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24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预备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臂下垂,头颈正直,下颚微收,双目平视1 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腿按掌2 左右野马分鬃左: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右:转体撇脚后坐、抱球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左:转体撇脚后坐、抱球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 白鹤亮翅跟步抱手、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 左右搂膝拗步左:摆臂转体、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右:转体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左:转体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右脚跟步、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6倒卷肱右: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左: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右: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左: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7 左揽雀尾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棚臂、转体摆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8 右揽雀尾转体分手、转身撤手、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棚臂、转体摆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9单鞭转体运臂、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10 云手转体松勾、左云并步、右云开步、左云并步、右云开步、左云并步。
11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跟步、后坐翻掌,右屈肘、虚步推掌。
13右瞪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抱手收脚、分手蹬脚。
14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分手蹬脚。
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18左右玉女穿梭右穿梭: 落脚抱手、上步错手、弓步架推。
左穿梭: 转体撇脚、抱手收脚、上步错手、弓步架推。
19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提手收脚、弓步推撑。
21转身搬拦捶转身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身收拳、上步拦拳、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收、弓腿按掌。
23 十字手转体扣脚、弓腿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右)抱手收(左)脚;2)、(左)转体上(左)步;3)、(左)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1)、(左)转体撇(左)脚;2)、(左)抱球收(右)脚;3)、(右)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1)、(右)转体撇(右)脚;2)、(右)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右)跟步(中)抱手;2、后坐转体;3、(左)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左)转体摆臂;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肘;4)、(左)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1)、(左)转体撇(左)脚;2)、(左)摆臂收(右)脚;3)、上(右)步屈(左);4)、(右)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1)、(右)转体撇(右)脚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左)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右)跟步展臂;2、后坐引手;3、(左)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 3)、(左)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1、(右)转体撤手;2、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棚臂;5、(左)转体摆臂;6、(右)转体后捋;7、(左)转体搭手;8、(左)弓步前挤; 9、后坐引手; 10、(左)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右)转体分手;2、抱手收(右)脚;3、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棚臂;5、(右)转体摆臂;6、(左)转体后捋;7、(右)转体搭手;8、(右)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右)弓步前按。
