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探讨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节与预防【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节与预防。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将概述跆拳道专项运动损伤,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生的运动损伤现状,提出调节运动损伤的措施,探讨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并探讨损伤调节与预防策略。
通过研究,希望能为跆拳道专项运动员提供更有效的损伤预防和调节方法。
结论部分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提高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和调节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损伤、调节、预防、西安体育学院、专项学生、策略、措施、研究、意义、结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对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学院提供有针对性的调节与预防措施,为学生的安全健康提供保障。
本研究也将为其他体育院校和跆拳道爱好者提供参考,促进跆拳道运动在校园中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文章的标题是《探讨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节与预防》。
在引言部分的研究目的中,我们将探讨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在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损伤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特点,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调节和预防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损伤预防和调节策略,提高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同时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教练和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
1.3 研究意义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节与预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了解跆拳道专项运动损伤的概况,分析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探讨调节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可以为培养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跆拳道毕业论文论述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一、引言跆拳道是一项以肢体技巧为主要特点的武术运动,其高难度和高强度的动作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膝关节作为跆拳道运动中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之一,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带来了困扰。
本文旨在通过论述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情况及预防方法,为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指导和防护措施。
二、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1.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中,特别是涉及到高难度踢腿动作时,运动员很容易出现前交叉韧带的撕裂或损伤。
这种损伤常常伴有剧烈疼痛和肿胀,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进度和比赛表现。
2.半月板损伤由于跆拳道运动中需要快速转身和扭转体型,半月板容易受到扭转力的影响而发生损伤。
这种损伤常表现为关节卡住、局部疼痛和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3.其他软组织损伤除了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跆拳道运动中的膝关节还容易受到滑膜、肌腱等其他软组织的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不良影响。
三、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1.加强力量训练通过定期进行膝关节周围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稳定性和耐力,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
重点训练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肌群,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
2.正确使用保护器材运动员在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中应正确佩戴膝关节支撑器和护膝等保护器材,以减少外力对膝关节的直接冲击和损伤。
同时,确保保护器材的质量和合适的尺寸也是非常重要的。
3.合理训练和技巧指导在进行跆拳道训练时,运动员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正确的动作技巧和训练方法,减少膝关节过度负荷带来的损伤风险。
4.定期康复和休息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如果出现膝关节损伤的症状,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训练和长时间的连续训练,以便膝关节得到充分恢复和休整。
四、结论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是一项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
跆拳道运动的骨关节损伤问题探析-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跆拳道运动是非常激烈的,也是手足并用的运动项目。
跆拳道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容易受到损伤。
骨关节是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所以在跆拳道的运动中,骨关节很容易受到损伤。
