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 对联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29
对联练习题目湖光山色入诗行,对联练习任你挑战。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形式简练、意境丰富的文字艺术。
在这个练习题目中,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些有趣的对联,感受其韵味和魅力。
一、水调歌头·双对联春风送暖情,万象复苏寒;秋露润清趣,鸿离别凄凉。
夜雨洗秋香,渐落梧桐叶;朝阳照明媚,发散菊花黄。
悲欢离合,每到佳节倍思量;冷暖往来,光阴如水化腐黄。
二、念奴娇·四季对联春花绽笑,夏绿浓阴;秋实丰收,冬雪皑皑。
马蹄悠扬,牛羊争草;鸟兽争鸣,虫豸随虹。
山峦叠嶂,水波涟漪;烽火连天,星光皎洁。
三、满江红·六字对联春意盎然,花开鸟鸣;秋高气爽,果熟落英。
柳暗花明,山青水绿;云雾缭绕,彩霞如练。
四、满江红·八字对联风险砥砺,气概如铁;大展宏图,胸怀广阔。
锦绣河山,山河壮丽;和谐社会,心灵美丽。
五、七言绝句对对联春风送暖入罗袜,草长莺飞绕林间。
秋露清香润心田,叶落归根寒意盈。
六、五言绝句对对联云水开拓见华夏,山川秀丽庆长寿。
春风徐徐吹不断,夏雨绵绵滋养土。
七、五言绝句随意对联世事如棋落子成局,春风化雨润万物。
幽山幻水悠然自得,天地无私普惠人。
无论是形象生动的描述,还是寓意深远的对仗,对联都能通过精炼的文字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练习题目的对联以五言绝句为主,结构简洁明了,韵律抑扬顿挫,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通过对联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和艺术。
对联常常与传统节日、庆典和宴会等场合紧密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练习,欣赏对联的美,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一、单选题1.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
组长写好了上联“麦浪涌绿波稼穑园前留愿景”,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个()A.犁轻耕沃土古今黎庶乐耕耘B.田风传野籁桑麻事内话来年C.农桑扶社稷千载耕耘皆事业2.班级准备开展“英雄有为保家卫国”主题演讲活动,需要在会场上挂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为下联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上联:百岁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____。
A.一腔热血长城铸B.热血一腔铸长城C.一腔热血铸长城D.热血一腔长城铸3.活动组准备在教学楼大厅的柱子上贴一副对联,上联用:“金石清卷,自强不息,展万里鸿鹄志。
”请你帮忙挑选下联。
()A.林中松柏,胸罗万卷,情随云水寄天涯。
B.草木为伴,黄卷随行,系苍生乐与忧。
C.学海无涯,艰苦奋斗,做参天栋梁材。
D.学海引舟,师长恩重千古心。
4.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她只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为“书从疑处翻自悟”,下联可能是()A.万卷书中寻妙语B.百科四库集三秦C.馆藏万卷益君智D.文到穷时自有神5.【我推敲】“校园戏曲节”将至,学校打算将校园内的一座亭子临时改造成简易戏台,你觉得最适合张贴的楹联是()A.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钦州浦北期中)下面是某位同学根据端午节写的一段文字。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若把“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拟作下联,下列最适合选作上联的一项是()A.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B.赛龙舟鼓声阵阵传四海C.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D.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7.(北京昌平区期中)诗经文化早已浸透在文人的血脉之中,很多名胜古迹的楹联中都有它的影子。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
请你为下面的对联写一则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下联:________【答案】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解析】【分析】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故答案为:“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2.写出与“风吹苦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答案】雨打芭蕉碧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雨打芭蕉碧,光照花朵艳等。
故答案为:雨打芭蕉碧【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3.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高分攻略】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专题23《对联》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幅对联是赞扬()的。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2.下面是一副对联,下联空格处合适的是()上联:叶碧花红,半亩荷塘香十里。
下联:________ ,一帘月色醉千家。
A. 斑驳疏影B. 清风吹拂C. 风轻云淡D. 鸟鸣幽树3.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A. 千树落花红B. 云傍马头生C. 山高月上迟D. 春到鸟能言4.“满室芝兰尽秀色,盈门桃李笑春风”最适合张贴这副对联应是()A. 农村B. 种花或卖花C. 教师D. 机关干部5.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 半入江风半入云B. 一味清凉上月时C. 一分明月万梅花D. 三月细雨春妩媚6.你认为“好书不厌看还读”的下联应该是( )。
A. 妙笔丹青绘人物B. 益友何妨去复来C. 水稻舞动千顷浪D. 无字文章写古今7.《狱中联欢》"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幅对联的横额是()A. 苦尽甜来B. 极乐世界C. 扭转乾坤8.银子对金属正如馒头对()。
A. 面粉B. 食物C. 麦子D. 午饭9.豆宝小镇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淡泊以明志”,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 宁静而致远B. 愁情聚秋心C. 二分明月照梅花D. 三月细雨春妩媚10.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游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是()A.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B.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C.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D. 报仇雪恨,莽李逵泄愤山神庙11.“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是上联,下列对得最好的一项是()。
A. 屋里弹琴,琴声常常伴君眠B.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C. 纸上写字,字字有如龙蛇舞D. 陌上吹箫,箫声恰似三秋霜12.《狱中联欢》“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这幅对联的横额是()A. 苦尽甘来B. 极乐世界C. 扭转乾坤D. 改天换地13.汽车对运输正如渔网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专题训练(四) 对联1.在吉林省“北国书香节”来临之际,某校举办了“书香一瓣沁我心”活动,掀起了读书、评书的热潮。
请你根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个字)上联:下联:2.某校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对联拥军”活动,号召全校同学在春节前,为老红军、老战士或有军人正在部队服役的家庭,送去慰问的对联。
以下是一名同学拟写的上联,你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上联:军民携手固国防下联:3.为了备战明日的“海澜杯篮球赛”,几位参赛队员正和老师一起排兵布阵,谋划攻防策略;几位文艺骨干正在排练啦啦队舞;两名文学爱好者也没闲着,正在为队员拟写加油对联。
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不畏强队,长风破浪待明日下联:4.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3)中秋节上联: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唯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疾6.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
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
(1)山清水秀—( )(2)粗茶淡饭—( )7.“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其想象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请从下面四则神话中,任选其二,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神话的理解和感悟。
(每联不少于5个字)《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神话:《》、《》上联:下联:8.音乐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是一代一代人成长的摇篮,是承载共同记忆和心声的小船,也是放飞个人情感和个性的风筝。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对联专项训练(无答案)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2.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对联的创作要求:(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尾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
否则拗口。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
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性相同。
例: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3)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4)对联的平仄: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
(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
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以上内容可归结为“字数讲相等.....”.....,句法讲对称.....,词语讲对仗.....,字音讲平仄二、漫话对联对联大家都不陌生。