跆拳道太极七章24个动作详解摘要:一、跆拳道太极七章简介1.太极七章的起源2.太极七章的含义二、跆拳道太极七章的24 个动作详解1.第一章:虎步掌拳下挡2.第二章:前踢3.第三章:三七步外腕内防4.第四章:双手刀下防5.第五章:虎步掌拳防御6.第六章:逆拳侧击7.第七章:拱手式8.第八章:弓箭步内外腕交叉中下防9.第九章:双外腕交叉上步解脱10.第十章:膝盖攻击11.第十一章:双仰拳攻击12.第十二章:退后脚弓步双外腕交叉下防13.第十三章:前行步逆拳侧击14.第十四章:双手刀防御15.第十五章:前踢反击16.第十六章:下防交叉腿17.第十七章:侧踢18.第十八章:三七步双手刀上防19.第十九章:转身三七步双手刀下防20.第二十章:太极一章21.第二十一章:太极二章22.第二十二章:太极三章23.第二十三章:太极四章24.第二十四章:太极五章三、跆拳道太极七章的实用价值1.增强身体协调性2.提高反应速度3.增强自卫能力4.修炼心性正文: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韩国的武术运动,其太极七章是跆拳道的基础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跆拳道太极七章的24 个动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极七章的起源和含义。
太极七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教,后被引入跆拳道中。
太极七章的含义为“山”,代表着稳重、厚实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太极七章的24 个动作。
这些动作包括:虎步掌拳下挡、前踢、三七步外腕内防、双手刀下防、虎步掌拳防御、逆拳侧击、拱手式、弓箭步内外腕交叉中下防、双外腕交叉上步解脱、膝盖攻击、双仰拳攻击、退后脚弓步双外腕交叉下防、前行步逆拳侧击、双手刀防御、前踢反击、下防交叉腿、侧踢、三七步双手刀上防、转身三七步双手刀下防、太极一章、太极二章、太极三章、太极四章和太极五章。
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太极七章的24 个动作对于跆拳道的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练习者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反应速度和自卫能力,同时也能修炼心性。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0、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一、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五、手挥瑟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跆拳道和太极拳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武术,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这两种武术中,有一些非常经典的动作和章节,而“七章二十四式”正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从详解跆拳道太极七章二十四个动作的方法和要点,让读者对这些动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跆拳道太极七章简介1. 跆拳道跆拳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朝鲜半岛,是一种注重腿部力量和速度的格斗技术。
跆拳道用腿来进行攻击和防御,技术动作直接、迅捷,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格斗比赛和自卫技术中。
2. 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注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特点。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通过呼吸和内气功的调节来锻炼身心,对于身体健康和内心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七章二十四式”动作详解1. 第一章:起势1.1 跆拳道:双脚并拢或稍分开,双手自然下垂或抱拳。
1.2 太极拳:左足踏前,右足跟着踏,重心逐渐前移,双手自然下垂,呼吸深长。
2. 第二章:左右推手2.1 跆拳道:左右手交替向前推出,注意手臂与身体的协调。
2.2 太极拳:左手向前推出,右手自然跟随,重心向前移动,呼吸顺畅。
3. 第三章:单鞭3.1 跆拳道:右脚向后踏出,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做出出拳的动作。
3.2 太极拳:右手向前推出,左手自然下垂,重心向后移,身体保持平衡。
4. 第四章:白鹤亮翅4.1 跆拳道:右手向上挑起,同时左脚向后踢出,注意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施加。
4.2 太极拳:右手向上推出,同时左脚向后踏出,呼吸稳定,身体保持平衡。
5. 第五章:左右横扫腿5.1 跆拳道:左脚向前踏出,同时右腿横扫,注意节奏和腿部的力量。
5.2 太极拳:左腿向前踏出,同时右腿横扫,呼吸自然,身体动作柔和。
6. 第六章:单鞭6.1 跆拳道:向右转身,同时做出出拳的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的施加。
6.2 太极拳:向右转身,同时做出下势的动作,呼吸顺畅,身体保持柔和。
7. 第七章:收势7.1 跆拳道:双手抱拳,恢复起势时的动作,注意呼吸和身体的放松。
国家竞赛套路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名称国家竞赛套路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名称教育培训 2009-03-28 17:03 阅读556 评论0字号:大中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十七)右下势独立预备式(六)左右倒卷肱(十)云手 1.落脚勾手(一)起势 1.转体平举 1.转体扣脚 2.仆步穿掌1. 两脚开立2.提膝屈肘 2.云手收脚3.弓步立掌2. 两臂前举3.退步推掌 3.云手跨步4.提膝挑掌3. 屈膝按掌4.转体平举 4.云手收脚(十八)左右穿梭(二)左右野马分鬃 5. 提膝屈肘 5.云手跨步 1.落脚转体1. 收脚抱球 6. .退步推掌 6.云手收脚2.收脚抱球2. 转体迈步 7. 转体平举(十一)单鞭3.弓步架推3. 弓步分手 8. 提膝屈肘 1.转体勾手4.双脚抱球4. 后坐翘脚 9. 退步推掌 2.弓步推掌5. 弓步架推5. 收脚抱球 10. 转体平举(十二)高探马(十九)海底针6. 转体迈步 11. 提膝屈肘 1.跟步翻掌 1.跟步7. 弓步分手 12. 退步推掌 2.虚步探掌 2.虚步插掌8. 后坐翘脚(七)左揽雀尾(十三)右蹬脚(二十)闪通臂9. 