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异动移转单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一,能够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资产损耗,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要求及实施方法。
一、固定资产登记1.1 确认资产所有权:在固定资产登记时,要明确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包括资产的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确保资产的使用权益清晰明确。
1.2 完善登记信息:登记固定资产时,要记录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原值、取得日期等详细信息,确保登记信息准确完整。
1.3 建立档案管理:对固定资产登记信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及时更新、完整性和安全性,方便资产管理和监控。
二、固定资产清查2.1 定期盘点资产: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核实固定资产的数量、状态和使用情况,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2 资产标识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管理,包括资产编号、标识牌等,方便清查盘点和资产管理。
2.3 异动记录管理:对固定资产的异动情况,如转移、报废等进行记录管理,及时更新资产台账,保持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折旧3.1 确定折旧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情况,确定合适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工作量法等,保证折旧计提的准确性。
3.2 折旧核算准则:建立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准则,明确折旧计提的时间、金额等要求,确保折旧核算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3.3 定期折旧核算: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核对折旧计提金额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及时调整折旧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处置4.1 制定处置政策: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政策,明确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权限和责任,保证固定资产处置的合规性。
4.2 处置方式选择: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转让、报废等,确保处置收益最大化。
4.3 处置记录管理:对固定资产处置过程进行记录管理,包括处置凭证、处置收入等信息,确保处置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要量,合理配置,规范固定资产的申购、验收、保管、使用、调拨、处置、盘点及变卖等全过程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条款。
二、范围公司总部及各分子公司。
三、资产的标准与分类1. 固定资产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超过5000元,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2. 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符合公司固定资产的特征,耐用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3.固定资产按类别和使用情况分为: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机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其他类资产、房屋装修、福利设备,共计七类。
3.1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仓库、宿舍、食堂、锅炉房、门卫室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等;附属设施包括水气管道、供暖设备、电梯、公用照明设备等。
3.2机器设备:机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用途的设备,包括机械设备、仪器和器具、工业输电线路等。
3.3交通运输设备:指具有正式牌照的车辆。
厂内运输的无牌照设备,不属于交通运输类,应作为生产设备管理。
3.4电子设备:主要包括电脑及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落地式打印机等。
3.5办公设备及其他类资产:指办公生活用设备(多功能会议室音响设备、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led 屏幕、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空调、监控设备、其他项目资产以及不属于上述四类的资产。
3.6房屋装修:指自有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改造,装修修理费用。
3.7福利设备:指人力资源中心-健身房所购置的健身设备。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1.资产采购部门依据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采购,保证资产采购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较高的性价比,按制度要求签订合同并及时办理报销入账业务。
2. 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完好性和完整性负责。
XX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范围本制度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参照固定资产管理。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资产,不分来源渠道(含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等)均须列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管理原则固定资产按照“所有权归属单位,使用权明确对象”的原则管理,由办公室统一购置、登记。
按使用地点、类别分别由相应的归口部室进行管理。
各部室负责人为本部室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内部进行调整调动的,其保管、使用的办公设备、固定资产随之转移至新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动态登记。
