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类型。(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

主要掌握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程进程.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资料B:身体健康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B:咨询C:观察D:利用已有资料E:问卷调查

4、做接案会谈记录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

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

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C:决定介入的策略。

第三节计划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及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目标设定包括: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C: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D: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的利弊。E: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A:选择进入系统。

B:选择进入行动。

D:撰写预估摘要。

第四节、介入

一,介入的分类

1.直接介入2。间接介入3.综合介入

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

第五节、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类型

答:比较常用的有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种.

三、评估的注意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第六节、结案

一、结案的任务

1。总结工作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已有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工作关系4.攥写结案记录。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儿童的特点及需要(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p50—6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非考纲内容)

1、儿童的概念

2、儿童的界定

3、儿童的特点(新)

(二)儿童的需要(新)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5、社会化的需要6、被保护的需要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p74—81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

1、青少年的界定(非考纲内容)

2、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

1)青少年的特点2)青少年的需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非考纲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新,非考纲内容)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P101-6

(一)老年的界定(非考纲内容)

1、年龄界定: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2、老年期的划分:低龄老年人、中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

(二)老年的特点

1、生理的老化

2、心理的老化3、社会的老化

(三)老年的需要

1、健康保护2、经济保障3、就业休闲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6、居家安全7、身后(事宜)安排8、一条龙照顾服务

(四)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非考纲内容)

1、价值观问题2、自我意识与督导

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妇女的特点及需要(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P123-9

(一)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青春期

2、青年和中年期

3、更年期

4、妇女的“四期”

(二)妇女的需要(内容全新)p125-6

1、生殖健康的需要2、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

3、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非考纲内容)

1、妇女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产生和发展2、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

3、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1、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新)

2、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新)

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残疾人的特点及需要(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非考纲内容)

1、残疾人定义:p148

“残”上特指因伤致残,多数由人为的残害而发生,一般泛指外伤性损害导致肢体或器官缺损或功能丧失;“疾”则指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病态2、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新,非考纲内容)

第二节、残疾人存在的问题与需要

(一)残疾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残疾人的主要困难:6点p152-3

1)经济困难2)住房困难3)婚姻难4)就医难5)社会交往难6)心理障碍

2、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问题:4点p153

1)交通不便2)体力劳动困难3)农村缺医少药4)社会服务难

(二)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内容全新)

1、社会福利政策2、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3、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4、就业政策

5、康复与医疗救助

6、伤残抚恤7、社会保险

8、特殊教育9、文化生活照顾10、改善社会环境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一、矫正社会工作概述p174—184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非考纲内容)

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3点,p175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2点,p176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新,p176-7)

1、福利性

2、特殊性

3、系统性

4、专业性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p209-219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非考纲内容)

1、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2、什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1、政治性:4点,p212

1)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直接服务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功臣

3)直接关系部队和社会的稳定4)直接促进社会的公平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非考纲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p241

1、概念: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2、体系

1)基本生活救助2)专项社会救助:一是教育救助二是医疗救助三是住房救助3)灾害救助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二)社会救助基本程序:7点,p243-5

1、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

2、救助申请的受理

3、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

4、救助审批5、救助款物发放

6、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

7、申诉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非考纲内容)p275-281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p275—280

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1)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3)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共同的特征: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基本功能:

1。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

2。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

3。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4点,p297

1。专业性2。科学性3。艺术性4。实践性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4点,p298

1。与德育的关系2。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3.与班级管理的关系4。与生活管理的关系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p324(非考纲内容)

(一)社区的含义:p324

1、社区的定义:3点,p325

1)地理和结构概念的社区,是一般地区居民的通称;

2)心理与互动概念的社区,是精神社区或利益社区的通称;

3)社会与行动概念的社区,是对有社会组织和发展计划的社区的通称;

社区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地理区域,二是指具有共同性质的人群,又称“共同体"

2、我国关于“社区”的定义:p325

2000年《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重要知识点: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1、定义:p353

2、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5点,p354

1)诊断与评估2)资讯与辅导3)寻求与融合资源4)倡导工作5)咨询与协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