收脚抱球 1.转身收抱 1.活步穿掌 1.提手收脚10. 转体迈步 2.弓步棚臂 2.弓步翻掌 2.迈步翻掌11. 弓步分手 3.转体伸臂 3.收脚合抱 3.弓步推掌(三)白鹤亮翅 4.转体后捋 4.提膝翻掌(二十一)转身搬揽锤1. 跟步抱球 5.弓步前挤 5.蹬脚举掌 1.手移扣脚2. 后坐转体 6.后坐收手(十四)双峰贯耳 2.转身握拳3. 虚步分手 7.弓步按掌 1.屈膝举臂 3.摆脚搬拳(四)左右搂膝拗步(八)右揽雀尾 2.落脚落手 4.转身旋臂1. 转体绕臂 1.转体扣脚 3.弓步贯拳 5.上步拦掌2. 收脚举臂 2.收脚抱球第四段 6.弓步打拳3. 弓步搂推 3.弓步棚臂 (十五)转身左蹬脚(二十二)如封似闭4. 后坐转体 4.转体伸臂 1.转身扣脚 1.穿手翻掌5. 收脚举臂 5.转体后捋 2.收脚合抱 2.后坐6. 弓步搂推 6.弓步前挤 3.提膝翻掌 3.弓步推掌7. 后移转体7.后坐收手 4.蹬脚举掌(二十三)十字手8. 收脚举臂8.弓步按掌(十六)左下势独立 1.转体分手9. 弓步搂推(九)单鞭 1.收脚勾手 2.收脚合抱(五)手挥琵琶 1.转体扣脚 2.仆步穿掌(二十四)收势1.跟步伸臂2.丁步勾手3.弓步立掌 1.翻掌举臂2.虚步举手3.弓步推掌4.提膝挑掌 2.落手垂臂3.收脚还原教育培训 2009-03-28 17:03 阅读556 评论0字号:大中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十七)右下势独立预备式(六)左右倒卷肱(十)云手 1.落脚勾手(一)起势 1.转体平举 1.转体扣脚 2.仆步穿掌1. 两脚开立2.提膝屈肘 2.云手收脚3.弓步立掌2. 两臂前举3.退步推掌 3.云手跨步4.提膝挑掌3. 屈膝按掌4.转体平举 4.云手收脚(十八)左右穿梭(二)左右野马分鬃 5. 提膝屈肘 5.云手跨步 1.落脚转体1. 收脚抱球 6. .退步推掌 6.云手收脚2.收脚抱球2. 转体迈步 7. 转体平举(十一)单鞭3.弓步架推3. 弓步分手 8. 提膝屈肘 1.转体勾手4.双脚抱球4. 后坐翘脚 9. 退步推掌 2.弓步推掌5. 弓步架推5. 收脚抱球 10. 转体平举(十二)高探马(十九)海底针6. 转体迈步 11. 提膝屈肘 1.跟步翻掌 1.跟步提手7. 弓步分手 12. 退步推掌 2.虚步探掌 2.虚步插掌8. 后坐翘脚(七)左揽雀尾(十三)右蹬脚(二十)闪通臂9. 收脚抱球 1.转身收抱 1.活步穿掌 1.提手收脚10. 转体迈步 2.弓步棚臂 2.弓步翻掌 2.迈步翻掌11. 弓步分手 3.转体伸臂 3.收脚合抱 3.弓步推掌(三)白鹤亮翅 4.转体后捋 4.提膝翻掌(二十一)转身搬揽锤1. 跟步抱球 5.弓步前挤 5.蹬脚举掌 1.手移扣脚2. 后坐转体 6.后坐收手(十四)双峰贯耳 2.转身握拳3. 虚步分手 7.弓步按掌 1.屈膝举臂 3.摆脚搬拳(四)左右搂膝拗步(八)右揽雀尾 2.落脚落手 4.转身旋臂1. 转体绕臂 1.转体扣脚 3.弓步贯拳 5.上步拦掌2. 收脚举臂 2.收脚抱球第四段 6.弓步打拳3. 弓步搂推 3.弓步棚臂 (十五)转身左蹬脚(二十二)如封似闭4. 后坐转体 4.转体伸臂 1.转身扣脚 1.穿手翻掌5. 收脚举臂 5.转体后捋 2.收脚合抱 2.后坐收掌6. 弓步搂推 6.弓步前挤 3.提膝翻掌 3.弓步推掌7. 后移转体7.后坐收手 4.蹬脚举掌(二十三)十字手8. 收脚举臂8.弓步按掌(十六)左下势独立 1.转体分手9. 弓步搂推(九)单鞭 1.收脚勾手 2.收脚合抱(五)手挥琵琶 1.转体扣脚 2.仆步穿掌(二十四)收势1.跟步伸臂2.丁步勾手3.弓步立掌 1.翻掌举臂2.虚步举手3.弓步推掌4.提膝挑掌 2.落手垂臂3.收脚还原。
跆拳道太极七章24个动作详解摘要:1.跆拳道太极七章概述2.跆拳道太极七章的动作分解3.跆拳道太极七章的技术要点4.跆拳道太极七章的训练方法5.跆拳道太极七章的效果与应用正文:跆拳道太极七章概述跆拳道太极七章是跆拳道运动中的一种传统武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朝鲜。
太极七章是跆拳道基本功之一,它由24 个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具有明显的太极拳特点,如柔韧性、平衡性和内在力量。
太极七章练习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自我防御能力和道德修养。
跆拳道太极七章的动作分解跆拳道太极七章的24 个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前踢和虎步掌拳下挡:这是太极七章的第一个动作,要求练习者迅速向前踢腿,然后接虎步掌拳下挡,以达到快速攻击和防御的目的。
2.双外腕交叉上步解脱、膝盖攻击:练习者需要用双外腕交叉上步解脱来摆脱对手的控制,然后用膝盖攻击对手的下半身。
3.虎步掌拳防御、逆拳侧击:练习者需要用虎步掌拳防御对手的攻击,然后迅速逆拳侧击对手。
4.拱手式:练习者需要弯腰、屈膝,双手在胸前合十,以表现太极拳的柔韧性。
5.弓箭步内外腕交叉中下防:练习者需要用弓箭步来稳定身体,然后用内外腕交叉中下防来防御对手的攻击。
6.双外腕交叉上步解脱、膝盖攻击、(虎步) 双仰拳攻击、退后脚弓步双外腕交叉下防:这一系列动作要求练习者迅速解脱对手的控制,然后用膝盖攻击对手,接着用双仰拳攻击,最后退后脚弓步双外腕交叉下防。
跆拳道太极七章的技术要点在练习跆拳道太极七章时,练习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重心稳定:太极七章的动作要求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保持重心稳定,以确保动作的协调和连贯。
2.动作要缓慢、柔和: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练习者在练习太极七章时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
3.呼吸要自然、深沉:练习者在练习太极七章时,需要保持呼吸自然、深沉,以充分调动体内的气力。
4.注意细节:太极七章的动作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手部的位置、脚的姿势等,练习者需要认真对待这些细节。
一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技术讲解版)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王壬 琶 6 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9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 独立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21转身搬 拦锤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眼平看 前方.要点:头颈正直, 下颏微 向后收, 不要故 意挺胸 或收腹。
