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基础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617.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2.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4.《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火药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5.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天祐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
这反映了宋朝( ) A.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C.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6.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授时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8.“中土医书,方论浩繁。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中国古代实用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史料导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
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
全国四通八达,不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互动探究(1)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对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
(3)综合上述史料,分析科技发展需要的一般条件。
名师精讲(1)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古代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局面相对安定,这也有利于科技的繁荣与进步。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古代中国的封建政府长期重视教育,特别是科举制的长期实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封建政府为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长治久安,非常注重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了科技进步。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同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创新,有利于科技的进步。
【例题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说:“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及老成,验之成事。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的农书()A.是先进生产经验积累和总结的产物B.是科学家深入钻研农学理论的产物C.是封建政府重视小农经济的结果D.是中外生产经验相互融合的结果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导与练【重点讲解】【难点分析】一、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三、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1.特点:宋元科技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继续领先于世界。
2.影响:科技发明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我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朝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四、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3.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
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5.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西汉时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术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A.指南针B.火药C.针灸疗法D.印刷术3.被称为“水手之友”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4.有人在到书店查阅天文常识时,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这一天文仪器是()5.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A.《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西汉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C.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最早使用的是算盘D.唐朝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6.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7.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保证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医药工作者要研究古代中医药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氾胜之书》8.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印刷发行你个人的自传②从《九章算术》中学习十进位值制记数法③可以借助《石氏星表》相关资料确定100多颗恒星的位置④借助《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②③B.①③C.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能力提升9.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注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10.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的变革。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史学界一般认为,纸X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
下列各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 A.民间传说B.某家族的家谱记载C.官方史书记载D.汉代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X残片解析:民间传说、某家族的家谱记载、官方史书记载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遗址和墓葬里出土的文物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史实。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一记载(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B.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D.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火药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晋葛洪《抱朴子》,根据题意可知,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制造火药的书面认知,故D项正确。
答案:D3.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解析: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被统治者控制,成为其维护统治的手段,导致我国的天文学研究缺少科学精神,故A项正确。
答案:A4.下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形成B.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传播C.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中国近代科技形成D.针灸疗法——我国古代中医理论的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解析: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故B 项正确。
答案:B5.王敏同学参加文化综合素质测试时,主考官让他指出下面连线中不正确的一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答案:C2.(原创题)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C.《农书》 D.《农政全书》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玉米是在明代时期由美洲传入中国。
故选D项。
A、B、C项分别出现于北魏、汉代、元代。
答案:D3.(2013·重庆文综)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前期;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
答案:C4.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中国的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
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纸的发明 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火药是在道教炼丹求仙过程中发明的,故选C项。
答案:C5.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A.重经验 B.重实用C.重自然 D.重血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表明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视实用。
故B项正确。
答案:B6.(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详解)一、选择题1.“(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末宋初B.春秋战国C.商周D.元末明初2.史载,唐以前,士人以藏书为贵,藏书少,士人精于雠对,诵读精详。
到宋朝,士人易于得书,不再重视藏书,诵读也懈怠了。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A.两宋商品经济繁荣,生活优越B.印刷行业不断进步,书籍增多C.社会娱乐生活增多,士人堕落D.政府轻视文化教育,学风淡薄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①词的繁荣②程朱理学兴盛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毕升发明雕版印刷术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4.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四大发明中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一部蕴含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著作,主要指它A.是集我国历代医药学之大成的药典B.是涉及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C.采用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D.是产生广泛影响的世界性书籍8.关于珠算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算的普及和发展主要基于商业的繁荣B.人们尚无法运用珠算法解决开立方运算问题C.海禁政策的实行使得珠算法没有传播到国外D.清朝时期珠算法开始传播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9.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涉及饮食烹任的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等。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A.印刷术B.造纸术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入帘压制、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
故选B项。
答案:B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蔡伦B.祖冲之C.毕升D.李时珍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
蔡伦改进了我国的造纸术,所以A 项不符合题意;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与活字印刷术无关,故排除B 项;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升,故选C项。
答案:C3.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我国古代众多科技发明,其中属于当时发明的科技成就是()A.司南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解析:本题的时间信息是“北宋”,那么属于该时期的发明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D4.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解析:四大发明只是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欧洲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四大发明对于欧洲向近代迈进起到了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四大发明对于欧洲封建主义的变革作用也仅仅是促进而不是决定,故D项错误。
答案:C5.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A.理论性B.实用性C.复杂性D.文学性解析:理论性、复杂性不符合材料“与农业社会相关”信息,故A、C两项错误;《九章算术》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是为农业服务的,体现的是实用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学性,故D项错误。
[基础达标]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A.印刷术B.造纸术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压制、烘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
故选B项。
2.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
”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
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注意问题的关键词是“技术条件”。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指()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雪”指的是火药。
据此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
4.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另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B.《授时历》C.《农书》D.《农政全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史与文化史的结合。
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于明清之际传入我国。
A项成书于南北朝时期,B、C项成书于元朝,D项成书于明中后期。
5.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A.割圆术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C.极限思想D.精确的圆周率『答案』B『解析』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它用有限的符号可以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6.电视剧《大国医》获得观众好评,出品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认为,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能够获得多方青睐,除了主创人员的出色表现外,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国粹文化的渴求和回归。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针技术十分成熟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D、《韩非子》等不是技著作,无参考价值2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3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
”出现这种变的原因主要是( )A、雕版印刷术的传播B、活字印刷术的传播、造纸术的传播D、经济文的交流4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传播方式变影响政府管5 小明同上搜索中国古代技的成就,下列搜索的信息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专著②《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③《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④元代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要早500年⑤南北朝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⑥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的出现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近制记系统计算的古代体系的形成A、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①②⑤⑥D、③⑤⑥6 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原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奇器图说》诞生于中国,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
1、四大发明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2、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改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3、四位同学分别用下面说法来简单描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状况,正确的是①最早的发明来自于汉朝②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方便后加入到推广的队伍当中
③受到西欧国家资产阶级的百般推崇④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4、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
5、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6、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A.指南针和印刷术
B.火药和指南针
C.造纸术和火药
D.印刷术和造纸术
8、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直接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9、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所示是其中哪一项发明外传的示意图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0、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11、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中国数学成就是
A.算筹记数 B.十进位值制
C.割圆术 D.二进制
1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17、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19、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20、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实行
B.八股取士的影响
C.自然经济的阻碍
D.儒家思想的压制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
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
材料二:到了16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开始进入了近代科学时期。
17世纪下半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牛顿力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它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三;《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
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
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浆,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
”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
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校。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伞障的变化。
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
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材料三: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别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
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2)你怎样理解“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这句话?
(3)“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指的是什么?
(4)印刷术的欧传又有何作用?
(5)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什么?
参考答案
24.(1)①战国。
②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旧中国的愚味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5.①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②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③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⑤没有成熟的市场。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26.(1)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2)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成为“新教的工具”;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由此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火药则“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这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