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工科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卷2007-2008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5
2008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选择题(16分)1. 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D .A. 引起化学反应B. 产生荧光C. 发生无辐射跃迁D. 过程不能确定2. 已知某二级反应 A +B → P 的活化能E a =100 kJ·mol -1,在定容条件下,在273K 和起始浓度c A ,0=c B ,0=a mol·dm -3时,测得其半衰期为t 1。
在相同的起始浓度和323K 时,半衰期为t 2, 则 A .A. t 2 < t 1B. t 2 = t 1C. t 2 > t 1D. 不能确定3.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 变化为B .A. κ增大,Λm 增大B. κ增大,Λm 减少C. κ减少,Λm 增大D. κ减少,Λm 减少4. 某原电池在298 K, p θ条件下可逆放电过程中,当Q R = -200 J 时,其电池反应的焓变ΔH 为 B .A. ΔH = -200 JB. ΔH < -200 JC. ΔH = 0D. ΔH > -200 J5. 已知298 K, p θ 时φθ(Zn 2+/Zn) = - 0.763V ,H 2在Zn 和光亮Pt 上的超电势分别约为0.7V 和0.3V ,若分别以Zn 和光亮Pt 为阴极电解1 mol·kg -1 的ZnSO4溶液(设为中性),在Zn 和光亮Pt 阴极上首先析出的物质将分别为 C .A. 均为H 2B. 均为ZnC. Zn 和H 2D. H 2和Zn6. 两液体A 和B 表面张力γA =2γB ,密度ρA =2ρB ,一毛细管插入A 中液面上升1.5cm ,若将此毛细管插入B 中,液面上升 D 。
A. 6.0cmB. 4.0cmC. 3.0cmD. 1.5cm7. 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表面产生负吸附B. 能形成胶束C. 能在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 使溶液表面能力显著降低8. 当一束足够强的自然光通过一胶体溶液,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一般可观察到 C .A. 橙红色光B. 黄光C. 兰紫色光D. 白光二、填空题(16分)1. 生物死亡后,因为不再吸收放射性碳原子,相应的放射性也逐渐降低。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号: 课序号: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任课教师: .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06级各专业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学号: 姓名:C C C C C CH 2OH O HO HO H HO H O O C C O O O H HO H CH 2OH C C C CO-NH-CH-CO-NH-CH 2 CH 2 CH 2 COOH CH 2 SH CHNH 2 COOH O CH 2OPOPOCH 2O O O -O-N +CONH 2O N N NH 2N N ∣ ∣ ∣ ∣ ∣ ∣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2 页,本页为第2 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参考答案:一、给出下列名词的中文含义(10个,1分/个,共10分)1.ACP酰基载体蛋白2.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3.DDDP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DNA聚合酶 4. hnRNA不均一核RNA 5. UDPG鸟嘧啶二核苷酸葡萄糖cDNA共价闭合环DNA7.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8.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9.TPP焦磷酸硫胺素10.Coenzyme辅酶二、名词解释(10个,2分/个,共20分)1.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2.还原糖:羰基碳(异头碳)没有参与形成糖苷键,因此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3.溶血磷脂:磷脂分子中C1和C2上的2个脂肪酸其中之一被酶水解后的产物。
4. Northern blot:将电泳分离后的RNA吸印到纤维素膜上再进行分子杂交的方法。
5. 内含子: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
术语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内含子的DNA中的区域。
6. 同工酶:指存在于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不同亚细胞部位,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和动力学行为等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广西工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考核课程物理化学( A 卷)考核班级生化系2006级学生数印数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 120 分钟一、填空题(15小题,共23.0分)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要点是及。
2. 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基础上分别进行_____修正和_____修正所得到的,其压力适用范围为______。
3.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_____温度,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4.在同样T,p下,A气体的压缩因子Z = 0.8,B的Z = 0.5,则气体______对理想气体偏离更大?5.关系式= 常数只适用于。