精神要 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 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 开,成开 立步)。
第二式:野马分鬃①身体②两臂 自然直 慢慢向 立,两脚 前平开立,与 举,两肩同宽, 手高与脚尖向 肩平,前;两臂 与肩同自然下 宽,手垂,两手 心向放在大 下。
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岀,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 腿外侧;点地;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岀,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坐,身体重心移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至右腿,左脚尖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 ° --60 ° ,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只是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做弓步时,迈岀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 45。
--60 ° (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八十八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八十八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
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十八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欢迎大家分享。
八十八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第一式预备势⑴两脚开立⑵两臂平举第二式起势⑴屈膝下按第三式揽雀尾⑴收脚抱球⑵弓步掤手⑶转身抱球⑷弓步掤手⑸转腰举手⑹坐腿后捋⑺弓步前挤⑻坐腿后引⑼弓步前按第四式单鞭⑴扣脚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五式提手⑴扣脚转体⑵虚步合手第六式白鹤亮翅⑴转身抱球⑵虚步亮掌第七式左搂膝拗步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第八式手挥琵琶⑴跟步落手⑵虚步合手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⑷坐腿摆掌⑸上步屈收⑹弓步搂推⑹坐腿摆掌⑻上步屈收⑼弓步搂推第十式手挥琵琶⑴跟步握拳⑵虚步合手第十一式进步搬拦捶⑴转体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十二式如封似闭⑴坐腿后引⑵弓步前按第十三式十字手⑴转身分手⑵收腿抱手第十四式抱虎归山⑴转体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第十五式斜揽雀尾⑴转腰举手⑵坐腿后捋⑶转体搭手⑷弓步前挤⑸坐腿后引⑹弓步前按第十六式肘底看捶⑴转体摆掌⑵收脚摆掌⑶摆步摆掌⑷跟步落手⑸落拳穿掌第十七式左右倒卷肱⑴转体摆掌⑵提脚屈收⑶退步推掌⑷转体摆掌⑸提脚屈收⑹退步推掌⑺转体摆掌⑻提脚屈收⑼退步推掌⑽转体摆掌第十八式斜飞势⑴收脚抱球⑵转体上步⑶弓步分手第十九式提手⑴跟步转掌⑵虚步合手第二十式白鹤亮翅⑴转体抱球⑵虚步亮掌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⑴落手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第二十二式海底针⑴跟步落手⑵虚步插手第二十三式闪通背⑴上步提掌⑵弓步架推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⑴转身握拳⑵上步撇拳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⑴收脚收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⑴上步抱球⑵上步掤手⑶转腰举手⑷坐腿捋手⑸转体搭手⑹弓步前挤⑺坐腿后引⑻弓步前按第二十七式单鞭⑴转体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二十八式云手⑴转体摆掌⑵左云收脚⑶右云开步⑷左云收脚⑸右云开步⑹左云收脚第二十九式单鞭⑴提脚勾手⑵弓步推掌第三十式高探马⑴跟步伸掌⑵虚步推掌第三十一式右分脚⑴上步抱手⑵分脚分手第三十二式左分脚⑴落步分手⑵收脚抱手⑶分脚分手第三十三式转身左蹬脚⑴落脚合手⑵转体抱手⑶蹬脚分手第三十四式左右搂膝拗步⑴落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⑷收脚摆掌⑸上步屈收⑹弓步搂推第三十五式进步栽捶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栽捶第三十六式翻身白蛇吐信⑴转体举掌⑵收脚合手⑶上步撇拳⑷弓步推掌第三十七式进步搬拦捶⑴收脚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三十八式右蹬脚⑴收脚抱手⑵蹬脚扮手第三十九式左披身伏虎⑴落步摆掌⑵上步落手⑶弓步架拳第四十式右披身伏虎⑴坐腿合手⑵上步摆掌⑶弓步架拳第四十一式回身右蹬脚⑴转体分手⑵收脚合抱⑶蹬脚分手第四十二式双峰贯耳⑴收脚落手⑵转身上步⑶弓步贯打第四十三式左蹬脚⑴坐腿分手⑵收脚抱手⑶蹬脚分手第四十四式转身右蹬脚⑴转身落步⑵提脚抱手⑶蹬脚分手第四十五式进步搬拦捶⑴落脚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四十六式如封似闭⑴坐腿后引⑵弓步前按第四十七式十字手⑴转体分手⑵收脚抱手第四十八式抱虎归山⑴转体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第四十九式斜揽雀尾⑴转腰举手⑵坐腿捋手⑶转身搭手⑷弓步前挤⑸坐腿后引⑹弓步前按第五十式横单鞭⑴转体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五十一式左右野马分鬃⑴收脚抱手⑵转身上步⑶弓步分手⑷收脚抱球⑸转身上步⑹弓步分手⑺收脚抱球⑻弓步分手第五十二式进步揽雀尾⑴撇脚转身⑵收脚抱球⑶转身上步⑷弓步掤手⑸撇脚转身⑹收脚抱球⑺转身上步⑻弓步掤手⑼转腰举手⑽坐腿捋手⑾转体搭手⑿弓步前挤⒀坐腿后引⒁弓步前按第五十三式单鞭⑴转身