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动画简史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部分欧洲与北美动画史欧洲动画的风格与美日的商业动画并不相似,由于其在制作上没有日美的票房压力,因而在动画创作理念上更多的讲究原创。
在形式和风格上也不拘一格,将欧洲人本身的闲散、浪漫以及趣味融入其中,讲究创意和艺术的夸张表述。
欧洲动漫在绅士般的幽默中,探讨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议题。
第十一章俄罗斯动画简史第一节不同阶段动画发展情况俄罗斯动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1912-1929)俄罗斯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二、(1930-1939)苏联动画的发展阶段三、(1940-1959)苏联动画艺术的黄金时期四、(1960-1990)苏联动画片创作风格逐步转变时期。
五、(1991年至今)低落期一、萌芽时期(1911-1929)1912~1929年是俄罗斯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
1907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1912年创作的《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影艺术史上最初的艺术立体动画片。
1917年,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画家梅尔库洛夫摄制完成了影片《星际旅行》,标志着苏联动画片摄制已开始初具规模。
俄罗斯动画的奠基人拉迪斯拉斯.斯塔列维奇(1882-1965)画家、摄影师兼导演,早年从事生物学研究,制作了大量利用昆虫作为题材的作品。
代表作品《美丽的柳卡尼达》(1912)《摄影师的复仇》(1913)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体苏联)。
1920年斯达列维奇侨居巴黎,《青蛙的皇帝梦》以木偶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荒诞、离奇的寓言故事。
《家鼠与田鼠》,《黄莺》和《蝴蝶女王》等作品完善了木偶片的技术。
他花了很大精力在这些片子里使用了各种开创性的巧妙手法和丰富的细节,但反而造成了不够简洁的缺点,使剧情淹没在过于烦琐的细节里。
俄罗斯动画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1912~1929年是俄罗斯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
1907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1912年创作的《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影艺术史上最初的艺术立体动画片。
1917年,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画家梅尔库洛夫摄制完成了影片《星际旅行》,标志着苏联动画片摄制已开始初具规模。
老人与海1930~1939年是苏联动画发展史中的“黑白”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动画职业在苏联逐渐固定下来。
1936年,按苏联政府的决定,成立苏联动画制片厂。
但由于受到当时的形式主义浪潮、“宣传鼓动片”理论以及苏联电影事业负责人的主观干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联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只是在数量上得到了发展,而在质量上却发生了停滞甚至后退。
其中,乔尔波于1933年拍摄的《大都市交响曲》、伊伏斯登三兄弟1934年摄制的《拉赫马尼诺夫的前奏曲》,就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同一时期,一批新锐的动画片导演不断掌握现实主义方法,也创作出一些内容和造型处理出色的、以政治题材为主的优秀动画作品,包括:伊凡.伊万诺夫一万诺改编自马雅可夫斯基同名诗作而来的《黑与白> (1932),霍达塔耶夫执导的影片<小风琴》(1933),等等。
而普图什科于1935年拍摄的大型木偶片《新格列弗游记》,则标志着立体动画片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40~1959年是苏联动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许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家都投入战争宣传片的制作。
战争摧毁了美国等动画大国对动画片商业发行管道的垄断,好莱坞动画业逐渐走向衰落。
而此时的苏联动画电影业却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动画家们在这一时期推出具有讽刺性的反法西斯电影标语动画片,及时地配合反法西斯战争。
1.早期的俄罗斯电影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
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
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1896年至1907年俄罗斯放映的基本是外国影片,主要是法国电影,体裁多种多样,有喜剧片、闹剧片、风景片、新闻片等,当时的影片内容和艺术处理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而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
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电影人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
1908年,摄影记者德朗科夫(А.О. Дранков)根据冈察洛夫的电影剧本开始拍摄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Понизоваявольница»,又名《斯捷潘·拉辛》),这在俄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自此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
1908—1918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
