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6-8章
- 格式:docx
- 大小:22.18 KB
- 文档页数:4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税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DCAAB DCCBD D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收入y将增加。
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P),W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越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
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8.C.A、B、D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第六章开放经济一、选择题1.当一国的净资本流入为正值时:A 该国的资本账户处于盈余状态。
B 该国存在贸易盈余和资本账户盈余。
C 该国的资本账户处于平衡状态。
D 该国存在贸易赤字和资本账户赤字。
E 该国资本账户处于赤字状态。
答案:A2.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B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C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D 进口+净资本流入=出口。
E 进口=净资本流入。
答案:C3.对于一个大国开放经济来说,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对该国的长期影响是( C )A.国民储蓄的减少 B.利率上升 C.净出口的上升 D.产出减少4.在开放经济中:A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B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C 私人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入+政府储蓄D 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E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答案:D5.在小型开放经济中,预算赤字的上升将:A 降低利率和投资。
B 不改变利率或投资。
C提高利率和投资。
D 提高利率但降低投资。
E 降低利率但提高投资。
答案:B6.汇率是指:A 两国之间的贸易赤字。
B 一国的净资本流入。
C 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D 一国货币的升值率。
E 一国货币的贬值率。
答案:C7.在开放经济中,投资—储蓄恒等式表明:A 私人储蓄必定等于私人投资。
B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投资C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投资加上政府赤字。
D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政府赤字加上经常账户赤字。
E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政府赤字加上经常账户赤字再加上投资。
答案:C8.对美国而言,提高私人储蓄可能会:A 提高预算赤字。
B 降低预算赤字。
C 增加投资。
D 对利率和投资没有影响。
E 引起美元升值答案:C二、名词解释1.贸易逆差 2.贸易顺差 3.名义汇率 4.实际汇率1.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可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
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认识消费与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
可用公式表示为:=APC C Y/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
凯恩斯承认,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
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C a bYa>,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bY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01<<,为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8-1所示。
b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图8-1中,45°线表示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
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减少法定退休年龄会使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升。
()2.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为零。
()3.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4.由于采用新技术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情况称为结构性失业。
()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1个百分点。
()6.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不能相融,只要经济中存在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7.物价稳定是指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保持固定不变。
()8.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与实际收入是同步增长的。
()9.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0.滞胀现象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正方向变化。
()11.在劳动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还会出现的失业有结构性失业和实际工资失业等。
()12.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自然失业率不为零的原因之一。
()13.当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货币增长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14.政府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5.通货膨胀肯定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1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指收入普遍下降。
()1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所以通货膨胀率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快。
()18.由于自然失业率是等于零的失业率,所以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就意味着实现了最大可能的就业水平。
()1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20.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单项选择1.如果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海滨旅游区部分人失业,应属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劳动效率(efficiency of labor)答:劳动效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水平,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当可获得的技术改进时,劳动效率会提高。
当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或技能得到改善时,劳动效率也会提高。
在索洛模型中,劳动效率(E)是表示技术进步的变量,反映了索洛模型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形成了有效工人概念,这使得索洛模型在稳态分析中纳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
2.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labor-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答: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以反映外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实际上认为技术进步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而影响经济增长的。
它的引入形成了有效工人的概念,从而使得索洛模型能够以单位有效工人的资本和产量来进行稳定状态研究。
3.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一种经济理论,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
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5.失业的种类6.失业的原因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单项选择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
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第八单元经济增长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与源泉;2.哈罗德(Harrod)-多马(Domar)经济增长模型;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5.新经济增长理论;6.经济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单项选择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a.贫穷;b.稳定的资本存量;c.发展工业基础;d.商业欠发达。
2.产油富国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点是()。
a.收入分配较为公平;b.有大量资本设备;c.人均收入高;d.出口制成品为主。
3.下列选项中,()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c.随着资本存量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4.下列选项中,()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b.发展新技术;c.提高人口增长率;d.增加出口。
5.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a.人口增长;b.跨国公司的存在;c.工业基础差;d.国际债务。
6.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深化。
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7.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
a.经济增长的余量;b.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c.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次要因素。
8.当储蓄水平既定时,()。
a.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b.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c.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d.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
9.当一国陷入低收入水平不断增强的状况时就被称为处于()。
a.不发达陷阱;b.流动性陷阱;c.非工业化陷阱;d.低资本化陷阱。
宏观习题6-8一、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A. 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 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 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 支出乘数较小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大5. 当()时,总需求曲线变得陡峭。
