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噪声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60
噪声分贝(dB)1、声音1.1 分贝的感觉当物体振动时,在它周围就会产生声波,声波不断向外传播,被人们听到成为声音。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得会使人不知所措。
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
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是交通干线附近的居民,将不得不忍受室内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
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60-70dB,大声呼喊的瞬间可达100dB。
在机器轰鸣的厂房中,持续的噪声可达80-110dB,这种高强度的噪声会损害人耳的听觉,并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还会导致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听力下降、心血管等疾病。
人耳的噪声听觉上限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耳痛、难以忍受,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
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
1.2 人耳的感觉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
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
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KHz。
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和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
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
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
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
01噪声定义与分类Chapter噪声定义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01020304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交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建筑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
建筑噪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
社会噪声噪声来源噪声分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
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等。
按来源分按频率分按时间变化分按产生机理分02噪声对人体影响Chapter听力损伤暂时性听阈偏移永久性听阈偏移长时间或反复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下,可导致永久性听阈偏移,即噪声性耳聋,听力损失不可逆转。
烦躁不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030201心理影响其他生理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03噪声测量与评价Chapter测量方法声级计法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的声压级,适用于稳态噪声的测量。
频谱分析法通过频谱分析仪将噪声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了解噪声的频率特性。
噪声剂量计法用于测量个人所接受的噪声暴露量,通常用于评估职业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评价指标声压级(Lp)01等效连续A声级(Leq)02最大声级(Lmax)03标准与法规《声环境质量标准》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304噪声控制技术Chapter声源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声源噪声在选购设备时,应优先选择低噪声、高效率的设备,以减少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隔声措施隔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隔声屏障、隔声窗等隔声设施,以阻断噪声的传播路径。
吸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吸声材料或结构,如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等,以吸收和衰减传播中的噪声能量。
消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消声器等消声设施,以降低管道中噪声的传播。
传播途径控制个人防护佩戴耳塞或耳罩对于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噪声》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噪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些声音让我们感到愉悦和舒适,比如优美的音乐、清脆的鸟鸣;而有些声音则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不适,这些就是噪声。
简单来说,噪声就是那些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
在城市中,交通噪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汽车的喇叭声、发动机的轰鸣声以及火车的汽笛声等,都会形成噪声。
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运转声、建筑施工中的打桩机声等也是噪声的重要来源。
此外,社会生活中的集市喧闹声、娱乐场所的音响声等同样属于噪声的范畴。
二、噪声的特点1、无规则性噪声的发声通常是无规律可循的,不像音乐那样有固定的节奏和旋律。
2、强度变化大噪声的强度可能会突然增大或减小,给人的感受不稳定。
3、主观性对于同一种声音,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有些人可能对某种声音不敏感,认为不是噪声;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会觉得难以忍受。
三、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危害不容小觑。
1、对听力的损害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如工厂工人、机场地勤人员等,听力受损的风险更高。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噪声会使人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对神经系统的干扰噪声容易引起神经衰弱,导致人出现失眠、焦虑、疲劳等症状,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4、对心理的影响持续的噪声会使人产生烦躁、易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5、对儿童的影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噪声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
