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学绪论(001)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54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应该推广成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
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
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其次我们应明白营养是什么。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
“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
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
“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
”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其中包括8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白菜、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2 种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程前言食品营养与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
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教程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食品营养与健康指南,帮助大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让健康饮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章:营养基础知识1.1 营养素概述营养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包括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等。
1.2 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各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合理搭配食物可以确保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例如,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肉类和豆类富含蛋白质,全谷类和坚果富含膳食纤维等。
1.3 营养标签解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提供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信息,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
学会解读营养标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食品。
第二章:膳食指南与食谱设计2.1 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理制定的,旨在指导人们科学搭配食物、合理安排饮食的指南。
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人群提供了具体的膳食建议。
2.2 食谱设计合理的食谱应确保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包括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食谱设计时要考虑食物种类、数量、烹饪方法等因素,力求营养丰富、口味多样。
第三章:食品安全与卫生3.1 食品安全概述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不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2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污染主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了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和预防措施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3.3 食品保存与烹饪正确的食品保存和烹饪方法可以防止食品变质,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与饮食调理4.1 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需求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合理的营养摄入对健康成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