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走近民法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练习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4
了解民事责任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讨论,学法、懂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法律素养。
3.知识目标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分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教学重点: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民事责任的类型。
教学难点:什么是民事侵权行为以及发生民事侵权行为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教师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查找相关案例,选取恰当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本内容,整理疑问。
【呈现课件】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一批违法生产销售的山寨饮料。
有不少公司在外包装上煞费苦心,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企业的行为为什么是违法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交流分享】略。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了解民事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一组图片来导入新课,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种行为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调动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环节一:初识民事责任【呈现课件】不识字的陈某到商店买酒,喝后喉咙疼痛难忍,食道被严重灼伤,造成食道下三分之一狭窄。
原因是商店老板把含有过氧乙酸的洗涤剂和白酒放在一起,天黑看不清,误把洗涤剂卖给了陈某。
经过法院审理,判决该商店老板赔偿陈某5860元。
【教师提问】为什么法院要让商店老板进行赔偿?【交流分享】因为商店老板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教学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民法赋予我们很多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
如果违反民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呈现课件】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民事权利;民事责任。
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法律方面的知识,中考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判断和运用。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根据我国民法,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2.人身权利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作为自然人,我们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另外,我们的个人信息,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也都受到法律保护。
而作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财产权是与人身权相对应的,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4.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5.所谓“债”,就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债又分为合意之债(如合同、遗嘱)和法定之债(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无因管理等)。
6.取得财产权利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原始取得,也包括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指的是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权的权利而取得的所有权。
继受取得指的是通过某种法律途径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的财产所有权,例如买卖、继承、接受赠与等。
7.对于发明创造或创作成果,我们享有智力成果权,也就是知识产权。
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可以享有知识产权。
我们在享有该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这项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购买、不使用各种盗版产品开始,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
8.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目的是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以恢复。
9.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常见)等。
10.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民事权利知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学习法律,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能运用知识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侵犯了哪些权利。
【知识目标】了解民法所保障的民事权利,正确行使民事权利,理解人身权和财产权。
教学重点:了解民事权利的内容,以及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关系,取得财产权的方式。
教师准备:收集《民法总则》中关于民事权利的内容,以及关于民事权利的法律案件,制作PPT。
学生准备:上网查阅民法内容,为民事权利学习奠定基础。
【播放视频】法海你不懂爱,民法总则学起来。
【教师导语】同学们,在上一课中,我们结交了一位新朋友——民法,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民法赋予我们每一个民事主体许多权利,那么,民法究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它保障了我们的哪些权利呢?(设计意图:播放普法宣传片《法海你不懂爱,民法总则学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加深对民法的了解,感受民法对我们生活的保护。
)环节一:析现象,明事理【呈现课件】日常生活的纠纷。
【教师提问】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依据是什么?请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小组集体分析。
【学生交流】略。
【教师总结】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赋予我们每一个民事主体许多权利,它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并为这些民事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民法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民事纠纷按键,让学生初步感知民事权利包括哪些,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民事权利认识和了解的愿望。
)环节二:析案例,明权责【呈现课件】【教师总结】在民法中,有一类权利与我们的人身直接相关,这是人身权。
人身权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教师提问】你还了解到我们有哪些人身权?列举侵犯人身权的事例。
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民法总则》规定,在民事活动中的_______一律平等( )A.民事主体法律地位B.民事主体地位C.当事人法律地位D.当事人地位2.《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A.合法合理原则B.行政法规C.公序良俗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以下属于债权产生原因的有()①侵权行为②不当得利③合同④无因管理A.①②④B.①②③④C. ①③④D.②③④4.《民法总则》明确规定,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 ( )①占有权②用益物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甲纺织厂生产专门用于出口的棉布,所需原材料棉纱大部分由丙纱厂提供。
一次,甲厂接受了一单海外订货,但由于当年棉花产量剧减,无法筹集足够的棉纱。
恰好丙厂囤积了一批棉纱,遂将原来的价格由4元/米提高到9元/米。
甲厂为完成订货,只好接受。
请问,丙厂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哪项基本原则 ( )A.自愿公平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6.甲工厂的有毒废水注人了王某承包的鱼塘,致使鱼塘中有部分鱼死亡,王某可向甲厂提出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为 ( )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赔偿损失④恢复原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小张和小黄是好朋友。
