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
- 格式:pptx
- 大小:527.97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七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一、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价格,是A .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B .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要支付的支付;C .固定不变的;D .取决于厂商的看法。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 .派生的需求;B .联合的需求;C .最终产品的需求;D .A 、B 两者。
3.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求得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A .PbMPb Pa MPa = B . P x =MC x ,且MC x 上升 C . Pb MPb Pa MPa = =x 1MC D . Pb MPb Pa MPa = =x 1MC =x 1P 4.若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经营,其生产要素中唯有A 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A 要素的需求曲线可由以下何者推出。
A . MPPa 曲线B .MFCa 曲线C . VMPa 曲线D .以上都不是5.为了获得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某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对某一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必须考虑A.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B.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C.垄断剥削;D.垄断购买剥削6.要素变化的外部效应将使该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A.垂直;B.比其他情况具有更大的弹性;C. 比其它情况具有更小的弹性;D. 对要素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没有影响.7.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C.要素参加的生产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是.8.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比较,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9.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10.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 、B 、C 三种生产要素,当A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A .在技术条件及B 和C 投入量不变时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 和C 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D .A 和B11. 当生产要素A 的市场价格供给曲线(Sa )斜率为正时,有A .不论该要素价格PA 如何,该要素的供给量总是固定的;B .其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平衡价格;C .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而不决定均衡数量;D .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
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本章还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
本章重点:(1)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量、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量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2)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4)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习题:1、名词解释引致需求、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工资、利息、准地租、经济租2、单项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D )。
A.派生需求B.引致需求C.最终产品需求D.A,B两者(2)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生产要素中惟有L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可由(C )推出。
A.MP L曲线B.MFC L曲线C.VMP L曲线D.以上均不正确(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A )。
A.前者比后者平坦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与后者重合D.无法确定(5)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D.以上都对(6)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5元时,每周挣200元。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生产要素价格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收入分配则涉及到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供求关系。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过剩时,其价格往往下降;相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
稀缺性越高,价格往往越高。
其次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
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带来的额外产出。
当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较高时,其价格也往往较高;反之,边际产出较低时,价格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高边际产出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效率较高,对于生产的贡献也更大。
最后是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其价格往往会相互影响。
例如,当资本的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
相反,当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价格则可能会相互促进。
例如,土地和资本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互补关系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是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经济主体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进而影响了收入分配。
当某种生产要素稀缺时,其价格较高,相应地,拥有该生产要素的经济主体也会获得较高的收入份额。
相反,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时,其价格较低,相应地,收入份额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程度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从而实现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往往由少数企业或个人所控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