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真题湖南卷解析-物理
- 格式:pdf
- 大小:614.34 KB
- 文档页数:12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110,0.2==U V I AB.110,0.05==U V I AC.==,0.2U I AD.==U I,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湖南解析21.解析:本题考查不定式短语作后置定语。
句意:表达观点的能力和观点本身同等重要。
ability后通常跟动词不定式作后置定语,故排除A,B两项:此处指表达观点的能力,表示主动意义,排除D项。
答案:C22.解析:本题考查动词时态的用法。
句意:——琼,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看!是给我祖母的生日礼物。
由句意及答语中的Look!可知此处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答案:B23. 解析:本题考查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
句意:句意:从全国选出的选手们被期待在这次夏季比赛中给我们带来荣誉。
由句意可知选手们是被选出,故只有C 项能在此处作后置定语。
答案;C24:解析:本题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
句意:我知道没有什么使他灰心,他永远也不会放弃想成为一名主管。
由句意可知此处表示否定意义。
答案:D25.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
句意:朱丽叶精通德语,法语和俄语,并且说得很流利。
此处由“代词+of+关系代词”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 指代先行词German,Fench and Russian。
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答案:C26.解析:本题考查主谓一致。
句意:这个国家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大多数市民都是黑人。
“分数词+名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名词的形式;“the majority of+复数名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通常用复数形式。答案:A27.解析:本题考查动词时态的用法。
1492年,哥伦布登上巴哈马群岛中的某个岛屿,但是却把它误当做是印度一座沿海岛屿。
由句中的时间状语in 1492可知谓语动词应用一般过去时。
答案:B28.解析:本题考查情态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句意:----在打篮球方面,没有人能够与姚明相比。
---哦,你真是他的球迷。
Can能够;need需要;must必须;might也许。
由句意可知A项正确。
答案:A29.解析:本题考查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
句意:你每天早上醒来都精力充沛,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吗?feeling energetic在句中作伴随状语。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项正确。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 .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4.( 6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u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 6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2.( 6分)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1 和 |2, 且11>|2; 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 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T'di IIIV a 、 b 、c 与两 C . c 点 3.( 6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 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 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0.2〜0.3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A .寺mv 2C . — N y mglD . N y mgL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 1.0X 109V ,云地间距离约为I km ;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ys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X 105A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I X 1014W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I X 106V/m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 6X 1O 6Jg(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其中n=2, 3….n(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 “48」、时轨道” 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A .B .C .D .解:选B 。
由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内部磁场由S 指向N 。
点评:[地磁场,安培假说,物理学史]。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选ABD 。
若恒力与初速度共线同向,速率一直增大,动能一直增大;若恒力与初速度共线反向,速率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则动能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若恒力与初速度不共线且夹角为锐角或90°,速率一直增大,则动能一直增大;若恒力与初速度不共线且夹角为钝角,速率先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后逐渐增大,则动能先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后逐渐增大。
点评:[恒力和运动的关系]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解:选ABC 。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 A 项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 项正确。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 项正确。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
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11 C 12 N 14 O 16 Na23S32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1.(6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2.(6分)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3.(6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4.(6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5.(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 n=,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蒙山东西绵亘三百里,素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山前川秀水美,圣迹棋布。
颛臾古国,季氏费国,名彪青史,天下共慕。
地处东蒙之阳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祖居发祥地——汉代华县孝悌里(后称琅琊临沂孝悌里即今费县诸满村),也已为世人注目。
距唐朝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颜真卿撰书《颜氏家庙碑》记载:“魏有斐、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
又据《曲阜颜氏总谱·颜氏宗传总论》载:“……颜氏之传,自复圣祖以下单传者二十二世,至二十三代祖敫公,乃有二子:曰斐、曰盛。
斐公二子鲁、欢失传。
自是之后,颜氏子孙皆盛之后矣。
”颜盛因出仕自鲁东迁,居于华县孝悌里,从而成为琅琊颜氏始祖。
盛传四世至颜含,颜含出仕后“补开阳令”。
西晋灭亡,随元帝过江南下,宦绩在南京。
颜含成为侨居江南的颜氏始祖。
含传七世至颜之推,颜之推入隋仕于长安,又成为关中颜氏始祖。
因此说,居于华县孝悌里的颜盛,不但是临沂一带颜氏的始祖,而且是南京、陕西等地颜氏的始祖。
一、“孝悌里”即诸满村的证据颜真卿十六世祖颜盛居住的孝悌里在何处?史籍记载十分清楚:古琅琊临沂孝悌里就是今山东省费县诸满村。
其证据如下:第一,志书记载:古琅琊孝悌里就是诸满村。
据清乾隆《沂州府志》载:“孝悌里,县东五十里朱(诸)满村。
传为颜鲁公居处。
”光绪《费县志》载:“孝悌里,在县东五十里诸满村,古临沂之孝悌里也。
”《晋书》:“颜含,字弘都,琅琊华县人。
……临沂西境旧属华,临沂废后,华旧境又入费。
北宋元佑时,鲁公十一世孙安上犹居诸满村。
《通志》、《府志》俱定诸满村为孝悌里,有以也。
村有颜鲁公书院,传为鲁公故宅(村中呼为义仓者,即其处)。
志书是一方信史,自古有续修增修的传统。
费县历史悠久,自古有史有志。
如金代县主簿张万公在《谒费侯闵子祠记》中有“览《费志》”;元代费县尹邵显祖在《重修费公闵子祠记》中有“详览《费志》”;明代山东布政司左参议邵以仁在《二颜林碑记》中有“按旧志”、“余考邑乘”等,说明金、元、明均有《费县志》,这些书虽未存世,但世代都是沿袭修纂,人事可变,山川古迹是不会大变的,因此说,清代《费县志》虽距唐宋较远,但对费县境内“古迹”、“故里”的记载,应是有史有据的。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第1-15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B.焦耳C.米D.米/秒2.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的天文学家是A.开普勒B.伽利略C.卡文迪许D.爱因斯坦3.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A.体积B.质量C.速度D.密度4.用细线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描述小球运动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A.动能B.线速度C.周期D.角速度5.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A.6N B.8N C.10N D.14N7.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A.4cm B.6cm C.8cm D.16cm8.一小球在周长为2m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球的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2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mC.位移大小是2m,路程是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9.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是A.垂直斜面向上B.垂直斜面向下C.沿斜面向上D.沿斜面向下10.玩具汽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有如下四种情形,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形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圆周运动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B .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小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D .物体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越来越小12.机车A 拉着一节车厢B 向右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