A.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小B. 私人部门投资变动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 支出乘数较小D.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大6.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7.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8.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0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 20单位B. 399单位C. 800单位D. 80单位9. 当(),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移动的影响时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 如果(),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A. 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B.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C. 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11. 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 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2. 与11题中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A.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 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C. 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 利率水平下降13. 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为现金持有,则货币乘数是()。
A. 2.8B. 3.3C. 5D. 1014. 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A. 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 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 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 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都不变15. 与14题中假定相同,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A. 产出和价格水平B. 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C. 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 以上都有可能.16.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A. 银行存款减少B. 市场利率上升C. 公众手中的货币增多D. 以上都不是1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供给冲击?()A. 工会要求工人工资提高B. 干旱使得农作物减产C. 货币供给增加D. OPEC提高原油价格18. 技术革命会使得()。
A.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左移B.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C. 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D. 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19. 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大部分产品的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A. 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 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 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 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20. 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的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
A. 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 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 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 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21.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 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 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 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 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22. 要素价格上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是()。
A. 总需求不变而总供给增加B. 总需求不变而总供给减少C. 总需求增加而总供给不变D. 总需求减少而总供给不变23. 通货膨胀是()。
A. 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 货币发行量超过上年货币发行量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 以上都不是24. 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际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上下波动25.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进口增加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 出口减少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26.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均不是27. 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看,第26题的答案哪个是正确的?()。
28.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万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 需求不足的失业29.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A. 银行贷款的扩张B. 预算赤字C. 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 投资增加30.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A. 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B. 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但不会影响产量C. 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D. 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31. 用π表示通货膨胀率,πe、πt-1分别为通货膨胀率预期和上一期的通货膨胀,g w为名义工资增长率,那么总供给曲线()。
A. 在πe=f(πt-1)时为正斜率B. 在g w=f(πe)时为正斜率C. 在g w=f(πt-1)时为垂直线D. 在g w=f(πe)时为垂直线32.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 以上都不是33. 若一国16周岁以上的人口是2.5亿,工作人数是2亿,失业人数是2千万,则失业率为()。
A. 0B. 9%C. 10%D. 8%34.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 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 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35. 按凯恩斯主义观点,以下哪两种不可能同时发生?()A. 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 结构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C. 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D. 失业和通货膨胀36.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37.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
A.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 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 离远点越来越远38.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 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D. 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39. 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 法定准备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40. 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是()。
A. 缓解周期性的经济波动B. 稳定收入C. 刺激经济增长D. 推迟经济的衰退二、计算题1. 假定经济的短期生产函数是Y=14N-0.04N2,劳动力需求函数是N 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是N S=70+5(W/P)。
(1)在P=1和P=1.25的水平下,求解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
(2)求解P=1和P=1.25水平下的经济的短期产出水平。
2. 经济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700亿美元,在P=2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IS方程为Y=1000-30r,这里C=30+0.8Y D,I=150-6r,T=100和G=100。
LM曲线为Y=500+20r,这里M=200,P=2,货币需求为0.2Y-4r。
(1)当政府支出增加15亿美元,总需求扩大,价格水平上升到2.22时,IS、LM方程有什么变化?(2)求解在P=2和2.22水平下的利率、C和I。
(3)政府支出的增加对产出构成有何影响?3.假设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1400+0.8Y DT=0.25YI=200-50rG=200L=0.4Y-100rM=900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3)经济总供给函数为Y=3350+400P,试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4. 假定某一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πt=πe t+0.15-3U t。
其中πt、πe t、U t分别表示t时期的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失业率。
若公众预期通货膨胀的方式为πe t=πt-1(t时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就是上一时期实际通货膨胀率),且假设t-1时期社会经济的失业率恰等于自然失业率U n,那时的通胀率为0。
试求:(1)该经济社会的自然失业率。
(2)如果政府想用扩张性政策将失业率从t时期起控制在4%,则t、t=1、t=2、t=3四个时期的通胀率将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