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古文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53
文言文基础文言文,即古代汉语书面语,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主要语言形式。
它以先秦时期的古文为典范,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言体系。
文言文以其凝练、含蓄、典雅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文言文的基础,首先在于对古汉语词汇的掌握。
古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例如,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较多,而现代汉语则多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此外,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即一个字可以代表多个意义或读音不同的字。
因此,学习文言文,需要对这些特殊的词汇用法有所了解。
其次,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也是学习的基础。
古汉语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见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在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往往较为灵活,有时为了强调或修辞的需要,会采用倒装、省略等手法。
因此,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对于正确解读文本至关重要。
再者,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也是其魅力所在。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对仗、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比喻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此外,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注意古代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许多文言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最后,阅读和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词汇、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语感。
同时,翻译练习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从词汇、句式、修辞、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入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实践,逐步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大一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献,也对提升语文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
1. 文言文的词汇文言文中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对于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比如,"惟"常用于表示转折,"亦"常用于表示同样,"尔"表示第二人称,"吾"表示第一人称等。
2.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有主谓结构、宾语补语结构、并列句等。
了解这些句型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等等。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除了文言文基础知识,大一语文学习还包括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现代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类文章和作品,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和扩大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文章结构与段落要素学习现代文阅读与写作需要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要素,包括引出背景、论证论点、总结等。
正确理解这些结构和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信息传递。
2. 阅读技巧与方法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比如,学会提炼主题句、分清论点和论证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作文的基本要素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作文训练。
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题目分析、材料搜集、论证立意、条理清晰等。
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除了基础知识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大一语文学习还包括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的学习。
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修辞手法的应用学习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效果。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在大学语文的大一上学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中文语言文字的基础和进阶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概述和总结:一、文言文基础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严谨、精确的特点。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非常重要。
2.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文。
3. 句读与字音:了解文言文的句读规则和字音变化,可以更好地读懂文言文的含义。
二、现代汉语基础1. 语法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关系等。
掌握正确的语法用法有助于我们准确表达。
2. 词汇学习:扩充词汇量,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学习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等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运用词汇。
3. 写作技巧: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例如段落结构、论证逻辑、语言的修辞手法等,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与鉴赏1. 文学作品的解读:学会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修辞手法与象征意义: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象征意义的解读,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 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将其与时代背景作关联。
四、修辞与韵律1. 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例如对仗、排比、借代等,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
2. 韵律与格律:了解汉语的韵律和格律,例如平仄、句读等,提高我们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 诗词鉴赏: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押韵、脚韵等,以及古代诗词的体裁、题材和风格,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之美。
五、修辞与演讲1. 演讲技巧:学习演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声音语调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运用等,以提高演讲的效果和口才表达能力。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古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古文部分常常是学生们备考的难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古文知识,我将从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和常见古文篇目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拼音、释义和句式排列。
在备考中,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常用文言文的拼音和释义,掌握常见字词的读音与含义,建立起较为丰富的词汇量。
同时,同学们还需重点掌握句式的排列特点,了解主谓宾结构的基本组成以及修饰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这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结构和理解文意。
二、古文阅读技巧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备考古文阅读时,我们需要将精细阅读与泛读相结合。
首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与结构,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然后再通过仔细阅读每个句子,捕捉细节,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手法。
2. 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在古文阅读中,我们需要注重上下文的关系。
通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和推理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古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节奏,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常见古文篇目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
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论语》中的常见篇目,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
2.《史记》:《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作者的史观和写作手法。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民歌和贵族乐府。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篇章,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感情。
4.《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内容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对生活的思考。
适用于2015 届《大学语文》指定篇目25 篇2015 届专插本《大学语文》指定篇目古文知识大全一、《樊迟、仲弓问任》【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简介】本文出自《论语》,作者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内容评析】第一段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段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民歌营养中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其著名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是我过古代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
3、先秦散文中用散文写的史籍称历史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家写的散文称诸子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论语》、《孟子》、《庄子》。
4、赋是战国后期发展成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代,故名汉赋。
