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政治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方法论是因为( )。
①它科学地解释了世界②它科学地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③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它全部抛弃了过去的唯物论和辩证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3,我国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者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在他看来,世界的本原是( )。
A.天B.地C.气D.物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5,甲乙两同学关于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认为:“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对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评价是( )。
A.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错误的B.前者是错误的,后者是正确的C.二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对整个物质世界而言,后者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D.二者都不正确,都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6,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上千种电器,现代人研制各种自动化的生产系统,都大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
A.人的意识有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B.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先进的生产力C.杰出人物的意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说明( )。
①物质是客观的、可知的②物质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③客观实在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④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是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B.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2.朱熹说:“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这说明,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主观精神B.客观精神C.物质D.具体的物质形态3.蒙古民族主要信仰喇嘛教,他们认为“布尔红”(菩萨)主宰世界和人的命运。
下列说法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上帝无所不能D.物是观念的结合4.赫拉克利特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
”“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这些哲学观点①否认了神创论②是对世界本源朴素的正确理解③包含一定的合理性④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5.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②十七大描绘了经济增长“新蓝图” ③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④“神州七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希望6.读漫画《希望》,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某些地区政府的做法是A.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B.本本主义,只唯上,只唯书C.急于求成,没有认真的精神D.强调客观,忽视意识能动性7. 2008年2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查处“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通知》。
所谓“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是指以冤魂厉鬼、异性怪魔等异类非人为形象塑造,以奇异的超验幻想、离奇的梦魇谵妄为虚构手段,以恐怖骇人、惊悚阴森、离奇悬疑的超现实情节为故事题材,以追求惊惧恐怖的感官刺激为目的的音像制品。
其内容是A.如实反映了当代现实B.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人脑主观自生的产物D.人脑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歪曲反映8.全球变暖问题近来广受世界各国关注。
高三政治《专题10 一切从实际出发》参考资料新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看漫画回答1—2题1.漫画《趋年轻......》深刻揭示了 (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B思想观念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方式也就不同C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D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2.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选择自己的行为B要抓住时机,努力实现人生理想C要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D要以自身利益为标准来衡量人生价值3.从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于高考因素的实际出发,广泛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实行了20多年的每年的7月7、8、9日,提前到每年的6月7、8、9日。
教育部的这一决定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要不断地深化②国家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事物是普通联系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都不能取得成功”。
这主要是因为A别国的模式以主观和客观相脱离为特征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200l年4月,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板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合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
据此回答5—6题:5.以前人们认为强磁场合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说明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C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6.科学家发现“磁场感应超导现象”,打破了以往的认识,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④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已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
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步练习1人教版【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2.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这说明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3.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他说的是A.形和神都是意识的,都是由物质决定的B.神灵在先,物质在后,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C.“形”、“神”才是唯一的存在,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D.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性 B.物质性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5.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这说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B.人们的认识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紧密联系的D.人对自然界是无能为力的6. 我国东汉时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
这种观点是说明()A.自然界是天地创造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世界是人创造的 D.“天国”是地球创造的7.“地也是天,天也是地”。
这种说法()A.是错的B.是对的C.认为“天壤之别”是不存在的D.就世界的统一性而言是对的8.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又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这一事实说明A.生命是人创造的,不是神创造的B.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C.蛋白质是人创造的D.非生命与生命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9.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①生产关系②万有引力规律③政治经济学④法律⑤路线、方针、政策⑥阶级利益⑦中共中央文件⑧电场、磁场A.①④⑦⑧B.①②⑥⑧C.③④⑤⑦D.②③⑤⑥10.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单元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18年3月5日下午在十届全国人大而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思考发展问题,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据此回答1-2题。
1、之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思考发展问题,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可以提供具体的发展思路B.马克思主义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大地发展空间2、“发挥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依赖于物质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18年元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四个关键,首先就是“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据此回答3-4题3、所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因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④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的哲学依据是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018年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这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三点启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单元训练一、选择题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回答1-4题1.通过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理论根据是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被动的2.某省一位小学的少先队总辅导员老师说,学校曾组织学生去参加当地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来后让学生写日记,不少学生写的都是去了哪里参观,然后吃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根本看不到有表示思想受到熏陶这样的字眼。
