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与理赔第五章 汽车保险费率
- 格式:ppt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9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汽车保险费率的模式一、保险费率的概念?保险费率:依照保险金额计算保险费的比例,通常以千分率(‰)来表示。
?保险金额:简称保额,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保险人于保险事故发生后应赔偿(给付)保险金的限额,它是保险人据以计算保险费的基础。
?保险费:简称保费,是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所交付给保险人的费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价格规律的核心是使价格真实地反映价值,从而体现在交易过程中公平和对价的原则。
但是,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从被动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市场适度和有序的竞争实现这一目标,但这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从主动和积极的角度出发,保险人希望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探索出确定价格的科学和合理的模式。
?就汽车保险而言,保险人同样希望保费设计得更精确、更合理。
在不断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中,人们发现影响汽车保险索赔频率和索赔幅度的危险因子很多,而且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每一辆汽车的风险程度是由其自身风险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全面综合地考虑这些风险因子后确定费率。
?通常保险人在经营汽车保险的过程中将风险因子分为两类:?(1)与汽车相关的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汽车的种类、使用的情况和行驶的区域等。
?(2)与驾驶人相关的风险因子,主要包括驾驶人的性格、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
?由此各国汽车保险的费率模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从车费率模式和从人费率模式。
从车费率模式是以被保险车辆的风险因子为主作为确定保险费率主要因素的费率确定模式。
从人费率模式是以驾驶被保险车辆人员的风险因子为主作为确定保险费率主要因素的费率确定模式。
?二、从车费率模式?从车费率模式是指在确定保险费率的过程中主要以被保险车辆的风险因子作为影响费率确定因素的模式。
目前,我国采用的汽车保险的费率模式就属于从车费率模式,影响费率的主要因素是被保险车辆有关的风险因子。
?现行的汽车保险费率体系中影响费率的主要变量为车辆的使用性质、车辆生产地和车辆的种类:?(1)根据车辆的使用性质划分:营业性车辆与非营业性车辆。
汽车保险基础交强险2006.7.1风险的组成要素包括: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
风险的分类:按风险的损害对象的不同: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具有可保性,投机风险不可保。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分析、技术风险。
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特定风险、基本风险。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技术包括:控制法、财务法。
保险要素:可保风险、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基金的建立、保险合同的订立。
保险的特征:经济性、商品性、互助性、法律性、科学性。
保险的分类:按保险的实施方式划分:自愿保险、强制保险。
按保险的性质分类: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保险(无盈利,甚至亏损)。
按保险标的(保险对象)的分类: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人身保险。
按危险转嫁的方式分类: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重复保险(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之和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有效地避免了被保险人的不当得利)。
按承保的客户分类:个人保险、团体保险、企事业单位保险。
保险标的是指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
原保险:指投保人和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再保险:保险人将所承保的保险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另一个保险人再一次保险。
重复保险:投保人以同一标的,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进行投保。
汽车保险概述1896年英国法律事故保险公司首次开办了汽车保险。
汽车保险: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商业保险:基本险(汽车损失险、第三责任险)附加险(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未投保车损险的不能投保上述相应的附加险。
“汽车保险与理赔”教案内容第一章保险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危险的概念与特征一、危险的概念;二、危险的特征:(一)危险是普遍是客观存在;(二)危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三)危险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四)危险的发生和后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二节风险的概念与种类一、风险(一)定义——风险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或某一事项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
从经济角度而言,前者是收益,后者是损失。
我所理解的“风险”——办一件事,如果有预期多于一个结果的,那这件事就是有风险。
(二)风险的组成要素:1.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3.损失;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三)风险的特点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2.风险存在的普遍性;3.某一风险发生的偶然性;4.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5.风险的可变性。
二、风险的分类(一)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1.财产风险;2.人身风险;3.责任风险;4.信用风险。
(二)按风险的性质分类1.纯粹风险;2.投机风险。
(三)按损失的原因分类1.自然风险;2.社会风险;3.经济风险;4.技术风险;5.政治风险;6.法律风险。
(四)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1.特定风险;2.基本风险。
第三节可保风险与风险管理办法一、可保风险(一)不是投机性的;(二)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三)必须是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的;(四)必须是意外发生的;(五)必须要有大量标的均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二、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定义定义——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所致损失,期望达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1.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降低损失成本,减轻和消除精神压力);2.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生产能力的保持与利润计划的实现,保持企业的服务能力,履行社会责任);3.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一章测试1.停车忘了锁车门,属于风险因素中的()。
A:心理风险因素B:实质风险因素C:道德风险因素D:思想风险因素答案:A2.再保险是()将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保险业务转让给另一方承担的保险。
A:被保险人B:投保人C:受益人D:保险人答案:D3.借款人以价值10万元的车辆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8万,银行将此抵押汽车投保,车辆发生全部损失,作为被保险人的银行的损失是()万元。
A:10B:9C:8D:4答案:C4.按照保险标的可将保险分为()。
A:人身保险B:信用保证保险C:财产保险D:责任保险答案:ABCD5.某人投保了车损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发生保险事故后全部毁损,受损时车辆的市价下跌,仅为8万元,那么保险人只按实际损失赔偿8万元。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20世纪50年代至1980年。
这一阶段我国只有()家国有保险公司。
A:2B:4C:3D:1答案:D2.汽车保险是保险人按照等价交换关系建立的以()为目的一种商业保险行为。
A:强制购买B:提供福利C:社会稳定D:盈利答案:D3.汽车保险是一种以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为条件的损失补偿或()的保险行为。
A:保险费赔偿B:人身补偿C:保险金额赔偿D:保险金给付答案:D4.1999年至2015年,这一阶段明确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分为()。
A:实际价值B:新车购置价内协商确定C:实际价值内协商确定D:新车购置价答案:ABD5.保险人按照等价交换关系建立的汽车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简而言之,保险公司最终要从它所开展的汽车保险业务上赚到钱,因此汽车保险属于一种商业行为。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并自()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A:2007B:2008C:2006D:2005答案:D2.属于第三者保险的赔偿责任是()。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标准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课程代码:314204教学时数:48学分:3制订人:王鹏权完成时间:2013-3-8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保险与理赔》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随着汽车后市场服务岗位的不断细化,根据企业对营销岗位专业人所要求的汽车的保险与理赔能力而设置的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市场感知能力、敏锐地把握客户心理、现场查勘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出色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开拓能力;准确进行汽车事故案例分析,完成理赔业务,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本课程教学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重要作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汽车构造汽车的基本构造,分析能力等2 汽车配件管理汽车配件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汽车市场营销保险与理赔知识、广阔的知识面、创新能力2四、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1)能运用保险的原理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保险理赔活动作出比较专业的分析;(2)能运用保险流程,进行接受汽车保险及签订保险合同;(3)能运用保险条款进行保险解释,介绍保险险种;(4)接到报案后能及时沟通协调;(5)能编制案卷的能力,将事故理赔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2.社会能力(1)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诚信意识,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3)通过开展保险知识大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方法能力(1)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能力。
(2)通过自主化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