分骚赋、大赋、小赋三种。
骚赋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大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七发》。
小赋代表作有杨雄的《酒赋》、张衡的《归田赋》。
5、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达到史传文学的高峰。
6、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第三个重要阶段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7、建安文学是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其主要作家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和女诗人蔡琰(文姬)。
8、东晋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篇大多数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而且形成一种平淡醇美的独特艺术风格。
名篇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在南方长江流域,内容多是情歌,其中长篇抒情诗《西洲曲》艺术性最高。
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广泛,有牧歌、战歌、情歌等,其中长篇叙述诗《木兰诗》成就最高,其他名篇有《敕勒歌》。
10、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1、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迅速而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以多种文体和多位作家为对象的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系统而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陆机的《文赋》,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古代文章总集萧统的《文选》。
大学语文文言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文言虚词的是:A. 之B. 乎C. 者D. 也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王安石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B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其属于:A. 国风B. 大雅C. 小雅D. 颂答案:A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的名言,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A. 《滕王阁序》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江雪》答案:A二、填空题1. 古文中的“之”字,通常有代词、助词和______等用法。
答案:连词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女子的______。
答案:美丽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用以形容______。
答案:品德高尚的人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里的“会当”表示______。
答案:应当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里的“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三、简答题1. 解释“之乎者也”在古文中的用法。
答案:在古文中,“之乎者也”是常见的虚词组合。
“之”通常作为代词或助词;“乎”作为疑问助词;“者”作为指示代词或助词;“也”作为肯定助词。
它们共同构成了古文的语气和节奏。
2. 简述《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主要表达了诸葛亮忠于国家、忠诚于君主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四、翻译题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2. 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三个人同行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五、论述题1. 论述《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大学语文讲人性的古文
《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一、基本知识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得并称。
她们以显赫得政治地位与杰出得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她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得政治抱负与乱离得社会场景,悲歌慷慨,就是汉魏风骨得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得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得并称。
她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就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得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就是对建安文学风格得形象概括。
建安就是汉献帝得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对理想生活得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得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得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得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就是妇女得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得感染力。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诸葛亮《出师表》。
三、思考与练习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得诗人?她们得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得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与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得共同特征就是:都致力于五言诗得创作,表现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积极进取得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大学语文背诵篇目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背诵是提升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大学语文背诵的篇目,帮助大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古文诗词篇目1. 《登鹳雀楼》——王之涣内容: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身世的思考和欲望。
背诵理由:这首诗以雄浑壮丽的气势与精湛的笔墨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之美。
2. 《静夜思》——李白内容:通过描绘一个人独处的夜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背诵理由:这首诗简短、抒情,意境深远,能引发学生对故乡和家乡情感的思考。
3. 《水调歌头》——苏轼内容:诗人以自由散漫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繁华的京城图景,表达了人生哲理。
背诵理由: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内容深入浅出,适合背诵。
二、文言文篇目1. 《论语》——孔子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探讨了人性、伦理、政治等诸多问题。
背诵理由:《论语》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2. 《红楼梦》——曹雪芹内容:描绘了贾府一族繁华而脆弱的生活,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悲剧。
背诵理由:《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作品,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精妙。
三、现代散文篇目1. 《记忆的巷道》——林清玄内容:诠释了记忆的独特价值,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向往之情。
背诵理由:林清玄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精彩。
2. 《活着》——余华内容: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希望。
背诵理由:余华的《活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刻画,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背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现代诗歌篇目1. 《再别康桥》——徐志摩内容:表达了诗人离别康桥的忧愁情感和对美好回忆的眷恋之情。
背诵理由:徐志摩的诗歌以清新浪漫的文风,描绘了熟悉而别离的场景,背诵可以带我们回味青春的情感。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道德经·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xx《大学语文》xx练习题及答案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一、选择题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A.xxB.xxC.xxD.韩愈【答案】B2.本文得出了怎么样的反天命历史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B.民本思想C.关心天下百事D.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答案】A3.“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最早出自()A.《论语》B.《孟子》C.《左传》D.《尚书》【答案】D4.下列论说中属于史论的是()A.《答司马谏议书》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答案】C二、填空题1.欧阳修,字__________。
【答案】永叔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
【答案】欧阳修3.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欧阳文忠公集》4.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答案】“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答案】推究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一、古文篇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
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
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
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
曾任齐宣王客卿。
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
《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其父:黄尊素。
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
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
顺治十四年举人。
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
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
代表作《潜书》。
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
大学语文19篇非指定古诗文01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03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0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05咏雪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