这表明A、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时尚早B、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不大C、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D、教育基地没有多少教育意义3.当前,由于学校、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分数,所以,即使开展了参观基地这样的活动,也往往是走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这种现象表明A、人们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B、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C、反映现实的意识都是正确的D、人们的世界观是不能改变的4.时代在快速发展变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也应该采取容易接受的方式,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是空洞的,可以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就是说A、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B、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被平时的教育所取代C、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服从孩子的需要D、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2005年10月12日9时整,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回答5-7题5.我国载人航天经历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艰苦奋斗的历程,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表明A、做成任何事情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B、有时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C、只有经过艰苦奋斗做成的事情才有价值D、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对社会的贡献6.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成绩证明了A、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取得成功B、人定胜天是绝对真理C、只要指导思想正确,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D、意识在一定意义上的决定作用7.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练习1.鲁人身善织履(用布或履织成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狱徒予越。
或谓之曰:“予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为之也,而人行(光脚走路);为冠之也,而人被发。
以予之所长,于不用之俗?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2.交通一直是限制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区发展的因素。
要改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人民日报》社论十分强调,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强调,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据此回答3-5题。
3.之所以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因为(C)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都开展实践活动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是(A)A.办事情必须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表现在①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做到实事求是③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④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C)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适逢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达到高潮之际,今年10月,法国还将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人们模仿人类的大脑研制出电脑,其运算速度远远的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
国际象棋的一场“人机大战”,结果“深蓝”赢了,卡斯帕罗夫输了。
这说明A.电脑能战胜人脑B.电脑能模仿人脑C.电脑有无限思维和创造力D.意识来源于人脑2.据报道,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发现其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从而大脑宽度超出普通人15%左右,这有助于解释爱因斯坦在空间和数学思维方面为什么具有特殊天才。
从哲学角度看,上述事实表明A.人脑能自行产生意识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D.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真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
国外已出现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
这说明A.物质的决定作用将由意识的决定作用替代B.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C.物质和意识互相决定D.意识将成为世界的本质4.中国地域广大,局部性的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尽管党和政府组织广大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仍不能很快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这表明A.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定胜天”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必然会受到惩罚C.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条件的具备需要人们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D.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利用和改造规律5.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创作的灵感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而形成的主观现象6.据1999年6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美国一个天文学小组历时8年测定了800颗特定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宇宙的年龄大约为120亿年。
这表明A.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观测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月球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情况总是仍模糊不清。
第一课<随堂作业>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
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
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答案:1.C 2.B 3.D 4.A。
《一切从实际出发》进阶练习一、选择题.自今年月底以来,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相继开展电动车“治乱”行动,然而“一刀切”的做法引起极大的争议,受到很多群体的指责。
电动车便利、环保,受到很多使用者认可,成为不少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哲学上看,治乱行动受到指责的主要原因是该行动的开展没有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①②.③④.①③.②④.“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了这一重大决定。
这一决定的作出体现了唯物论的▲ 的道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年月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普通高考、全国研究生考试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高考作弊纳入刑法的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二、简析题.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
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
根据这种状况,他们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区,特色风景旅游区等,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此基础上,又办起了加工厂,发展了绿色经济产业,逐渐摆脱了落后状况,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致富路道路上,该地区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
自年起,县立足当地山区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扶贫之路。
多年来,县政府通过引导下山群众退耕还林、退宅还林,积极做好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文章,带动下山后农民增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挖掘山区生态、地理地貌和民族风俗等资源,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换血式扶贫致富模式,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县域样本”。
结合材料,说明该县扶贫致富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高中政治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从主观原因看主要是由于( )。
①立场不同②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③社会实践的广度、深度的制约④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⑤知识构成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叨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事例。
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类事例表明( )。