四、噪声的测量为了准确评估噪声的程度,需要进行科学的测量。
1、测量单位常用的噪声测量单位是分贝(dB)。
分贝数越高,表示声音越响。
2、测量仪器常见的噪声测量仪器有声级计,它可以准确测量噪声的强度。
3、测量方法测量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时间,以确保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
噪音基础知识1.什么是噪音?噪声是声音的一种。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主观感觉的评定。
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常见的噪音包括:交通噪音、机器噪音、大声喧哗、生活噪音等。
2. 噪音的单位?噪音的单位为分贝。
值得注意的是,分贝是一个非线性的单位,是采用指数形式来表达某噪音相比于一个声音基准值的强弱。
常见声音的声功率跨度非常大,比如人轻声耳语时的声功率约为10-9W,而喷气飞机的声功率高达50000W,这种情况下采用线性单位是很不方便的,因而人们普遍采用对数单位(分贝)来描述噪音的强弱。
3.分贝的计算。
为计算噪音的分贝值,人们规定声功率基准值为10-12 W。
这样如果一个噪音的声功率为P,其分贝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L=10log(P/10-12)来计算。
比如人轻声耳语时候的声功率为10-9 W,则人轻声耳语时声音的分贝为10log(10-9/10-12)=10log(103)=30分贝。
按照上述公式,如果一个噪音A为40分贝,另一噪音B为50分贝,则噪音B声功率是噪音A声功率的10倍。
如果噪音A为40分贝,噪音B为43分贝,则噪音B的声功率近似为噪音A声功率的两倍。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同样的噪音源,如果每个声压为X分贝,两个噪音相加后为X+3分贝(具体计算也可以参考下表)。
4. 噪音的加法。
如果室内电冰箱的噪音为35分贝,空调的噪音为35分贝,但是两者的噪音加起来并不等于70分贝,实际上上述两噪音加起来为38分贝。
噪音的计算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遵循下面的简单法则来计算噪音的加法。
如果有两个噪音A和B,其分贝分别为LA和LB,则噪音总和为LA+B当LA-LB=0到1分贝,则LA+B=LA+3 分贝当LA-LB=2到3分贝,则LA+B=LA+2 分贝当LA-LB=4到9分贝,则LA+B=LA+1 分贝当LA-LB 大于9分贝,则LA+B=LA 分贝比如,如果噪音A为42分贝,噪音B为47分贝,则噪音A加噪音B相当于噪音48分贝(47+1)。
噪声防治培训知识提纲一、基本知识 (1)1、噪声定义 (1)2、噪声的危害 (1)3、振动的危害 (2)4、噪声的频谱特性 (4)5、声级与计算 (4)二、噪声标准法规 (6)1、声环境质量标准 (6)2、工业企业噪声标准 (6)3、背景噪声修正的几个问题 (8)三、工业企业内部环境噪声标准 (9)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9)2、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 (93、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9)四、环境振动标准 (9)五、工业噪声治理 (10)1、确认噪声源部位 (10)2、吸声 (11)3、隔声(包括声屏障) (13)4、消声器 (16)5、隔振阻尼 (25)6、其他治理措施 (26)一、基本知识1、噪声的定义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在生理学与心理学上,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在物理学上,噪声是各种频率和强度无规变化无规组合的声波。
噪声属于可听声,即20—20000H Z之间的声音。
20—300H Z为低频声,500—1000K Z为中频声,1000—20000H Z为高频声。
小于20H Z的声音为次声,大于20000K Z的声音为超声,次声与超声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不在噪声之列。
注意:“噪声”,是法定词汇。
“噪音”,不是法定词汇。
为了讲话和文字的规范,不要使用“噪音”这个词。
2、噪声的危害(1)高声级(90 dB以上)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可使人造成噪声性耳聋,而噪声性耳聋是永久性的不可逸的。
国家卫生部有规定,八小时劳动环境,噪声不得超过90dB。
如果超过90dB,则每超过3dB,劳动时间减半,而极限是115dB。
(2)低声级(75 dB以下)噪声,可使人产生神经衰弱群、心脑血管、肠胃系统疾病,影响睡眠和休息等。
研究人员对低强度噪声危害阈值做过长时间研究,见下表:噪声干扰阈值表单位:L注:以睡眠为例,30 dB是睡眠的理想环境,不超过39.1dB的环境,对睡眠质量影响不大,一旦超过39.1dB这个阈值,睡眠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噪声及分类的基本常识一、噪声常识1、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把那些不希望听见的声音称为噪声,如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等。
钢琴声是乐声,但对于正在学习或睡觉的人就成了扰人的噪声。
2、噪声是一种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它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声音可以通过介质(空气、固体或液体)进行传播,形成声波。
当声波到达人耳,人们就听到声音,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射、绕射、折射和干涉。
声音有强弱之分,并用声压p来表示其大小。
3、声压可以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示。
用对数方法将声压分为百十个级,称为声压级。
声压级的定义是: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单位是dB(分贝)。
4、衡量声音强度的还有声强和声功率。
1)声强--是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或正比;2)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称之为声源的声功率。
5、人类只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
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
6、声波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图称为声波的波形。
如果波形是正弦波,则称为纯音。
如1000Hz声音就是指频率为1000Hz的纯音。
如果波形是不规则的,或随机的,则称为噪声。
如果噪声的幅值对时间的分布满足正态(高斯)分布曲线,则称为“无规噪声”。
7、如果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单位频带宽度噪声成分的强度与频率无关,也就是具有均匀而连续的频谱,则此噪声称为“白噪声”。
如果每单位频带宽度噪声的强度以每升高一倍频程下降3dB而变化,则此噪声称为“粉红噪声”,粉红噪声是在等比带宽内能量分布相等的连续谱噪声。