( γ= C p/ C V)6.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W只适用于系统7.物理量T,p,V,U,H,Q,W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有,属于广度性质的有,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8. 使一过程的Δ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9.某实际气体经可逆过程(R)与不可逆过程(I)两条途径由同一始态到达相同的终态,则ΔS RΔS I。
(选填>,=,<)10.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11. 气相反应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反应, 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达平衡时, 若升高温度, 则平衡向______移动; 若增大压力, 则平衡向_____移动( 选填左,右)。
12. 等温等压下影响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 已知0.2mol·kg-1的CuSO4水溶液中Cu2+的迁移数为0.379,则SO42-离子迁移数为_____________ 。
14. 0.1 mol ·kg -1LaCl 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等于_____________。
15. 25℃时NaCl溶液的,Cl-的,则Na +和Cl -的迁移数t (Na +)= ,t (Cl -) =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7 -- 2008 学年二学期时间110分钟工科大学化学课程 72 学时 4.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化学教改0701班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则体系的()(A)焓恒定不变(B)热力学一定增加(C)焓一定增加(D)热力学一定减小2. 对于只做膨胀功的封闭体系,其的量值()(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法确定3. 某物质溶于互不相溶的两液态溶剂α和β之中,该物质在溶剂α之中以A的形式存在,在溶剂β之中以A2的形式存在,。
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两液相达到平衡时化学势满足()(A)μα(A) = μβ(A2) (B)μα(A) = 2μβ(A2) (C)2μα(A) =μβ(A2) (D)无法确定4. 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是()(A)△mix V = 0, △mix H = 0, △mix S > 0, △mix G < 0(B)△mix V < 0, △mix H < 0, △mix S < 0, △mix G = 0(C)△mix V > 0, △mix H > 0, △mix S = 0, △mix G = 0(D)△mix V > 0, △mix H > 0, △mix S < 0, △mix G > 05. 将20克CaCO3(s)和60克CaCO3(s)分别放入抽真空、同容积的A容器和B容器中,且与同一定温热源相接触,达到化学平衡时CaCO3(s)部分分解成CaO(s)和CO2(g),若忽略固体体积,则两容器中CaCO3(s)的分解量为()(A)A容器中的多(B)B容器中的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6.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理想气体反应A(g) + B(g) === Y(g)达到平衡,若在定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A)正向移动(B)逆正向移动(C)不移动(D)无法确定7. 某反应A —→Y,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8. 催化剂的中毒是指催化剂()(A)对生物体有毒(B)活性减小(C)选择性消失(D)活性或选择性减小或消失9. 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不同,对于某一分子而言,其平动(t)、转动(r)和振动(v)的能级间隔大小顺序为()(A)△εv > △εt > △εr(B)△εv > △εr > △εt(C)△εt > △εv > △εr(D)△εr > △εt > △εv10. 某配离子的配位数为n,则其各级稳定常数K稳,i与各级不稳定常数为K不稳,i之间的关系为()(A)K稳,i =( K不稳,n-i+1)-1(B)K稳,i = K不稳,i(C)K稳,i =( K不稳,n)-1(D)K稳,i = K不稳,i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焦耳-汤姆逊系数的定义式μ=;当μ > 0时,表示经节流膨胀后体系温度节流膨胀前体系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四川大学工科物理化学考试题A 卷(2007-2008第1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体系经绝热不可逆膨胀ΔS > 0,经绝热不可逆压缩则体系的A. ΔS > 0B. ΔS = 0C. ΔS < 0D. ΔS 的值无法确定 2、1mol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何种扩大1倍,则此过程A.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B.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C.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D.