骨关节损伤较多的部位是足部、膝盖等处的骨关节。
本文对体育院校的跆拳道队员的骨关节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其他搏击类项目进行了对比,了解到跆拳道运动的骨关节损伤主要集中在膝盖、脚踝、足部等位置,并且损伤的恢复期长,受伤后对运动生涯有一定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跆拳道运动员、医生以及教练,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且得出结论。
根据数据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占的比例和影响程度。
找出对跆拳道运动员骨关节运动损伤最大的影响因素,并找出预防和规避的方法和策略。
2 研究结果2.1 跆拳道运动员受伤原因统计根据调查的情况对跆拳道运动员骨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从表可以看出,导致跆拳道运动员骨关节损伤的原因中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大造成的对多,由预防认识不足造成的最少。
将导致骨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发现,由于训练造成的骨关节损伤最多,由于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损伤居中,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占少数。
根据影响因素的罗列,可以看出不同原因所占的比例,运动员可以根据调查数据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减少骨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
2.2 各项因素对骨关节运动损伤的影响在跆拳道训练对骨关节运动损伤中,年龄对其影响不大,仅占50%;体重对骨关节损伤的影响占60%左右;身高对骨关节运动损伤的影响适中,占60%左右。
运动的年限对其影响也在60%左右;性别对骨关节运动损伤的影响占70%左右;运动等级对其影响较大,占了80%左右。
2019年第10期(上) 人体运动科学 ◆116近年来,体育改革全面深化,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国家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刚要》,对体育健民强国寄予厚望。
跆拳道最先起源于朝鲜半岛,在东方土壤中滋润,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朝鲜武术,其对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跆拳道作为一项以腿法为主的具有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因主、客观原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研究旨在从宏观视角下,对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技术动作练习中突出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现实解决措施、应对措施及预防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跆拳道练习者及从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常见损伤部位及原因分析1.踝关节损伤跆拳道训练中快速攻防转换、移动闪躲需要迅速改变身体重心以及移动方向, 这些都会使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 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
跆拳道在练习灵敏反应时,要求不断的变化方位,急停急起,由于外侧韧带弱于内侧韧带,外踝节低于内踝节等解剖结构,落地不稳或出现踏空时会使脚的前外侧着地, 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所能承受的正常活动度,易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
2.膝关节损伤跆拳道运动中单腿支撑旋转、弹踢以及实战姿势时双膝微屈等技术动作都需要在膝关节的支撑下进行,膝关节经过长期的扭转与伸缩,关节的稳固性容易下降,再加上部分运 动员关节的灵活性不高,训练时技术动作要领把握不到位,步法转换不得当情况下,髌骨或滑膜皱襞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因髌骨错位而致伤。
所以,膝关节在过度的外旋、内旋和过伸时,均会引发其周围软组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3.髋关节损伤跆拳道旋风踢在技术分解练习中,跳换踢的落脚腿外展的同时,弹踢腿内收以及后旋踢的外摆,内、外摆腿等都需要髋关节的伸展、旋转和控制躯干。
在准备活动不到位的情况下,对某一个动作进行连续的练习以及动作轨迹运行不正确时,髋关节的耻股韧带和髂股韧带在反复的牵拉过程中,易造成损伤。
2021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与运动损伤研究范文 跆拳道是一项简单易学并且能够防身自卫、强身健体的运动,因此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在跆拳道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运动损伤和教学事故,这不仅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减缓了跆拳道教学工作的进展和满意程度,因此要站在青少年和教练员的角度采取措施预防损伤情况的发生。
1青少年时期人们的生理、心理特征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
青少年时期人们的生理特征具有其突变性,主要表现为内分泌机制逐渐完善、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第二性征出现。
即身高和体重明显增长,男生肩膀加宽,女生则骨盆变大,同时心肺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有了较大发展,脑机能趋于完善。
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心理特征也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阶段。
1.1骨骼特点 青少年期人们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软骨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较多,且无机盐较少,因此青少年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大,虽然不易发生完全骨折,但是更容易弯曲变形。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成分发生变化,如无机盐含量增多,韧性减小,坚固性增强等。
同时,软骨迅速生长促使骨骼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
女生四肢骨骼完成骨化在16岁~17岁,男生则在17岁~18岁,脊柱椎体完全骨化在20岁~22岁之间。