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1911年,由冈察洛夫和汉荣科夫(1877—1915)导演拍摄了俄国第一部大型影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导演兼摄影师斯塔列维奇精心研究了特技摄影技术,于1911年拍摄了第一部立体动画片。
这个时期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Я.А.普洛塔赞洛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招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В.Р.加尔金的《贵族之家》和《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谢尔盖神父》(1918)、《十四等文官》、《普罗米修斯》、《罪与罚》等。
介绍一下关于中外动画的简史动画片草创期,胶片是它的载体,影戏是它静心的传达途径,因而,人们迎刃而解地将它归入电影艺术,使它成为电影的四大门类之一(其它三种门类是:故事片、科教片、新闻纪录片)。
加拿大动画巨匠诺曼·麦克拉伦(NorrflanMclaren)以为:动画片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流动"的艺术"。
另一位天下闻名动画艺术家英国人约翰·汉斯也曾指出:"流动是动画片的性质"。
狭义的动画片是指供民众欣赏、雅玩(如游戏动画片)的视像艺术品、一种艺术状态。
英语称ANIMATEDFILM或ANIMATION(专称日本动画片为ANIME)。
它的原意是指将灵魂注入到无生命的物体中,即:艺术家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以神来之笔、书卷之气与种种技法,将人类的思想心境与大干天下各种物资的流动以致声、光、色注入到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中,尔后摄录上来,从而授予无生命的画面形象与客观物体以活动着的生命的状态;能够用计计较直接生成捏造的活动回首回头回忆。
动画片的承载介质有片子胶片、录影带、光盘等。
它是经过影戏放映机、电视、网络、种种图形显示器、投影仪等进行转达的。
广义的动画片,它既是一种娱乐消费晶,又是流传常识、实验经验、供给社会办事的器械(广告动画片与辅导动画片等)。
真实,动画片是1824年英国人彼得·罗杰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植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人类发现了眼睛的"视觉暂留"情景以后才得以实现的。
动画片降生在法国。
"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E.雷诺遵循'视觉暂留'的情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勾当视镜。
1878年在巴黎全国展览会里获奖。
1879年他对勾当视镜又作了改良,根据动画片的基来源根基理,行使一只饼干筒,创造了勾当视镜影戏机,可以使陆续丹青的画带无穷地拖延时间,能够表现更长的勾当丹青。
俄罗斯动画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1912~1929年是俄罗斯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
1907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1912年创作的《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影艺术史上最初的艺术立体动画片。
1917年,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画家梅尔库洛夫摄制完成了影片《星际旅行》,标志着苏联动画片摄制已开始初具规模。
老人与海1930~1939年是苏联动画发展史中的“黑白”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动画职业在苏联逐渐固定下来。
1936年,按苏联政府的决定,成立苏联动画制片厂。
但由于受到当时的形式主义浪潮、“宣传鼓动片”理论以及苏联电影事业负责人的主观干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联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只是在数量上得到了发展,而在质量上却发生了停滞甚至后退。
其中,乔尔波于1933年拍摄的《大都市交响曲》、伊伏斯登三兄弟1934年摄制的《拉赫马尼诺夫的前奏曲》,就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同一时期,一批新锐的动画片导演不断掌握现实主义方法,也创作出一些内容和造型处理出色的、以政治题材为主的优秀动画作品,包括:伊凡.伊万诺夫一万诺改编自马雅可夫斯基同名诗作而来的《黑与白> (1932),霍达塔耶夫执导的影片<小风琴》(1933),等等。
而普图什科于1935年拍摄的大型木偶片《新格列弗游记》,则标志着立体动画片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40~1959年是苏联动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许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家都投入战争宣传片的制作。
战争摧毁了美国等动画大国对动画片商业发行管道的垄断,好莱坞动画业逐渐走向衰落。
而此时的苏联动画电影业却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动画家们在这一时期推出具有讽刺性的反法西斯电影标语动画片,及时地配合反法西斯战争。
《七色花》是一部由俄罗斯导演伊万·伊文科夫执导的动画电影,于1948年首次上映。
这部动画片被认为是苏联动画的经典之作,也是影史上第一部使用彩色立体动画技术的作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该动画的内容进行概述。
1. 故事背景《七色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一只神奇的花之间的故事。
在这个乡村里,有一种传说,即每100年,会有一朵七色花在村子的最深处绽放。
这朵花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
而这次,小女孩决定要找到这朵花,让村子里的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力量。
2. 角色设定在《七色花》中,有几个主要的角色。
除了小女孩之外,还有她的父母、村子里的居民以及一些神奇的动物。