A.狼孩的脑子天生笨,不聪明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C.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3,200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了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
遗址完全体现出史学界公认的国家起源的三大标志--文字、金属品和城市。
专家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可提前千年。
由此可见,人们对过去的认识和总结,其内容最终来源于( )。
A.人们的推测B.各种历史文献C.考古专家的分析和思考D.当时的客观存在4,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一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
这一事实说明( )。
A.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B.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C.客观事物是能够被人正确认识的D.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5,建楼造桥,需要预先设计施工方案;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些事实体现了( )。
A.先有物质,后有意识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根本“指针”。
这说明( )。
A.正确的意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出发点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
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8,目前人们对流星雨的预报水平还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
高中政治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观花时,植物学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观察,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画家从美学角度欣赏,获取美的灵感。
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立场不同B.世界观不同C.知识构成不同D.人生观不同2,有人认为机器人也有思维,并据此断定人迟早要成为机器的奴隶。
这种观点否认了( )。
A.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思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4,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菜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什么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我们之所以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是因为( )。
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应不断扩展和加深③意识依赖于物质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非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网上商品和电子订单。
[键入文字]
最新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
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是
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B.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朱熹说: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这说明,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主观精神B.客观精神C.物质D.具体的物质形态
3.蒙古民族主要信仰喇嘛教,他们认为布尔红(菩萨)主宰世界和人的命运。
下列说法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上帝无所不能D.物是观念的结合
4.赫拉克利特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
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
1。
第八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模拟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世界统一于( )A.存在B.意识C.物质D.物体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 )A.世界观B.方法论C.认识论D.人生观3.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论和辩证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遵循( )的客观过程。
A.人的主观意识B.自身固有规律C.生产力D.生产关系5.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6.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不可靠的B.一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直接经验是唯一可靠的7.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现象和本质的关系8.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A.科学实验B.社会革命C.阶级斗争D.生产劳动9.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的三个特点是( )A.普遍性、间接性和抽象性B.客观性、强制性和重复有效性C.共性、一般性和重复性D.特殊性、直接性和形象性10.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A.必要条件B.前提C.首要条件D.条件之一11.意识的初级形式是( )A.概念B.判断C.推理D.感觉12.意识的高级形式是()A.思维B.感觉C.知觉D.表象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普遍性B.主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D.共性14.凡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15.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是()A.运筹帷帽,审时度势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不可无根据地胡思乱想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6.物质作为各种物质形态的共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 _。
单元检测卷(九)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带绵延几百公里宽,覆盖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庆、上海等地。
众多天文爱好者将看到“天狗吃太阳”奇观的全过程。
从哲学上看,“天狗吃太阳”的神话故事()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性反映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解析:神话故事是一种意识,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C、D三项认识错误。
答案:B中国青年报载,我国第二大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正面临变“秃”的危险。
受超载放牧、持续多年干旱少雨以及蝗虫鼠害等因素影响,巴音布鲁克草原呈现出牧区贫困化的发展态势。
为了拯救这个美丽的草原,一项“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的生态移民工程正在展开。
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人类同大自然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②人只能适应自然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成为自然的主宰④大自然的发展受人的影响,但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必须以自然为依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②错误,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③错误,人类不应成为自然的主宰,而应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④符合要求。
答案:D3.从哲学角度看,材料告诉我们()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B.人们要想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基础和前提C.发展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D.人要服从自然,听从大自然的安排解析:A项否认了自然的客观性,C项不是哲学道理,D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选B项。
答案:B4.(2009·南京模拟)“一个建筑师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哲学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人们模仿人类的大脑研制出电脑,其运算速度远远的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
国际象棋的一场“人机大战”,结果“深蓝”赢了,卡斯帕罗夫输了。
这说明A.电脑能战胜人脑B.电脑能模仿人脑C.电脑有无限思维和创造力D.意识来源于人脑2.据报道,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发现其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从而大脑宽度超出普通人15%左右,这有助于解释爱因斯坦在空间和数学思维方面为什么具有特殊天才。
从哲学角度看,上述事实表明A.人脑能自行产生意识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D.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真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
国外已出现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
这说明A.物质的决定作用将由意识的决定作用替代B.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C.物质和意识互相决定D.意识将成为世界的本质4.中国地域广大,局部性的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尽管党和政府组织广大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仍不能很快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这表明A.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定胜天”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必然会受到惩罚C.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条件的具备需要人们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D.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利用和改造规律5.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创作的灵感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而形成的主观现象6.据1999年6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美国一个天文学小组历时8年测定了800颗特定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宇宙的年龄大约为120亿年。