青少年的骨骼未完全骨化之前,这些部位不宜承受较大的负荷,否则会使骨骺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1.2关节特点 青少年的关节结构与成人相比基本相同,但是关节囊较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内外的韧带薄而松弛,周围肌肉较细长,因此青少年关节的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较大,灵活性和柔韧性都易发展,但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即牢固性较差。
1.3肌肉的特点 青少年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含量较少且含水量较高,肌肉比较细嫩。
与成人相比,青少年肌肉的收缩能力较弱,力差,并且更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跆拳道论文关于跆拳道的论文3篇1.(略)2.(略)2.1(略)2.2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2.2.1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在跆拳道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一般发生在下肢,踝关节、膝关节、裆部和下肢肌肉群都是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而上肢、上体和头部的损伤相对较少[1]。
其中,踝关节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且损伤类型多为关节扭伤和韧带拉伤,损伤率达到了将近50%;下肢肌肉群其次,肌肉拉伤和挫伤超的比例超过30%;膝关节的扭伤有三例,裆部挫伤、头面部擦伤、手指关节击打伤各有两例,腰背部肌肉扭伤一例。
2.2.2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跆拳道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跆拳道运动的技术特点有关,如下肢鞭打、侧踹、连踢等进攻性动作发力不正确或发力过猛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支撑腿踝关节扭伤等,而手部的防护动作不到位和上体的躲闪不及时往往会造成手指关节挫伤、头面部擦伤等[2];另一方面与被损伤者本身有关,协调性不好、肌肉或关节力量不足,往往会造成技术动作变形、支撑力量不足而造成运动损伤,一般来说,支撑腿踝关节力量不足或鞭打腿发力不正确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原因,而准备活动不充分,基本动作不到位则是大腿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此外,跆拳道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还与场地器材条件等有关,场地没有铺设海绵垫,防护器材数量不够、质量不过关也会导致跆拳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3]。
2.2.3减少高校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对策(1)延长准备活动时间和强度,让学生在正式上场前充分活动开身体。
由于高校体育课的课程结构限制,跆拳道选修课教学往往只有每周两节课共计一个半小时课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缩短每次授课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身体尚未完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从而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因此,适当调整跆拳道的课程结构,保证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是上好跆拳道课程的重要一环。
武术研究2019年9 月第4卷 第9期青少年跆拳道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研究郑传峰 厉建志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近年来,随着跆拳道运动的广泛普及,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明,青少年是运动损伤的发病主体。
通过研究,跆拳道俱乐部青少年在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原因, 使学习跆拳道的青少年的兴趣更浓, 跆拳道运动能力提高更快,并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为今后青少年跆拳道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跆拳道 运动损伤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9—0067—031 前言跆拳道运动起源于韩国,自1973年在韩国首尔进行第一届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以来,跆拳道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中国也汹涌澎湃的开展。
[1]延安市也应运而生出现了以教授跆拳道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获利为主要目的的传播方式——跆拳道俱乐部。
但是由于其自身发展条件的不成熟和体系体例上的不健全,存在着一些问题,各俱乐部对运动损伤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一系列的损伤问题。
因此,以这四家俱乐部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帮助青少年减少训练上带给他们的伤害,并对其身体进行保护,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训练中。
1.1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青少年跆拳道项目火热,大部分只关注在青少年跆拳道竞技方面,此文章对延安市宝塔区飞虎搏击、高丽跆拳道、超顺艺术、延安大学跆拳道俱乐部这四家跆拳道俱乐部为例进行青少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调查青少年跆拳道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 跆拳道俱乐部的训练手段的因素由于延安市宝塔区跆拳道俱乐部的训练手段的不健全,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导致教学中教练对青少年的训练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顶峰,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变化快速。
