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七章概述1
- 格式:ppt
- 大小:16.96 MB
- 文档页数:59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外国⽂学第1-7章,较具体第⼀章古代⽂学第⼀节古希腊罗马⽂学概论⼀、古希腊⽂学是西⽅⽂学真正的开端,古罗马⽂学主要起到桥梁作⽤。
⼆、“荷马时代”希腊⽂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三、古风时代,古希腊⽂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
著名诗⼈赫西俄德创作了叙事长诗《⼯作与时⽇》和《神谱》。
四、古典时代,古希腊⽂学上最突出的是古典悲剧和喜剧以及以柏拉图和亚⾥⼠多德为代表的⽂艺理论。
亚⾥⼠多德的“模仿说”是西⽅美学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五、古罗马⽂学是在古希腊⽂学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出⾃⼰的特⾊的。
早期罗马⽂学的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中期罗马⽂学的三位重要诗⼈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第⼆节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1古希腊神话影响⾄深,成为希腊⽂学及后世⽂学的重要源头之⼀2希腊⼈的命运观:⼀⽅⾯,不可改变的命运,对⼈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另⼀⽅⾯,⼈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才⼲,做⾃⼰想做的事。
(成事在天,谋事在⼈)3 神话是⽣产⼒低下的反映,以想象来解释和⽀配⾃然,前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应母权制,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映⽗权制4神话的特点:(1)想象⼒极强:古代⼈原始思维的结晶(2)故事性强,丰富,系统(3)表现⼒强,形象,⽣动,内涵深长,具有⼀定的哲理性5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6希腊神话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地位的是“神⼈通⾏同性论”。
希腊神话是把⼈放在中⼼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的精神。
⼆、荷马史诗1内容意义: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历来被视为⼈类远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以神话⽅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1)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形态和⽣活风貌。
(2)展现了当时的民族意识和道德观念战争观念:没有战争的道义和是⾮感没有⼈怀疑掠夺的正当性英雄主义:⼒量的象征、勇敢是⾸要的要素。
个体本位观念2(1)史诗的第⼀部《伊利昂记》是对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进⾏直接描述的,但涉及的却不是战争的整个过程,⽽是集中笔墨写了10年⾥最后的⼀年中51天的战事。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背景:⑴尖锐复杂的矛盾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⑵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基础)●三大学说:细胞学说(遗传学),能量转换学说(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进化论。
⑶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增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⑷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方法2.各国情况⑴英国:大工业文明,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科技走在世界前列⑵法国:共和国和封建王朝不断夺权,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激烈。
⑶俄国:改革农奴制的关键时期,尼古拉一世的白色恐怖,农奴和地主的矛盾⑷德国:工人作家开始出现⑸东欧:拿破仑入侵后,民族解放兴起,作家开始登上世界文坛⑹美国:独立战争后,南北差距教大。
大种植园与大工业发展,是否废出奴隶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真实广阔的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真实性),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
●较之以前的文艺,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广阔真实的展示了社会生活,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特别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勾勒出一幅幅怵目惊心的悲惨画面,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认识价值。
2.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意观察生活,分析社会,选择典型的事件,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同时以严肃的态度力求精确地表现细节的艺术真实。
他们以典型的社会画面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是生活的集中概括,大都是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典型。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有别于其他文学贡献给文学史的特点。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文学现状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
代表作家——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神秘的宿命色彩4.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第七章⼗九世纪中期西欧⽂学(去年考过⼤题) 第⼀节概述 ⼀、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学思潮 1.在⽂学⽅⾯,现实主义⽂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 (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活的本来⾯⽬,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常⽣活中取材,如家庭⽣活、政治⽃争等。
(2)⼗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道主义思想。
⼈道主义是西欧⽂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类爱和改良主义。
**(4)⼗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法国⽂学(现实主义) 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学评论集《拉⾟与莎⼠⽐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学的第⼀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标志着现实主义⽂学的诞⽣。
4.巴尔扎克是⼗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学中成就、影响的作家。
他的《⼈间喜剧》。
5.梅⾥美中篇⼩说《⾼龙巴》、《卡门》(⼜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在西班⽛,主⼈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仲马、欧仁。
苏、⼽蒂耶(是诗⼈、⽂艺理论家)和乔治。
桑(⼥作家,作品《安吉堡磨⼯》)。
8.波德莱尔代表作是诗集《恶之花》。
运⽤象征主义⼿法,成为象征主义的奠基⼈。
