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10分钟练习(十六)——生物技术实践
- 格式:docx
- 大小:79.18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技术实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A. 质粒B. 病毒C. 线粒体D. 染色体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医学B. 农业C. 工业D. 电子答案:D3.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激素是:A. 生长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肾上腺素答案:A二、填空题4. 基因枪技术是一种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植物细胞。
答案:基因转移5. 酶工程中,常用的酶固定化方法包括化学结合法、_________和包埋法。
答案:物理吸附法三、简答题6. 简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基本原理。
答案: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它利用Cas9蛋白和导向RNA(gRNA)的复合体,通过gRNA的特异性识别,引导Cas9蛋白精确地切割目标DNA序列,从而实现基因的敲除、插入或替换。
7. 请说明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使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开发生物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等。
四、论述题8. 论述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与弊。
答案: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
然而,它也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如基因流动可能导致非目标物种的基因改变,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此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存在担忧。
结束语: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练习含答案1.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 g/L)。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
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和。
2.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
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
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目标菌)。
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
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课后题答案和提示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造实验案例制造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布置在春季的9月或10月停止。
在这段时间内停止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时节,葡萄的价钱廉价,种类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生机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十分清楚。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停止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朽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留意不要重复屡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假设没有适宜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越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十分大,因此需求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假设运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停止排气。
7. 10 d以后,可以末尾停止取样检验任务。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停止酵母菌的镜检等任务。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参与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假设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
假设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翻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增加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课题效果评价〔一〕果酒的制造能否成功发酵后取样,经过嗅味和品味停止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假设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先生剖析失败缘由,然后重新制造。
〔二〕果醋的制造能否成功首先经过观察菌膜的构成、嗅味和品味停止初步鉴定,再经过检测和比拟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练习题及答案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以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和生理特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人教版生物教材提供了一些实践练习题和答案。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题目及其答案。
第一题:生物技术的分类生物技术可以分为哪几类?请简要描述每一类的特点。
答案:生物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类。
1. 传统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指以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人工繁殖等传统手段来改良和培育植物和动物的技术。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周期短,但改良效果相对有限。
2.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改良和繁殖生物的技术。
其特点是操作复杂、周期相对较长,但改良效果更为显著。
第二题:DNA分子的提取方法请简要介绍一种提取DNA分子的方法,并说明其步骤。
答案:一种常用的提取DNA分子的方法是盐水法。
步骤如下:1. 取适量的植物叶片或动物组织,加入盐水中,用研钵捣碎均匀,使细胞破裂释放DNA。
2. 将混合物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悬浮液。
3. 加入少量肉桂醛,搅拌均匀,使DNA不易降解。
4. 将混合液加热至60℃,保持一段时间,使DNA与其他蛋白质分离。
5. 将混合液放置在冰箱中冷却,为DNA沉淀做准备。
6. 用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使DNA沉淀于底部。
7. 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冰冷的乙醇,使DNA沉淀干净。
8. 用无水酒精漱洗DNA沉淀,去除杂质。
9. 最后用无菌的去离子水溶解DNA,保存或用于后续实验。
第三题:PCR技术的应用请简要描述PCR技术的原理,并说明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合成大量DNA片段的技术。
原理:PCR技术通过不断重复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延伸),利用DNA聚合酶从少量DNA起始物扩增出大量的DNA片段。
九年级生物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练习题及答案(正文开始)生物技术实践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生物技术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培养c) DNA测序d) 化学合成答案:d) 化学合成2. 下列哪个是基因工程实验中的典型工具?a) 霍乱病毒b) 疟原虫c) DNA聚合酶d) 血小板答案:c) DNA聚合酶3. 遗传工程的基本流程是:a) DNA提取→ DNA连接→ 转化→ 外源基因表达b) 转录→ 翻译→ 外源基因表达→ DNA连接c) 转化→ 外源基因表达→ DNA提取→ DNA连接d) DNA连接→ 转录→ 翻译→ 外源基因表达答案:a) DNA提取→ DNA连接→ 转化→ 外源基因表达4. PCR技术是通过多次重复进行的一系列步骤实现的,以下哪个选项的顺序是正确的?a) 加热→ 杂交→ 延伸b) 延伸→ 加热→ 杂交c) 杂交→ 延伸→ 加热d) 延伸→ 杂交→ 加热答案:c) 杂交→ 延伸→ 加热5. 克隆动物Dolly是通过以下哪种技术获得的?a) 胚胎分裂b) 体细胞核移植c) 转基因技术d) DNA复制答案:b) 体细胞核移植二、填空题1. 基因工程中,将不同物种的DNA片段通过__切割,然后通过__和DNA连接酶将其连接到__载体上。
答案:限制性酶,DNA连接酶,质粒2. PCR反应的三个主要步骤是:__、__、__。
答案:变性,退火,延伸3. 克隆动物Dolly的产生过程是:先从__来源的细胞中取得__,然后将此核移植到__蛋白质中取代原有核。
答案:哺乳动物,体细胞,受精卵三、分析题1.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反复进行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来实现。
在变性步骤中,待扩增的DNA样本被加热使其双链DNA分离成两个单链。
接着,在退火步骤中,引物(寻找目标DNA序列的特异性引物)与单链DNA片段结合。
专题复习资料2:《选修一》练习部分班级:姓名:1.(1)猕猴桃味道酸甜,维生素C含量丰富,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汁及经发酵制成的果酒维生素C含量较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制作果汁时可以加入果胶酶以分解果胶。
由于果胶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复利用,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或_____________法将果胶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____________的制剂。