有人曾把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总结为“三大剧变”,即身体外形的强烈变化,体内性能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探析作者:钟惠民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02期摘要为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率,延长运动员职业生命,,笔者对湖南省跆拳道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与成因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损伤部位以足部、膝关节、肘关节部位最为多见;损伤性质多为软组织挫伤、韧带撕伤、肌肉拉伤;损伤原因多为负荷过重、自我保护不当和准备运动不足。
研究认为,从事跆拳道项目的运动员若能完善动作技能,减少重复单一动作练习,以及加强医务监怪,可以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使运动员长期、稳定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性质运动损伤原因中图分类号:G886文献标识码:ASports Anjury Research of Taekwondo Athletes――Take Hunan Province for ExampleZHONG Huiming(Department of Social Sports, Hunan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410014)AbstractTo improve training efficiency and extending the life of Athletes, we must understand the location of Taekwondo and the reasons damage. The author conduct a survey of Taekwondo teams sports injury in Hunan Province.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know, the most injury of site is foot, knee and elbow position. The nature of injury mostly are soft tissue contusion, ligament tear injury and muscle strain. The reason of damage mostly are overloading, improper self-protection and lack of exercise to prepare. Studies suggest that if the athletes in taekwondo can improve motor skills, reduce to practice the duplication of a single a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edical oversight; only in this way athlete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ies and be long-term, stable good athletic condition.Key wordstaekwondo athletes; the site of sports injury; sports injury properties; the reason of sports injury0 前言跆拳道是一项以手脚技术为进攻武器的对抗性项目,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之称,目前,它正成为全世界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之一,据世界跆拳道联盟发布,全世界已有7000多万人进行该项目的训练,会员国有160多个,从而使该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95《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前言跆拳道是一项极具力量、注重手脚攻击技巧的运动项目,同时兼具竞技体育思想。
跆拳道侧重腿法进攻技巧,双手出击作为辅助。
在跆拳道竞技比赛期间,双手得分占比仅为5.5%,由此决定了跆拳道运动损伤集中在运动员的下肢肌肉群。
1踝关节扭伤与康复方法1.1运动损伤脚踝位置运动损伤,具体指运动员机体软组织受到损伤,训练撞击强度超出了软组织的承受范围,形成组织断裂、撕裂等情况。
产生此类运动损伤的根源在于:在跆拳道训练期间,运动员攻击对手时,采取了瞬时发力措施,此种发力具有速度快、攻击动作快速转换等特点,在出击与身体还原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踝关节在下肢各关节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关节中包含胫腓骨、距骨两个结构,关节囊前后具有组织壁薄的特点,在关节两侧附带副韧带。
此关节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会超出关节外作用力的承受范围,由此形成关节损伤问题。
1.2康复方法关节运动稳定性,是减少运动损伤、恢复损伤关节健康的关键。
关节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包括肌肉、韧带,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应关注踝关节周围组织肌群的稳定性训练,以此减少运动损伤,提升脚踝关节的运动稳定性。
踝关节环绕训练法:运动员坐立,双腿伸直,同时腿部保持不动,以脚踝为中心,进行顺时针、逆时针各五次环绕运动,以此提升脚踝关节的运动灵活性。
踝关节柔韧性训练:运动员跪坐在双膝上,持续十个呼吸,直至脚踝区域有明显拉伸感,让运动员将腿伸直,再次做环绕训练运动,以此提升踝关节韧性,减少外作用力产生的关节损伤问题。
关节力量增强训练:让踝关节受损的运动员端正地坐在床上,借助皮筋合并双脚,同时让伤员用力将脚踝向外发力,此训练可重复至少15次发力,每天训练2回合,每回合进行4组发力,每组发力间歇半分钟[1]。
2膝关节损伤与康复方法2.1运动损伤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有比较激烈的身体对抗,这对进攻双方的身体灵敏性、攻击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专业:体育教育姓名:韩杰学号:110111092)
摘要:目前跆拳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各健身俱乐部都开设跆拳道运动项目,各大高校体育专项也有跆拳道项目的学习。
跆拳道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身体接触,并且属于竞技运动项目,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的运动,以击打对方为目的对抗性运动,从而不可避免的发生运动损伤,研究发现,损伤部位以足部,关节部位为多见;损伤性质多为软组织损伤,韧带撕伤,肌肉拉伤;最严重的是肾脏损伤及会阴部损伤,损伤原因主要是缺乏准备活动,思想麻痹及报复心理。
通过文章初步了解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治疗。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损伤预防
引言
