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英语微格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61 KB
- 文档页数:5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正确使用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如:日常问候、介绍自己、询问他人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导入本节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进入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
2. 教师利用卡片展示本节课所学词汇,如:hello, goodbye,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etc.3.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句型。
4.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三)练习(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练习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学生相互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家长签字,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开口。
3.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微格教案模板教案标题:小学英语微格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微格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英语微格的定义和用途。
2. 学习并掌握微格中常用的单词和短语。
3. 学习并运用微格进行简单的对话和句子构建。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以展示教学内容。
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
3. 学生课堂练习纸和笔。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微格的概念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微格的了解和认识。
讲解:1. 解释微格的定义和用途,强调微格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展示微格中常用的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3. 解释并演示如何使用微格进行简单的对话和句子构建。
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微格中填写适当的单词或短语,完成给定的句子。
2. 让学生两两合作,使用微格进行对话练习。
3. 鼓励学生自由运用微格进行创造性的句子构建。
巩固:1. 整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微格,如制作英语笔记、写作文等。
3. 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微格的用法和技巧。
拓展:1. 提供更多的微格练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2.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展示他们在微格运用上的成果。
3. 推荐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或应用,供学生进一步拓展英语微格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2.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育阶段。
####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指定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
####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以《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ch)和句型(What’s this? It’s an apple. / What’s that?It’s a banana.)####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听、说、认读目标单词。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型进行简单的问答。
####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实物教具(苹果、香蕉、橙子、桃子)。
2. 学生准备:准备好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互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水果的英语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目的: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歌曲中复习已学单词。
#####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活动: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2. 目的: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单词。
##### 三、单词学习(15分钟)1. 活动: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学习单词,通过实物教具进行示范。
2. 方法:采用TPR(全身反应法)教学,让学生在动作中感受单词的含义。
3. 目的: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动作记忆单词。
##### 四、句型练习(10分钟)1. 活动:教师示范句型,引导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2. 方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运用句型。
3. 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 五、游戏环节(10分钟)1. 活动:组织“找水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单词和句型。
2. 目的: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指定的单词。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 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 选自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具体章节和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 教学重点:- 单词和句型的认读与运用。
- 情景对话的模拟与练习。
3. 教学难点:- 单词和句型的正确发音和语调。
- 情景对话的自然流畅和情景的真实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歌曲、游戏或图片等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授(15分钟)- 单词教学:-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单词。
- 通过卡片游戏,让学生反复练习单词的认读。
- 句型教学:-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理解句型的用法。
-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练习,如问答、角色扮演等。
3. 巩固(10分钟)- 游戏环节:-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如“我说你做”、“找朋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活动:- 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拓展(5分钟)- 文化拓展:- 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 作业布置:-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制作单词卡片、编写小故事等。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练习。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掌握?-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3. 教学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及辅助教材。
英语微格课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英语微格课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微格课教学的基本要素。
2. 提供一个规范、清晰且灵活的教案模板,以便教师能够高效地设计和交付英语微格课。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并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英语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微格课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效果。
3. 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培养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阶段:微格课程的一节课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材料:1. 主题相关的课文、视频或其他多媒体资源。
2. 学生手册、课堂笔记和作业本。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引入主题的适当资源。
2. 打印或准备学生手册和作业本复印件。
3. 创造一个鼓励合作学习和互动的课堂环境。
教学过程:引入 (5分钟)-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和与主题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或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主题。
导入 (10分钟)- 分享一段有关主题的短文、视频或相关信息资料。
- 提供关键词和重点短语的解释,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主体 (25分钟)- 分发学生手册,并引导学生与相关练习和任务进行互动。
- 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 提供足够的练习和机会,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熟练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
总结 (5分钟)- 回顾本课所学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 确保学生对本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
作业指导 (5分钟)- 提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家完成。
- 解释作业要求和提交截止日期。
- 提供任何必要的指导和辅助材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检查他们对于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3. 在课后进行小组或个别讨论,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索更多关于主题的资料和资源。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包括主语、谓语和时态的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写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微格教学,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技巧。