这表明A.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观测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月球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情况总是仍模糊不清。
”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8.国际濒危动植物保护组织禁止象牙贸易,旨在保护非洲大象。
欧洲各发达国家呼吁保护非洲大象,因为他们把非洲当作天然动物园和狩猎场。
非洲各国对国际组织禁令漠然视之,仍大量猎杀,因为象群袭击村庄,毁坏庄稼,使原本粮食危机的非洲不能容忍。
以上事实表明,由于______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就会有所不同。
A.人们的利益立足点B.人们的阶级立场C.世界观和思维方法D.知识构成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A.物质决定意识B。
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C.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
一切从实际出发10.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既当人们对某种事情或某种东西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意识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创造D.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同11.毛泽东同志说:“按照实际情况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这段话告诉我们A.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们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依据B.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出发C.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才能对物质产生反作用D.共产党员应成为从实际出发的典范12.1982年,美国电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
电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A.预示着电脑将代替人脑B.改变了意识的活动的规律性C.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13.“农民根据土壤的性质、种子的特点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考虑作物的种植,工人根据机器的性质、原材料的特点和操作的要求等因素生产合格产品。
”这表明A.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B.物质决定于意识,主客观相一致C.客观决定于主观,主观反映客观D.主观对客观不产生什么作用14.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应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里讲的“实际”是指A.群众的意见和要求B.个人的意愿和利益C.客观存在的事实D.中国现阶段的国情15.某国家级贫困县在财政收入窘迫的情况下,大搞“形象工程”,在4平方公里的县城内搞起“夜景工程”、“绿色工程”、“音乐喷泉工程”等。
几万尚未脱贫的农民和月月得不到工资的教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质疑:这些工程究竟要树立什么“形象”?从哲学角度看,该县领导违背了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C.不同意识具有不同作用的观点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16.《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有的同志贯彻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文件传达了,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化,上下一般粗,从一般到一般。
有的同志习惯于刮风,一个新东西出来,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就照猫画虎,照搬照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些同志做法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C.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否认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17.上题材料中的“照搬照套”属于①先验论②唯物主义③教条主义④主观主义A.②③B. ②④C. ①D. ③④18.江泽民同志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因此必须按照黄河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19.《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作基础,精神文明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即使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也迟早要发生‘塌方’。
”上述诊断体现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和意识不可分C.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20. “二十多年来,改革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工作不断深入,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成为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 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D. 物质和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1.下列说法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有①存在即被感知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④⑥22.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D.世界统一于“元气”23.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24.“法轮功”的创始者李洪志宣扬宇宙是分层次的,一个层次一重天,层次越高越美。
高层次的是“天国”,地球上的人是“常人”,有罪无德;高一层的人就是“天人”了,有德无功,无所不能。
不符合高层次标准的人,会一层一层地往下掉,就像上学院留级一样,最后降到最低层成为“常人”。
所以,地球是宇宙的“垃圾站”,是最低层次人住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A.人类可以分为“天人”和“常人”B.世界的物质性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论证C.李洪志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者D.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25.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论断说明①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②人脑是意识得以产生的物质器官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6.“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自动调节,导弹能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自动导航。
可见,电脑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①承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②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认为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27.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既可能做出歪曲的反映,也能够形成如实的反映。
它们的区别是A.歪曲的反映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实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B.不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什么性质的反映,而在于是不是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C.不在于是不是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什么性质的反映D.歪曲的反映是对事物简单的反映,正确的反映是对事物复杂的反映28.马克思说过,人“周围的可以感觉到的世界,完全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并且永不改变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态的产物,同时,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是历史的产物,是许多世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的这句话指出了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决定意义B.人的活动是第一性的,自然界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和支配的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客观世界的客观性是随着人的意识和人的活动而不断改变的29.童话作家安徒生,在他的名著《皇帝的新装》中描写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能够织出最美丽的布来,用这种布缝衣服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不称职的人或愚蠢的人都是看不见这种衣服的。
他们空捧双手,说这是最美丽的衣服。
有一天,给皇帝穿上了,谁也看不见这件衣服,谁也不敢说自己没有看见,相反,却交口称赞这件衣服做的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哲学道理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之外根本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现象B.唯心主义说的神,存在于人们看不见的世界里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上的事物随人的意识不同而不同D.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0.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这是因为①科学理论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具有反作用③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主观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④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简答题31.“法轮功”的编造者李洪志认为:“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走科学这条路永远探测不到宇宙的奥妙。
”请用所学的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对“永远都探测不到宇宙的奥妙”的观点予以批驳。
32.据1999年4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1995年,宁夏某镇政府在未履行任何土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强行征用农民耕地69.4亩,在贯穿宁夏南北的公路主干道两侧贷款680万元建起500间商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