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单元导读微课评价
1、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
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
2、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对同学既热情又严格,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榜样。
3、老师上课有时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不过还是非常有教授风度的,不妨自己来听听嘛!大家很素拜他哦!
4、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半数认真工整,批改作业认真及时并注意讲解学生易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段老师能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
总之,段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5、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6、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设计Big6♋Big6#1:定义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问题)1-1确定我研究的问题;我决定研究:关于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一册经济生活第一章第三课第二框第一目的微课素材选定1-2确定研究所需信息和资料;为了完成任务,我需要获取下列信息:1、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2、相关的例题、习题3、拓展资源♋Big6#2:搜寻策略(查找信息前准备工作)1、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
2、利用网络搜寻资源,百度文库、道客巴巴、360DOC、豆丁等。
3、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获取相关意见和建议。
♋Big6#3:找出信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你选择从哪里获取信息?互联网,个人藏书,教师提供如果你需要使用搜索引擎,请把关键词列举在下面的横线上。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国知网必应♋Big6#4:使用信息(对自己查找到的信息进行甑别)我找到有用的资料清单:序号题目内容概述资料来源1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本目课程内容标准: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360DOC2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内容为四种消费心理。
知网数字图书馆3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重难点是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辨析。
百度文库4 例题、习题从众心理及攀比心理的辨析例题以及课后微练百度文库习。
5 拓展资源消费心理的概念和特征、考点概览、结合时事。
豆丁网Big6#5:整合信息(把信息变成自己的成果)对研究成果的资料来源的评价(你觉得哪种方式获取资料,比较“丰富”和“方便”,进行排序)1、个人藏书2、网络电子文库3、向老师咨询研究成果:《消费心理面面观》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描述几种消费心理。
2、教学难点: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辨析问题。
评价量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水平等级4 3 2 1BIG6技能#1√应用BIG6技能#2√应用BIG6技能#3√示范BIG6技能#4√示范BIG6技能#5√理解BIG6技能#6√示范自我反思一、成功之处: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不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体会和理解,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材消费心理面面观的内容,让故事中四个人物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消费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社会课程大班微课《我有我的主张》点评教师自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自我意识培养的契机。
我们以“我有我的主张”为主题,选取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他们分别是“小小辩论赛”、“表演游戏《大王的皇冠》”、我的班级我做主”,片段的选择涵盖了幼儿的话题讨论、游戏及生活环境,在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给予幼儿各抒己见,充分表现,彰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机会。
“小小辩论赛”——给予幼儿针对一个话题,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当幼儿就某一个话题意见不同时,教师常采用辩论的方法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每个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班里不少孩子有机会成了哥哥姐姐,在一起游戏时,他们经常会聊起自己的小弟弟。
有的说妈妈现在喜欢弟弟了,给弟弟喂饭,也不管她了。
但也有的孩子说,我的妹妹可好玩了。
辩论赛《有弟弟妹妹好还是没有弟弟妹妹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在辩论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教师通过提问或反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观点背后的原因。
辩论过程中,每个孩子的观点都不同,却都是他们真真切切的想法。
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老师不需要做过多的介入与判断,而是把自由讲述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孩子,这是对幼儿大胆表述观点的支持。
“表演游戏《大王的皇冠》”——给予幼儿团队协作、共同创意的机会”《大王的皇冠》是近阶段本班孩子阅读研讨的热门绘本,大王的皇冠在失而复得的过程中,蕴藏了大量的情境线索,引发了孩子们的自主探索和游戏,表演游戏也是其中的一个。
在进行表演游戏时,我们摒弃了由教师主导、分配角色、安排角色、设计动作的做法,让幼儿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的表演,孩子们学习自己商量,自己安排,自己设计动作,幼儿在自主表演过程中,协商着、讨论着、碰撞着。
“我的班级我做主”——将环境创设的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在进行教室环境创设时,教师应组织、鼓励幼儿一起讨论,从内容的选择到材料的准备,从区域的划分到物品的摆放,从每个内容的玩法到每一次的分享交流,孩子自己做主,师生共创。
微课如何评价?——好微课的“五个关键”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生用微课很快捷地掌握了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
因此微课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去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和高校的微课大赛各提出了一个评审标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两者的比较如表1所示:中小学微课评价标准比较表从表1中两个评价标准分析来看,有以下特点:1.教学对象不同。
中小学的教学对象的低龄化,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要求比较高,要求精选内容合适、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
高校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性,因此重点考察教学设计与组织,强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
2.语言要求不同。
中小学是学语言的阶段,因此要求教师教学的语言要规范,而高校并没有重点强调,只是要突出教师的授课风采。
3.教学方式不同。
针对中小学的特点,中小学的微课要求有趣味性,以便吸引学生兴趣。
而高校学生的理解、自学能力都较强,不要故意增强趣味性,因此提出了要体现教学特色。
4.教学应用不同。
高校的微课传播更为广泛,有些起到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的微课应用的要求更高一些。
微课有课程的属性,也有课件的属性,即有知识性,又有资源性,因此可以有多重评判标准和要求。
比如可以用上文提到的“四术”作为衡量标准,但最核心的是以下五个方面:1.选题。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做微课,必须是重点和难点。
2.设计。
要对原有的内容重新设计与组织,要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
3.讲解。
要准确清楚,言简意赅。
4.表现。
音视频及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要准确规范。
5.效果。
学习者使用的效果要明显有效。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找准学生的学习困惑。
二、解惑。
直击问题的本质。
浅析小学科学微课中的“几种”内在关系【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微课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科学课堂,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人关注。
我们作为微课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必须了解它的特质,其中它们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内容、大小、环节、过程、容量,等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它对我们微课的制作、使用和价值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