教学重点:1. 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
2. 一般现在时的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日常对话和写作。
2. 学生能够通过微格教学,模拟真实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例句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用英语简短介绍一般现在时的概念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
二、语法讲解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包括主语、谓语和时态的变化。
2. 教师结合例句,讲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三、练习1.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用一般现在时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一般现在时写一篇短文。
四、微格教学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教师”,其他学生为“学生”。
2.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微格教学,讲解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
3. “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教师巡回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一般现在时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微格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教师”,其他学生为“学生”。
2.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微格教学,讲解一般现在时的应用场景。
3. “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教师巡回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三、总结1. 教师总结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和应用场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微格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口语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掌握程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理解掌握本课所学单词和句型。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围绕“我的家庭”展开,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及简单的日常对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及简单日常对话。
2. 教学难点:正确发音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家庭成员图片、单词卡片、句子卡片。
2. 教学工具: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英语问好,引入主题:“Good morning, clas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our families. Who can tell me what family means?”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My Family”。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英文单词。
2. 学生跟读单词,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出示句子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句意。
4. 学生跟读句子,教师纠正发音。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单词和句子。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2分钟)1. 学生回家后,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家庭,并用英语表达。
2. 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单词卡片、句子卡片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发音和句型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3.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程名称:小学英语年级:四年级课题:《My Family》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以下单词: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family。
2.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正确发音和拼写单词: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family。
2. 运用句型:“Who's this?”、“This is my...”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难点:1. 单词的拼写和发音。
2. 正确运用句型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家庭成员图片3. 单词卡片4. 录音机及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关于家庭的英文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话题的兴趣。
二、新授(20分钟)1. 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family。
2.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单词,注意发音和拼写。
3.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句型:“Who's this?”、“This is my...”,并进行角色扮演。
三、练习(15分钟)1. 小组活动:每组学生抽取一张家庭成员图片,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Guessing Game”,一名学生说出一个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其他学生猜测是哪位家庭成员。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快速说出单词的中文意思。
2. 教师提问:“What's your family like?”,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回答。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英语微型课教案》word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微型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音标学习、词汇积累、语法讲解、口语练习和阅读理解等方面,通过系统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英语音标及其发音规则,正确拼读单词。
2. 学生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提高词汇量。
3. 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运用所学语法进行句子表达。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音标学习:介绍英语音标及其发音规则,通过示例单词演示音标发音,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2. 词汇积累:讲解词汇构成规律,提供常用词汇及其用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3. 语法讲解:讲解基本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说明。
4. 口语练习:提供日常会话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文章,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通过示例单词和句子,直观地展示音标发音和语法规则。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口语练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积极性。
3. 任务驱动: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错误,鼓励优点,促进学生持续进步。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节微型课时长为45分钟。
2. 课程进度:按照音标、词汇、语法、口语和阅读的顺序进行教学。
3. 课后作业:每节课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4. 课程评估:定期进行课程评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成年人的英语入门教材,如《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等。
2. 辅助材料:音标卡片、词汇卡片、语法图表、会话剧本等。
英语微格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如“introduce”, “describe”, “characteristic”等;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正确语法结构;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常用表达,如“there be”句型,描述地点、人物和物品的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沟通,完成介绍和描述的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介绍人物或地点的小短文;3. 学生能够运用听说读写技能,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能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本课程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和语言能力上有了较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课以英语课本第五单元“Introducing Myself”为教学内容,围绕人物介绍展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新词汇和短语学习:introduce, describe, family, hobby, characteristic, like, love, enjoy等;- 教学安排:通过图片、情景和例句展示新词汇,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2. 语法知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运用;- 教学安排:通过对比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种时态的用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对话和小短文中。