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五十四式左右穿梭(四斜角)⑴转体抱球⑵转身上步⑶弓步架推⑷收脚抱球⑸转身上步⑹弓步架堆⑺收脚抱球⑻转身上步⑼弓步架推⑽收脚抱球⑾转身上步⑿弓步架推第五十五式进步揽雀尾⑴收脚抱球⑵转身上步⑶弓步掤手⑷收脚抱球⑸转身上步⑹弓步掤手⑺转腰举手⑻坐腿捋手⑼转身搭手⑽弓步前挤⑾坐腿后引⑿弓步前按第五十六式单鞭⑴转体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五十七式云手⑴转身摆掌⑵收脚左云⑶开步右云⑷收脚左云⑸开步右云⑹收脚左云第五十八式单鞭⑴转体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五十九式下势⑴转体摆掌⑵下势穿掌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⑴独立挑掌⑵右独立挑掌第六十一式左右倒卷肱⑴落脚摆掌⑵退步屈收⑶虚步推掌⑷转身摆掌⑸退步屈收⑹虚步推掌⑺转身摆掌⑻退步屈收⑼虚步推掌第六十二式斜飞式⑴转体摆掌⑵收脚抱球⑶转身上步⑷弓步分手第六十三式提手⑴跟步搭手⑵虚步合手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⑴转身抱球⑵虚步亮掌第六十五式左搂膝拗步⑴转身摆掌⑵收脚摆掌⑶上步屈收⑷弓步推手第六十六式海底针⑴跟步摆掌⑵虚步插掌第六十七式闪通背⑴活步合手⑵弓步架推第六十八式转身撇身捶⑴收脚握拳⑵弓步撇拳第六十九式进步搬拦捶⑴收脚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提拳⑷弓步打捶第七十式上步揽雀尾⑴收脚抱球⑵转身上步⑶弓步掤手⑷转身举手⑸坐腿捋手⑹转身搭手⑺弓步前挤⑻坐腿后引⑼弓步前按第七十一式单鞭⑴转身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手第七十二式云手⑴转身摆掌⑵左云收脚⑶右云开步⑷左云收脚⑸右云开步⑹左云收脚⑺右云开步第七十三式单鞭⑴转身摆掌⑵提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七十四式高探马⑴跟步举掌⑵虚步推手第七十五式左穿掌⑴弓步穿掌第七十六式转身十字蹬脚⑴转身抱手⑵蹬脚分手第七十七式搂膝打捶⑴落脚落手⑵上步收拳⑶弓步打捶第七十八式上步揽雀尾⑴收脚抱球⑵转身上步⑶弓步掤手⑷转身举手⑸坐腿捋手⑹转身搭手⑺弓步前挤⑻坐腿后引⑼弓步前按第七十九式单鞭⑴转身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第八十式下势⑴转身摆掌⑵下势穿掌第八十一式上步七星虚步架拳第八十二式退步跨虎⑴退步亮掌第八十三式转身摆莲脚⑴转身摆掌⑵上步穿掌⑶转身摆掌⑷摆莲拍脚第八十四式弯弓射虎⑴上步摆掌⑵弓步打捶第八十五式进步搬拦捶⑴收脚握拳⑵上步搬捶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八十六式如封似闭⑴坐腿后引⑵弓步前按第八十七式十字手⑴转体分手⑵收脚抱手第八十八式收势还原⑴两手下落⑵收脚并步拓展阅读太极拳的种类介绍一、陈氏太极拳:主要为武术之乡的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
和式太极拳和学俭做客太极网名家在线聊天录爱好者问:和老师,和式太极的拳械套路一共包括那些内容,和陈式一样的吗?和学俭:和式太极套路只有七十二式套路,细分可分为108式,和陈式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拳。
和式太极拳和学俭做客太极网名家在线聊天录陈式太极的前身主要是炮捶,后来演变为太极拳;和学俭实际上否认了陈式太极传和式的说法。
陈式与和式太极根本上不同脉传。
嘉宾问答篇主持人:大家好!今晚的嘉宾是和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太极拳大师和学俭先生。
多年以来,他孜孜以求,勤学不辍,深得和式太极拳之奥秘,尤其在技击、养生、理论等方面多有继承和发展。
现在他已进入本聊天室,大家欢迎!和学俭: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式太极拳。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也希望我的回答能令大家满意!hh:您高寿?和学俭:(2001年)今年63岁。
(1938年出于赵堡)qingfeng:那您一定练了许多许多年了?和学俭:我从十四岁开始练拳的。
(1952年起练赵堡和式太极拳)无影风:和老师现在在哪里上网?和学俭:温县,太极网公司。
爱好者:和老师,您能说说和式太极拳和别的太极拳区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和学俭:和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轻灵柔和、中正平圆,走架以立圈为主,没有明显的发劲。
王世琦:我想请教您,为何除陈式太极外,各派太极套路中不讲究发劲?和学俭:陈式太极的前身主要是炮捶,后来演变为太极拳;其他太极拳都保持了内家拳的主要特点,所以不讲究发劲,而讲究内劲和丹田气。
hh:式还是氏?和学俭:式,和式太极拳。
无影风:您练的是代理架吗?和学俭:是的。
qingfeng:近来练习内功时, 气血从丹田下行, 经尾闾上提, 本应沿督脉继续上行, 却感觉气血遍布整个后背,不知为何?和学俭:这是因为丹田气上提之后在百会穴停滞,发生了气闷。
王世琦:我想请教您,练太极功架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和学俭:初练时要低一点,架式要舒展大方,练成之后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可高可低。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动作: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尖向前成并立步,双掌心向内,轻贴两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动作要领:头颈正直,下颌微收,手指微曲,立身中正,精神集中。
易犯错误:上体不正,双肩纵起,挺胸突臀,双腋紧夹。
第一式:起式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迈步开立,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动作要领:左脚迈出时前脚掌先踏地,随重心移动至两腿中间,在过度到全脚掌着地踏实,轻起缓落。
易犯错误:重心不稳,左脚向左全脚掌快速跌落。
动作2:两臂由体侧向前慢慢平举至两手与肩同高,两臂与肩同宽,掌指向前,掌心向下。
动作要领:身体中正,两肩松沉,双肘微下垂,掌指自然舒展。
易犯错误:耸肩,挺肘,上体前俯。