因人为原因造成办公设备、固定资产损坏、流失的,须照价赔偿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三、管理职责(一)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办公室明确一名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1.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报批并组织实施;2.组织验收采购的固定资产,负责固定资产入库登记及发放;3.及时建卡、入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及时登记资产总账、明细账;4.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负责暂未发放的固定资产的保管和维护;5.负责办理固定资产配置、调拨、处置等事项的报批手续;6.组织各部室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共同对固定资产的账、卡、物进行核对,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账表相符,数据真实、准确;确保每年盘点一次;7.每年年初向分管领导报送上年度固定资产报表并汇报上年度固定资产管理情况;8.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单位的监督、指导,根据要求向其报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责任人1.各部室负责人为本部室固定资产责任人,负责本部室固定资产的保管(养)、维护和固定资产卡片的管理工作,确保本部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定期与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核对;2.配合固定资产管理员实施对本部室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登记;3.提出本部室资产购置计划和处置申请;4.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人应加强所使用固定资产的保管(养)、维护,因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资产遗失、损毁等应承担赔偿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公司的固定资产。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包含但不限于固定资产的分类、购置、登记编号、记价、折旧、使用、保养维修、盘点、处理等。
三﹑定义:3.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一般物品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各种工具、文体设备、家俱和其他固定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500元,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3.2低值易耗品:凡达不到3.1要求的设备、器具全部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具体参见《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四﹑权责:4.1行政办公室: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评估、登记编号、盘点、维修、使用监控、异动管理等;4.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或管理的固定资产的保管、维护;4.3财务室: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评估、付款、记价、折旧管理、盘点等;4.4生产部工程课:负责固定资产购置评估、固定资产的验收与报废的验证等;4.5 MIS:负责固定资产购置评估、固定资产的验收与报废的验证等;4.6总经理: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批准。
五、具体内容:5.1总步署:5.1.1公司授权行政办公室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5.1.2行政办公室负责建立公司固定资产总账,并按使用部门进行分部门管理;5.1.3固定资产购置、验收、记价、折旧、使用与维护、处理必须按程序办理,并保存记录以便追溯;5.1.4每年1月、7月由行政办公室组织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记录固定资产数目及状态;5.1.5行政办公室将不定期对公司固定资产对使用状况进行监控,确保固定资产有效利用;5.1.6对大宗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必须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及投资/收益分析,以确保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
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及相关流程--完整版()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细则固定资产的分类为⽅便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公司固定资产根据其经济⽤途和使⽤情况可以分为:⼀、房屋类:是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房屋包括办公⽤房,⽣产经营⽤房(物流配送中⼼)。
⼆、⼀般设备类:是指办公和⽇常使⽤的通⽤性设备,包括电脑设备、办公家具等。
三、运输设备类:是指轿车、货车、电瓶车等四、通讯类:是指电话、⼿机、卫星地⾯接收装置等设备;五、办公类:空调、复印机、电脑设备、传真机、打印机、点钞机、考勤机、保险箱等设备;六、其他设备类:是指不包括上述各项的设施、设备。
固定资产新增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新增流程如下:⼀、申请报批:公司各部门及各分公司增置固定资产的申报流程为:需求部门经领导批准由部门资产管理员上报⾄资产分管部门(核定资产类别、配置及是否有闲置利⽤),分管资产部门确认需购买后发起系统采购流程,由采购部门进⾏采购。
⼆、购置:对于确定需购买的固定资产,交采购部门根据申购信息的要求统⼀购置。
三、⼊库:物品到货之后由申请部门、采购部门共同验收,对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器具随即交付使⽤,并完成系统⼊库验收流程;对需要安装的设备经安装后,由购置部门会同使⽤部门、组织安装调试,并由资产分管部门现场监督,使⽤部门验收合格后,⽅可办理系统⼊库流程。
同时须将验收单及有关物品保修卡、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妥善保管。
未经验收任何部门不得擅⾃使⽤。
四、固定资产编码建⽴:对于新购的固定资产,资产分管部门根据相关实物登记台帐,建⽴固定资产档案,并根据资产编码原则进⾏编码,所编号码应贴在实物上(不宜贴的应作相应记录),资产分管部门对其进⾏统⼀管理。
五、出库及领⽤:部门资管员于资产分管部门处验收物品⽆误之后登记备案并签字确认,基于“谁领⽤、谁保管”的原则,部门资管员分发⾄领⽤⼈时应登记备案由实际使⽤⼈签字后⽅可发放,同时进⾏部门台账及系统更新,⾃发放之⽇起⼀周内汇总上报资产分管部门进⾏台账更新。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固定资产定义及分类(一)概念及确认条件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单位价值在2000元(含)以上并独立存在和使用的物品及工程建造项目,可界定为固定资产。
部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200元以上(含),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且独立存在和使用的物品,按其性质归属低值易耗品,但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如推车、打印机、微波炉、保险柜、验钞机、货梯、洗衣机、电磁炉等。
此类资产应按固定资产要求进行实物管理,并进行盘点;(二)固定资产分类根据公司现有固定资产状况,主要分为设备类和工程类两个大项,具体明细分类如下:1、IT设备类,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收银系统、监控设备等;2、空调设备类,包括空调挂机、空调柜机、空调天花机、空调风管机等;3、办公设备类,桌椅、投影仪、功放、银锁银帽等;4、厨具设备类,包括各类工作台、冷柜、煲汤炉、炒炉、电磁炉、热水器、冰箱、洗碗池、保洁柜、洗碗机等;5、工程类,包括装修工程、环保工程、消防工程、空调工程、招牌工程等;(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职责1、资产使用部门:资产所在并拥有该使用权的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资产异动时填写资产异动单,确保单据流和实物流一致,及时更新财产表,确保账实相符,配合财务部门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店长交接时需盘点固定资产并签好固定资产交接单,方便资产管理责任的追踪;2、采购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追踪、评估;3、资产监管部门:(1)筹建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设备安装及检测(设备保修卡原件移交餐厅负责人,复印件本部门留存),维修保养管理,资产维修时出具专业技术意见,资产报废时进行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