这些角色各具特色,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动画技术《七色花》被认为是影史上第一部使用彩色立体动画技术的作品。
在1948年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技术的运用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是一次创新和突破。
通过这种技术,整部动画片呈现出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和立体感,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享受。
4. 主题意义《七色花》所传达的主题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它讲述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故事,通过小女孩寻找七色花的经历,向观众传达了对幸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部动画片也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让观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5. 影响和评价《七色花》作为苏联动画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它在当时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口碑,还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而且,这部动画电影的技术创新也开创了彩色立体动画的先河,对动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色花》是一部充满魔幻和想象力的动画作品,它通过神奇的故事情节、精湛的动画技术和深刻的主题意义,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也启发了观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色花》这部经典之作依然被人们铭记和赞美,对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早期的俄罗斯电影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
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
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1896年至1907年俄罗斯放映的基本是外国影片,主要是法国电影,体裁多种多样,有喜剧片、闹剧片、风景片、新闻片等,当时的影片内容和艺术处理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而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
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电影人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
1908年,摄影记者德朗科夫(А.О. Дранков)根据冈察洛夫的电影剧本开始拍摄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Понизоваявольница»,又名《斯捷潘·拉辛》),这在俄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自此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
1908—1918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
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1911年,由冈察洛夫和汉荣科夫(1877—1915)导演拍摄了俄国第一部大型影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导演兼摄影师斯塔列维奇精心研究了特技摄影技术,于1911年拍摄了第一部立体动画片。
这个时期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Я.А.普洛塔赞洛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招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В.Р.加尔金的《贵族之家》和《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谢尔盖神父》(1918)、《十四等文官》、《普罗米修斯》、《罪与罚》等。
本文由angelzdm贡献 doc1。
苏俄动画简史 1907 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 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 1912 年创作的 《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 影艺术史上最初的偶动画片。
斯塔列维奇的作品多以寓言故事里的动物作为主人 公,作为世界上最早一批偶动画片,他的作品推动了偶片的发展。
苏联成立之后,对于包括动画在内的电影艺术颇为重视。
在整个苏联的动画发展历史上,有两种创作方向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动画作 为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其政治主导艺术的倾向得到了强化。
苏联动画创作中的另外一个显著的倾向是 60 年代之后,作品中的艺术性的 加强。
60 年代以后新人辈出,他们的动画作品在造型语言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独特 性。
其中代表作者是尤里・诺斯坦。
尤里・诺斯坦的主要作品有《雾中的刺猬》、 《鹭鸶与鹤》、《故事中的故事》(传说中的传说)等。
《雾中的刺猬》藉由一 只刺猬在白雾弥漫的林中小路上的行走过程表达对生命的探索。
尤里・诺斯坦认为,一部电影都是由不同的主元素和次元素组成的。
神秘、 幻想、意念、声音、现实、自然,要尽量发展各种艺术的独特魅力,表达其他艺 术样式无法传达的情境。
可以说,他的动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达到了这样的境 地。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动画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而动画的风格则更多地传 达出忧伤和沉重的气息。