动作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目平视前方。
动作要领:双腿屈蹲幅度适当,成半蹲状,屈膝蹲腰,臀部不可突出,掌指微上翘,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按掌落臀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领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耸肩夹肘,凸臀弓背,屈蹲幅度过大,双掌下按超过腰腹,动作不协调。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动作1(左野马分鬃):身体微右转,身体重心易至右腿,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腿随即受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动作要领:身体保持正直,沉肩垂肘,双肩撑圆;右掌与肩同高,右肘低于右掌。
易犯错误:上体前俯,突臀;双肩耸起,左肩夹腋。
动作2: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左传,左右手随体转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动作要领:成弓时左膝与左脚尖在同一方向,膝盖不超过脚尖,双脚不可在同一直线上,沉肩垂肘,双肩保持弧形,转体、弓步、分手等动作应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上体前俯,歪髋。
动作3:(右野马分鬃)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度)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心意六合拳谱壹:拳有五门,枪有四教,而有万样传法不同,而有能出入、动静之法,而有神仙不测之妙。
熊在束,鹰在长。
勇、猛、疾、毒、狠、快、稳。
出手横捶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望眉展加反背见如虎搜山斩手炮身形如风,鹰捉四平, 足下存身. 进步踩打莫容情抢上抢下十字蹬剪子股,步法精势如擒拿莫放松出手横捶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转身挑领阴阳势虎捕鹰捉足下抛出手横捶无敌家转身挑领甚可夸鹞子入林加反背四把鹰捉染黄沙练拳轻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陆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与人相战,须明三前:眼前、手前、脚前,踩定中门夺位置如虎扑食。
贰:姬先生六合拳谱叙先生姓姬名际可,字龙峰,来自山西平阳府,蒲州人氏,居住尊村。
姬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潜心玩味,以思其理。
夫武艺者:言其法式之和也,而和之中,智、仁、勇具焉。
观晚世之演武艺者。
徒以钩、打、捉、拿为凭,封、闭、闪、展为据。
于闹市之中逞以跳跃,名为艺士,然亦不过悦人耳目,罔取他人钱财耳,其于智焉乎有?其于仁焉乎有?其于勇焉乎有?勿论古人英锐之气、刚正之概,威武矫矫之不群者,尽为所失,且于作戏之辈同也。
吾今而论之艺则曰:六合、五行、阴阳、动静、进退、起落。
变化无穷,是其智也;英气过人,是其勇也。
唯吾心意六合者,苟入其中,曰就月将,攀跻之无穷。
则智无不周,勇无不生,得和平之理,会和平之情。
能往、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
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
则尽乎其智、备乎其勇、全乎其和,以此而较技艺,无不取胜,以此视世之习武者,异乎?同乎?叁:姬夫子曰: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此做身法。
此捶(四把捶,也即心意六合拳)名曰七捶:咎(斩)、捷(截)、踝(裹)、胯(挎)、挑领,去势如虎扑,把把如鹰捉。
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如妇,动之如虎。
猛虎步行,候气与神俱佳,捷若腾兔,纵横往来,迢形随影,目不及瞬。
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
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
起势
第一式金刚三大对;第二式懒扎衣;第三式如封似闭;第四
式单鞭;第五式领落上金刚;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七
式斜行;第八式琵琶势;第九式躍步斜行;第十式转身琵琶势;第十一式搂膝躍步;第十二式伏虎;第十三式指裆捶;第十四式肘底看捶;第十五式倒撵猴;第十六式白鹤亮翅;第十七式斜行;第十八式海底针;第十九式闪通背;第二十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一式单鞭;第二十二式云手;第二十三式高探马;第二十四式左右拍脚;第二十五式旋脚蹬跟;第二十六式二步三捶;第二十七式青龙探海;第二十八式二起脚;第二十九式分马掌抱膝;第三十式喜鹊蹬枝;第三十一式鹞子翻身;第三十二式左右裹膝;第三十三式掩手捶;第三十四式抱头推山;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三十六式单鞭;第三十七式前后招;第三十八式勒马势;第三十九式野马分鬃;第四十式玉女穿梭;第四十一式转身懒扎衣;第四十二式如封似闭;第四十三式单鞭;第四十四式云手;第四十五式跌岔;第四十六式扫蹚腿;第四十七式金鸡独立;第四十八式双震脚;第四十九式倒撵
猴;第五十式白鹤亮翅;第五十一式斜行;第五十二式海底针;第五十三式闪通背;第五十四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五
式单鞭;第五十六式云手;第五十七式高探马;第五十八式单摆脚;第五十九式吊打指裆捶;第六十式领落上金刚;第六十一式懒扎衣;第六十二式右扎七星;第六十三式回头看画;第六十四式黄龙搅水;第六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六十六式单鞭;第六十七式左扎七星;第六十八式进步十字手;第六十九式退步跨虎;第七十式双摆脚;第七十一式搬弓射虎;第七十二式金
刚三大对;
收势。