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3、某体系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A. W=0B. ΔC p = 0C. ΔU=0D. ΔT=04、已知反应C(s)+O 2(g)=CO 2(g)的Or m H (298.15K)=-393.51kJ.mol -1,若此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此过程的A. ΔT =0,ΔU=0,ΔH<0B. ΔT >0,ΔU>0,ΔH=0C. ΔT >0,ΔU=0,ΔH<0D. ΔT >0,ΔU=0,ΔH>05、某均相化学反应A+B →C 经如下两个途径①在恒压,绝热,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T 1升高到T 2,此过程的焓变为ΔH 1;②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进行,此过程的焓变为ΔH 2,则有A. ΔH 1>0, ΔH 2>0B. ΔH 1=0, ΔH 2=0C. ΔH 1=0, ΔH 2<0D. ΔH 1=0, ΔH 2>06、当某溶质溶解于某溶剂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浓标,则下列描述溶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度数据相同B. 活度数据相同C. 活度系数相同D. 化学势相同 7、下列偏导数中,( )不是化学势。
Z h t得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在标准大气压下,当1 L 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A. 2.5 LB. 2.0 LC. 3.0 LD. 0.5 L2. 在范德华方程中,把实际气体看着钢球处理时,引入的校正因子数为( )。
A. 4B. 3C. 2D. 1 3. 物质临界点的性质与什么有关?( )A. 外界温度B. 外界压力C. 环境物质D. 物质本身 4.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B. 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C.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D.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5. 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向真空膨胀使体积增大10倍,则系统的ΔS 为( )。
A. 0B. 19.1J.K -1C. 4.58J.K -1D. -4.58J.K -1 6. 下列定义式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G=H +TSB. G=A +PVC. A=U -TSD. H=U +PV7. 一定量纯理想气体,下列哪些物理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 )。
A. pB. VC. T ,UD. T ,P8. 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
A. 跑的最快B. 跑的最慢C. 夏天跑的快D. 冬天跑的快9. 如图,A→B 和A→C 均为理想气体变化过程,若B 、C 在同一条绝热线上,那么∆U AB 与∆U AC 的关系是: ( )。
A. ∆U AB > ∆U AC B. U AB < ∆U ACC. ∆U AB = ∆U ACD. 无法比较两者大小10. 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 )。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不能确定11. 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
A. 图⑴B. 图⑵C. 图⑶D. 图⑷12. 某纯物质固态摩尔体积较液态摩尔体积小,压力升高时其熔点将如何变化?( )。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题—答案(2008——2009 下学期)课程号:30006640 课序号: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任课教师: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高材07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 份学号: 姓名:学号:姓名:3.1。
0 mol/L 的苯乙烯(M 1)与2.0 mol/L 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 2)在苯中采用BPO 作引发剂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已知r 1==0。
75, r 2==0.20, 试问:请:(1) 做出此共聚反应曲线的示意图.(2)当BPO 的浓度分别为 4.0×10—4mol/L 和2.0×10-4mol/L 时,所得到的两种初期产物的组成是多少?(3)如果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3。
0×10—5mol/L 的正丁硫醇,共聚物的组成会改变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r 1==0.75〈1, r 2==0.20<1,所以此为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 在恒比点处21112110.20.762220.750.2r F f r r --====----(2分)即共聚组成曲线与对角线相交于10.762f =,画图如下(2分)(2)共聚物初期组成不受引发剂浓度影响,只与单体及竟聚率有关 计算方法1:按单体投料摩尔数(1mol M 1,2mol M 2)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为[][][][][][][][]111122212210.75120.98210.22d M M r M M d M M M r M +⨯+=⨯=⨯=++⨯所以:共聚物瞬时组成10.49F =,20.51F =计算方法2:单体M 1,M 2的摩尔分数分别为113f =,223f =(1分) 22111212222111221120.753330.495211220.7520.203333r f f f F r f f f r f ⎛⎫⨯+⨯ ⎪+⎝⎭===++⎛⎫⎛⎫⨯+⨯⨯+⨯ ⎪ ⎪⎝⎭⎝⎭(2分) 2110.505F F =-=(1分)(3)如果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正丁硫醇,共聚物的组成不会改变。