3. 句型和表达:there be句型,描述人物和地点的特点;- 教学安排:结合课文和实际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句型和表达,进行人物和地点的描述。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英文1. 学习并掌握英文单词"cat", "dog", "bird", "fish", "rabbit", "mouse", "turtle", "hamster"2. 学习并掌握句型"What is this? It is a _______."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动物的图片2.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页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词汇1. 展示图片或课件上的动物图片,依次问学生"What is this?" ,并进行反复学习。
2.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问话并回答。
步骤二:教授新句型1. 教师出示一个图片,再次问"What is this?",然后回答"It is a _______.",并要求学生跟读。
2. 模仿教师的问答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问答。
步骤三:巩固练习1. 播放一段包含以上学习内容的英文视频或歌曲,让学生跟读或唱歌。
2. 学生打开练习册或活动页,根据图片写出对应的单词,或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
步骤四:拓展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从一堆图片中选择一个动物图片,然后用"What is this?" 的句型向其他组进行提问,其他组则要根据图片回答。
2. 教师可以设立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或动作,其他学生根据叫声或动作猜出是什么动物。
步骤五:总结复习1. 教师可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2.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使用刚学的句型进行回答。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用自己学到的句型及单词进行问答游戏,互相提问。
2. 学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用到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3. 学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张动物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单词“m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单词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描述家庭成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词的认读和书写。
难点:运用所学单词进行日常对话。
教学策略与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
3. 游戏互动,提高参与度。
4. 任务驱动,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思考:“Your family has who?”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
二、新授1. 教师展示单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m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单词,并强调单词的书写规范。
三、练习1. 游戏环节:教师准备卡片,正面写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背面写中文翻译。
学生抽取卡片,用英文描述家庭成员。
2. 对话练习:教师给出情景,如:“My father is a doctor.” 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对话。
四、巩固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学生用所学单词描述场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单词进行对话。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单词,并书写一遍。
2. 用所学单词描述自己的家庭。
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书写规范、单词掌握程度等。
3. 课堂对话:评价学生在对话中的运用能力。
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的语法结构。
-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技能提高英语水平。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学生能够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主题:本节课的主题为“学校生活”。
2. 教学内容:- 单词:school, class, teacher, student, desk, chair, book, computer, etc.- 语法:一般现在时态,表示经常性动作或状态。
- 日常交流:询问和回答关于学校生活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单词和短语的掌握。
- 语法结构的运用。
- 日常交流的实践。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 学生在交流中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单词、短语和语法结构,结合实际语境进行示范。
- 学生跟读,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环节-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懂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4.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生活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6.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单词记忆、语法练习和口语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 学生对单词、短语和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一、教学背景1. 教学对象: [年级] [班级] 学生2. 教学时间: [具体时间,如:第2课时]3.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如:英语口语交际技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 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 学生能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 口语交际的实际操作。
2. 教学难点:- 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 克服害羞心理,勇敢地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 准备口语交际的情境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 准备口语交际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 做好口语表达的心理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词汇和句型学习(10分钟)- 教师展示词汇和句型,并带领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3. 情境模拟(15分钟)- 教师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如购物、问路等。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交际场景。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情境模拟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中的不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互评:-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公开课教案
Teaching Plan
Unit 5 It’s a magic hat .
(The first period)
学 科: 英语
范 围: 全镇英语教师
授课地点: 恩平市东成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3)班
授课时间: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授课教师: 甘叶芳
教学内容: 小学开心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七册)
Unit 5—It’s a magic hat.(第一课时)
Teaching objectives :
Vocabulary , Target,Practice 2
Teaching key points:
1.The new vocabularies: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a hundred, a thousand, cheap, expensive, dollar,
yuan
The sentences:
How much is ……? It’s …….
How much are ……? They’re ……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The different sound between “ty” and “teen”
2.Communicate with the language.
Teaching aids:
CAI, new word cards, Number Cards
Teaching procedure:
Ⅰ. Greeting.
Ⅱ.Warming up : Ask and answer.
Ⅲ. Review.
1. Have Ss say the number: 1 to 20
2. Guess: How many ……are there?
Ⅳ. New lesson.
Part 1 : Can you say?
复习数字,出示数字卡,让学生练读。
Part 2 : Can you calculate?
句型:( )and( )is( )
出示算术题,让学生用英语来说出来。
Part 3: Ask and answer.
小组活动,P27 Practice 2
1.师个别提问。
2.小组练习。
3.个别小组表演。
Part 4: Learn the dialog about go shopping.
1.出示情境,听对话。
2.学习对话。
3.练习对话。
4.表演对话。
Part 5: Exercise.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2.个别学生表演对话并讲解练习。
Ⅴ.
闯关成功,Let’s go shopping.
展示不同场景,让学生自由展开对话。
Ⅵ.Summary : Conclude that they have learnt.
Ⅶ.Homework.
1.Listen and repeat the vocabulary and the target.
2.Sing a song for your parents.
3.Tell your partners and your parents: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Write on board:
Unit 10 I planted trees.
ed, ed,【id】【id】【id】 ,planed, planted trees
ed, ed,【
t】 【t】 【t】,cooked,cooked dinner
ed, ed,【d】 【d】 【d】,listened,listened to music
1. Did you …yesterday?
Yes,I did./ No, I didn’t.
2.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