[分享]赵堡何氏太极招式名称第二十二式闪通背,海底针,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各式名称第一式预备式,无极式,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二十三式右白鹤亮翅第三式懒插衣第二十四式单鞭第四式右白鹤亮翅第二十五式云手第五式单鞭第二十六式左高探马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第二十七式右插足第七式左白鹤亮翅第二十八式右高探马第八式斜形第二十九式左插足第九式高探马第三十式蜷脚蹬跟,左, 第十式摇步,叉步,十字手,拦门坎,第三十一式摇步第十一式斜形第三十二式青龙探海第十二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二起插足第十三式摇步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第十四式金刚三大对,上步金刚,如封似闭,第三十五式蜷脚蹬跟,右,,喜鹊登枝,鹞子翻身,第十五式退步伏虎,束手解带,第三十六式分马掌第十六式擒拿第三十七式掩手捶第十七式串捶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第十八式肘底藏捶,左七寸肘、靠,右七寸靠、肘,第十九式倒碾肱第二十式左白鹤亮翅第三十九式右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斜形第四十式单鞭第四十一式前后照第六十四式右砸七星,右铺地巾,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第六十五式擒拿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后扫堂,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第四十四式右白鹤亮翅第六十七式右白鹤亮翅第四十五式单鞭第六十八式单鞭第四十六式云手第六十九式左砸七星,左铺地巾,第四十七式童子拜观音第七十式擒拿第四十八式跌岔,双峰贯耳,二郎担山,第七十一式跨虎第四十九式扫堂腿第七十二式双摆脚第五十式左金鸡独立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第五十一式右金鸡独立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第五十二式双跌脚第七十五式收式,合太极, 第五十三式倒碾肱第五十四式左白鹤亮翅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歌诀第五十五式斜形第一式预备式,无极式, 第五十六式闪通背两掌上划左脚进,两掌下划右脚跟第五十七式右白鹤亮翅上时曲蓄落时长,处处骨节要拔长第五十八式单鞭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五十九式云手上步收腹腿不弯,轻身骑马走天边两脚一拧掌前按,戳点搬拦金刚拳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脚第六十一式吊打指裆捶第三式懒插衣第六十二式金刚三大对怀抱太极阴阳全,左掌贴胯右掌按右弓左蹬如射箭,懒汉插衣赛神仙第六十三式懒插衣第四式右白鹤亮翅第十三式摇步拇指按胯机关灵,右手带着右脚拧同第十式上下向错循中线,脚走鹤步展翅行第十四式金刚三大对,上步金刚,如封似闭,第五式单鞭上步金刚采双手,挺胸下转脚也走两掌一转如纺线,春蚕吐丝匀相连手落丹田气归元,浑元一体沉肩肘霸王拖鞭左弓步,右勾点穴手下探第十五式退步伏虎,束手解带,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类似第二式金刚三大对束手解带人前飞,全凭臂滚肩松垂伏虎要有伏虎技,握住双拳肘靠捶第七式左白鹤亮翅左顾右盼掌划圆,采拿扫雪紧相连第十六式擒拿脚贴地面横向移,上惊下打敌胆寒搭手采拿在梢节,分筋错骨实真切要问窍道何处寻,节节赶紧圆滚匀第八式斜形左脚横伸引人进,两掌下落膝前分第十七式串捶虽是斜形身中正,狗撵狡兔紧相跟串捶拉弦似射箭,支撑四面并不难此式简单终何用,肘打胸窝捶裆前第九式高探马左探马头右手按,左腿一直策马鞭第十八式肘底藏捶对拉拔长生弹劲,龙文鞭影飞奔前左拳竖起肘心前,横摆右臂软肋拳莫谓一招一式用,活腰胯转圈儿圆第十式摇步,叉步,十字手,拦门坎, 第十九式倒碾肱女儿摇步扭秧歌,轻踩荷叶摇过河手带脚随向后退,活腰活胯挺脊背叉步十字门坎脚,肩摇靠打胯要活转动任督通周天,倒碾肱打跌脸前第十一式斜形第二十式左白鹤亮翅同第八式同第七式第十二式高探马第二十一式斜形同第九式同第十一式第三十一式摇步摇步摆捶拨浪鼓,上下左右要合住第二十二式闪通背,海底针,避实就虚敌迎面,脚踩胫骨拦门坎搭手便采挒着走,翻身按掌后扫有通背闪身转周天,百脉畅通气血流第三十二式青龙探海摇步之后左腿前,青龙探海栽地拳第二十三式右白鹤亮翅同第四式面向正南身端正,切记右胯要松完第二十四式单鞭第三十三式二起插足同第五式拧转翻身背折靠,腾空拍击赛鞭炮落地轻盈猫扑鼠,静如山岳动如雷第二十五式云手两臂划圆随胯摆,上抄下,带挒拳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腿脚拧摆壁跪膝,下盘八法身不趔拨动人群两分开,托敌两肘无法回抱膝托肘任意放,向前扔抛似毛飞第二十六式左高探马两手滚球要转匀,使敌不知何所循第三十五式蜷脚蹬跟,右, 快马如飞踩蹬上,其中奥妙任你循托肘顶膝劲要浑,转身拧脚身立稳上有托手下撩阴,砍掌蜷脚又蹬跟第二十七式右插足双手握拳马缰提,抬腿插足把裆踢第三十六式分马掌灵活轻巧不费劲,手拍脚踢合一齐两掌分砍护裆身,看着简单确自然用手用肘肩和靠,人触我身向外抛第二十八式右高探马略第三十七式掩手捶两臂绕环如推手,引进落空拳击走第二十九式左插足远拳近肘贴身靠,腿绷膝顶带掩手同第二十七式,惟手脚相反第三十式蜷脚蹬跟,左, 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蜷脚蹬跟收肘膝,两手分牛在用意抱头推山威力显,七寸肘靠紧相连脚蹬膝顶腿赢人,下盘功夫勤练习下压胫骨上靠腹,腿根松开胯转圈第三十九式右白鹤亮翅往上长时身下坠,两臂分开展翅飞同第四式双峰贯耳膝顶对,跌脚仆腿身顺随第四十式单鞭第四十九式扫堂腿同第五式空裆横腿扫低堂,左掌打过右掌扬第四十一式前后照练成铁腿惊人技,全凭运气入骨腔前后照来练盘肘,转身分手前后抽第五十式左金鸡独立盘肘引敌破按劲,前后搓抽力分牛美人梳发发不乱,丝丝相连一线牵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拧脚要提脚后跟,莫忘手掌带身转野马分鬃向前行,三节相照步履轻第五十一式右金鸡独立下盘要活步腾挪,接手避实走虚灵金鸡独立左右变,掌绕下颌撑敌咽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后扫堂,梳头过劲膝上顶,对拉上撑又下按玉女穿梭丝相连,上制手肘脚门坎第五十二式双跌脚脚手绕圈如滚环,双脚跌落震地撼腿后扫堂人难防,顺手挥出肘拳掌跌跤用来破扫堂,避过扫腿骨跺断第四十四式右白鹤亮翅第五十三式倒碾肱同第四式同第十九式第五十四式左白鹤亮翅第四十五式单鞭同第五式同第二十式第四十六式云手第五十五式斜形同第二十五式同第十一式第四十七式童子拜观音第五十六式闪通背金钟罩来铁布衫,功深胆正走天边同第二十二式童拜观音心意诚,双掌合实有技击第五十七式右白鹤亮翅同第二十三式第四十八式跌岔,双峰贯耳,二郎担山