复习必备川大工科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 卷(2007-2008年2学期) 川大学子专用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一抽空的器中放入过量的NH 4HCO 3(S ),加热时反应NH 4HCO 3(S )=NH3(g )+NH 3(g)+H 2O(g)+CO 2(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为,A .1,2B .2,1C .2,2 D1,1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
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物在一个精馏,在塔顶的馏出物是A .纯AB .纯BC .低共沸混合物D .都有可能3、二元液系相图中,共沸点的自由度数F 为A .0 B.1 C.2 D.34、当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应用与液相变为气相时,则A .P 必随T 的升高而减小 B.P 不随T 的升高而改变C .P 必随T 的升高而变大 D.P 随T 的升高可变大或减小5、组分A 和B 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 2B (s )、AB (s )、AB 2(s )和AB 3(s ),则此A-B 系统的低共点最多有A .2个 B.3个 C.4个 D.5个6、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2F 与以一定的电压放电2F ,二者相比不同的有:A .电池反应的r m H ∆B .电池反应的r m G ∆C .电池反应的r m S ∆D .对环境作的电功W7、已知Ti ++e →Ti 的3(1)0.34,3E V Ti e Ti θ+=-+→的(2)0.72E V θ=则32Ti e Ti +++→的(3)E θ是A .2.50VB .1.25VC .1.06VD .0.38V8、下列哪组电极的组合可计算AgC1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A .Ag +/Ag 和C1-/AgC1/AgB .Ag +/Ag 和Cl 2/C1-C .C1-/AgC1/Ag 和Cl 2/C1-D .三者都不可以9.已知121()50.1110,x x m m Na Sm mol OH Sm mol +-+∧=⨯∧=⨯ ()NaOH t OH ∞在无限稀的溶液是A .0.202 B. 0.253 C .0.798 D. 110.在下述电池中,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A 。
四川大学工科物理化学考试题A 卷(2007-2008第1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体系经绝热不可逆膨胀ΔS > 0,经绝热不可逆压缩则体系的A. ΔS > 0B. ΔS = 0C. ΔS < 0D. ΔS 的值无法确定 2、1mol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何种扩大1倍,则此过程A.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B.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C.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D. ΔS 体系 +ΔS 环境 = 0,ΔS 环境 > 03、某体系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A. W=0B. ΔC p = 0C. ΔU=0D. ΔT=04、已知反应C(s)+O 2(g)=CO 2(g)的Or m H (298.15K)=-393.51kJ.mol -1,若此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此过程的 A. ΔT=0,ΔU=0,ΔH<0 B. ΔT>0,ΔU >0,ΔH=0 C. ΔT>0,ΔU=0,ΔH<0D. ΔT>0,ΔU =0,ΔH>05、某均相化学反应A+B →C 经如下两个途径①在恒压,绝热,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T 1升高到T 2,此过程的焓变为ΔH 1;②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进行,此过程的焓变为ΔH 2,则有A. ΔH 1>0, ΔH 2>0B. ΔH 1=0, ΔH 2=0C. ΔH 1=0, ΔH 2<0D. ΔH 1=0, ΔH 2>06、当某溶质溶解于某溶剂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浓标,则下列描述溶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度数据相同B. 活度数据相同C. 活度系数相同D. 化学势相同 7、下列偏导数中,( )不是化学势。
A. ,,C B B T p n G n ≠⎛⎫∂ ⎪∂⎝⎭B. ,,C B B T V n A n ≠⎛⎫∂ ⎪∂⎝⎭ C. ,,C B B S p n H n ≠⎛⎫∂ ⎪∂⎝⎭ D. ,,C BB T p n U n ≠⎛⎫∂ ⎪∂⎝⎭ 8、在298K ,101.325kPa 下,将1mol 苯和1mol 甲苯混合形成理想溶液,该过程有A. ΔH =0,ΔS=5.76J.K -1B. ΔH >0,ΔS=11.52J.K -1C. ΔH <0,ΔS 环境=0D. ΔH =0,ΔS=11.52J.K -19、在等温等压下某吸热化学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r S mA. >0B. =0C. <0D. 值无法确定10、1mol 25℃的苯甲酸在刚性容器中完全燃烧,放热3277.0kJ ,则下列反应的Δr H m (298.15K)为2C 6H 5COOH(s) + 15O 2(g) == 14CO 2(g) + 6H 2O(l)A. 3277.0kJ.mol -1B. -3277.0kJ.mol -1C. -6554.0kJ.mol -1D. -6556.5kJ.mol -111、已知298K 时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如下:Oc m H ∆(石墨)=-393.51kJ.mol -1,O c mH ∆(H 2)=-285.84kJ.mol -1,Oc m H ∆(苯,1)=-3267.6kJ.mol -1,则液态苯在298K 时的Of mH ∆为 A. 49.02 kJ.mol -1 B. -49.02 kJ.mol -1 C. 1230 kJ.mol -1D. -1230 kJ.mol -112、某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反应掉7/8所需的时间是反应掉3/4所需的时间的1.5倍,则该反应是A. 