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膳食指导和评估
- 格式:ppt
- 大小:605.50 KB
- 文档页数:70
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1.引言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是公共营养师三级技能中的核心部分,旨在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并评估其膳食摄入状况,以帮助个体改善膳食结构和促进健康。
2.膳食指导的原则膳食指导是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种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适量摄入:根据个体需要和身体状况,确定合理的食物摄入量;-多样性:摄入各类食物,以获得多种营养物质;-新鲜度: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合理烹调:采用低盐、低油、少糖的烹调方法,减少食物中的不健康物质。
3.膳食指导的内容膳食指导的内容应基于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量摄入:根据个体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确定合理的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确定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脂肪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确定适宜的脂肪摄入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确定适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膳食纤维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确定适宜的膳食纤维摄入量;-饮水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确定合理的饮水摄入量。
4.膳食评估的方法膳食评估是评估个体膳食结构和膳食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4小时回顾法:通过个体回忆过去24小时的饮食情况,评估摄入的营养物质;-食物频率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过去一段时间内各种食物的频率和量,评估摄入的营养物质;-膳食记录法:个体记录自己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量,评估摄入的营养物质;-生物指标法:通过检测个体体液(如血液、尿液等)中的生物指标,评估摄入的营养物质。
5.膳食指导和评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膳食指导和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化: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膳食指导方案,并进行个体化的膳食评估;-过程指导:膳食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跟踪和调整;-综合评估:评估膳食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鼓励参与:鼓励个体参与膳食指导和评估的过程,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010年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习题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理论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7题,每小题0.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学龄前儿童每日可摄人约()g蔗糖。
(2)每日食用200~2509粗制面粉或大米,可为3~6岁儿童提供()的能量。
(3)膳食营养目标是为了选择食物配置平衡设计的,在实际操作中,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常被允许的,结合就餐人员的()变化,可修订变化范围。
(4)在中小学生的食谱中,每份午餐提供的钙不应低于()mg。
(5)为满足骨骼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青少年期需储备钙约()mg/日。
(6)为保证儿童的摄人量,除必需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次海产食品。
(7)对3~6岁儿童每日应至少供给相当于______g大豆制品,以提供约______g的优质蛋白质。
()(8)由于中小学生对维生素A的摄入普遍不足,而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含量最多的食物,故每周应摄入()g动物肝脏。
(9)在青少年时期,摄入脂肪时应注意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
(10)学龄儿童膳食中推荐的脂肪供能比是()。
(11)()反映了烹调过程中食物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12)在儿童的食谱制定中,()常常是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13)7~10岁儿童钙适宜摄入量为()mg/日。
(14)对于食谱调整来说,()的修改和调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15)()反映了烹调过程中,食物总质量的变化。
(16)在青少年时期,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
(17)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接近的是()。
(1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某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中同种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乘以(),即为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分。
(20)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蛋白质功能与总能量的14%~15%,其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
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一、单选题1、标准体重是根据( )计算得来的。
A、实际身高B、标准身高C、实际体重D、标准体重2、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 )为宜。
A、10%B、10%-15%C、20%-30D、55%-65%3、成人一般指其年龄介于()岁。
A、12~14B、14~18C、18~60D、61~704、食谱是指膳食调配计划,即每日每餐主食和菜肴的( )。
A、名称B、名称与数量C、比例D、数量5、食谱是指膳食调配计划,即()主食和菜肴的名称与数量。
()A、每日B、每餐C、每日每餐D、每周每餐6、食谱是指膳食调配计划,即每日每餐( )的名称与数量。
A、主食B、菜单C、主食和菜肴D、主食和菜单7、食谱泛指的( )汇总。
A、主食B、菜单C、主食和菜肴D、食物调配与烹饪方法8、食谱专指的( )。
A、食物调配计划B、菜单C、主食和菜肴D、烹饪方法9、常用( )是制定营养食谱的预选内容,是营养食谱的基础。
A、菜单B、主食C、菜肴D、副食10、主食的品种、数量主要根据各类主食原料中( )的含量确定。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11、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应在以确定主食用量的基础上,依据副食提供的( )确定。
A、蛋白质质量B、脂肪质量C、碳水化合物质量D、能量12、个人饭菜用量核定主要基于( )的多少。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能量13、副食搭配首先要注意( )。
A、不同的食物营养搭配B、不同的食物口味搭配C、不同的制作方法搭配D、荤素搭配14、新鲜蔬菜应首选( )。
A、豆荚菜B、绿叶蔬菜C、根茎菜D、瓜果类15、每日盐摄入量应限制在( )。
A、3g以下B、6g以下C、9g以下D、12g以下16、( )是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一种。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17、成人一般为一日( )餐。
A、三B、四C、五D、六18、晚餐能量应占一日能量的( )。
A、20%-25%B、25%-30%C、30%-40%D、35%-40%19、成人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 )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