因小事闹翻了,小张在其照片上随意涂画,并弄成搞笑形象印刷出售营利,侵犯了 ( )A.姓名权B.名誉权C.肖像权D.名称权8.与《民法通则》相比较,《民法总则》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进行了重大修改,下列民事权利受民法总则保护的是 ( )①个人信息隐私权②知识产权③财产继承权④婚姻自主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分类不属于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是( )A.集成电路布图设计B.地理标志C.植物新品种D.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0.《民法总则》中关于继承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B.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C.自然人的一切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D.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胎儿不是自然人,因此不享有继承权11.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服务或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主要违背了民事活动中的 ( )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诚信原则12.《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的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 )①人身权利②财产权利③宗教信仰自由④其他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 甲为某校在校大学生,现年22岁,无经济来源,两年前向乙借款1 万元,现在无力偿还,按照相关法律,应该由来偿还这笔借款()A.甲的父母B.甲所在的大学C.甲与其父母D.甲本人14.下列公民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是()A.5岁的甲画了一幅画B.9岁的乙写了一份遗嘱C.14岁的丙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丁D.15岁的戊买了一枚2克拉钻戒15.崔某,23岁,未婚,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基础题一、判断正误1.民法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2.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3.人生权利与我们的人生直接相关,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4.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其中违约责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事责任种类()5.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是以行为人无过错为构成要件,而特殊侵权行为则由法律另作特别规定。
()◆能力题二、漫画解读6.解读漫画说明了什么?三、选择题7.小同学知识比较渊博同学们私下都称她为“小博士”。
同学们的这种行为()A.违反了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B.侵犯了xx的姓名权C.没有侵犯xx的任何权利D.侵犯了xx的名誉权8.民事权利包括()①人身权②财产权③知识产权④继承权A.①②③3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3④9.财产权主要包括()A.物权和债权B.继承权和被继承权C.股权和投资权D.人身权和知识产权10.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提升题11.5岁的独生子小军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留下遗产2万元,他的姑姑将此遗产据为己有,并把小军送往福利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军的姑姑侵犯了小军的继承权B.小军应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C.小军太小,遗产应由姑姑拥有D.小军的姑姑应受到法律的制裁12.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
下列选项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②xx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③xx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券④xx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初中生小张喜欢写作,经常在一个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小说,深受网络读者喜爱。
了解民事责任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讨论,学法、懂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法律素养。
3.知识目标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分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教学重点: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民事责任的类型。
教学难点:什么是民事侵权行为以及发生民事侵权行为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教师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查找相关案例,选取恰当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本内容,整理疑问。
【呈现课件】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一批违法生产销售的山寨饮料。
有不少公司在外包装上煞费苦心,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企业的行为为什么是违法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交流分享】略。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了解民事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一组图片来导入新课,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种行为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调动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环节一:初识民事责任【呈现课件】不识字的陈某到商店买酒,喝后喉咙疼痛难忍,食道被严重灼伤,造成食道下三分之一狭窄。
原因是商店老板把含有过氧乙酸的洗涤剂和白酒放在一起,天黑看不清,误把洗涤剂卖给了陈某。
经过法院审理,判决该商店老板赔偿陈某5860元。
【教师提问】为什么法院要让商店老板进行赔偿?【交流分享】因为商店老板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教学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民法赋予我们很多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
如果违反民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呈现课件】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
◆基础题
一、判断正误
1.民法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
2.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3.人生权利与我们的人生直接相关,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4.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其中违约责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事责任种类()
5.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是以行为人无过错
为构成要件,而特殊侵权行为则由法律另作特别规定。
()
◆能力题
二、漫画解读
6.解读漫画说明了什么?
三、选择题
7.小同学知识比较渊博同学们私下都称她为“小博士”。
同学们的这种行为()
A.违反了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
B.侵犯了小茹的姓名权
C.没有侵犯小茹的任何权利
D.侵犯了小茹的名誉权
8.民事权利包括()
①人身权②财产权③知识产权④继承权
A.①②③3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3④
9.财产权主要包括()
A.物权和债权
B.继承权和被继承权
C.股权和投资权
D.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10.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
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
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
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
◆提升题
11.5岁的独生子小军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留下遗产2万元,他的姑姑将此遗产据为己有,并把小军送往福利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军的姑姑侵犯了小军的继承权
B.小军应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C.小军太小,遗产应由姑姑拥有
D.小军的姑姑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12.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
下列选项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
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
②钱某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
③吴某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券
④周某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初中生小张喜欢写作,经常在一个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小说,深受网络读者喜爱。
某出版社未经小张允许,擅自将其作品结集出版。
该出版社的行为
()
A.是合理的,因为网络作品不属于智力成果
B.是非法的,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C.是合法的,因为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法律保护
D.是不合理的,因为网络连载小说严禁出版
14.“我心中有一个小秘密,我不能告诉你。
”这句话表明()
A.人与人之间不能真诚地沟通
B.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信任
C.人人都有隐私权
D.有秘密的人,心理是不健康的
15.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行为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格。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B.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
动的资格
D.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公民平等享有权利
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
1—5√√√××
6.隐私权是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漫画中人物的行为提醒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做到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网传他人私人生活照片,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热衷打听别人的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慎重选择倾诉对象,增强保护意识。
7—15CDAACA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