②猕猴桃果酒制作时所利用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温度应控制在______℃左右,发酵装置应定时进行_________,产生的酒精可用_______________进行鉴定.果酒正常发酵时,发酵液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后期若密闭不严,果酒会呈现酸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分离该抗菌蛋白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泳法,其中电泳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大小以及形态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常用的电泳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各类特色食品,如果醋、腐乳、泡菜等,很好的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地一号”苹果醋是我国著名的果醋。
工业上酿制苹果醋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向捣碎的苹果汁中直接接种__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___;另一条途径需经过先后两次发酵获得,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一、考点突破(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微生物对培养基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8)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二、重难点提示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本专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和PCR技术操作,诸如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酶技术以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点是新课标所增加的知识点,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体现,复习时也应加以重视。
专家点拨一、本讲内容框架图二、重点知识点拨(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 培养基(1)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类型①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菌落计数等。
而液体培养基常用于科研或工业生产等。
长有菌落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②按培养基的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③按照人们对培养基中成分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种。
说明:代谢类型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要求不同,如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碳源,而异养型微生物则必须利用有机碳源。
不论代谢类型如何,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都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五类。
2. 关于无菌技术(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
对不同的对象需采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高一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试题答案及解析1.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有①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②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③DNA的粗提取④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⑤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A.②③B.③⑤C.①④D.④⑤【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可用于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操作。
2.制作酸奶必需的微生物及处理方法是()A.酵母菌,开盖B.酵母菌,密封C.乳酸菌,开盖D.乳酸菌,密封【答案】D【解析】酸奶含有乳酸,酵母菌无氧发酵生成酒精,AB错。
乳酸菌在隔绝空气下无氧发酵生成乳酸,C错,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相关问题:(1)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
在制作果酒过程中,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这种菌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然后变为醋酸。
(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由微生物的形成的,对人体无害;加盐腌制,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时,盐能。
(3)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在无菌技术中,操作者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对金属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其中,培养基只能用灭菌。
(4)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答案】(1)酵母菌醋酸菌(醋酸杆菌)乙醛(2)匍匐菌丝(菌丝)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消毒高压蒸汽(4)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解析】(1)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然后变为醋酸。
(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的皮实际上由微生物的菌丝形成的;加盐腌制,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时,盐还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人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右边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况(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据表推测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最可能是(说明:“+”表示能正常生长,“-”表示不能
生长)( )
A、U
B、V
C、Y
D、Z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
【答案】:
【解析】:。
课堂10分钟练习(十六)——生物技术实践
1.(2013·江苏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2.(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3.(2011·广东高考)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4.右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B.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5.(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B.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6.(2013·课标卷Ⅱ)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
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________。
1.
解析:选D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A项错误;应先进行果酒发酵,再进行果醋发酵,B项错误;人工接种的菌种品质更好,且不易有杂菌污染,故其比自然发酵的产品品质更好,C项错误;适当增加接种量可缩短达到一定数量菌种所需的时间,并且在与其他杂菌的竞争中占优势,故能够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D项正确。
2.
解析:选C提取植物细胞中DNA时加入洗涤剂可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利于DNA 的释放,但不能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A项错误;含DNA的丝状物应先溶解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检测,冷却后观察变成蓝色,B项错误;菜花匀浆中含有DNA水解酶,常温下其活性较高,可催化DNA水解从而影响DNA的提取,C项正确;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不会使DNA分子断裂,即不会减少DNA的提取量,D项错误。
3.
解析:选D生理盐水和红细胞内的溶液为等渗溶液,A正确;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蛋白质,所以不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红细胞内,蛋白质种类较少,提纯时杂蛋白较少,B正确;血红蛋白有颜色,所以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易分辨,可用于监测,C正确;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分子量较小的易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比较慢,故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快,D错误。
4.
解析:选C该图示为多因子变量曲线,从图示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由图可知,普通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2。
5.
解析:选D读图可知,接种该微生物所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而通过该方法只能估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数,A项错误;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表达,而不是复制,B项错误;重组质粒与探针之间的杂交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C项错误;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的杂交链位置与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相同,D项正确。
6.
解析:(1)微生物的常用接种方法为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2)能够使菌落均匀生长、布满平板的接种方法为涂布法。
(3)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排除杂菌污染),说明该致病菌可能对抗生素D产生了抗药性。
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耐药菌(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