二、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1、机械噪声主要是由于固体振动而产生的,在机械运转中,由于机械撞击、磨擦、交变的机械应力以及运转中因动力不平均等原因,使机械的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发生振动,从而辐射机械噪声,如机床、织布机、球磨机等产生的噪声。
噪声培训资料噪声,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应对噪声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噪声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噪措施。
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一章噪声的定义和分类噪声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的、对人耳产生不愉快、甚至有害的声音。
根据噪声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工业噪声:来自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噪声。
2. 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和设施产生的噪音。
3. 社会噪声:包括商业区域、居民区域和公共场所等非工业和交通场所产生的噪音。
4. 家庭噪声:由电视、音响、家庭电器等家庭设备产生的噪音。
5. 自然噪声:来自自然界的噪音,如风声、雨声、海浪声等。
第二章噪声对人类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听觉系统,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过大或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1. 听力损害: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的噪音中会导致听力损伤,严重时可能引起永久性听力受损。
2. 神经系统问题:噪声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心理健康影响:持续的噪声刺激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压力等心理问题。
4. 社交和学习问题:噪声会干扰人们的交流和学习,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5. 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和心脏病。
第三章防噪措施的介绍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防噪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隔音措施:通过改善建筑材料和设计结构,减少声音的传导和传播。
2. 声音吸收:使用吸音材料,如地毯、窗帘、吸音板等,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3. 噪音管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交通和社会噪声的管制和监督。
4. 个人保护措施:佩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
5. 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普及噪声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噪声科普知识大全一、什么是噪音污染?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等。
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
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二、声音分贝的标准0-20分贝几乎感觉不到。
20-40分贝相当于轻声说话。
40-60分贝相当于室内谈话。
60-70分贝有损神经。
70-90分贝很吵。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人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
90-10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
一般声音在30分贝左右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而达到50分贝以上时,人们有较大的感觉,很难入睡。
一般声音达到80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
三、噪音的危害1、引起耳鸣、耳痛,损伤听力;2、使人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效率;3、损害心血管,引发高血压、心脏病;4、使神经系统紊乱;5、干扰睡眠和休息等。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二)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三)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未按照规定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进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的;(四)其他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
了解噪声基础知识1、了解噪声污染特点与危害由于噪声属于感觉公害,所以它与其他由有害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
①噪声没有污染物。
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物质。
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有限。
③噪声声源通常是分散的,这样对它的影响只能规划性防治而不能集中治理。
④噪声污染是暂时的,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危害和影响即可消除。
2、了解声源的种类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见自然界噪声),也有人为造成的。
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3、了解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声功率、声强和声压(一)声功率(W)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
单位为W。
(二)声强(I)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
单位为W/s2。
(三)声压(P)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声波是空气分子有指向、有节律的运动。
声压单位为Pa。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形成压缩和稀疏交替变化,所以压力增值是正负交替的。
但通常讲的声压是取均方根值,叫有效声压,故实际上总是正值,对于球面波和平面波,声压与声强的关系是:式中:ρ——空气密度,如以标准大气压与20℃时的空气密度和声速代入,得到ρ·c=408国际单位值,也叫瑞利。
称为空气对声波的特性阻抗。
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一)分贝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