这些影片虽然有些晦涩,但同时也开创了动画片意识上 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对当代动画片具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亚历山大・佩特 罗夫根据海明威名作摄制的《老人与海》 等。
《老人与海》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坚实的原著文学根基,其次影片的独创性 的绘制技法也助力颇多。
影片是佩特罗夫用手指蘸着油彩在玻璃板上一帧一帧的 画出来的。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佩特罗夫在《母牛》、《怪男人的梦》、《美人 鱼》等作品之后,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当代俄罗斯动画家的代 表。
俄罗斯动画简史俄罗斯动画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1912~1929年是俄罗斯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
1907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1912年创作的《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影艺术史上最初的艺术立体动画片。
1917年,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画家梅尔库洛夫摄制完成了影片《星际旅行》,标志着苏联动画片摄制已开始初具规模。
1930~1939年是苏联动画发展史中的“黑白”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动画职业在苏联逐渐固定下来。
1936年,按苏联政府的决定,成立苏联动画制片厂。
但由于受到当时的形式主义浪潮、“宣传鼓动片”理论以及苏联电影事业负责人的主观干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联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只是在数量上得到了发展,而在质量上却发生了停滞甚至后退。
其中,乔尔波于1933年拍摄的《大都市交响曲》、伊伏斯登三兄弟1 934年摄制的《拉赫马尼诺夫的前奏曲》,就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同一时期,一批新锐的动画片导演不断掌握现实主义方法,也创作出一些内容和造型处理出色的、以政治题材为主的优秀动画作品,包括:伊凡.伊万诺夫一万诺改编自马雅可夫斯基同名诗作而来的《黑与白> (1932),霍达塔耶夫执导的影片<小风琴》(1933),等等。
而普图什科于1935年拍摄的大型木偶片《新格列弗游记》,则标志着立体动画片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40~1959年是苏联动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许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家都投入战争宣传片的制作。
战争摧毁了美国等动画大国对动画片商业发行管道的垄断,好莱坞动画业逐渐走向衰落。
而此时的苏联动画电影业却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动画家们在这一时期推出具有讽刺性的反法西斯电影标语动画片,及时地配合反法西斯战争。
战后,苏联动画电影导演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对本国和其他国家及民族优秀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童话、寓言等题材进行编创,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如勃龙姆堡兄弟的《费加·扎伊采夫》(1948)、阿玛尔里克和波尔科夫尼科夫的《七色花》(1948)、切哈诺夫斯基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1950)、《青蛙公主》(1954)、阿达曼诺夫的<冰雪女王>(1957)等,都是这一时期脍炙人口的佳作。
苏联动画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和继承民间艺术与古典文学的进步传统也在这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那些影片的思想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创作者的构思和艺术手法上。
苏联动画艺术大师伊凡·伊万诺夫一万诺的著名作品《长着驼峰的小马》是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代表作,它成为苏联动画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在社会主义国家时期,苏联的动画电影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及政治色彩。
当然,其中不仅包括对政治权威的顺从,也表现出了艺术家应有的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精神。
1960~1990年是苏联动画片创作风格逐步转变时期。
60年代以后,随着动画电影作品的增多,创作题材范围日益扩大,动画家们的表现手段也得到更新。
苏联动画制片厂不仅拍摄儿童题材的影片,也开始涉足拍摄供成年人观看的影片,如《巨大的不快》(1961)、《澡堂》(1962)、《罪行始末》(1962)、《框中人》(1966)、《岛》(1973)等,表现出了强有力的时代责任感和公民责任心。
这个时期新人辈出,他们的动画作品在造型语言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
同时,老一代大师也开始了新的创作,如伊凡·伊万诺夫一万诺创作了《左撇子》(1964)、《克尔热茨河之战》(1971,获1972年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电影节大奖、美国纽约国际电影节大奖);阿达曼诺夫创作了《长凳子>(1967)、《这事我们能干>(1970)、系列片<小猫加夫>(1976年~1978);苏捷耶夫创作了作品<窗子》(1966)、<小男孩卡尔松》(1968);A·布劳乌斯导演的木偶片《最后一片树叶》(1984);女导演尼娜·索莉娜的作品《门》(1987,获德国奥伯豪森大奖);捷日金创作了《洋葱头历险记》(1960);科乔诺奇金创作了12集系列影片《等着瞧》(1969~1981)。
