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分类及充填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9.50 MB
- 文档页数:17
牙体牙髓病学绪言一、牙体牙髓病学名称的来源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体牙髓病学的重要特征(一)、研究对象(二)、治疗方法1.特殊器械2.机械技术我国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国外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我国口腔医学的四项重要发明1.砷剂2.汞合金3.牙刷4.义齿修复术龋病一、定义:二、病因及流行病学三、临床特征:(一)、好发部位:(二)、好发牙面:四、分类(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2.慢性龋3.继发性龋(二)、按形态学分类1.窝沟龋和平滑面龋2.根面龋3.线性釉质龋(三)、按病变深度分类浅、中、深诊断(一)、方法视、探、温、线、透照(二)、诊断标准1.浅龋:2.中龋:3.深龋:龋病的治疗一、前言(一)龋病发生的特殊性●发生在矿化程度高的牙齿硬组织,有色、形、质的改变●慢性进行性●自我修复力差●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二)治疗目的:阻止龋病的发展,保存正常的牙髓,维持或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保持牙体完整。
(三)治疗的方法●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修复性(手术)治疗——最常用二、非手术治疗:采用药物或再矿化等保守方法使龋病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治疗方法适用范围:1.早期釉质龋2.不承受咀嚼压力,不在邻面触点内洞较浅的釉质龋3.静止龋4.保留时间不长的龋患牙5.无功能的龋患牙药物治疗: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法.适应征:●恒牙光滑面小而浅的釉质龋坏●乳牙大面积龋坏不易备洞者或备洞后充填效果不佳者●保留时间不长的患龋乳牙●静止龋2. 方法:磨除后再使用药物。
在病损组织少时,也可单独使用药物3. 常用药物1)硝酸银(AgNO3)①常用制剂:10% AgNO3溶液,氨硝酸银②常用还原剂:丁香油,10%福尔马林,2.5%碘酊③作用机理:(蛋白银、还原银、碘化银)●凝固有机质,抑制或杀灭细菌●渗透、沉积在釉质并堵塞釉质孔隙和牙本质小管④注意事项:●易使牙变黑,仅用于乳牙和恒牙后牙●腐蚀性大,避免灼伤牙龈,不能用于牙颈部龋坏2)氟化物①常用制剂:1%~2% NaF溶液,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单氟磷酸钠②机理:●形成氟磷灰石,增加牙齿抵抗力●抑制细菌的生长、产酸●促进牙釉质再矿化(二)再矿化治疗(remineralizative therapy)①定义:用人工配制的药物使已脱矿、变软的牙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从而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读书笔记: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龋病的好发部位(1)好发牙位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2) 好发牙面窝沟(咬合面)>邻面>颊面(与滞留区有关),如图。
从病因学角度来说,龋病也可称之为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根据龋损涉及的牙体组织不同,我们可以将龋病分为釉质龋、牙本质龋和牙骨质龋。
釉质龋又可以分为平滑面龋和窝沟龋。
龋病早期阶段,釉质的表面层损害极少,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脱矿。
从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早期釉质平滑面龋病损呈三角形改变,兼向釉牙本质界底向表面,以次分别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釉质窝沟龋的病理改变,与平滑面相似,病损呈三角形改变,但底向釉牙本质界,尖朝向表面病损的形态与窝沟中釉柱的排列方向一致。
所以对于釉质窝沟龋,起损的范围往往比我们肉眼看到的严重一些。
龋损前行性破坏釉质后,沿牙本质小管侵入牙本质,沿着釉牙本质界向侧方扩展。
在牙本质中形成三角形损害,底部朝向釉牙本质界,顶部指向牙髓,即朝向髓腔。
牙本质龋损从病损深部向表层可以看到若干区域,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在牙本质龋损的脱矿区表层,可以发现少量细菌,但深层的大部分组织没有细菌,这一部分组织由于其硬度的原因,也可称为革样牙本质,在动与被过程中,这一部分相对完整的硬化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牙骨质的龋损过程与牙本质龋相同。
临床上牙骨质龋呈浅蝶形,常发生在牙龈炎中退缩,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临床上基本无法检测出单纯的牙骨质龋。
在接近釉牙骨质界处,牙骨质的厚度通常为20微米~50微米。
若龋损涉及到牙本质,则称之为根面龋。
龋病的临床分类(1)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急性龋病变进程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容易用挖勺剃出急性龋因病变进程较快,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者形成比较少,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牙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