跆拳道运动最初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以脚为主,以手为辅极具观赏性和激烈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它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现如今各大高校都以开设有跆拳道选修课,此项运动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属于竞技运动项目。
虽然选修课中是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但由于跆拳道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进行较大运动量的练习和训练,肌肉和关节运动幅度加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该项目运动在各高校的正常开展。
所以研究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非常重要。
1.损伤部位
从表1可以看到头躯干、上肢、下肢和其他部位的损伤分别13.7%、22.3%、58.8%和52.2%损伤部位中足、膝、肘关节尤为突出,分别为47、41、36人次,占调查受伤人数的20.2%、17.6%和15.5%。
[1]
(1)不同练习年限的损伤发生情况。
练习年限不同,其损作的发生率也不同,按年限的长短长短依次为19.3%、33.3%、30.3%和17.1% 基本符合练习者的心理和练习的实际情况。
初学者往往练习简单的基本动作,且自己也担心受伤,而在练习中更外小心谨慎,而练习2~3 年者,实战练习明显增加,且心理上对防护有所放松。
(2)损伤部位发生情况调查显示:损伤发生部位较广,但以踝膝关节损伤较多见,约占调查人数的45%,其次是肘关节约占12%,再次是头部损约占10% 以上损伤与他人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未曾有会阴阴囊和肾受伤的报道,此次调查发现会阴及阴囊受伤约占2%,肾脏挫裂伤住院治疗的有1例,其损伤特点与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特点要求其吻合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损伤部位发生频度与练习年限有关练习在1 ~2年内者损伤相对较少,且没有明显明显差别,而3 年者最多,可能是由于初学者,动作技术不太熟练,在练习过程中,不敢用全力,而4年者,动作技术娴熟,能够做出收自如,点到为止会阴、阴囊损伤多见1年的初学者,由于对护裆不太适应,而
有部分不使用所造成。
(3)损伤性质与程度。
跆拳道运动损伤性质有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裂伤;肌肉拉伤;内脏损伤。
损伤程度以轻度为约占
60~70%,但也重度损伤出现(约0.5%)。
[2]
2.从力学角度分析
根据横踢的特点, 进攻腿在鞭打过程中, 首先是由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等肌肉在近固定条件下主动收缩, 在完成屈髋动作同时臀中肌、臀小肌前部等肌肉收缩完成大腿旋内动作,
其次在股四头肌收缩完成伸膝动作同时。
在小腿三头肌的作用下完成踝关节的足屈动作。
[3]
横踢为跆拳道的主要攻击动作,而且运用的肌肉和关节较为复杂,运用得当能踢出相当大的力度,并且攻击的部位为躯干和头颈部,即使在护具的保护下,依然能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冲击,在初学者身上可能仅仅表现为腿部,下阴受伤,因为动作的不娴熟和发力方式不当,但受伤程度不会太大,在高水平运动员上,小的运动损伤很少见,要就是大的运动损伤,因为发力的成熟和坚持训练增加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能表现出很高的杀伤效果,导致一受伤就是很严重的伤害。
不管是自身动作不当造成的关节肌肉损伤,还是实战攻击过程导致的损伤都会给运动员带来不良的后果。
3.预防和治疗
(1)准备活动不充分,针对性不强。
在没有能充分调动人体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肌肉关节、韧带往往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
由于跆拳道是一项运动强度和幅度都是动作幅度比较大的运动,在准备活动内容与训练内容结合的不完美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的情况下
就直接投入正式训练,就会容易出现肌肉关节、韧带的拉伤。
技术动作不正确或动作不协调容易会出现运动损伤。
(2)局部负荷过重。
如果某块肌肉过度使用,造成肌肉的疲劳,从而引起运动损伤。
(3)学生身体素质差,训练水平不高,力量、柔韧、协调性跟不上,在训练过程中因技术动作变形而导致动作错误或变形,就会引发运动损伤。
(4)身体肌能下降和不良的心理状态,都会导致力量和协调能力的下降,就会出现较多的错误动作。
注意力的分散,会造成运动伤的发生。
(5)对抗性强,是避免不了损伤的。
跆拳道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在学生进行实战对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软组织挫伤,扭伤等情况。
(6)自我保护措施不当、学生对于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没有预防运动损伤的经验,也没有在损伤后及时处理的经验。
(7)其他原因场地的不平整硬滑或衣服不合适,器材使用方法当等,都会引起运动损伤。
季节、气候变化也是导致肌体损伤的一个因素。
[4]
膝关节损伤是贻拳道运动员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中医药治疗运动损伤的案例研究虽然也较多,系统的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但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且因人、因伤而异。
虽然掌握一定的中暖药知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帮助,但要真正深入治疗还是要有医师的指导,受伤者切不可盲目用药。
同时我们也期待系统的治疗方案能早日以处方的形式呈现出来。
[5] 结语:通过阅读数十篇论文和用简短的文章来对跆拳道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
从阅读这些文献来看:
1.跆拳道在初学中大多是由于动作不当造成的,早起伤势不会太大,但也应注意。
对于中级水平及以上的学生运动员要及时治疗。
2.教练员应不时的要求学生提高意识,切不可随意的心态打实战,要形成认真对待每一场实战和训练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基本动作练习,按照标准的动作来做。
3.教练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切不可让学生在消极情绪下进行大运动训练和实战。
参考文献
[1]李志敢,陈润麟.广东省胎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57-60.
[2]陈日红,陈腊群.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A].运动人体科
学,2006,(9),78-79.
[3]赵辉.从力学角度分析跆拳道横踢教学.[J].湖北体育科
技,2007,(26),208-209.
[4]党建雄.跆拳道运动常见损伤调查与分析.[A].运动人体科
学,2008,(9),85-87.
[5]董如豹,杨兴龙.跆拳道运动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中医药治疗康复浅析[J].理论探新,2009,(5),286-287.。