单分子反应B. 双分子反应C. 三分子反应D. 无法确定13、对于一级对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nc A 对t 作图为一直线B. 降低温度可增大反应物A 的平衡转化率C.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t]-1D. 提高温度可增大反应物A 的平衡转化率 14、对于一级平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产物的浓度比一定B. 活化能大的反应的产物浓度大C. 改变温度可以提高产物的浓度D. 反应的速率决定于最慢的那个反应的速率15、阿累尼乌斯活化能Ea 与碰撞理论活化能Ec 之间的关系是A. E a =E c +RTB. E a =E c -RTC. E a =E c +0.5RTD. E a =E c -0.5RT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案填写在题目的指定位置上。
)1. 1mol 理想气体(C v,m =1.5R )经一不可逆变化,ΔH=831.4J ,则温度变化为ΔT=___K ,内能变化为ΔU=___________J 。
2. 1mol 理想气体经一循环过程回到始态,此过程气体吸热20.0kJ 。
则ΔU=______kJ ,W=___________kJ 。
3. 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所做的功是在相同温度下变到相同终态时的最大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_____________。
4. 在298.15K 时,要从大量A 和B 的等物质的量的理想溶液中分出1mol 的纯A ,最少须作__________J 的功。
5. 在298K 时,当糖水和食盐水的浓度相同时,π(糖)__________π(盐)。
6. 2mol A 和1mol B 形成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p A *=90kPa , p B *=30kPa 。
若气相中A 和B 的量相对液相而言很小,则气相中两物质摩尔分数之比y A :y B =_____________。
7. 已知在温度T 时纯A 的饱和蒸气压为p A *=40kPa ,加入某非挥发性溶质形成溶液后,蒸气压为p A =35kPa 。
此时溶液中的a A =___________。
8. 已知某溶剂的正常凝固点为215K ,K f =5.12K ·kg ·mol -1,加入某非挥发性溶质形成稀溶液后,该溶液的凝固点为212K ,此时稀溶液的b B =_____________。
9. 某化学反应的OK 与温度的关系为:ln OK=1.00×105/(T/K) – 5 .00,则该反应的O r mH ∆=_____________kJ ·mol -1,O r m S ∆=_____________J ·K -1·mol -1。
10. 已知CO 2(g)的O r m H ∆(298K)=-393.51kJ ·mol -1,则C (石墨)的O c m H ∆(298K)=____________kJ ·mol -1。
11. 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的O 1 4.00K =,则同一温度下反应 SO 3(g) =SO 2(g)+(1/2)O 2(g)的O 2K =______________。
12. 1mol 过冷水在-10℃、101.325kPa 下变成-10℃的冰。
其过程的ΔS________0, ΔG_____________0。
13. 已知水在100℃、101.325kPa 下其摩尔蒸发焓Δvap H m (100℃)=40.63kJ ·mol -1,水与水蒸气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C p,m (l)=76.56J ·mol -1·K -1,C p,m (g)=34.56J ·mol -1·K -1,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试求水在90℃及其平衡压力下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 (90℃)=__________kJ ·mol -1。
14. 1mol 液态水由100℃,101.325kPa 向真空蒸发为100℃,101.325kPa 的水蒸气,已知此过程的ΔH=40.6kJ ,则该过程的ΔU=________kJ ,ΔS=_________J ·K -1。
15. 在上题条件下,可用___________函数和___________函数判断上述过程的方向。
三、计算题、证明题:(共40分,所有计算题的答案请写在试卷上)1. (10分)1mol 理想气体(C V,m =1.5R ),从298.15K ,100kPa 的始态经等温可逆膨胀至10.0kPa ,求此过程的W ,Q ,ΔH ,ΔS 和ΔG 。
若反抗10.0kPa 的外压绝热膨胀至终态,其气体终态的温度为多少?2. (6分)1)证明:p TH V V T p T ⎛⎫∂∂⎛⎫=- ⎪ ⎪∂∂⎝⎭⎝⎭2)某气体的物态方程为:pV=nRT+nbp(b>0),试计算1mol 该气体从T 、p 1的始态等温度化到压力为p 2的末态时的ΔH 。
3.(10分)已知25℃时,Ag 2O(s)的Θ∆m f H (298.15K)=-30.59kJ ·mol -1,Ag 2O(s),Ag(s), O2(g)在25℃时OmS分别为121.71,42.69和205.14J·K-1·mol-1。
1)计算25℃时,分解反应Ag2O(s)=2Ag(s)+12O2(g)的Or mH∆,Or mS∆和Or mG∆;2)求25℃Ag2O(s)的分解压力;3)纯Ag(s)在25℃,101.325kPa的空气中能否被氧化?已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0.21(摩尔分数)。
4.(14分)1)65℃时N2O5气相分解的速率常数为0.292min-1,活化能为103.3kJ·mol-1,求80℃时的k和t1/2。
2)乙醛的气相热分解反应为:CH3CHO →CH4 + CO。
有人认为此反应由下列几步基元反应构成:(1)CH3CHO 1k−−→CH3·+ CHO·(2)CH3·+ CH3CHO 2k−−→CH4 + CH3CHO·(3)CH3CHO·3k−−→CH3·+ CO(4)2CH3·4k−−→C2H6试证明此反应的速率公式为:3 423d[CH][CH CHO] d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