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若有横批,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晴作用。
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 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 ____(3)上联:____ 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 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 _____(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 _(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______________8.《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对联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示例: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2.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偶的下一句。
(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烟/史公祠前人如织)3.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两鬓白发送春秋)4.根据你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诗文(示例:握一支粉笔,授孔孟文章)5.请你根据下联,完成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焚稿)6.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__天(示例:谈)7.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对联1.喜接春潮苏大地,山青水秀欣挥翰墨谱神州,国泰民安2.庆今朝,海晏河清,风恬浪静欣此日,民康物阜,人寿年丰3.风和日丽花常放吏正官清民自安4.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5.桃李满天下教化遍中华(校庆联)6.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服装厂联)7.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8.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9.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10.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对联小故事】1.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
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对联的形式】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
如毛泽东故居一副对联:泽雨润花红赤县东风梳柳绿韶关3、装饰联。
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如晋江市草庵一副对联: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寿诞等。
如齐白石贺毛泽东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5、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如: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或山水景物,或军事战争,或商贾贸易,或求学应考,或怀古咏史等。
3、结构相同。
结构主要指语法结构。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语言表达建国70 年,祖国日新月异,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祖国河山竞秀;下联:________【答案】示例:人民天下长春【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的知识分析作答。
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
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还有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结合“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可用“人民天下长春”来对,或:天下百姓庆生。
故答案为:示例:人民天下长春【点评】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首先要通读语句掌握对联使用的语境,然后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
2.班级正在开展“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一则央视新闻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1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
面对熊熊烈火,救火英雄们冲锋在前,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什么是家国情怀。
观看结束后,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胸怀大志,心忧天下。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拥有博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两袖清风心忧天下下联:________②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下联:________【答案】(1)示例一:家园情怀是一种责任、更是种担当。
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心忧天下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
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用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示例二: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奋力前进的动力。
青少年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用理想和信念不断催促自己奋力向前,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刻不容缓。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8)1. 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___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B.急C.自D.少2. 贴对联,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的()A.左边B.右边3. 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_______4. 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上联:心似春花,朵朵迎风绽下联:________。
5. 根据提示,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则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
要求符合节日和对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将对联写在对应横线上。
春节:________端午:________。
6. 请对出下面对联。
四季美景养灵性,________。
7. 对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________8.(10分) 专题与实践。
(1)【活动一送对联】下面几副对联中,可以送给军属的是(),可以送给理发店的是()A.军营春色处处好,官兵情谊日日新。
B.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一人苦万人甜祖国平安。
C.一川风月留人醉,百样菜肴任客尝。
D.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2)【活动二写对联】特级教师陈老师从教40年光荣退休,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堪称园丁楷模。
同学们为表达对他的敬意,准备撰写一副对联作为礼物送给他。
现在已经有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尽显红烛风采;下联:________9. (15分)就课文《窗》主题写一副对联。
10. (15分)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魅力。
请赏读这副对联,并将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B二、填空题3.仕途失意作马说4.梦如秋雨,丝丝随水流5.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6.满园书香育英才7.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悲善感,黛玉悲葬花三、解答题8.(1)B D(2)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
初高中对联题专项训练一、例题分析1.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解析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
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
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
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2.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
上联停顿为4/3。
“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
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
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1.明其特点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
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某社区阅览室向居民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答案】读好书如沐春风【解析】【分析】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如“品美文”可对“读好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
3.按要求完成下列对联题。
上联:春风拂面,赏乌海园林。
下联:________【答案】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根据这些要求,再根据上联的内容对出下联。
故答案为: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点评】拟写对联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一致,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仄起平收。
4.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