三、英国⽂学 9.宪章运动中产⽣了宪章派⽂学。
最有代表性的是诗⼈艾内斯特。
琼斯和威廉。
林顿。
10.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先以劳资⽭盾为创作题材。
第七章 19世纪⽂学(⼆)(批判现实主义⽂学) 19世纪⽂学是指法国“七⽉⾰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命”(1871)。
这⼀时期⽂学包括:浪漫主义⽂学、批判现实主义⽂学(主流)、早期⽆产阶级⽂学。
理解后简答题19世纪⽂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活。
注重反映现实⽣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物”的悲剧命运。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学发展状况:⽆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学和德国⼯⼈⾰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宪章派⽂学:1是世界⽂学第⼀次出现的⽆产阶级性质的⽂学,19世纪三四⼗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性、⼴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琼斯和林顿。
德国⼯⼈诗歌(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最的⽆产阶级诗⼈):加⼊“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个出⾊的⽆产阶级歌⼿。
恩格斯称他“德国⽆产阶级第⼀个和最重要的诗⼈”。
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学代表⼈物及作品:梅⾥美: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的作家。
常常从道德的⾓度“研究⼈的⼼灵”发掘未经现代⽂明“洗礼”的⾃然状态下雄伟顽强的原始⽣命形态。
《卡门》:(极富浪漫主义⾊彩的爱情悲剧)主⼈公卡门是⼀个“拥有娇⼩⽽出⾊的姿态,热情如⽕的⼤眼睛中不时射出凶暴的眼神”的奔放⽽浪荡的、吉⼘塞⼥郎。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以“客观⽽⽆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中的主⼈公爱玛是⼀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形象。
第七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及法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是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同时吸纳了浪漫主义的元素。
“现实主义”名称产生于50年代以后,那时现实主义才真正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欧美的现实主义文学分为两个时期:以巴黎公社为界,(1)前期: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中心在法英。
这一时期,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时期。
法国和英国出现了巴尔扎克、狄更斯,俄国出现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一批“自然派”作家,在理论上也形成了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
(2)后期: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趋于衰落的时期。
这一时期,西欧现实主义者虽然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但他们的批判力量已有所削弱,改良主义思想和悲观情绪更加严重,自然主义、客观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而在俄国,由于反专制农奴制度的人民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现实主义文学继续有很大发展,产生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
2、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汪涛老师课件版:(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法国七月革命彻底推翻了波旁王朝;1832英国国会通过改革法案(工业革命的发展);海外殖民主义加速发展。
(2)社会矛盾复杂进一步激化(3)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社会思潮纷纭变化:自然科学推出三大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实证主义、人本学说、人道主义(基督教博爱思想)。
(5)各国各有不同:英国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法国复辟势力仍然存在;德国与意大利实现了民族统一,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俄国正在进行解放运动;东欧各国正在开展民族解放运动;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也遭遇国内矛盾,南北爆发。
外国文学考研复习第七章重点内容详解第七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及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基本要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概况,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斯丹达尔的生平与创作,分析《红与黑》的时代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世界观、创作及作品分类,分析《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掌握《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理解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发展,分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根源。
二、重点及难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于连形象及《红与黑》的艺术成就;《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爱玛悲剧的根源及福楼拜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重点复习内容第一节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
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三、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嘉尔曼》。
四、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分类及艺术特点。
第三节斯丹达尔一、生平与创作。
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小说《阿尔芒斯》、《巴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法尼娜·法尼尼》。
二、《红与黑》所反映的时代;于连的形象;小说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巴尔扎克一、生平与思想。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二、《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的总体结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
重点作品:《欧也妮·葛朗台》、《古物陈列室》、《高布赛克》、《纽沁根银行》等。
三、《高老头》所体现的《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形象。
第五节福楼拜一、生平与创作。
二、《包法利夫人》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深刻揭露;爱玛悲剧的根源。
三、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