这些作品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表现出风格、形式的多样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动画片更加注重影片的商业效益,因而他们的影片也越做越长,有的和一部普通故事片长度相当,有的呈多部(集)的态势,主要用于电视台播放,使动画片的影响愈加深入。
动画家们对人物的动作和角色进行细致的分工,充分利用动画片和木偶片的艺术成分,让动画片与故事片相抗衡,如《第三行星的秘密》(1981)。
同时,为了扩大发行和节约摄制成本,他们也采取合拍的方式,如1981年和罗马尼亚合拍的《玛丽亚·米拉别拉》。
1991年底,具有近70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短短几年的政治剧变和独立浪潮中宣告解体,作为国家实体不复存在,随即成立了“独联体”。
原苏联的主要动画片生产部门,分属各国。
从苏联解体到2002年,俄罗斯动画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而动画的风格则更多地传达出忧伤和沉重的气息。
如,阿里克山大·佩特罗夫根据海明威名作摄制的<老人与海》(1997)等。
这些影片虽然有些晦涩,但同时也开创了动画片意识上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对当代动画片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1925年至2002年,俄罗斯(包括苏联)共生产动画片4435部。
(见http://mw.animator.11J,由H.R.维热尔和T.N.列伊斯温尔提供)俄罗斯(包括苏联)的动画大师主要有:斯塔列维奇(B.A.CTapBH-q1882—1965),俄国动画片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可怕的复仇》(1913)、《塔曼》(1916)、《夜莺的叫声》(1923)、《蕨花》(1949);亚历山大·普图什科(1900—1973),曾于1969年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运动场上的事件》(1928)、《一百次冒险》(1929)、《新格列弗游记》(1935)、《金钥匙》(1939);伊凡诺夫-万诺·伊万·彼得洛维奇(1900),苏联动画片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1985年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其主要作品有《沙皇图兰德的故事》(1934)、《长着驼峰的小马》(1947、197 5)、《往事》(1958)、《魔糊》(1979);尤里·诺斯坦(1941~),主要作品有《雾中刺猬》(1974,获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荣誉奖)、《鹭鸶与鹤》(1975)、《故事中的故事》(1979,获1 984年美国洛杉矶动画大奖);伊波利特·安德罗尼格维奇·拉扎尔丘克,乌克兰动画片始作者之一,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活动家,主要作品:《骄傲的小鸡》(1936)、《森林公约》(1937)、《被囚的小鸡》(1938,未公映)、《金蛋》(1963)、《生活各半》(1965);列夫·阿达曼诺夫·康斯坦金诺维奇,古典派动画片创作泰斗之一,致力于以神话史诗为体裁的动画片创作,创作年代从1931年至1970年,主要作品有《横穿马路》(1931,合作)、《魔毯》(1948)、《冰雪女王》(1957);瓦赫坦戈·巴赫达杰,格鲁吉亚共和国功勋艺术活动家,一生致力于苏联动画片的发展,主要作品:《萨姆杰尔金历险记》(1957)、《桌子的女王》(1963)、《萨姆杰尔金在宇宙中》(1971);布鲁姆别尔戈·瓦列金娜、济娜伊达·谢苗诺夫娜,创作年代:1928-1971;帕谢科·姆斯基斯拉夫·谢尔盖耶维奇,创作年代:1939-1961;苏捷耶夫·弗拉季米尔·戈里高利耶维奇,创作年代:1931-1971;惠特鲁克·费多尔,苏联,创作年代:1962-1971。
据统计,自1925年至2003年5月,苏联的动画制片厂和动画工作室,累计244个,主要有(解体后,分属各国):1、苏联动画制片厂,苏联最大的动画片制片厂。
于1936年在合并小型制片厂的基础上建立。
该厂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出品了《灰脖儿》《长着驼峰的小马》等享有盛誉的影片,随后的几十年间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金羚羊》《时间的镜子》《魔镜》《我给你星星》(获1976年苏联国家金奖)、《第三颗行星的秘密》(被授予1982年国家金奖),等等。
该厂有近100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近50部影片在苏联电影节获奖或获荣誉奖。
2、格鲁吉亚动画片制片厂,以第比利斯电影制片厂为基地,制作能力相对薄弱,二战后其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代表作品:格鲁吉亚民间童话片《尼科和尼科拉》(1954)、现代童话片《萨姆杰尔金历险记》以及《松鸦的婚礼》等。
3、塔林电影制片厂·爱沙尼亚电影制片厂,1940年在收归国有的原爱沙尼亚文化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基础上创建。
1941年起称为爱沙尼亚新闻电影制片厂,1947年起称为塔林电影制片厂。
1958年起生产木偶片,1972年起生产动画片,用爱沙尼亚语为影片配音(1946年)。
4、里加电影制片厂,创立于1948年,由故事片影片公司和记录电影制片厂合并而成。
该厂每年拍摄2~3部木偶片。
苏联及其解体后的俄罗斯动画片在世界动画片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动画片的影响力可以同美国抗衡。
苏联政治生活的持续动荡,使其创作进程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早期的苏联动画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它甚至作为政府的政治宣传和部分人政治言论的一部分,其形式则基本采取写实主义。
60年代以后,它的内容逐渐触及现实,随着创作题材范围的日益扩大,动画片的表现手段也得到了更新,形式上开始吸收欧洲自由多变的风格,一些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动画短片的创作色彩纷呈,同时保持苏联动画片鲜明的绘画性和俄罗斯民族钟爱的华丽斑斓的色彩,人物造型不似美国、日本那样追求完美,而是突出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