,同第二十三式第五十八式单鞭同第五式第六十八式单鞭同第五式第五十九式云手同第二十五式第六十九式左砸七星,左铺地巾,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脚类似第六十四式运用巧妙手和肘,探马过后十字手第七十式擒拿十字单摆打肋肩,脚摆击手扫堂还类似第六十五式第六十一式吊打指裆捶第七十一式跨虎手领脚转捶裆前,吊打指裆惊胆寒沉肘跪膝有采手,分臂上划挒手肘弓步马裆虚步换,肩靠肘打敌胸间抓住虎颈跨虎背,转身托肘连采有第六十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七十二式双摆脚同第二式手脚相触练摆击,脚踢下落贴地皮第六十三式懒插衣不仅上有摆脚退,后扫还有挂和劈同第三式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第六十四式右砸七星,右铺地巾,两臂随着跨转圈,弓弯箭直臂背圆七星头手肘和肩,胯转脚拧膝回环搭弓扣弦劲蓄满,一箭射死虎命完上压下落避其锐,引敌必跌我脚尖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同第二十第六十五式擒拿七星接着是擒拿,采手挒臂肘要打第七十五式收式,合太极, 脚下拧转有腿法,膝跪胯绷敌害怕太极无非是阴阳,阴阳互换有变常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后头看画摘西瓜,提膝扩腿把人发马裆步旁肩靠打,双龙出水脚下滑第六十七式右白鹤亮翅。
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
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起势
第一式金刚三大对第十一式搂膝躍步
第二式懒扎衣第十二式伏虎
第三式如封似闭第十三式指裆捶
第四式单鞭第十四式肘底看捶
第五式领落上金刚第十五式倒撵猴
第六式白鹤亮翅第十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斜行第十七式斜行
第八式琵琶势第十八式海底针
第九式躍步斜行第十九式闪通背
第十式转身琵琶势第二十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一式单鞭第三十一式鹞子翻身
第二十二式云手第三十二式左右裹膝
第二十三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掩手捶
第二十四式左右拍脚第三十四式抱头推山
第二十五式旋脚蹬跟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六式二步三捶第三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青龙探海第三十七式前后招
第二十八式二起脚第三十八式勒马势
第二十九式分马掌抱膝第三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三十式喜鹊蹬枝第四十式玉女穿梭
第四十一式转身懒扎衣第五十一式斜行
第四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二式海底针
第四十三式单鞭第五十三式闪通背
第四十四式云手第五十四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五式跌岔第五十五式单鞭
第四十六式扫蹚腿第五十六式云手
第四十七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七式高探马
第四十八式双震脚第五十八式单摆脚
第四十九式倒撵猴第五十九式吊打指裆捶
第五十式白鹤亮翅第六十式领落上金刚
第六十一式懒扎衣第六十七式左扎七星
第六十二式右扎七星第六十八式进步十字手
第六十三式回头看画第六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六十四式黄龙搅水第七十式双摆脚
第六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七十一式搬弓射虎第六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二式金刚三大对
收势。
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起势
第一式金刚三大对第十一式搂膝躍步
第二式懒扎衣第十二式伏虎
第三式如封似闭第十三式指裆捶
第四式单鞭第十四式肘底看捶
第五式领落上金刚第十五式倒撵猴
第六式白鹤亮翅第十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斜行第十七式斜行
第八式琵琶势第十八式海底针
第九式躍步斜行第十九式闪通背
第十式转身琵琶势第二十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一式单鞭第三十一式鹞子翻身
第二十二式云手第三十二式左右裹膝
第二十三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掩手捶
第二十四式左右拍脚第三十四式抱头推山
第二十五式旋脚蹬跟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六式二步三捶第三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青龙探海第三十七式前后招
第二十八式二起脚第三十八式勒马势
第二十九式分马掌抱膝第三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三十式喜鹊蹬枝第四十式玉女穿梭
第四十一式转身懒扎衣第五十一式斜行
第四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二式海底针
第四十三式单鞭第五十三式闪通背
第四十四式云手第五十四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五式跌岔第五十五式单鞭
第四十六式扫蹚腿第五十六式云手
第四十七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七式高探马
第四十八式双震脚第五十八式单摆脚
第四十九式倒撵猴第五十九式吊打指裆捶
第五十式白鹤亮翅第六十式领落上金刚
第六十一式懒扎衣第六十七式左扎七星
第六十二式右扎七星第六十八式进步十字手
第六十三式回头看画第六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六十四式黄龙搅水第七十式双摆脚
第六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七十一式搬弓射虎第六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二式金刚三大对
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