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枢纽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56.20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1、工程概况12、组织机构23、施工规划及临建布置34、施工总进度65、资源配置86、机电设备主要施工方案117、质量、安全、环保与文明施工.. 23~28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甘肃省黑河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位于黑河干流西流水峡谷中,电站厂房距张掖市43Km、距已建成的龙首一级水电站约9Km。
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发电隧洞及调压井、发电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46.5m,引水发电隧洞长1.678Km。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7MW,年发电量5.28亿KW·h,安装3台单机容量为45MW和1台单机容量为22MW的水轮发电机组。
4台机组共用一根压力引水隧洞,在压力隧洞末端设调压井,井后高压引水隧洞分叉引出4根支管分别接到4台机组,机组设置进水阀,进水阀采用重锤式液控双平板型蝴蝶阀。
1.2 电站主要机电设备1.2.1 水轮机和进水阀HL(L237)-LJ-220型水轮机3台,HL(L237)-LJ-162型水轮机1台,水轮机进口设进水阀。
1.2.2 发电机SF-J45-16/4400型发电机3台,SF-J25-12/3850型发电机1台。
1.2.3 主变压器SF10-63000/110 121±2×2.5%/10.5KV三相风冷双圈电力变压器3台。
SF10-31500/110 121±2×2.5%/10.5KV三相风冷双圈电力变压器1台。
1.2.4 电气主接线发电机与升压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发电机出口装设高压开关柜,发电机电压为10.5kV,发电机主引出线采用敞开式母线与升压变压器连接,发电机主引出线接一组励磁变压器。
电站以11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110kV侧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开关站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开关站进线4回,出线2回。
1.2.5 厂用电系统每两台发电机主引出线的高压开关柜外侧接一组干式变压器作为厂用电源变压器,另外引入一路外接10KV电源。
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摘要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对监测水工建筑物的基础,本文就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安全监测系统的布设做以介绍,供其他电站大坝监测的布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首二级;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区位于祁连山中高海拔、严寒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坝址地区地质条件复杂。
为了在施工期间能够监测大坝的施工状态、优化设计;在运行期间能够掌握大坝的工作状况、评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确保面板堆石坝安全可靠、对危险情况及时做出反应;为后续其他工程提供相关的资料借鉴、提高管理水平、为设计施工的提高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布置了监测设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测系统。
1 设计原则1)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枢纽工程为中型Ⅲ等工程,大坝按照二级建筑物设计,但由于大坝最大坝高达146.5 m,且体型复杂,因此本工程原型观测按照1级建筑物的要求设计。
2)监测目的明确、项目内容齐全。
安全监测系统应覆盖枢纽各建筑物及其基础,观测仪器的布置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大坝的工作状态、保证监测系统的连续性,以便掌握工程整体性状,及时对工程安全做出评价。
3)监测重点突出,同时兼顾全局。
对于面板及周边缝、垂直缝的监测以及渗流渗流的监测应当做重点,予以加强。
同时兼顾到一般部位,形成空间上的连续,全面反映工程的运行状况。
4)坝体外部表面位移观测点大致按照等距离布置。
内部观测至少沿最大坝高处的一个横断面(0+120)布置。
5)坝体内部观测布置力求施工简单,安全可靠。
6)监测布置尽量减小施工干扰。
考虑到上述因素,本面板堆石坝监测主要包括:坝体表部位移、坝体内部变形、坝体土压力、混凝土面板变形和应力应变、渗透压力与渗流量5个方面。
2 坝体表部位移监测坝体表部变形是反应大坝性状的重要指标,在观测设计中力求精细布点。
主要监测坝体在填筑过程、大坝竣工期和蓄水期、地震等情况下,坝体表面的水平向位移及垂直向位移。
浅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现状及其自动化动态李江华发布时间:2021-10-05T07:55:11.58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李江华[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项目的增多,水电站建设逐渐扩大规模。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质量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水平,故而需有效应用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确保水电站大坝处于可控范围内。
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水电站大坝应用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方向,并通过充分应用虚拟化集成技术、注重自动化监测系统运行效果、有效改善自动化监测系统环境、加强水电站大坝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以此实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的一体化管理目标。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院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项目的增多,水电站建设逐渐扩大规模。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质量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水平,故而需有效应用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确保水电站大坝处于可控范围内。
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水电站大坝应用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方向,并通过充分应用虚拟化集成技术、注重自动化监测系统运行效果、有效改善自动化监测系统环境、加强水电站大坝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以此实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的一体化管理目标。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现状;自动化动态引言水电站必须要做好大坝安全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进行大坝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处理措施。
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发展不够完善,自动化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提高大坝监测自动化质量,确保大坝安全稳定运行。
1水电站大坝监测状况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测,是指运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对大坝主体、大坝地基部位、大坝附近的岸坡以及大坝周边自然状况所做的观测和巡查。
对于水电站大坝进行及时的监测,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大坝的安全隐患,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这些隐患,确保水电站大坝质量安全,保护大坝附近居民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我国各地共有约8.5万座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运行状况基本平稳,尤其是某些性能稳定的大型水库。
