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习题1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习题1

第16课《告别“雅尔塔”》习题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它选出来)

1.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走近古稀之际,终于宣告了它的解体,此时,执政的苏共党中央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2.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与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3.1992年底,四个独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后来,它发展到了15个国家。在半个多世纪的中,苏联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它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然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错误领导使国家出现了混乱局面,苏共一些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A、签署明斯克协定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发动八?一九事变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A、1945年和1989年

B、1946年和1990年

C、1947年和1991年

D、1948年和1992年

二.填一填。

7.1985年,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改革中,他提出了“”思想,主张由“”向“”过渡,极大地削弱了共产党的领

导权。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8.左图是两幅国旗的图案,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两

个国家的国旗,并且请回答:图2中的旗帜被图1取

代,在国家上空升起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一事

件发生在哪一年,并且这一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四.以史为鉴。

9.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受到东欧剧变的影响,中国也掀起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指出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社论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止动乱。但是,形势并没有好转。5月19日晚,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但少数暴乱分子煽动一些人与戒严部队对抗。同时,上海、广州等地也接连发生暴徒冲击党政机关、破坏交通设施等严重事件。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暴乱。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平息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胜利,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给党和人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问:读完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维度C 探究应用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国和亚洲国家摆脱民族压迫,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部分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出现经济腾飞局面,但与此同时,东欧各国经济却陷入困境,最终发生了剧变。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第16课 1.A 2.A 3.C 4.B 5.A 6.C

7.略

8.苏联解体;1991年;宣告两极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9.思路:稳定才能发展。

10.在改革过程中,应随时关注主要矛盾,调整自己的政策,制定措施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