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优秀设计师介绍(1)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604.50 KB
- 文档页数:21
日本工业设计大师—喜多俊之设计师简介:喜多俊之先生是一位在环境、空间、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工业设计师。
他的作品被纽约近代美术馆,以及世界主要博物馆选定为永久收藏品,受到很高的评价。
喜多先生一直致力于将濒临失传的传统技术和材料运用于现代设计以及资源的再利用。
也正因为如此,时隔多年,当他的设计回顾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你依然能感受到其中一股永恒的生命力。
喜多俊之先生还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担任日本企业馆的设计总监,为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Arting365:喜多俊之先生您好,很荣幸在这次“上海国际设计创新高峰论坛”中采访到您。
我们知道您早年曾去意大利学习设计,还被誉为“最欧洲”的日本工业设计师。
日本的产品设计非常注重营销,而意大利的工业产品更加偏向设计师个人化。
当您从意大利学习归来后对原有的日本设计有什么改观吗?喜多俊之:我认为现在的设计已经没有国界。
其实在意大利也是一样,如果某款产品的销路不好,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很快消失。
日本与意大利在设计上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设计生命力的长短。
意大利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产品的开发,使得这个产品拥有很长的生命力。
但是在日本,他们的营销策略是通过不断更换新的产品设计来增加销量。
从现实意义上讲,日本的营销方式与意大利是应该有一个互补的性质。
设计与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是与时俱进,紧跟着时代的变化。
他的现实性是如果使用者不购买这件产品,那这件设计就失去了生命力。
Arting365:您设计的许多产品都非常畅销,一件畅销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那么,面对消费者的隐性需求,设计师该如何去挖掘?喜多俊之:在做一款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但要考虑使用者,而且还要考虑产品的制造者。
从考虑使用者的角度上讲,要考虑的产品的机能性,安全性,环保性。
从制造者的角度上来说,如果这件产品的销路不好,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从艺术的角度上讲,只要艺术家自己喜欢就可以。
这个艺术作品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文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决定观众离开剧场时的心情。
对于日本设计界来说,田中一光无疑是这种人,这些观众甚至用这样的语言去评述他的生平: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人物生平】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1960年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
曾在"日本之历史"大型博览会(大阪)、"海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在日本Seibu艺术博物馆、纽约Cooper协会、洛杉矶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Public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曾获得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东京ADC(广告联盟)优秀奖。
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后人的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设计理念】一直以来,田中一光都作为一名使者,一方面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让全世界了解日本传统文化,接受日本设计;另一方面,他又将现代设计概念引入日本,振兴了日本设计行业。
无印良品则在生活的“基本”与“普遍”间寻得新的价值观,在造型的“朴素”与“简约”中塑造出了新的审美形式。
无印良品,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高度的标杆和可供反省的镜子。
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鼎盛期,针对大众过剩消费带来大量浪费的社会现实,田中一光敏感地觉察到设计可以介入大众生活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从日常角度人手,倡导“资源循环再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方法,更从基本观念人手向社会灌输了“合适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