一二级水电站安全监测工程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为保证永兴河一、二级水电站建筑物施工过程及工程运行期间的安全,了解建筑物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工作状况,为指导施工和判断建筑物安全性提供实测资料。
本工程主要监测首部枢纽坝体、压力前池、压力钢管及厂区枢纽厂房坝基部分的变形、应力应变及温度、渗流及环境量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率定、安装埋设,并完成与此相关的土建工程、合同期监测、监测资料的整编、初步分析及安全评价等工作。
12安全监测的工作项目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我方安全监测工程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巡视检查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并作详细记录。
(2)首部枢纽观测布置水位观测:在坝体上游、下游各设一水尺,用一套自动记录水位计测量。
(3)引水系统观测布置压力前池监测:布设1套自动水位计,监测其水位变化。
压力管道监测:拟在下平段进人孔内设二个监测断面,进行应力、应变检测。
(4)厂区拟在尾水渠内侧坡设一水尺,以观测尾水位变化情况。
13安全监测的工作内容按照本技术条款规定、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我局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和率定根据本技术条款规定、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部指示,完成监测仪器设备(包括电缆、配件)的采购、运输、检验、保管、装配、率定等工作。
(2)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及与此相关的土建工程根据本合同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部指示,完成各部位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以及安装埋设所必需的钻孔、钻孔回填、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与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相关的土建工程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钻孔:包括监测孔的钻孔、钻孔冲洗、孔口保护等全部钻孔作业。
2)钻孔回填:包括水泥砂浆或水泥浆。
3)混凝土浇筑:包括观测站等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3)合同期监测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完毕后及时记录初始读数,并按本技术条款和有关技术要求立即开展合同期监测工作,直至向业主移交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工作为止。
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施工技术方案(发文)一、前言水电站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要求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引入。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测水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介绍针对水电站的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二、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必须在实际应用中经受住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场合的考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随时能够对水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隐患和故障。
因此,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备部分。
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等硬件设备,必须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够适应水电站的特殊工作环境。
2.信息传输部分。
即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部分。
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存储,快速准确地生成报告并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4.系统操作和管理部分。
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复杂的设置和调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系统的技术要求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高端的监测产品,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稳定可靠性。
系统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系统可靠性。
2.精度高,误差小。
准确监测所需数据,包括水文、水位、流量、水温等数据,精确度要达到0.5%或更高,误差不能超过5%。
3.适应性强。
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应对各种情况下的监测需求和数据处理。
4.功能全面。
系统需要具备预警、故障诊断、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安全控制等功能,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决策参考和应对方案。
5.远程访问便利。
系统需要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访问和控制,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龙首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摘要:本文着重介绍西北高寒地区所兴建的龙首水电站在设计竞标条件下,枢纽布置方案的比选过程,该电站的主要特点是挡水建筑物选择了拱坝、重力坝以及推力墩相结合的型式,并全部采用碾压混凝土,其中双曲拱坝坝高80m,底厚13.5m,顶宽5m,厚高比0.17,坝身开设五个泄洪孔口,为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高最薄的双曲碾压混凝土拱坝。
关键词:龙首水电站;枢纽布置;碾压混凝土;双曲薄拱坝龙首水电站距甘肃省张掖市西南约30km,位于黑河干流莺落峡出口处,电站总装机容量52MW,年发电量1.836×108kw.h,总库容1320×104m3,主要任务是缓解甘肃河西地区用电紧张状态,在张掖地区电网中承担调峰、调相等任务。
该电站业主单位为甘肃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责任单位为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1.设计、施工简况1997年10月,龙首水电站参股投资方认为原初步设计方案工程量和投资偏大,工程效益指标低,邀请了包括我院在内的三个设计单位进行枢纽布置优化,12月在甘肃白银市召开了工程技术方案讨论会,会上各院分别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坝方案。
1998年6月,甘肃省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为节约工程投资,加快建设步伐,又邀请了两个设计院分别就各自的设计方案深入进行工作,进行设计竞标。
同年9月,选定我院为龙首水电站设计责任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为联合设计单位。
1998年10月,两院共同完成修编初步设计报告。
1998年12月,提交土建一标(大坝、泄洪系统标)招标设计文件,并进行招标。
1999年3月提交土建二标(引水系统、厂房标)招标文件,1999年6月完成机电标等编制。
龙首水电站1999年3月一标招标完成,施工单位进场准备。
1999年11月实现工程截流,并进行重力坝碾压试验。
2000年3月完成拱坝基础开挖,4月开始碾压拱坝混凝土。
之后,重力坝、拱坝、推力墩混凝土碾压交替上升,2001年4月下闸蓄水,5月28日首台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