8、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A、短-长-短B、长-短-长C、长短不变9、在强光下,眼睛中的瞳孔会()。
A、放大B、缩小C、不变10、白色、黑色纸筒分别插入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A、白色B、黑色C、不能比较11、夏天,穿()颜色的衣服要凉快一些。
A、黑色B、白色C、棕色1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下列不是太阳能热水器优点的是()。
A.能煮东西B.能把水加热C.能保温13、把土壤放到盛水的杯子里搅拌,过一会儿,沉在杯子底部的是()。
A、沙砾B、粉沙C、黏土14、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15、()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16、如果我们看到河床上堆满卵石,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17、把车身设计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
A.美观耐用B.制造加工比较方便C.尽量减小空气阻力18、课堂上研究过摩擦力大小与()因素有关。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植物适合在室内种植?A. 芦荟B.仙人掌C.向日葵D.银杏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3.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生锈4.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木材C. 铜D. 玻璃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4.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5. 食物链的顶端是植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年是衡量______的单位。
2.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______。
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5.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3. 简述风的形成过程。
4.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5. 简述光合作用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户外运动,出了一身汗,汗液蒸发后,他的体温会怎样变化?2. 小华在沙滩上玩耍,他发现沙滩上的沙子很热,海水却很凉爽,为什么?3. 小红在观察蚂蚁搬运食物,她发现蚂蚁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为什么?4. 小明在冬天发现,他呼出的气体会在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气,这是为什么?5. 小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他发现切开的土豆会变黑,这是为什么?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的原因。
2. 分析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需要水。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要求使用家中常见的材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态变化中的升华?A. 冰融化成水B. 水沸腾成蒸汽C. 碎石变成沙子D.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4.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5. 下列哪个是电路中的导体?A. 塑料尺B. 玻璃球C. 人体D. 木头棒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人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5. 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待在室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2.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3. 地球上的淡水主要储存在______、河流和地下水。
4.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5. 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______或断开电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3. 解释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举例说明物态变化中的凝固现象。
5. 简述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用放大镜观察植物叶子,他发现叶子上有很多小孔。
请问这些小孔的作用是什么?2. 如果要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你应该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3. 某地区经常发生沙尘暴,请你提出减少沙尘暴发生的建议。
4. 举例说明一个物理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其在按下开关后,电灯亮起。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五年级上册科学的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氯化钠B. 碳酸钙C. 氢氧化钠D. 硫酸钡4. 地球大气层中最多的气体是什么?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3.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4. 水在4℃时密度最大。
()5.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碳引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3.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米/秒。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其作用。
2.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举例说明。
3. 简述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4. 什么是光合作用?简述其过程。
5.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对应的温度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将一个冰块放入一杯25℃的水中,假设冰块完全融化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3. 某种溶液的pH值为7,它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为什么?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3V,通过它的电流是0.5A,求这个电池的功率。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2. 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季节变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1. 下列哪个物质属于半导体?A. 水B. 铜C. 硅D. 铝2. 下列哪个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A. 将废纸分类回收利用B. 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 大量使用塑料袋D. 节约用水3. 植物通过什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花4. 毛囊的作用是______。
A. 调节体温B. 吸收养分C. 储存能量D. 保护皮肤6. 蜗牛是软体动物。
()7. 超市里售卖的食品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清洗。
()8.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9. 柠檬酸是人体需要的必需营养物质。
()10. 棉花属于种子植物。
()11. 心脏位于身体的______________。
12. 用水和土壤种植植物是为了让植物吸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 蝴蝶从卵、幼虫、____________、成虫四个阶段完成生命周期。
四、简答题(共20分)16. 请简要说明人类呼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17. 你认为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是什么?18.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19.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中植物生长的情况,并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0. 请你以《我的植物小伙伴》为题,写一篇80字左右的小作文,描述与植物的有趣互动。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希望同学们认真做题,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世界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解释我们周围的现象。
而作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阶段,五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更深入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为了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教科版制作了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试卷,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关于【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的文章。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进行光合作用D. 能排出废物2.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有细胞结构B. 能运动C. 能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3. 下列哪个不是植物的特征?A. 有细胞结构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繁殖D. 能运动4. 下列哪个不是自然界的规律?A. 生物的生长规律B. 物质的运动规律C. 能量的转化规律D. 人类的思维规律5.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的探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抽象法6.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的性质?A. 状态B. 颜色C. 味道D. 思维7.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的形式?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思维8.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分类方法?A. 根据形态结构分类B. 根据生活习性分类C. 根据进化关系分类D. 根据思维分类9.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 生物适应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改变环境D. 生物与环境的和谐10.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的发展趋势?A. 向微观领域发展B. 向宏观领域发展C. 向理论领域发展D. 向思维领域发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2. 动物的特征包括:有细胞结构、能运动、能繁殖、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
3. 植物的特征包括:有细胞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繁殖、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
4. 自然界的规律包括:生物的生长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能量的转化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 科学的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
6. 物质的性质包括:状态、颜色、味道、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7. 能量的形式包括: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6分)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4、水在4℃以上, 受热时体积膨胀, 受冷时体积缩小, 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6.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用改变自身的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7、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________的。
8、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 而像棉花、羊毛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感冒输水时是()滴注。
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2.三个一样的黑色纸袋, 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A. 竖立放置B. 水平放置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3.我们有的时候可以观察土壤的()来判断土壤肥不肥。
A. 颗粒大小B. 颜色C. 湿度4.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 是巧妙地利用了()解决了难题。
A. 光的直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5.下面的材料在阳光下()升温最快。
A. 白色纸B. 粉色纸C. 黑色纸D. 铝箔纸6.小明的爸爸个子很高, 他的个子也很高, 这是( ) 。
A. 遗传B. 变异C. 自然现象7、当太阳高度较小时, 太阳光是斜射的, 地球上被照热的()。
A. 面积小, 温度高B. 面积大, 温度低C. 面积大, 温度高8、地球转动时, 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 )。
A. 头顶正上方B. 北斗七星C. 北极星9、关于晨练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早上空气新鲜, 利于呼吸B. 有助于心脏的发育C.天气凉爽, 便于运动D.早上休息得好, 今天才有力气10、下列现象是液体热胀原理造成的是()A. 水管冻裂B. 沸水外溢C. 河水结冰D. 地面冻鼓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运动得更快, 就应增加皮筋绕的圈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
一、填空:(22)
1、种子发芽实验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
关。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_______ 最长,_______ 最短。
4、光是以______ 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___________ 千米。
5、在鞋底做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_____ 。
6、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_____ 时,受到的摩擦力小。
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_______________ 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
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_______________ 作力的单位,用字母__________ 表示。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_____ 引起的。
1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V”,错误的在括号里划“X” )
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出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这些运
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3、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
4、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5、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
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6、影子的产生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就行了。
()
7、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8、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
9、松紧带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依然存在。
()
10、物体在太阳下影子的长度与太阳位置没有关系。
()
11、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电灯
2、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解决利用了()解决了难题。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3、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运动的。
A、反冲力
B、重力
C、弹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重量一定时,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大。
B、运动物体重量一定时,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5、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6、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7、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
B、省力
C、增大摩擦
8、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9、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内。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10.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四、简答。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举两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