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

费老首先介绍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中华民族千年来对“土”的深刻情结,“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份对“土”的利用、感恩、甚至束缚,让乡土人与游牧人、工业人区别开来,“他们总是附着与土地,一代传一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费.2008.3)这也被费老称之为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乡土社会是具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费.2008.6)因此他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费老认为“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现代社会的人会认为乡土人“土气”“不懂变通”,但其实那是他们特有的特色,是在现代社会少有的淳朴真善。由此费老联想到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也是对乡土社会特色的很好诠释。但是以上所说的应用在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土气”也渐渐沦为了一个贬义词。

我认为费老很客观的分析了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不被认可的原因,虽然没有展开详细叙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具体原因,但是由前文一系列清晰易懂的分析就可以让读者理解乡土社会和现在社会的巨大差异,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费老在解释乡土本色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抽象的去形容和描述,还穿插着一些生动贴切的小故事,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他想表达的深意;其中还套用了许多社会学的概念,让文章的学术性增强了。

第二章文字下乡

费老认为,乡土人不识字并不是愚,而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需要他们具备识字的能力,就如同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城里孩子不会灵巧的抓住蟋蟀,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文字是间接地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言语而采取文字呢?”“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费.2008.14)“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月,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义的唯一象征体系。”(费.2008.16)但是时代终究实在进步的,我们在渐渐走出乡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来适应我们要面对的新时代。文字下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需要的,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乡土人不识字就一概而论的说他们愚,因为他们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费.2008.16)费老跳脱出对乡土人不识字就是愚的传统视角,用一个全新的、更为客观的视角去分析,乡土社会会出现文盲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智力而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特质。这也为看待文字下乡这个决策提供的新的思考角度,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却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矛盾,如何能将矛盾最小化,将文字下乡的利最大化也是值得政策的执行者们深思的。

费老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指责任何一方,但是读者却能清晰了解作者的褒贬,含蓄委婉但不失生动,虽为学术性专著,但可读性很强。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费老这一章从另外一个角度——时间格局方面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今昔之隔,另一种是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

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可以累计别人的经验。”“文化石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费.2008.19)而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安定的社会,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地域不是总是在改变的,可以说是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导致这一辈人所接触的事物下一辈人也会同样接触得到,也就是说这一辈人所积累的经验下一辈人也同样可以得到,很多事物都是以同一的方式反复重演。所以费老在文末自己也有所总结,“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的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识,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费.2008.24)

费老本章从时间格局方面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的时候,运用由小及大的方法来说明这一事实,从个人的经验累积过程延伸到个人经验代代的传承便会发展成为民族的社会的文化文明,娓娓道来,理据充分,不是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第四章差序格局

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第六章家族

费老由乡下工作者观点中乡下人的“私”,联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进而由点即面,联系到全体国人,对比西方社会,从而发现大家“私”的共同毛病。而因为“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费2008:26)”,引出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的思考与阐释,提出了“团体格局”、“差序格局”等概念,引申出中西方情感流露的不同。

费老认为,在西洋社会组织,团体的界限是非常分明的,大家认可团体的界限,即确定了享受团体权利的人所必须具有的条件,这意味着这一界限不具有伸缩性。“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费2008:34)。”国家这个团体的利益远远高于一切。因此,为了控制各个人的行为,象征着团体的“神”应运而生,众生平等正是其宗旨。而为了执行团体的意志,“代理者”出现了。为了保证代理者不滥用职权,人们制定了宪法。并且组成团体的基本社群,家庭式团体性的社群,主要经营的事物是生育儿女,家庭的主轴是在夫妇之间,因而夫妻感情较为融洽,情感表达较为外露。

而在中国社会中,我们的格局就如同“涟漪”,“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费2008:28)”,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体系是以“己”为中心的,也就是所谓的自我主义。如此便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他们的网络的中心是不同的。并且这网络的范围也不是固定的,对于不同阶层、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不同事情的时候,因着“交情”、“关系”的不同,公私的界限都会变化,因而,这界限具有伸缩性。费老在解释这个圈子的时候,以“伦”的解释,提出我们传统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一个差序,即“伦”。期间,费老从孔子的到的系统出发,以北斗七星被众星围绕而自身不动的形象比喻,阐释了差序格局的含义。并且因为外向和内向的路线差异,即观察视角的不同,是群己的界限具有了相对性,即公私的相对性。费老也提及“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费2008:34)私人联系即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为此,费老提及了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仁”被孔子说得最多,却又不可捉摸,他坚信仁的存在却不能清楚得表达出来。而孟子与桃应的对话也体现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因此,“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费2008:42)”。由整体到局部,介绍完了私人联系,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